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中医,为什么我更相信西医?
我一直零零散散地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想阶段性地整理下自己的想法;其次,这个问题网上的争论很多,有人谩骂、有人力证、有人路过,故此自己也想过来凑凑热闹。
我首先表明不是医学专家,作为一个星斗市民,只能从通俗认知及一般逻辑去理解当下。如果看客觉得我没有在这里神马浮云地说话的资格,并准备以此来谩骂我或者我的亲属的话,那么看到这里打住,免得动了真气,像中医说的那样,伤了您的肝。
好,正式开始。
我想说说,相信是一个什么回事。我们要相信一种思想、理论或方法,我们必须要知道它背后的逻辑,其次便是在实践过程中它能否得到证明。简单来讲,如果一个理论听着合理,且能行之有效,那么我们就愿意相信它。
中医有一个理论基础,阴阳五行之说,讲求辩证,讲求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万事万物均有道,有理,浑然一体,又分之各类。病克身体,身体也能与病相生。反正,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为什么说“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因为,在无论从小到大看过的中医医生中,还是偶尔在电台中听到的那略有磁性的声音,特别是治啥乙肝的,肾虚的,都会来个阴阳,来个五行,来个什么属水,什么是木,这种说法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年华,还一直是这样。但是,我听这些东西依然是云里雾里。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原来要理解中医不但只要识字,还要有悟性。那我就“顿悟”了,我这么多年来只懂字,但不能会其意,唔其性,所以一直不懂什么阴阳五行。但是我想,为什么明明一刀砍下去就分开两半的木头,我要理解成金克木?甚至还能将这份理解延伸到五脏六腑中去?我只能感叹,古人的这种联想能力及比喻方式居然到现在还能盛行,来指导现世一个救人济世之术,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其实金木水火土,阴阳辩证啊等等等等,作为西方哲学之源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何曾没有在最初认识世界的时候产生过,而且还能说那里有更多更丰富的阐述。只是我们的文化实在是生命力顽强,能存活到至今。
用一个联想的东西来指导实践,固然有点危险,但是能碰个好运气的话,能治好病就是“王”。但是,中医本来源自草药学,是神农尝百草尝出来的,而不是根据什么阴啊阳啊,某种属“金”的植物能治一种属“木”的病等等之类的东西推演出来的。而阴阳五行这东西是《周易》出来就才慢慢建立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东西,是指导某些人怎么看世界的。但是用一个大而化之的东西去解释一个专业的东西,那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个很没有实用价值的事,因为这只是用理论来服务经验。那用个阴阳五行来解释数学,来解释火箭动力,来解释量子物理行不行?你会发现晦涩且具有无限解释可能性的周易解释任何一切都行。所以,其实就是《周易》等相关“学说”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中医一直缺乏理论基础的这一问题。可以说,被阴阳五行强奸了原始的中医后,诞生出我们现在当前的这个中医怪胎——中医再没有机会去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因为它的解释权已经被夺走了!
有人说,庸医太多,是现在中医被误解,被被人诟病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它的指导思想不对,理论有问题。但是,我想问,如果一个人没有学过本草纲目,先没有学过啥啥啥啥,而是先来个阴阳五行,再在草药堆里咔咔咔咔,他能卡出什么来?而且阴阳五行有时候还要具象化,变成什么心肺肾等等的,有时候又要变成抽象的,变成一种意念神马浮云的,这被挑战的是意淫能力不是思维逻辑能力。而且,本来这东西似云似雾的,有时候你说不明白,人家就说你没有悟性抓不住核心,或者说你要得到高人点拨才行……我顶啊,能说具体点不就行咯!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是“言传”不行的问题,不是脑袋的问题。就算是每个学中医或者从事中医的人都要“领会”这个东西的话,那所谓的这个“领会”各人肯定有所不同,那也别学出来的的中医们依然云里雾里,能力参差不齐了,那是那个云雾理论造就的不可避免的缺陷。
西方在最开始,人们要进入医学界的时候,还要去学拉丁语,也是一个学医的门槛,但直到现在拉丁语在很多医学专业中已经是一门选修课了,而且用通用的汉语或英语都可以掌握西医这个学科了。但我们现在这种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古文风”依然盛行。时至今日,整个世界都尝试从一些现代人能明白的语言或者术语系统去构建学科,让行外行内的人都能有途径去明白和了解。但是,现在的中医继续给来阴阳、五行,这是要多么令人费解的语言系统?
