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人类最悲惨的命运:行善而被列为恶
伊壁鸠鲁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时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尊重和关注)
伊壁鸠鲁说:奢华酒食不足以避害,不足以健身。超过自然之财富,其无用犹如溢出容器之水。真价值不处于剧院,澡堂,香水与油膏,而生于自然科学。
在一个缺少伊壁鸠鲁价值观的世界里:人类将永远是无意义的牺牲品,一生都在无谓的烦恼中度过,因为他们永不满足,不知所止,而不知真正的快乐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与此同时,正是这种永不满足驱使生活不断向上,远航海外……
塞内加: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和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这种观念达到危险的程度。
我们并不是每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怒不可遏,只有我们认为有权得到时才这样。
焦虑,这是一种对于情况不能确定的焦躁不安的状态,我们希望情况好转又担心它恶化。这种情绪最典型的后果是使人不能享受本应是快乐的的事:文化的,性爱的,或是社交的。
传统的安慰方式就是说宽心话。告诉焦虑的人他过虑了,事情一定会如愿的。但是这种宽慰可能是对焦虑最残酷的解药。我们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有双重作用:既使焦虑的人对最坏的情况毫无准备,又无意间暗示果真最坏的情况出现,将是大祸临头。塞内加的做法比较明智,他要我们想到坏事大概是会发生的,但又说其实这些坏事也未必像我们担心的那么坏。
可惜,那些孜孜以求,探索变革的心理官能很难知所止。即便在没有希望改变现实时,它们仍不断在心目中展开变革的场景。为了促发足以鞭策我们去行动的能量,就用一阵阵的难受——焦虑、痛苦、愤慨、受刺激——来提醒我们现实很不如意。但是如果我们随后不能实行改良,如果我们失去了平静却不能改变河道,那这一阵阵的难受就毫无意义。所以,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坦然接受。
我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他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我们整个生活观可以用一次午餐过量造成消化不良而改变。
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一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是野蛮、怪异。
蒙田对教育提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补充命题: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
每当我们遇到一本难懂的书时,我们都可以选择:是认为作者无能,表达不清楚,还是我们自己愚钝,抓不住它的意思。蒙田鼓励我们去责怪作者。一种难懂的文风多半是出于懒惰而不是聪明;晓畅的文章很少这样写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文章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让人看不懂是对空洞无物再好不过的掩护。
蒙田说:正如以奇装异服来吸引人注意是小家子气一样,言词也是一样;寻求新奇的说法或生僻的字眼是出于幼稚的小学教员式的虚荣心。但我的写作能做到只限于巴黎中央革命市场的词汇。
尼采创造的“生命意志”
强大得足以歪曲一切理性的计划和判断的力量——“生命意志”——其定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
一切爱情的最终目的:
那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既不是沟通感情,也不是发泄情欲,既不是追求知音,也不为求欢愉。爱情在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因为:“它对缔造下一代……对未来人类的存续和特有的体质起决定性作用。”
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健康的子女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划……下一代人的福祉是以这一代人为代价的。(这一点也许是就脾气,性格对长相外观来说)
尼采说: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没有经历大的身心痛苦而度过一生。
把痛苦的状态笼统看作应该予以消灭的对立物,是极端愚蠢的,总的来说后果是灾难性的……几乎与想要消灭坏天气一样愚蠢。
伊壁鸠鲁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时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尊重和关注)
伊壁鸠鲁说:奢华酒食不足以避害,不足以健身。超过自然之财富,其无用犹如溢出容器之水。真价值不处于剧院,澡堂,香水与油膏,而生于自然科学。
在一个缺少伊壁鸠鲁价值观的世界里:人类将永远是无意义的牺牲品,一生都在无谓的烦恼中度过,因为他们永不满足,不知所止,而不知真正的快乐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与此同时,正是这种永不满足驱使生活不断向上,远航海外……
塞内加: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和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这种观念达到危险的程度。
我们并不是每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怒不可遏,只有我们认为有权得到时才这样。
焦虑,这是一种对于情况不能确定的焦躁不安的状态,我们希望情况好转又担心它恶化。这种情绪最典型的后果是使人不能享受本应是快乐的的事:文化的,性爱的,或是社交的。
传统的安慰方式就是说宽心话。告诉焦虑的人他过虑了,事情一定会如愿的。但是这种宽慰可能是对焦虑最残酷的解药。我们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有双重作用:既使焦虑的人对最坏的情况毫无准备,又无意间暗示果真最坏的情况出现,将是大祸临头。塞内加的做法比较明智,他要我们想到坏事大概是会发生的,但又说其实这些坏事也未必像我们担心的那么坏。
可惜,那些孜孜以求,探索变革的心理官能很难知所止。即便在没有希望改变现实时,它们仍不断在心目中展开变革的场景。为了促发足以鞭策我们去行动的能量,就用一阵阵的难受——焦虑、痛苦、愤慨、受刺激——来提醒我们现实很不如意。但是如果我们随后不能实行改良,如果我们失去了平静却不能改变河道,那这一阵阵的难受就毫无意义。所以,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坦然接受。
我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他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我们整个生活观可以用一次午餐过量造成消化不良而改变。
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一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是野蛮、怪异。
蒙田对教育提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补充命题: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
每当我们遇到一本难懂的书时,我们都可以选择:是认为作者无能,表达不清楚,还是我们自己愚钝,抓不住它的意思。蒙田鼓励我们去责怪作者。一种难懂的文风多半是出于懒惰而不是聪明;晓畅的文章很少这样写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文章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让人看不懂是对空洞无物再好不过的掩护。
蒙田说:正如以奇装异服来吸引人注意是小家子气一样,言词也是一样;寻求新奇的说法或生僻的字眼是出于幼稚的小学教员式的虚荣心。但我的写作能做到只限于巴黎中央革命市场的词汇。
尼采创造的“生命意志”
强大得足以歪曲一切理性的计划和判断的力量——“生命意志”——其定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
一切爱情的最终目的:
那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既不是沟通感情,也不是发泄情欲,既不是追求知音,也不为求欢愉。爱情在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因为:“它对缔造下一代……对未来人类的存续和特有的体质起决定性作用。”
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健康的子女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划……下一代人的福祉是以这一代人为代价的。(这一点也许是就脾气,性格对长相外观来说)
尼采说: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没有经历大的身心痛苦而度过一生。
把痛苦的状态笼统看作应该予以消灭的对立物,是极端愚蠢的,总的来说后果是灾难性的……几乎与想要消灭坏天气一样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