2010 Rewind--我的2010十佳专辑
终于在农历新年之前把这篇评论赶完了,断断续续写了快一个月,都以为快烂尾了。2010年相对于2009年,好专辑是乏善可陈,以至于我要把去年的专辑,LIVE专辑,精选辑都归过来,才有这TOP 10。但无论怎么样,这些都是我觉得优秀的专辑,值得我去反反复复一遍遍去听。照样子是什么语种都有,大家看看做个参考吧。这次的文有些长。
1 L’Arc~en~Ciel 《QUADRINITY~MEMBER’S BEST SELECTION》 3.10发行
其实这张碟严格说来并不是2010年的新专辑,是四个老头的自选精选集。所谓自选集么,肯定得选自己写的歌了,所以四张CD我们会听到那截然不同的四种风格,也可以看到四人曲风的不断演化,而把这四个人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了L’Arc~en~Ciel。因此这张精选可谓老少咸宜,继适合入门级粉丝预习,又适合骨灰级粉丝复习。
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到hyde桑偏爱早期的自己,那一首狂放的《I’m so happy》真的是征服了多少少女的心啊,当然会有轻快风的《HONEY》,《flower》,独具空灵感的《Anemone》,这些都组成了hyde那矛盾的音乐理念,美艳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魔鬼的摇滚心脏。
到了Tetsuya,就可以看到一路走来的不断强化的POP风,不能否认,lakura没有他就不会受众范围这么广,那一首首《あなた》《READY STEADY GO》《DIVE TO BLUE》,都是J-Rock曲的巅峰之作,虽然都是POP曲,但那巧妙的编曲,让你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人之手,不过 Tetsuya君,你真的有那么喜欢《Blame》这首么?哈哈……
而ken大叔就是那股说不出的大气,一进你耳朵你就会感到那股如同无边际平原那种,不,应该是荒芜山地的那种大气,对这就是ken桑,早期的《ガラス玉》,中期的名曲《虹》《花葬》,近期的《Coming Closer》《MY HEART DRAWS A DREAM》,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脉络流淌在lakura的血液中。
最后就是我们诡异的yuki君,可以这么说是他把lakura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自他加入后,lakura就晋升到了天团的位置,所谓的化学反应,虽然yuki的创作曲不多,每张专辑就那么一首,但那股邪气让lakura更变得那么琢磨不透,不是我们见的那种天空绚丽的彩虹,而是有着一抹黑色的虹,《trick》《revelation》《get out from the shell》早就已是任何LIVE不可缺少的煽动性歌曲,还有side track《a swell in the sun》《cradle》,是多少骨灰级粉丝的爱啊。
当然还有大家出色的演奏技巧,hyde如泣如诉的嗓音,才赋予了这一首首歌曲lakura独特的痕迹。这张碟是lakura 20年的缩影,那些小白粉们好好听听吧,不仅仅只有hyde的颜,还有很多是你们不了解的,在下一个20年看着lakura成为神团吧。
2 韦礼安 《首张同名全创作专辑》 6.4发行
2010年华语乐坛新人层出不穷,星光魔王倪安东,南拳妈妈女主音Lara梁心颐,星光六班冠军胡夏,个个都来头不小,实力不俗,但我觉得明年最有机会冲击金曲奖最佳新人的唱片,还是韦礼安。
或许你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如果你对福茂歌手还熟悉的话,他前几年常会出现在范玮琪和郭静的专辑内页中。对,他就是“全台14场live house巡演,场场爆满 歌迷不畏风雨观赏!网路社群streetvoice超过60首创作,创下200万人次点阅奇迹!”的韦礼安。
这张专辑前前后后准备了三四年,宣传却用了纯粹回归音乐的方式,排这张专辑的宣传通告的时候,他几乎推掉了所有电视通告,先排了电台的,而每次到电台 他都要带着一把吉他,时刻不离手。听他的访问,你或许觉得无聊,因为他似乎不擅交谈,只会简单回应。但只要他弹起吉他开始唱歌,所有人都会被他吸引,这种气场,也是他未发片就积累数以万计的铁杆Fans的原因。
整张专辑风格统一,主要是都市系的民谣情歌,加上以亲切诙谐的态度描写城市节奏的轻民谣摇滚,还有一些作品中融入复古的Jazz唱腔。从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又富于多面性的韦礼安。专辑中的首拨《有没有》是一首属于深夜,情绪层层深入的刻骨情歌;不知道多少人会像我一样,听到副歌时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宣泄自己的感伤,越听越有味道的一首带点爵士味的情歌;还有《因为爱》和《阴天的向日葵》都是旋律非常棒的抒情作品,唯一觉得遗憾的是 《慢慢等》EP中的两首作品也被收录在专辑中,使得专辑略显诚意不足。并且个人觉得重新编曲的《慢慢等》不及之前那个简单的吉他版好听,《好天气》的新编曲倒是很有层次感。他真的太会唱了,一张被固定住的实体专辑,即使足够好听,也还是掩盖了他作为一个唱游歌手的魅力,还是衷心希望他能在金曲奖有所斩获。这样我们看到他live的机会会大很多。
3 林宥嘉 《感官/世界 音乐会 Live精华数位专辑》 6.18发行
虽然这只是一张演唱会现场数位专辑,严格意义上连新专辑都算不上。但亲身经历过那两场“感官世界音乐会”的我觉得这绝对是一张必须放进你ipod的专辑。毫无疑问,yoga的第二张专辑是空前成功的,虽然金曲奖只入选了“最佳录音带”这样的技术奖项,但已经无法掩盖yoga音乐实力和人气的窜升。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感官世界”的巡演就这么开始了。
音乐会基本绕世界跑了一圈,专辑收录的是香港场,10首歌曲,翻唱和专辑歌曲混杂,让你听得到yoga音乐的独特张力。《Everyday》的开场是反响最好的一首,yoga拍着节奏的小清新歌曲,即使是在CD上听得也很真切,点都很准,又那么萌萌的,如果在现场看见他的服饰,肯定会有加分效果的。《说谎》《看见什么吃什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现场的《看见什么吃什么》是很high的,编曲没有改变,但整体氛围已经是rock曲了,这是CD无法传达的东西。其实yoga的歌曲大多都是pop风,但一到现场,他那小神经质的性格就自然而然地会把一首首歌曲演绎成rock味的,《解high人》就是如此。但如果live光只有自己的歌曲就和CD没什么差了,亮点就在Oasis的《The Hidu Times》五月天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的把他自己完全释放开来了,那小神经质,那抽风状态,这才是他自己最想要的感觉吧。另外,yoga的翻唱已经把原曲归于自己的风格,他也是这几年来我所看到听到的歌手中翻唱最好的,出道时间短就能做到如此,这点真的难能可贵。专辑中还翻唱了范晓萱的《Darling》,现场那气氛真的被渲染得迷幻得不行,yoga在演绎这类曲目时还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10首对于整个LIVE来说是少了些,但还是很好得还原了yoga的音乐本质和人格魅力的。