就正如中医里面有庸医一样,西医一样也有庸医。只是医术作为一种济世为怀的学术,不是应该让入门者云里雾里靠点拨的进来,而应该是有确确实实的数据,明明白白的理论,可操作可理解的一些东西来进来,才能让更多更好的医生来医治病人。
不能否定,中医中的“治未病”“治病治本”这种说法是很好的思想,但是我想问,难道西医里面没有这种理念吗?难道中医里面就没有“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吗?回过来,看一下西医的某些理念。一种药物能行,一种治疗方式能行,必须通过科学实证,在不能实证的地方要至少通过统计学的概率统计,并尽可能理清个中原理。正所谓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像中医那样,一种治疗方式能治好一种病,不是去搞清楚为什么能治好,反倒是在这个黑夹子上贴满了花,这个花就叫做阴阳五行。
而推而及广之,我们讨论这两个中医西医的时候,如果从一些共有的因素,单独的例子去考量他们谁输谁赢,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从逻辑,或如果从实践上去考察的话,那从统计上去衡量,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病哪种医学能治成功的概念更高,这样才能真正都比较出两者谁更有效更值得相信。
我首先表明不是医学专家,作为一个星斗市民,只能从通俗认知及一般逻辑去理解当下。如果看客觉得我没有在这里神马浮云地说话的资格,并准备以此来谩骂我或者我的亲属的话,那么看到这里打住,免得动了真气,像中医说的那样,伤了您的肝。
好,正式开始。
我想说说,相信是一个什么回事。我们要相信一种思想、理论或方法,我们必须要知道它背后的逻辑,其次便是在实践过程中它能否得到证明。简单来讲,如果一个理论听着合理,且能行之有效,那么我们就愿意相信它。
中医有一个理论基础,阴阳五行之说,讲求辩证,讲求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万事万物均有道,有理,浑然一体,又分之各类。病克身体,身体也能与病相生。反正,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为什么说“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因为,在无论从小到大看过的中医医生中,还是偶尔在电台中听到的那略有磁性的声音,特别是治啥乙肝的,肾虚的,都会来个阴阳,来个五行,来个什么属水,什么是木,这种说法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年华,还一直是这样。但是,我听这些东西依然是云里雾里。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原来要理解中医不但只要识字,还要有悟性。那我就“顿悟”了,我这么多年来只懂字,但不能会其意,唔其性,所以一直不懂什么阴阳五行。但是我想,为什么明明一刀砍下去就分开两半的木头,我要理解成金克木?甚至还能将这份理解延伸到五脏六腑中去?我只能感叹,古人的这种联想能力及比喻方式居然到现在还能盛行,来指导现世一个救人济世之术,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其实金木水火土,阴阳辩证啊等等等等,作为西方哲学之源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何曾没有在最初认识世界的时候产生过,而且还能说那里有更多更丰富的阐述。只是我们的文化实在是生命力顽强,能存活到至今。
用一个联想的东西来指导实践,固然有点危险,但是能碰个好运气的话,能治好病就是“王”。但是,中医本来源自草药学,是神农尝百草尝出来的,而不是根据什么阴啊阳啊,某种属“金”的植物能治一种属“木”的病等等之类的东西推演出来的。而阴阳五行这东西是《周易》出来就才慢慢建立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东西,是指导某些人怎么看世界的。但是用一个大而化之的东西去解释一个专业的东西,那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个很没有实用价值的事,因为这只是用理论来服务经验。那用个阴阳五行来解释数学,来解释火箭动力,来解释量子物理行不行?你会发现晦涩且具有无限解释可能性的周易解释任何一切都行。所以,其实就是《周易》等相关“学说”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中医一直缺乏理论基础的这一问题。可以说,被阴阳五行强奸了原始的中医后,诞生出我们现在当前的这个中医怪胎——中医再没有机会去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因为它的解释权已经被夺走了!
有人说,庸医太多,是现在中医被误解,被被人诟病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它的指导思想不对,理论有问题。但是,我想问,如果一个人没有学过本草纲目,先没有学过啥啥啥啥,而是先来个阴阳五行,再在草药堆里咔咔咔咔,他能卡出什么来?而且阴阳五行有时候还要具象化,变成什么心肺肾等等的,有时候又要变成抽象的,变成一种意念神马浮云的,这被挑战的是意淫能力不是思维逻辑能力。而且,本来这东西似云似雾的,有时候你说不明白,人家就说你没有悟性抓不住核心,或者说你要得到高人点拨才行……我顶啊,能说具体点不就行咯!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是“言传”不行的问题,不是脑袋的问题。就算是每个学中医或者从事中医的人都要“领会”这个东西的话,那所谓的这个“领会”各人肯定有所不同,那也别学出来的的中医们依然云里雾里,能力参差不齐了,那是那个云雾理论造就的不可避免的缺陷。
西方在最开始,人们要进入医学界的时候,还要去学拉丁语,也是一个学医的门槛,但直到现在拉丁语在很多医学专业中已经是一门选修课了,而且用通用的汉语或英语都可以掌握西医这个学科了。但我们现在这种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古文风”依然盛行。时至今日,整个世界都尝试从一些现代人能明白的语言或者术语系统去构建学科,让行外行内的人都能有途径去明白和了解。但是,现在的中医继续给来阴阳、五行,这是要多么令人费解的语言系统?
就正如中医里面有庸医一样,西医一样也有庸医。只是医术作为一种济世为怀的学术,不是应该让入门者云里雾里靠点拨的进来,而应该是有确确实实的数据,明明白白的理论,可操作可理解的一些东西来进来,才能让更多更好的医生来医治病人。
不能否定,中医中的“治未病”“治病治本”这种说法是很好的思想,但是我想问,难道西医里面没有这种理念吗?难道中医里面就没有“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吗?回过来,看一下西医的某些理念。一种药物能行,一种治疗方式能行,必须通过科学实证,在不能实证的地方要至少通过统计学的概率统计,并尽可能理清个中原理。正所谓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像中医那样,一种治疗方式能治好一种病,不是去搞清楚为什么能治好,反倒是在这个黑夹子上贴满了花,这个花就叫做阴阳五行。
而推而及广之,我们讨论这两个中医西医的时候,如果从一些共有的因素,单独的例子去考量他们谁输谁赢,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从逻辑,或如果从实践上去考察的话,那从统计上去衡量,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病哪种医学能治成功的概念更高,这样才能真正都比较出两者谁更有效更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