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经》说
《乐经》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音乐典籍,如果活下来,应与“四书五经”之“五经”比肩,所谓“六经”,独缺《乐经》,有说它毁于战火纷飞。2000年后,一支名不见经传脸皮却比海洋深的乐队二手玫瑰捡起前人衣钵,欲重塑“乐经”,他们才不管天高地厚草原有多辽阔。
《乐经》是一个计划,首先它是一个乐队自身建设的计划,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都有关的计划,是一个专辑的计划,是一个无中生有又无处不在的计划。在这个很大的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了解二手玫瑰乐队的人类才知道,这个异乎寻常的乐队从来就不会走正道,因为正道已沧桑,他们太年轻。
不知道如果那部《乐经》传下来会是啥样,但可以想象,正是因为它不同于“五经”才被五雷轰顶的,想象它是一个异类,属“异经”。在中国古代最受挤兑的音乐是什么呢?首推“郑声”。何谓“郑声”,即春秋时各诸侯国民间音乐的统称,因郑国建立较晚,故以“郑声”名。用现在半文不白的话说,“郑声”其实就是起落于街巷泛滥于市井的俚俗之音;说得再通俗些就是二手玫瑰那些既臭不要脸又不堪入耳的歌曲。那帮老人曾经义正严词地批评二手玫瑰,孔子说“郑声淫,二手玫瑰更淫”,荀子说“禁淫声,二手玫瑰不要再唱了”,嵇康说“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惑人,犹美色惑志,梁龙还非要化妆想干毛啊”,朱熹说“皆女惑男之语,二手玫瑰的雌雄莫辨简直就是祸害”。先哲们如此打压一支年轻的乐队,究竟是为了什么已不可考,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二手玫瑰唱出了他们心底的声音唱疼了他们的心。后世先贤,如明清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个把仁人志士终于让二手玫瑰翻身换了个姿势。王骥德说“摹欢则令人神荡,写怨则令人断肠,如心痒痒直蹭炕沿儿,不在快人,而在动人,如一棵一棵的草,一片一片的情”,黄周星说“愚尝谓曲之体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二手玫瑰而已”,李开先更是旗帜鲜明地称赞二手玫瑰“故风出谣口,真诗在民间,民间何谓?二人转摇滚之二手玫瑰者也”。
《乐经》是一部中国摇滚乐的音乐经典,它三八就要来,它三八开始来,它三八着来,日纬地,月经天,奔腾不息,勇往直前!
《乐经》是一个计划,首先它是一个乐队自身建设的计划,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都有关的计划,是一个专辑的计划,是一个无中生有又无处不在的计划。在这个很大的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了解二手玫瑰乐队的人类才知道,这个异乎寻常的乐队从来就不会走正道,因为正道已沧桑,他们太年轻。
不知道如果那部《乐经》传下来会是啥样,但可以想象,正是因为它不同于“五经”才被五雷轰顶的,想象它是一个异类,属“异经”。在中国古代最受挤兑的音乐是什么呢?首推“郑声”。何谓“郑声”,即春秋时各诸侯国民间音乐的统称,因郑国建立较晚,故以“郑声”名。用现在半文不白的话说,“郑声”其实就是起落于街巷泛滥于市井的俚俗之音;说得再通俗些就是二手玫瑰那些既臭不要脸又不堪入耳的歌曲。那帮老人曾经义正严词地批评二手玫瑰,孔子说“郑声淫,二手玫瑰更淫”,荀子说“禁淫声,二手玫瑰不要再唱了”,嵇康说“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惑人,犹美色惑志,梁龙还非要化妆想干毛啊”,朱熹说“皆女惑男之语,二手玫瑰的雌雄莫辨简直就是祸害”。先哲们如此打压一支年轻的乐队,究竟是为了什么已不可考,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二手玫瑰唱出了他们心底的声音唱疼了他们的心。后世先贤,如明清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个把仁人志士终于让二手玫瑰翻身换了个姿势。王骥德说“摹欢则令人神荡,写怨则令人断肠,如心痒痒直蹭炕沿儿,不在快人,而在动人,如一棵一棵的草,一片一片的情”,黄周星说“愚尝谓曲之体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二手玫瑰而已”,李开先更是旗帜鲜明地称赞二手玫瑰“故风出谣口,真诗在民间,民间何谓?二人转摇滚之二手玫瑰者也”。
《乐经》是一部中国摇滚乐的音乐经典,它三八就要来,它三八开始来,它三八着来,日纬地,月经天,奔腾不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