相信这次巡演让yoga也累积了不少经验和音乐理念,为他下一张专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yoga,恋爱是要谈,但也是时候进录音室了,我们都在等着你第三张的惊喜呢。
如过你没有去过yoga的演唱会,这张专辑能还原100%的音乐,70%的现场,听一听,你会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在认真做音乐的好孩子。
4 ALEX BAND 《We’ve all been there》 6.29发行
这是一张你只要带上耳机,就能被深深吸引的旋律,可以这么说,这张专辑是十张之中最容易让人接受,最易让人留下印象的一张,无论是歌者浑厚又具有磁性的嗓音,还是音乐本身的优美度。但就是这么一张专辑, 让我们等了有三年之久,这三年之间,专辑的资金一直无法到位,一拖再拖,最后是他自己出的钱,在洛杉矶租了一间录音室,完成了这张专辑。
或许他并不为大家所熟知,或许他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他就是 Alex Band,原the calling乐队的主唱。想当初一首Wherever you will go征服了多少人,让这个金发帅哥红透了半边天。一眨眼,10年过去了,小伙子都已经二婚了,the calling也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专辑的风格在itunes store中也由rock调到了pop,但这一切都丝毫不影响alex band作为一个音乐人所具有的任何魅力。
让我们回到专辑,虽然专辑是在一间很 小的录音室完成,但它的完成度之高却不像一般的小工坊作品那样粗糙,或许这是alex三年所积蓄的能量吧。专辑中有早已在fans中就广为流传的《Tonight》《Only one》《Please》,前两首自然不 用多语,已经是alex solo时期的名曲了,但更喜欢《Please》的歌词‘There's no pleasure without pain。There's no love without hate’,第一句这么唱出来 就会被电到的。但这张专辑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专辑中其他的歌曲都是处于同一水准线之上的,根本没有sidetrack之说, 首首都是那么精彩,没当你还在回味上一首的余味之时,你就会被下一首的波浪所吞 没,《What is Love》《Euphoria》《Without You》一波接着一波,渐渐地你就会习惯这种声音,这种音调。最后整张专辑在《Start over again》中即安静又磅礴的结尾,‘That time will tell us when To start again, start over again’,让你很想立即从专辑开始处再听一遍。但这张专辑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张情歌pop集,细心听歌词的话,发现 情歌的比例是很低的,这是一张更多关于爱,关于自我认知的专辑。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张专辑,就速度去买一张吧,这么好的音乐没有大家的支持是坚持不下去的,总不能下一张又要alex自己掏钱吧。为了支持 他,hard copy(CD), soft copy(itunes)我都有买。虽然在itunes上人气还不是最旺,虽然专辑还没有白金,但alex有在努力,电台通告亲临,为fans自制特定的歌曲,我想,这么大家一起坚持,支持下去,总会有出头天的。
5 VAMPS 《BEAST》 8.13发行
上一张专辑的2.0版,哦,不,应该是1.1版,一样的VAMPS,还是一半恶魔一半天使的J-ROCK,我有理由相信几乎是照着上张专辑依样画葫芦做出来的,因为连曲目的编排都相似。情有可原,毕竟经历了上一张的成功,继续原有的路线也无可厚非。但终归还是1.1版,还是有很多重要升级的。
从plug in带入的Devil Side开始,专辑就进入了一种狂放的急速感,这和上一张的Love Addict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的Angel Trip, Memories就带你进入了阳光区域,而且是驰车极速的阳光感。值得一提的是Memories和GET UP,两首充电曲目,这比上张专辑有不少长进。之后就急速下坠,进入了hyde钟爱的666恶魔摇滚地带。Euphoria,Vamp Addiction以及LIVE应援曲目REVOLUTION,都是老头撒野的曲子。正当你听得喘不过气时,一下子就到了一片平静的区域,专辑的契合点是,就像上一张大获好评的SWEET DREAMS,这次的Piano Duet丝毫不逊色,钢琴缓缓带入,到了副歌hyde嗓音的完全打开状态,都让人心神荡漾。
这是VAMPS之于hyde最大的改进之处,从彩虹分离出来的hyde,总有一股想把自己喜爱hard rock往死里做的冲动,少了应有的平衡感,那种Roentgen专辑时的柔情,而kaz能给hyde带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这种不能缺失的平衡感。
尽管如此,hyde所面临的问题和其他单飞的彩虹成员是相同的,就是在曲风的单一化上很难有突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都要自己的歌自己写,风格无法多变就不能避免。但四个人在一起就有很好的化学反应,让你进得来迷宫,也出得去,第二次自己还能认路,然后越走发现越多的出口,这就是四个人的力量。我并不否认四子作为单个艺人的成功,但分开久了,自己玩够了,是时候回来做一张好专辑了,不是么,今年是20周年了。
6 徐佳莹 《极限》 9.3发行
