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卫方正了
早闻其名,缘悭一面,今日算是“名副其实”了。
和想象中的人儿差不多,外表颇木讷,形容敦实,谦谦有智者之风;意外的,怕是他过于内敛了些,与早年间的记者身份有些对不上。
今日是无界书店一个小型书友会(后来知道是一个女子独立张罗承办的,不简单,坚持了近20期了),卫老师带给现场三、四十位老中青幼听者的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意义”方面的话题。
从15:00讲到17:00,实在的说,卫老师机锋不是很厉害,内容到还平实,许是因为到场的多是娃娃,故而拿捏了许多,听的我不是很爽,但也颇有助益。
交流完毕,我忙上前和卫老师寒暄了几句,希望可以亲临受教;自己的小心思,确是想多亲近些“善知识”,算是暗合“古之学者为己”的目的吧。
回家又找了些卫老师的博客来看,愈发觉得有亲近的必要,其人“矢志名山事业,决意继绝救孤”的精神,真是古风道运,颇有风范了。想想自己半途而废的花拳绣腿,不禁又是自警自责不已,却也没得奈何:做此等事,没个四宏誓愿什么的大决心,没个“身以载道甚或殉道”的精神,是万万做不得、也做不下去的!
做不得菩萨,做个供养,也算不错。
和想象中的人儿差不多,外表颇木讷,形容敦实,谦谦有智者之风;意外的,怕是他过于内敛了些,与早年间的记者身份有些对不上。
今日是无界书店一个小型书友会(后来知道是一个女子独立张罗承办的,不简单,坚持了近20期了),卫老师带给现场三、四十位老中青幼听者的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意义”方面的话题。
从15:00讲到17:00,实在的说,卫老师机锋不是很厉害,内容到还平实,许是因为到场的多是娃娃,故而拿捏了许多,听的我不是很爽,但也颇有助益。
交流完毕,我忙上前和卫老师寒暄了几句,希望可以亲临受教;自己的小心思,确是想多亲近些“善知识”,算是暗合“古之学者为己”的目的吧。
回家又找了些卫老师的博客来看,愈发觉得有亲近的必要,其人“矢志名山事业,决意继绝救孤”的精神,真是古风道运,颇有风范了。想想自己半途而废的花拳绣腿,不禁又是自警自责不已,却也没得奈何:做此等事,没个四宏誓愿什么的大决心,没个“身以载道甚或殉道”的精神,是万万做不得、也做不下去的!
做不得菩萨,做个供养,也算不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