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背一首:《少年行四首》之三、四
顺便把前两首复习一下:
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33页
昨夜突然降温,大概有点着凉,喝水的时候嗓子像有刀片刮,带着半个脑袋疼。算偷懒,不过也不算太偷懒,这两首诗原本只会背最后两句来着。
其实是古代少年完美的人生理想:游侠——沙场——立功——受赏。时常觉得王维写诗有种无可挑剔的精美,游侠时意气纵横,沙场上带着视死如归的坚忍,而功成受赏后,又有点沉淀下来的,渊渟岳峙般的沉静感觉。
第四首就像第一首一样,非常有画面感。天子来到殿前平台,很庄重地赐下封侯的金印,将军也很严肃地接过来,佩戴好,走出明光宫。前面剑气金戈纵横过了,最后这淡淡一笔,真是举重若轻。
封侯受赏本是人生快事,王摩诘笔下却给调得如此从容。而同是颂扬之诗,偏他就能写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样的句子,何等雍容大气。相形之下,贾至的原作“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就显得太小太纤细了。
还有“偏坐金鞍调白羽”一句,小时候看着以为是侧坐马鞍弯弓搭箭,觉得特有侧帽风流的意思,昔日的咸阳少侠上了战场也拉风至极。后来知道这个“偏”其实是当“正好”,“恰”讲,可那种意思却还在。“只似无”的牛劲儿,轻拈羽箭,“纷纷”射杀,爽快至极。承接着第一首的少年豪气,又有第二首“纵死犹闻侠骨香”沉下去,最后从容一收,将军佩出明光宫。
顺便记典故:《汉书·宣帝纪》,五凤三年诏曰:“……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万数。”
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33页
昨夜突然降温,大概有点着凉,喝水的时候嗓子像有刀片刮,带着半个脑袋疼。算偷懒,不过也不算太偷懒,这两首诗原本只会背最后两句来着。
其实是古代少年完美的人生理想:游侠——沙场——立功——受赏。时常觉得王维写诗有种无可挑剔的精美,游侠时意气纵横,沙场上带着视死如归的坚忍,而功成受赏后,又有点沉淀下来的,渊渟岳峙般的沉静感觉。
第四首就像第一首一样,非常有画面感。天子来到殿前平台,很庄重地赐下封侯的金印,将军也很严肃地接过来,佩戴好,走出明光宫。前面剑气金戈纵横过了,最后这淡淡一笔,真是举重若轻。
封侯受赏本是人生快事,王摩诘笔下却给调得如此从容。而同是颂扬之诗,偏他就能写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样的句子,何等雍容大气。相形之下,贾至的原作“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就显得太小太纤细了。
还有“偏坐金鞍调白羽”一句,小时候看着以为是侧坐马鞍弯弓搭箭,觉得特有侧帽风流的意思,昔日的咸阳少侠上了战场也拉风至极。后来知道这个“偏”其实是当“正好”,“恰”讲,可那种意思却还在。“只似无”的牛劲儿,轻拈羽箭,“纷纷”射杀,爽快至极。承接着第一首的少年豪气,又有第二首“纵死犹闻侠骨香”沉下去,最后从容一收,将军佩出明光宫。
顺便记典故:《汉书·宣帝纪》,五凤三年诏曰:“……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万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