这是我2010年华语乐坛最期待的一张专辑,没有之一。在上一张全创作专辑颇受好评之后,时隔一年半lala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全创作专辑。虽然经历了和男友的分手,在专辑录制前期,留下一句“我的极限就到这里”一个人独自去旅行,但回来之后的lala似乎跟趋于成熟,全身心地投入了这张专辑的制作。这也就是《极限》的来源。
上一张专辑还顶着星光大道三班的光环,以及《身骑白马》的效应,让这个曾经是护士的小姑娘辨识度很高。一年半过去了,这次她是真的要靠自己的实力来让大家认同自己,她不仅仅只会“身骑白马,闯三关”。
专辑开场《来我家》就像个故事,最后一句“不要哭了,唱歌给你听啦”的独白更体现出了lala的俏皮性格。专辑中陈建骐制作的歌曲都具有表演性格,如《极限》《惧高症》《绿洲》,彷彿同时进行着曲风和Vocal的实验剧场,例如〈极限〉的声音处理,与《绿洲》的美声唱腔。只是那《绿洲》辞曲构工如戏曲节目,唱得我迷路,倒不如沙洲回来得好。
专辑中有更繁复的声线,如假音及和声的尝试,精采莫过于早在星光决赛场上就曝光(当时lala是边跳边唱来着)范晓萱制作的复古迪斯可《香水》,以及充满俏皮戏剧感的《时间大师》,让你发现lala的声音就是那么有辨识度和感染力。
上张专辑挟着超级星光大道的曝光,徐佳莹创作的歌曲并没有特别的曲风归属,就是琅琅上口,旋律顺口,如丝如糖蜜般滑进身体裡,又耐酸耐嚼;新专辑《极限》比前张专辑显着成熟,十首歌曲序如驾车於北海岸,曲径蜿蜒,却不免赞叹风景秀异。
好像《迪斯可》旋律开场想到五月天的《拥抱》,下一秒它又转进自己的世界中,她唱出「快起哄,别让我放轻松」,一击即中如诗之诗眼;她嘹亮且富感染力的声音,像可以洗浴的午后阳光,听她唱起爆炸头、水仙花、芭芭拉八八的歌词总是很过癮,当然专辑中歌词也找吴青峯、葛大维捉刀,锦上添花的秀丽也好,流行通俗也好,都不如原真的好。
徐佳莹《Love》 :「当我们倘佯在爱恨裡头,什么芭乐歌,都能是超经典的情歌」。我深深认同。我们就是爱听lala的芭乐歌,更何况是升级的芭乐歌。
这张专辑我给80分,虽然没有那种大开大阖的气势,没有超出预期的爆发,但小姑娘已经站稳了自己的脚步,慢慢地趋向成熟。就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lala吧,珍惜她给我们的一首首让我们或开心,或难过的芭乐歌。女孩的青春和甜美是稍纵即逝的,刚刚好美好,不捉住就浪费掉,何需急求突破。
7 田馥甄 《To Hebe》 9.3发行
这或许是这十张中相对弱一些的一张。当宥嘉在演唱会上时说“最近有一个叫田馥甄的新人出道,听说专辑卖得很好,都断货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还不以为然,但现在我已经把它放在这里了。
不管大家喜不喜欢,S.H.E到了不再能够嬉闹蹦跳的年龄,她们终归是要各司其职的。其实关心S.H.E的朋友一定知道,Hebe一直都有发行个人专辑的愿望,她也确实是三个团员里最会唱、对音乐最有想法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日的这张《To Hebe》,像是华研邀请众多音乐人送给她的一份礼物,更像是她送给自己的一个纪念品。对于这个在歌坛唱了十年,一直热爱音乐却一直没有完全自我实现的女生,一张专辑所承载的东西太多,于是,这次的企划唯有用这个最大而化之的“爱”字,才足以传达专辑的中心意义。
听了十年S.H.E,或许你对她们的每一首歌都耳熟能详,但很多人甚至连她们每个人的中文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一次田馥甄不仅要让大家记住她的名字,了解她喜欢的音乐类型,看到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掌控能力,表达她的爱情观、世界观,更重要的,是要用这张唱片,去宣导一份正面的爱的力量,让时下的年轻人,可以更有方向感和前进的动力。哪怕只是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一点点而已。至少,这比简单的单飞发专辑上榜拿冠军要来的有意义的多,而这张唱片在发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拿下的十五个冠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对这张唱片的普遍认同。
华研这一次几乎动用了华语乐坛最顶尖的团队,从词曲创作,到MV导演,平面设计等等都是口碑颇高的专业人士,就像他们对待宥嘉出道时那样的细心呵护(根本就是同一套班底)。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让大家看到从Hebe到田馥甄的这个华丽的蜕变。这是从流行到气质的蜕变。对于一个唱了十年的歌手,要一下子改变人们所形成的既定印象是很难的,但我们都感到了明显的反差,从上通告做宣传到专辑音乐类型的多样性,都是我们所不曾预料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十年,Hebe有着不小的成长。当初在第一张《女生宿舍》中的独唱曲目《替我爱你》那种尖锐的高音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而圆润的嗓音。如果你看了专辑的影音馆DVD,可能会发现HEBE对民谣偏Jazz的风格是有特别偏爱的,在那场live中很多我们熟悉的经典,尽管原本风格多元,都被做了这样的改编。在专辑中,我们看到不少类似的尝试,除了《超级玛丽》和《离岛》外,我们可以看到Hebe也在试着驾驭轻摇滚《我想我不会爱你》,还有那词曲都让人印象深刻的《LOVE》。但是,大多作品还是偏流行的。即使是《寂寞寂寞就好》这样口碑很好的大热K歌(虽然是我最不喜欢的曲目),听多了也会腻。既然要做自己,其实可以更彻底的。
能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就看第二张了。我不期望能有yoga那样的爆发,但至少要往前走吧。
8 LINKIN PARK 《A THOUSAND SUNS》 9.14发行
这是一张饱受争议的专辑,毫无疑问。其实从上一张Minutes to Midnight开始,LP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这可以从itunes music上很明显地感觉到,前两张专辑风格统一,博得满堂彩,第三张就落得了三星半的评价。到了这一张,连genre都变了,被悄悄移到了Alternative类别下。这基本反映了那些老LP迷的心声,为什么要抛弃原来的曲风呢?Mike的说唱加上beginnton的嘶吼,已经是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又何必去做改变呢?这张a thousand sun更大玩起电音,让那些所谓的“保皇党”更是忍无可忍,大批特批。但真的有那么糟糕么?
