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皇面,咱们“幸运”家的娃
我这个人临了总爱搞点“行为艺术”纪念纪念。后天就要回古城,今天正坐着等胃里的骨汤消化了好去煮蟹皇面吃。
蟹皇面,不是什么名贵的吃食,就是一种方便面,又名幸运面,lucky面。价钱实惠,味道鲜美。去了次古城之后才发现其也算一种“区域特产”----反正北方一带的同学们是没有吃过,心里颇为得意,还在宿舍为其夸下海口,待开学后要带与舍友尝鲜。
寒假回家一进门,箱子背包地上一甩,就跟我妈嚷要吃蟹皇面。妈妈跑到楼下小店买了两包上来。一看之下,人是物非:新包装----加量加价。待一煮好我便急不可待的上去狂啃。面条劲道不肖说,那汤料的鲜美是淡淡的溢出来的,与一般快餐面那种恨不得一秒钟内麻醉你、俘获你、荼毒你的急功近利有着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蟹皇面最令我回味的原因了吧。那天最大的遗憾是只窝了一个鸡蛋。我对方便面加鸡蛋的需求是海量的。总觉得鸡蛋白煮了嫌寡味,红卤了嫌咸嘴,水炖了嫌软腻,只有夹在方便面及其调料中才是最佳搭配。于是第二天一早打了两个大大的鸡蛋,把第二包面条也煮了,吃了个痛快。
刚才又下楼去买了几包蟹皇面,是许诺给630的吃货们带的。我爸妈看着都挺稀奇,带个方便面太失礼了吧?其实说起来湖州也没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吃食。丁莲芳千张包子算一种,不过只是因为其他地方没有用千张包肉的,稀奇点罢了,未必特别好吃。太湖白虾、太湖银鱼算美味的,只是没法带。至于诸老大粽子、周生记馄饨没吃出特别的味道,就是粽子和云吞,谁没吃过吗?还是我们宿舍的人最实惠,咱又不作正餐吃,何必它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的,就图一好吃、方便,还就数我们江浙的蟹皇面和可人他们新乡的辣条了。
想高中时候在弁山上,食堂很难吃、超市很昂贵,一帮人的期望就全部寄托在蟹皇面上了。其他的方便面是2元左右一包,蟹皇面是最廉价的,只有1元钱(后来涨价到了1.2,但是依旧是最便宜的)。一个人去超市就兜个两三包来,自习课的时候大家用手把面条碾碎,撒上粉包和油包,你一把,我一把的吃得不亦乐乎。它的面条与其他不同,煮熟了鲜滑,干吃却像饼干,撒上料就是十足的干脆面。我们那时盛赞其为全弁山最物美价廉的东西。
蟹皇面的牌子叫“幸运”,跟什么康师傅、巧面馆、今麦郎比起来显得土气,也朴实。叫我想起“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这些老东西。爸爸到现在还要盛赞那些土气的牌子质量好、耐用久。后来查了资料,原来生产蟹皇面的食品公司最早是新加坡在中国投资的。不过在中国长了近30年也算得一个侨胞了。是咱土生土长的东西,自家人不会像上世纪的进口妞一样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是破落人家到了上海滩还要装作社会名流。它没有脱水蔬菜的料包,不打广告,不在各种风味里上下求索,几十年如一日,只做它的螃蟹味(其他还有两种口味)。
刚才百度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到异地的哥们都挺思念它----还有人特意叫家人托运了来吃。不过“幸运”只是我们这一带的小牌子,养在深闺人未识。就像我在西安拿了银桥牛奶问梦颖这是什么野牌子,遭到了西安人白眼,我们江浙的人对幸运牌蟹皇面是由心底里爱着的。到底是为何我也说不清楚。不过你若要问我什么方便面最好?我还是会挺直腰板、竖起拇指,吹把小牛:咱们“幸运”家的娃!
蟹皇面,不是什么名贵的吃食,就是一种方便面,又名幸运面,lucky面。价钱实惠,味道鲜美。去了次古城之后才发现其也算一种“区域特产”----反正北方一带的同学们是没有吃过,心里颇为得意,还在宿舍为其夸下海口,待开学后要带与舍友尝鲜。
寒假回家一进门,箱子背包地上一甩,就跟我妈嚷要吃蟹皇面。妈妈跑到楼下小店买了两包上来。一看之下,人是物非:新包装----加量加价。待一煮好我便急不可待的上去狂啃。面条劲道不肖说,那汤料的鲜美是淡淡的溢出来的,与一般快餐面那种恨不得一秒钟内麻醉你、俘获你、荼毒你的急功近利有着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蟹皇面最令我回味的原因了吧。那天最大的遗憾是只窝了一个鸡蛋。我对方便面加鸡蛋的需求是海量的。总觉得鸡蛋白煮了嫌寡味,红卤了嫌咸嘴,水炖了嫌软腻,只有夹在方便面及其调料中才是最佳搭配。于是第二天一早打了两个大大的鸡蛋,把第二包面条也煮了,吃了个痛快。
刚才又下楼去买了几包蟹皇面,是许诺给630的吃货们带的。我爸妈看着都挺稀奇,带个方便面太失礼了吧?其实说起来湖州也没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吃食。丁莲芳千张包子算一种,不过只是因为其他地方没有用千张包肉的,稀奇点罢了,未必特别好吃。太湖白虾、太湖银鱼算美味的,只是没法带。至于诸老大粽子、周生记馄饨没吃出特别的味道,就是粽子和云吞,谁没吃过吗?还是我们宿舍的人最实惠,咱又不作正餐吃,何必它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的,就图一好吃、方便,还就数我们江浙的蟹皇面和可人他们新乡的辣条了。
想高中时候在弁山上,食堂很难吃、超市很昂贵,一帮人的期望就全部寄托在蟹皇面上了。其他的方便面是2元左右一包,蟹皇面是最廉价的,只有1元钱(后来涨价到了1.2,但是依旧是最便宜的)。一个人去超市就兜个两三包来,自习课的时候大家用手把面条碾碎,撒上粉包和油包,你一把,我一把的吃得不亦乐乎。它的面条与其他不同,煮熟了鲜滑,干吃却像饼干,撒上料就是十足的干脆面。我们那时盛赞其为全弁山最物美价廉的东西。
蟹皇面的牌子叫“幸运”,跟什么康师傅、巧面馆、今麦郎比起来显得土气,也朴实。叫我想起“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这些老东西。爸爸到现在还要盛赞那些土气的牌子质量好、耐用久。后来查了资料,原来生产蟹皇面的食品公司最早是新加坡在中国投资的。不过在中国长了近30年也算得一个侨胞了。是咱土生土长的东西,自家人不会像上世纪的进口妞一样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是破落人家到了上海滩还要装作社会名流。它没有脱水蔬菜的料包,不打广告,不在各种风味里上下求索,几十年如一日,只做它的螃蟹味(其他还有两种口味)。
刚才百度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到异地的哥们都挺思念它----还有人特意叫家人托运了来吃。不过“幸运”只是我们这一带的小牌子,养在深闺人未识。就像我在西安拿了银桥牛奶问梦颖这是什么野牌子,遭到了西安人白眼,我们江浙的人对幸运牌蟹皇面是由心底里爱着的。到底是为何我也说不清楚。不过你若要问我什么方便面最好?我还是会挺直腰板、竖起拇指,吹把小牛:咱们“幸运”家的娃!
![]() |
这才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幸运面的包装,现在已经升级换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