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的 《不是休刊辭》麥樹堅
也許,和談情說愛一樣,無奈的「留不住」,認罪的「錯失」,甚至故作撇脫的「忍痛放手」,都不過是事後的錦上添花──情人離開了,以哪種形式回顧都不重要,總之對方已經離開了。即使恨多於愛,那微末的愛可藉某些藥引,在心裡爆個轟烈燦爛。接著哭得淋漓,菸抽得暴烈,因為美好回憶竟無分大小,可以經年不枯,令人氣憤難平。
追憶如拉鬆一個麵糰,愈拉愈純,愈拉愈精。又,如坐在船尾盯著碼頭,它被水平線吞噬以後,你開始心慌,開始怕沉船。但到了凡事都遠觀、眺望的年紀,心慌會習以為常。我們用「過去」來書寫,所以一切都註定成為過去。黑髮、視力、美肌……漸次失去,從形下到形上,中年翩翩駕臨,遂有恍然。流失是人生的常態,它的終極叫耄耋,癡呆症和撒手算是否極泰來。
我不抽菸,很久沒有哭,異性緣是零,本來不應有以上感慨。但在澳門主持講座,在大學接受學生報專訪,在專上學院接受學生提問,多次被問到辦《月台》的辛酸。人前我用堂皇嫻熟練習過多次的台辭漂亮應對,人後卻覺得有好多東西割捨不了,便憶起某君十幾年來不絕重申:「失去的永遠最美。」所以我相信,他不愛朝夕相對的老婆,他愛的是吻過一次的鄰家姐姐。
不過,雜誌很難當廝守對象──它總會先行一步。資金總會耗盡,團隊總會星散,出版物總會休刊(此處不斟酌「休刊」、「停刊」之別),它的命呀,本來就短如蜉蝣。此外,它若是不死身,歷史就不能著墨。
《月台》難免(逃?)一死,問題是,怎麼個死法,可有遺愛人間?
我相信有「遺」的,不過我們只有躬身力行的份,別的不容置喙。不過,一本雜誌再不堪都有歷史意義吧,要是我們的示範給後來者帶來正面啟示,安慰的掌聲總有零星幾下吧。
如此想來,《月台》的離去算是笑喪,正經八兒的休刊辭,不寫也罷。笑一笑,《月台》找到它最後的形態,溜進記憶的叢林──我喜歡回憶化身靈巧的蛇,皆因世間本沒有龍。
追憶如拉鬆一個麵糰,愈拉愈純,愈拉愈精。又,如坐在船尾盯著碼頭,它被水平線吞噬以後,你開始心慌,開始怕沉船。但到了凡事都遠觀、眺望的年紀,心慌會習以為常。我們用「過去」來書寫,所以一切都註定成為過去。黑髮、視力、美肌……漸次失去,從形下到形上,中年翩翩駕臨,遂有恍然。流失是人生的常態,它的終極叫耄耋,癡呆症和撒手算是否極泰來。
我不抽菸,很久沒有哭,異性緣是零,本來不應有以上感慨。但在澳門主持講座,在大學接受學生報專訪,在專上學院接受學生提問,多次被問到辦《月台》的辛酸。人前我用堂皇嫻熟練習過多次的台辭漂亮應對,人後卻覺得有好多東西割捨不了,便憶起某君十幾年來不絕重申:「失去的永遠最美。」所以我相信,他不愛朝夕相對的老婆,他愛的是吻過一次的鄰家姐姐。
不過,雜誌很難當廝守對象──它總會先行一步。資金總會耗盡,團隊總會星散,出版物總會休刊(此處不斟酌「休刊」、「停刊」之別),它的命呀,本來就短如蜉蝣。此外,它若是不死身,歷史就不能著墨。
《月台》難免(逃?)一死,問題是,怎麼個死法,可有遺愛人間?
我相信有「遺」的,不過我們只有躬身力行的份,別的不容置喙。不過,一本雜誌再不堪都有歷史意義吧,要是我們的示範給後來者帶來正面啟示,安慰的掌聲總有零星幾下吧。
如此想來,《月台》的離去算是笑喪,正經八兒的休刊辭,不寫也罷。笑一笑,《月台》找到它最後的形態,溜進記憶的叢林──我喜歡回憶化身靈巧的蛇,皆因世間本沒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