作为一支伟大的乐队(当然现在谈伟大还为时尚早),LP还处于他的青年期,将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于一个富有野心的乐队来说,你不可能指望他们20年,30年唱同一个风格到底,这都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尝试,不断突破,才是他们作为音乐人所想要的。这才有了现在放在我们眼前的a thousand suns。
这是一张相当完整的概念专辑,把任何一首歌单独拿出来听,都剥离了它在专辑中的独特地位,听这张专辑就是一次完整的journey,你只要让自己委身于此河流中,静下心来,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听完,你就会被其中某种什么而感动,这某种什么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你或许会被马丁 路德 金的演讲所感染,或许会被waiting for the end的歌词所打动,或许会被旧时LP风格的Black Out所煽动。
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去发掘。不能否认的是,LP作为音乐人的素养是很好的,什么风格都做得有模有样,那些吵着嚷着的“保皇党”为什么就不能戴上耳机安安静静地听听这张专辑呢?不要浮躁,不要杂念,就像你从朋友手中借过这张CD,第一次听LP一般,你会被打动的。我想说,LP从来就没有让我失望过,给的我只有惊喜,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A Thousand Suns,一本书,一张地图,一个故事,一次音乐旅程上的冒险。
9 KINGS OF LEON 《COME AROUND SUNDOWN》 10.26发行
上一张专辑的Use Somebody在格莱美大获全胜,斩落四奖之后,Kings of Leon,这支被寄予美国南方摇滚复兴希望的乐队,就被聚焦在镁光灯下。这也让他们的第5张专辑有着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备受期待。
但当我听到第一波的主打歌Radioactive之后,我的心就放下了,其实我这是瞎操心,作为一支相对成熟的乐队,他们只需做好自己,剩下的就是接受大家的掌声。
这张趁胜追击问市的第5张大碟《Come Around Sundown》,由身兼制作/混音/词曲撰写/艺人经纪的葛莱美大师Jacquire King、乡村界的好手Angelo Petraglia联手操刀。虽然离上一张专辑已有两年之久,但那深厚的南方摇滚风味又长进不少。
凝聚迷离色彩的开场《The End》,有着贯穿一种令人心伤的脆弱情感,衬托出Caleb歌声中的热切渴望;再到第一波主打,有着乐队特有的不羈本质的《Radioactive》,撕裂般的音频阵阵刺激着你的耳朵,后段则谱入福音式的和声相伴,真的是不愧于教堂里出来的摇滚客的美誉;令人血脉喷张的《Mary》,悄悄的细部分解出Southern/Blues Rock气流;游走在乡间小径的《Back Down South》,散发着舒服轻送的写意感受;再接再厉的爽朗歌谣《Beach Side》,又摆动出一身的无拘无束。你会发现相比于上一张专辑,Kings of Leon更游刃有余,当然也有去贴合市场的流行元素在其中,但这并不掩盖这张专辑的优秀,主流与特立独行,每个乐队总有自己的平衡点。
从轻声呢喃的乡村/民摇到蓝调/摇滚之魄力、再衔接精制复杂的编排及猛烈爆炸音感,Kings Of Leon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的感觉是,这真是一张适合驱车在美国公路上大声播放的专辑,只可惜我们只能戴上耳机静静一人独自欣赏。
10 30 SECONDS TO MARS 《This Is War [Deluxe Edition]》 11.9发行
准确说来这都不能算是一张新专辑,只是今年再次发行了Deluxe Version,但这张于去年年底发行的专辑真正的影响却在2010年。环球Tour,脚印几乎遍布了全球,让30stm真正成为了摇滚界的当红新星。虽然Jared Leto的演艺事业渐渐飘红,但或许只有背着吉他,站在话筒前,才让他体会到什么叫如日中天吧。
Jared,每一首新歌每一张专辑都在不断的尝试着颠覆与超越,而这,正是他提倡的Space+Prog Rock精髓所在。
众口难调,这些颠覆与超越必将伴随着所谓”老火星迷”们的吐槽,和LP面对的问题一样,“I want the old 30STM back”是专辑流出后听到最多的声音。许多人认为只有第一张的工业气质和第二张的销魂嘶吼才是真正的30 seconds to mars,可他们远远没有意识到,这个乐团有着一个固执,冷漠,自负,沉溺挑战的摩羯男子Jared Leto,作为火星灵魂,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满足。专辑制作的几年里,他力排众议ban掉了无数带有浓重旧式30stm风格的曲目,只为宣告于世,在探索摇滚宇宙的道路上,他们能做到的,要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回头来看看这张专辑里的歌迷和声吧,从1000多人高吼This Is War,Warrior,Fight Fight Fight再到大合唱This is a call to arms,gather soldiers,Time to go to war。Jared明白这场对于30stm音乐的战争是需要更多热血勇士们的支撑的,在这些强势和声的基础上,Jared不再一味的使用以前简单的多段式 嘶吼,而是更游刃有余的发挥了自己的高音优势,优雅却不失魄力,刺激勇士们血液沸腾,歃血奋战,托起风骚性感的他雄霸天下。
的确,为了旋律和专辑理念(战争=直白•壮烈•雄心),Jared放弃了很多器乐上的复杂编制,而在整体气势上的搭建下足了功夫。为这他也没少和哥哥掐架,看看这几年流出的一些demo就知道,要做出这个决定需要非常大的决心。不过,我想他一定会把这些小遗憾在下一张专辑好好的补偿上。
还有那两支MV一定要好好谈一谈,Closer to the edge纪录了30stm这一年tour的点点滴滴,乐队的热情,fans的热情,音乐的热情,多好的一支documentary啊。你不禁感叹:他们真的很红,很有感染力。不禁想置身于LIVE之中。还有那酷酷的Hurricane,真是搞不清楚在讲些什么(谁来给我讲解下),但你就觉得好酷,好帅,好美(我词穷了),能把Escape,Night of the Hunter,Hurricane结合得这么好,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原本到了Hurricane这首歌我都跳过的,但看了MV之后,你会真正爱上这首歌的,连同歌词。
经过了这一年多之后,当你再次拿起这张Deluxe Version,你就感觉到它的份量。有一句评价刘德华的话似乎很适合Jared,“在演电影的人中他唱歌最好,在唱歌的人中他演电影最好”,应该是吧,在好莱坞。
终于发布出来了,2011年有不少好专辑的,孙燕姿,林宥嘉,yellowcard,plastic tree等等,相信明年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应该是很难选择了吧。期待有好音乐能陪伴我们新的一年。
最后,看到最后的mina,新年快乐!!
