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历史的悲哀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印度国内反英斗争情绪高涨。1920年9月,甘地发动和领导了1920—1922年全国范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抵抗英国在印度的暴政,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人民集会游行,用理智的方式去做斗争,不做无谓的牺牲,印度在持续不断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下最终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关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我们曾经的中学历史课本上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评价: 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甘地极力维护印度资产阶级对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
历史任人书写,历史为统治阶级服务。翻开中国历史,无数次的农民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改朝换代后得利的只是少数统治阶层,所以任何形式鼓吹暴力革命或者是以暴制暴都值得警惕。帕姆· 布朗在《南丁格尔转》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还没有积蓄力量的时候就无法改变什么”,所以当我们都在为暴力叫好,期望一下子可以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渴望的所谓民%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历史任人书写,历史为统治阶级服务。翻开中国历史,无数次的农民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改朝换代后得利的只是少数统治阶层,所以任何形式鼓吹暴力革命或者是以暴制暴都值得警惕。帕姆· 布朗在《南丁格尔转》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还没有积蓄力量的时候就无法改变什么”,所以当我们都在为暴力叫好,期望一下子可以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渴望的所谓民%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