1 L’Arc~en~Ciel 《QUADRINITY~MEMBER’S BEST SELECTION》 3.10发行
![]() |
其实这张碟严格说来并不是2010年的新专辑,是四个老头的自选精选集。所谓自选集么,肯定得选自己写的歌了,所以四张CD我们会听到那截然不同的四种风格,也可以看到四人曲风的不断演化,而把这四个人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了L’Arc~en~Ciel。因此这张精选可谓老少咸宜,继适合入门级粉丝预习,又适合骨灰级粉丝复习。
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到hyde桑偏爱早期的自己,那一首狂放的《I’m so happy》真的是征服了多少少女的心啊,当然会有轻快风的《HONEY》,《flower》,独具空灵感的《Anemone》,这些都组成了hyde那矛盾的音乐理念,美艳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魔鬼的摇滚心脏。
到了Tetsuya,就可以看到一路走来的不断强化的POP风,不能否认,lakura没有他就不会受众范围这么广,那一首首《あなた》《READY STEADY GO》《DIVE TO BLUE》,都是J-Rock曲的巅峰之作,虽然都是POP曲,但那巧妙的编曲,让你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人之手,不过 Tetsuya君,你真的有那么喜欢《Blame》这首么?哈哈……
而ken大叔就是那股说不出的大气,一进你耳朵你就会感到那股如同无边际平原那种,不,应该是荒芜山地的那种大气,对这就是ken桑,早期的《ガラス玉》,中期的名曲《虹》《花葬》,近期的《Coming Closer》《MY HEART DRAWS A DREAM》,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脉络流淌在lakura的血液中。
最后就是我们诡异的yuki君,可以这么说是他把lakura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自他加入后,lakura就晋升到了天团的位置,所谓的化学反应,虽然yuki的创作曲不多,每张专辑就那么一首,但那股邪气让lakura更变得那么琢磨不透,不是我们见的那种天空绚丽的彩虹,而是有着一抹黑色的虹,《trick》《revelation》《get out from the shell》早就已是任何LIVE不可缺少的煽动性歌曲,还有side track《a swell in the sun》《cradle》,是多少骨灰级粉丝的爱啊。
当然还有大家出色的演奏技巧,hyde如泣如诉的嗓音,才赋予了这一首首歌曲lakura独特的痕迹。这张碟是lakura 20年的缩影,那些小白粉们好好听听吧,不仅仅只有hyde的颜,还有很多是你们不了解的,在下一个20年看着lakura成为神团吧。
2 韦礼安 《首张同名全创作专辑》 6.4发行
![]() |
2010年华语乐坛新人层出不穷,星光魔王倪安东,南拳妈妈女主音Lara梁心颐,星光六班冠军胡夏,个个都来头不小,实力不俗,但我觉得明年最有机会冲击金曲奖最佳新人的唱片,还是韦礼安。
或许你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如果你对福茂歌手还熟悉的话,他前几年常会出现在范玮琪和郭静的专辑内页中。对,他就是“全台14场live house巡演,场场爆满 歌迷不畏风雨观赏!网路社群streetvoice超过60首创作,创下200万人次点阅奇迹!”的韦礼安。
这张专辑前前后后准备了三四年,宣传却用了纯粹回归音乐的方式,排这张专辑的宣传通告的时候,他几乎推掉了所有电视通告,先排了电台的,而每次到电台 他都要带着一把吉他,时刻不离手。听他的访问,你或许觉得无聊,因为他似乎不擅交谈,只会简单回应。但只要他弹起吉他开始唱歌,所有人都会被他吸引,这种气场,也是他未发片就积累数以万计的铁杆Fans的原因。
整张专辑风格统一,主要是都市系的民谣情歌,加上以亲切诙谐的态度描写城市节奏的轻民谣摇滚,还有一些作品中融入复古的Jazz唱腔。从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又富于多面性的韦礼安。专辑中的首拨《有没有》是一首属于深夜,情绪层层深入的刻骨情歌;不知道多少人会像我一样,听到副歌时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宣泄自己的感伤,越听越有味道的一首带点爵士味的情歌;还有《因为爱》和《阴天的向日葵》都是旋律非常棒的抒情作品,唯一觉得遗憾的是 《慢慢等》EP中的两首作品也被收录在专辑中,使得专辑略显诚意不足。并且个人觉得重新编曲的《慢慢等》不及之前那个简单的吉他版好听,《好天气》的新编曲倒是很有层次感。他真的太会唱了,一张被固定住的实体专辑,即使足够好听,也还是掩盖了他作为一个唱游歌手的魅力,还是衷心希望他能在金曲奖有所斩获。这样我们看到他live的机会会大很多。
3 林宥嘉 《感官/世界 音乐会 Live精华数位专辑》 6.18发行
![]() |
虽然这只是一张演唱会现场数位专辑,严格意义上连新专辑都算不上。但亲身经历过那两场“感官世界音乐会”的我觉得这绝对是一张必须放进你ipod的专辑。毫无疑问,yoga的第二张专辑是空前成功的,虽然金曲奖只入选了“最佳录音带”这样的技术奖项,但已经无法掩盖yoga音乐实力和人气的窜升。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感官世界”的巡演就这么开始了。
音乐会基本绕世界跑了一圈,专辑收录的是香港场,10首歌曲,翻唱和专辑歌曲混杂,让你听得到yoga音乐的独特张力。《Everyday》的开场是反响最好的一首,yoga拍着节奏的小清新歌曲,即使是在CD上听得也很真切,点都很准,又那么萌萌的,如果在现场看见他的服饰,肯定会有加分效果的。《说谎》《看见什么吃什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现场的《看见什么吃什么》是很high的,编曲没有改变,但整体氛围已经是rock曲了,这是CD无法传达的东西。其实yoga的歌曲大多都是pop风,但一到现场,他那小神经质的性格就自然而然地会把一首首歌曲演绎成rock味的,《解high人》就是如此。但如果live光只有自己的歌曲就和CD没什么差了,亮点就在Oasis的《The Hidu Times》五月天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的把他自己完全释放开来了,那小神经质,那抽风状态,这才是他自己最想要的感觉吧。另外,yoga的翻唱已经把原曲归于自己的风格,他也是这几年来我所看到听到的歌手中翻唱最好的,出道时间短就能做到如此,这点真的难能可贵。专辑中还翻唱了范晓萱的《Darling》,现场那气氛真的被渲染得迷幻得不行,yoga在演绎这类曲目时还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10首对于整个LIVE来说是少了些,但还是很好得还原了yoga的音乐本质和人格魅力的。
相信这次巡演让yoga也累积了不少经验和音乐理念,为他下一张专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yoga,恋爱是要谈,但也是时候进录音室了,我们都在等着你第三张的惊喜呢。
如过你没有去过yoga的演唱会,这张专辑能还原100%的音乐,70%的现场,听一听,你会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在认真做音乐的好孩子。
4 ALEX BAND 《We’ve all been there》 6.29发行
![]() |
这是一张你只要带上耳机,就能被深深吸引的旋律,可以这么说,这张专辑是十张之中最容易让人接受,最易让人留下印象的一张,无论是歌者浑厚又具有磁性的嗓音,还是音乐本身的优美度。但就是这么一张专辑, 让我们等了有三年之久,这三年之间,专辑的资金一直无法到位,一拖再拖,最后是他自己出的钱,在洛杉矶租了一间录音室,完成了这张专辑。
或许他并不为大家所熟知,或许他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他就是 Alex Band,原the calling乐队的主唱。想当初一首Wherever you will go征服了多少人,让这个金发帅哥红透了半边天。一眨眼,10年过去了,小伙子都已经二婚了,the calling也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专辑的风格在itunes store中也由rock调到了pop,但这一切都丝毫不影响alex band作为一个音乐人所具有的任何魅力。
让我们回到专辑,虽然专辑是在一间很 小的录音室完成,但它的完成度之高却不像一般的小工坊作品那样粗糙,或许这是alex三年所积蓄的能量吧。专辑中有早已在fans中就广为流传的《Tonight》《Only one》《Please》,前两首自然不 用多语,已经是alex solo时期的名曲了,但更喜欢《Please》的歌词‘There's no pleasure without pain。There's no love without hate’,第一句这么唱出来 就会被电到的。但这张专辑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专辑中其他的歌曲都是处于同一水准线之上的,根本没有sidetrack之说, 首首都是那么精彩,没当你还在回味上一首的余味之时,你就会被下一首的波浪所吞 没,《What is Love》《Euphoria》《Without You》一波接着一波,渐渐地你就会习惯这种声音,这种音调。最后整张专辑在《Start over again》中即安静又磅礴的结尾,‘That time will tell us when To start again, start over again’,让你很想立即从专辑开始处再听一遍。但这张专辑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张情歌pop集,细心听歌词的话,发现 情歌的比例是很低的,这是一张更多关于爱,关于自我认知的专辑。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张专辑,就速度去买一张吧,这么好的音乐没有大家的支持是坚持不下去的,总不能下一张又要alex自己掏钱吧。为了支持 他,hard copy(CD), soft copy(itunes)我都有买。虽然在itunes上人气还不是最旺,虽然专辑还没有白金,但alex有在努力,电台通告亲临,为fans自制特定的歌曲,我想,这么大家一起坚持,支持下去,总会有出头天的。
5 VAMPS 《BEAST》 8.13发行
![]() |
上一张专辑的2.0版,哦,不,应该是1.1版,一样的VAMPS,还是一半恶魔一半天使的J-ROCK,我有理由相信几乎是照着上张专辑依样画葫芦做出来的,因为连曲目的编排都相似。情有可原,毕竟经历了上一张的成功,继续原有的路线也无可厚非。但终归还是1.1版,还是有很多重要升级的。
从plug in带入的Devil Side开始,专辑就进入了一种狂放的急速感,这和上一张的Love Addict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的Angel Trip, Memories就带你进入了阳光区域,而且是驰车极速的阳光感。值得一提的是Memories和GET UP,两首充电曲目,这比上张专辑有不少长进。之后就急速下坠,进入了hyde钟爱的666恶魔摇滚地带。Euphoria,Vamp Addiction以及LIVE应援曲目REVOLUTION,都是老头撒野的曲子。正当你听得喘不过气时,一下子就到了一片平静的区域,专辑的契合点是,就像上一张大获好评的SWEET DREAMS,这次的Piano Duet丝毫不逊色,钢琴缓缓带入,到了副歌hyde嗓音的完全打开状态,都让人心神荡漾。
这是VAMPS之于hyde最大的改进之处,从彩虹分离出来的hyde,总有一股想把自己喜爱hard rock往死里做的冲动,少了应有的平衡感,那种Roentgen专辑时的柔情,而kaz能给hyde带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这种不能缺失的平衡感。
尽管如此,hyde所面临的问题和其他单飞的彩虹成员是相同的,就是在曲风的单一化上很难有突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都要自己的歌自己写,风格无法多变就不能避免。但四个人在一起就有很好的化学反应,让你进得来迷宫,也出得去,第二次自己还能认路,然后越走发现越多的出口,这就是四个人的力量。我并不否认四子作为单个艺人的成功,但分开久了,自己玩够了,是时候回来做一张好专辑了,不是么,今年是20周年了。
6 徐佳莹 《极限》 9.3发行
![]() |
这是我2010年华语乐坛最期待的一张专辑,没有之一。在上一张全创作专辑颇受好评之后,时隔一年半lala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全创作专辑。虽然经历了和男友的分手,在专辑录制前期,留下一句“我的极限就到这里”一个人独自去旅行,但回来之后的lala似乎跟趋于成熟,全身心地投入了这张专辑的制作。这也就是《极限》的来源。
上一张专辑还顶着星光大道三班的光环,以及《身骑白马》的效应,让这个曾经是护士的小姑娘辨识度很高。一年半过去了,这次她是真的要靠自己的实力来让大家认同自己,她不仅仅只会“身骑白马,闯三关”。
专辑开场《来我家》就像个故事,最后一句“不要哭了,唱歌给你听啦”的独白更体现出了lala的俏皮性格。专辑中陈建骐制作的歌曲都具有表演性格,如《极限》《惧高症》《绿洲》,彷彿同时进行着曲风和Vocal的实验剧场,例如〈极限〉的声音处理,与《绿洲》的美声唱腔。只是那《绿洲》辞曲构工如戏曲节目,唱得我迷路,倒不如沙洲回来得好。
专辑中有更繁复的声线,如假音及和声的尝试,精采莫过于早在星光决赛场上就曝光(当时lala是边跳边唱来着)范晓萱制作的复古迪斯可《香水》,以及充满俏皮戏剧感的《时间大师》,让你发现lala的声音就是那么有辨识度和感染力。
上张专辑挟着超级星光大道的曝光,徐佳莹创作的歌曲并没有特别的曲风归属,就是琅琅上口,旋律顺口,如丝如糖蜜般滑进身体裡,又耐酸耐嚼;新专辑《极限》比前张专辑显着成熟,十首歌曲序如驾车於北海岸,曲径蜿蜒,却不免赞叹风景秀异。
好像《迪斯可》旋律开场想到五月天的《拥抱》,下一秒它又转进自己的世界中,她唱出「快起哄,别让我放轻松」,一击即中如诗之诗眼;她嘹亮且富感染力的声音,像可以洗浴的午后阳光,听她唱起爆炸头、水仙花、芭芭拉八八的歌词总是很过癮,当然专辑中歌词也找吴青峯、葛大维捉刀,锦上添花的秀丽也好,流行通俗也好,都不如原真的好。
徐佳莹《Love》 :「当我们倘佯在爱恨裡头,什么芭乐歌,都能是超经典的情歌」。我深深认同。我们就是爱听lala的芭乐歌,更何况是升级的芭乐歌。
这张专辑我给80分,虽然没有那种大开大阖的气势,没有超出预期的爆发,但小姑娘已经站稳了自己的脚步,慢慢地趋向成熟。就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lala吧,珍惜她给我们的一首首让我们或开心,或难过的芭乐歌。女孩的青春和甜美是稍纵即逝的,刚刚好美好,不捉住就浪费掉,何需急求突破。
7 田馥甄 《To Hebe》 9.3发行
![]() |
这或许是这十张中相对弱一些的一张。当宥嘉在演唱会上时说“最近有一个叫田馥甄的新人出道,听说专辑卖得很好,都断货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还不以为然,但现在我已经把它放在这里了。
不管大家喜不喜欢,S.H.E到了不再能够嬉闹蹦跳的年龄,她们终归是要各司其职的。其实关心S.H.E的朋友一定知道,Hebe一直都有发行个人专辑的愿望,她也确实是三个团员里最会唱、对音乐最有想法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日的这张《To Hebe》,像是华研邀请众多音乐人送给她的一份礼物,更像是她送给自己的一个纪念品。对于这个在歌坛唱了十年,一直热爱音乐却一直没有完全自我实现的女生,一张专辑所承载的东西太多,于是,这次的企划唯有用这个最大而化之的“爱”字,才足以传达专辑的中心意义。
听了十年S.H.E,或许你对她们的每一首歌都耳熟能详,但很多人甚至连她们每个人的中文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一次田馥甄不仅要让大家记住她的名字,了解她喜欢的音乐类型,看到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掌控能力,表达她的爱情观、世界观,更重要的,是要用这张唱片,去宣导一份正面的爱的力量,让时下的年轻人,可以更有方向感和前进的动力。哪怕只是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一点点而已。至少,这比简单的单飞发专辑上榜拿冠军要来的有意义的多,而这张唱片在发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拿下的十五个冠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对这张唱片的普遍认同。
华研这一次几乎动用了华语乐坛最顶尖的团队,从词曲创作,到MV导演,平面设计等等都是口碑颇高的专业人士,就像他们对待宥嘉出道时那样的细心呵护(根本就是同一套班底)。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让大家看到从Hebe到田馥甄的这个华丽的蜕变。这是从流行到气质的蜕变。对于一个唱了十年的歌手,要一下子改变人们所形成的既定印象是很难的,但我们都感到了明显的反差,从上通告做宣传到专辑音乐类型的多样性,都是我们所不曾预料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十年,Hebe有着不小的成长。当初在第一张《女生宿舍》中的独唱曲目《替我爱你》那种尖锐的高音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而圆润的嗓音。如果你看了专辑的影音馆DVD,可能会发现HEBE对民谣偏Jazz的风格是有特别偏爱的,在那场live中很多我们熟悉的经典,尽管原本风格多元,都被做了这样的改编。在专辑中,我们看到不少类似的尝试,除了《超级玛丽》和《离岛》外,我们可以看到Hebe也在试着驾驭轻摇滚《我想我不会爱你》,还有那词曲都让人印象深刻的《LOVE》。但是,大多作品还是偏流行的。即使是《寂寞寂寞就好》这样口碑很好的大热K歌(虽然是我最不喜欢的曲目),听多了也会腻。既然要做自己,其实可以更彻底的。
能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就看第二张了。我不期望能有yoga那样的爆发,但至少要往前走吧。
8 LINKIN PARK 《A THOUSAND SUNS》 9.14发行
![]() |
这是一张饱受争议的专辑,毫无疑问。其实从上一张Minutes to Midnight开始,LP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这可以从itunes music上很明显地感觉到,前两张专辑风格统一,博得满堂彩,第三张就落得了三星半的评价。到了这一张,连genre都变了,被悄悄移到了Alternative类别下。这基本反映了那些老LP迷的心声,为什么要抛弃原来的曲风呢?Mike的说唱加上beginnton的嘶吼,已经是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又何必去做改变呢?这张a thousand sun更大玩起电音,让那些所谓的“保皇党”更是忍无可忍,大批特批。但真的有那么糟糕么?
作为一支伟大的乐队(当然现在谈伟大还为时尚早),LP还处于他的青年期,将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于一个富有野心的乐队来说,你不可能指望他们20年,30年唱同一个风格到底,这都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尝试,不断突破,才是他们作为音乐人所想要的。这才有了现在放在我们眼前的a thousand suns。
这是一张相当完整的概念专辑,把任何一首歌单独拿出来听,都剥离了它在专辑中的独特地位,听这张专辑就是一次完整的journey,你只要让自己委身于此河流中,静下心来,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听完,你就会被其中某种什么而感动,这某种什么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你或许会被马丁 路德 金的演讲所感染,或许会被waiting for the end的歌词所打动,或许会被旧时LP风格的Black Out所煽动。
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去发掘。不能否认的是,LP作为音乐人的素养是很好的,什么风格都做得有模有样,那些吵着嚷着的“保皇党”为什么就不能戴上耳机安安静静地听听这张专辑呢?不要浮躁,不要杂念,就像你从朋友手中借过这张CD,第一次听LP一般,你会被打动的。我想说,LP从来就没有让我失望过,给的我只有惊喜,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A Thousand Suns,一本书,一张地图,一个故事,一次音乐旅程上的冒险。
9 KINGS OF LEON 《COME AROUND SUNDOWN》 10.26发行
![]() |
上一张专辑的Use Somebody在格莱美大获全胜,斩落四奖之后,Kings of Leon,这支被寄予美国南方摇滚复兴希望的乐队,就被聚焦在镁光灯下。这也让他们的第5张专辑有着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备受期待。
但当我听到第一波的主打歌Radioactive之后,我的心就放下了,其实我这是瞎操心,作为一支相对成熟的乐队,他们只需做好自己,剩下的就是接受大家的掌声。
这张趁胜追击问市的第5张大碟《Come Around Sundown》,由身兼制作/混音/词曲撰写/艺人经纪的葛莱美大师Jacquire King、乡村界的好手Angelo Petraglia联手操刀。虽然离上一张专辑已有两年之久,但那深厚的南方摇滚风味又长进不少。
凝聚迷离色彩的开场《The End》,有着贯穿一种令人心伤的脆弱情感,衬托出Caleb歌声中的热切渴望;再到第一波主打,有着乐队特有的不羈本质的《Radioactive》,撕裂般的音频阵阵刺激着你的耳朵,后段则谱入福音式的和声相伴,真的是不愧于教堂里出来的摇滚客的美誉;令人血脉喷张的《Mary》,悄悄的细部分解出Southern/Blues Rock气流;游走在乡间小径的《Back Down South》,散发着舒服轻送的写意感受;再接再厉的爽朗歌谣《Beach Side》,又摆动出一身的无拘无束。你会发现相比于上一张专辑,Kings of Leon更游刃有余,当然也有去贴合市场的流行元素在其中,但这并不掩盖这张专辑的优秀,主流与特立独行,每个乐队总有自己的平衡点。
从轻声呢喃的乡村/民摇到蓝调/摇滚之魄力、再衔接精制复杂的编排及猛烈爆炸音感,Kings Of Leon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的感觉是,这真是一张适合驱车在美国公路上大声播放的专辑,只可惜我们只能戴上耳机静静一人独自欣赏。
10 30 SECONDS TO MARS 《This Is War [Deluxe Edition]》 11.9发行
![]() |
准确说来这都不能算是一张新专辑,只是今年再次发行了Deluxe Version,但这张于去年年底发行的专辑真正的影响却在2010年。环球Tour,脚印几乎遍布了全球,让30stm真正成为了摇滚界的当红新星。虽然Jared Leto的演艺事业渐渐飘红,但或许只有背着吉他,站在话筒前,才让他体会到什么叫如日中天吧。
Jared,每一首新歌每一张专辑都在不断的尝试着颠覆与超越,而这,正是他提倡的Space+Prog Rock精髓所在。
众口难调,这些颠覆与超越必将伴随着所谓”老火星迷”们的吐槽,和LP面对的问题一样,“I want the old 30STM back”是专辑流出后听到最多的声音。许多人认为只有第一张的工业气质和第二张的销魂嘶吼才是真正的30 seconds to mars,可他们远远没有意识到,这个乐团有着一个固执,冷漠,自负,沉溺挑战的摩羯男子Jared Leto,作为火星灵魂,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满足。专辑制作的几年里,他力排众议ban掉了无数带有浓重旧式30stm风格的曲目,只为宣告于世,在探索摇滚宇宙的道路上,他们能做到的,要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回头来看看这张专辑里的歌迷和声吧,从1000多人高吼This Is War,Warrior,Fight Fight Fight再到大合唱This is a call to arms,gather soldiers,Time to go to war。Jared明白这场对于30stm音乐的战争是需要更多热血勇士们的支撑的,在这些强势和声的基础上,Jared不再一味的使用以前简单的多段式 嘶吼,而是更游刃有余的发挥了自己的高音优势,优雅却不失魄力,刺激勇士们血液沸腾,歃血奋战,托起风骚性感的他雄霸天下。
的确,为了旋律和专辑理念(战争=直白•壮烈•雄心),Jared放弃了很多器乐上的复杂编制,而在整体气势上的搭建下足了功夫。为这他也没少和哥哥掐架,看看这几年流出的一些demo就知道,要做出这个决定需要非常大的决心。不过,我想他一定会把这些小遗憾在下一张专辑好好的补偿上。
还有那两支MV一定要好好谈一谈,Closer to the edge纪录了30stm这一年tour的点点滴滴,乐队的热情,fans的热情,音乐的热情,多好的一支documentary啊。你不禁感叹:他们真的很红,很有感染力。不禁想置身于LIVE之中。还有那酷酷的Hurricane,真是搞不清楚在讲些什么(谁来给我讲解下),但你就觉得好酷,好帅,好美(我词穷了),能把Escape,Night of the Hunter,Hurricane结合得这么好,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原本到了Hurricane这首歌我都跳过的,但看了MV之后,你会真正爱上这首歌的,连同歌词。
经过了这一年多之后,当你再次拿起这张Deluxe Version,你就感觉到它的份量。有一句评价刘德华的话似乎很适合Jared,“在演电影的人中他唱歌最好,在唱歌的人中他演电影最好”,应该是吧,在好莱坞。
终于发布出来了,2011年有不少好专辑的,孙燕姿,林宥嘉,yellowcard,plastic tree等等,相信明年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应该是很难选择了吧。期待有好音乐能陪伴我们新的一年。
最后,看到最后的mina,新年快乐!!
-
吉尔的耳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8-04 22: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