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月观戏
过年后,直到初九回到上海才开始看戏,依然是京昆主打。
第一场大戏,史依弘的锁麟囊 80元
2月13日 锁麟囊 史依弘 19:15 天蟾 孙正阳 金锡华 虞伟 李春
前一天是锁剧的首演。据称火爆异常,居然这么大场子还有加座。我看的是第二场,
场子稍冷 该有的彩闷 最后一段唱少有拍掌响应 估计赠票原因 未满 长枪短炮没几个 机位只有一个 空中剧院还得等 唱的身段都不错 孙收着演 画报画册水准高 最后加了一段 一家人唱到百万兵 很长还有身段 赚到了 票戏成这样子没啥好说的 演出照片
2月14日 大剧院大剧场 红鬃烈马 19:15 演出:北京京剧院 80元
一共四折, 《武家坡》: 王宝钏--迟小秋、薛平贵--张建峰;《算军粮》:张建峰、张笠媛;
《银空山》:代站公主--王怡 高嗣继--包飞 ;《大登殿》:王蓉蓉、杜镇杰、王怡
有点浪费了,刚听完史的程派,再听迟妈的,突然感觉很不适应,为什么很多唱程派的都要最后整出一个男人的嗓子?嗓子今天也不是很好。就像后台张建峰说的,出了开头的导板不错,调门很高之外,其他真的都不行,越唱越低,最后简直和背书一样,看来定力不够,被迟带进沟了。第一折开始已经有点昏昏欲睡了。当中两者不常演,没啥好看,跳过。最后一折大登殿,幸亏王,杜压轴,要不然真睡过去了。王的高亢嗓门发挥了作用,这么好嗓子不撒点不过瘾,杜电视里看的多,觉得很怪,不讨人喜欢,真正进了剧场,反而感觉比较对味,最起码能够压住场子,不像第一对的姐弟恋那么大差距。
本周认真工作加上去南京,没看元宵节的上昆,分别是墙头马上,钗钏记,绣襦记。大家对最后一处很有期待,是安少首演。
2月18日 紫金大戏院 朱买臣休妻 徐云秀 刘效 19:30
突然忘记了朱买臣的妻子叫“崔氏”,连编导也这么歧视古代妇女,她们的日子能好过吗?!这出戏很好看,省昆看下来徐的嗓子是最好的,唱的动听,本以为烂柯山唱段一般,但在现场发现这些曲子支支入耳。表演也很到位,富有感染力,从最初的逼休时的咄咄逼人嫌贫爱富,悔嫁时念前夫怕后夫,到痴梦时的一种几近癫狂的富贵梦,直至泼水的酸楚无奈,跳河而亡。让人看后唏嘘不已,心生怜惜。而且在古典戏曲中能够看到人物性格命运如此连贯曲折的变化并不多见。
期间无处不在的封建大男子主义和对底层女人低下地位的阐述。想起了范进中举,也是一个痴子,陈世美,王魁,王十朋,他们不都一样?具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是这鱼跃龙门,不是都能成功的。不管他们的结果如何,他们的糟糠妻子的命运竟何其相似。古今除了曹雪芹,鲜有人对女子尊重,爱护关心她们。更多的女子只是男子们风花雪月的一个道具!从古至今,包括我朝太祖,孙中山与大月薰,不一而足。
所以说我喜欢这个版本,张,姚都来看了。
2月19日 兰苑剧场 19:15 长生殿 絮阁 密誓 埋玉 迎哭 80元
本来这场戏是我来宁重头戏,反而看完后实在一般。在上海有了老蔡的版本在先,其他几人都是浮云。
絮阁 徐云秀,周鑫,李鸿良,气场很不搭,也没大官生的嗓子,
密誓 埋玉 都是老钱配戏,杨分别是徐和孔。徐的正旦气息比较浓重,昨天刚演完,今天嗓子还没有恢复,表现一般,缺了小宴的埋玉,就像鸡肋一样,没有太大意思,孔的出场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嗓子始终打不开,在就出现一折的戏里很要命,化妆最好改进一下,有点小失望。
最后一折迎哭,如果说前面两折,感觉还是巾生的话,该折则好的多,明显听出来是打磨过的,已经隐约有点大官生模样了,只是前面两折太过用劲,最后一折才一段叨叨令,以后的唱段明显气力不够,调门也降低了不少,甚至有点发不出来。
希望以后折子戏单演一下,应该更好吧。本场石头出现,多次领掌。
2月23日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天津京剧院 京剧折子戏《失子惊疯·八仙过海·锁五龙》100元
事先没买票,准备等黄牛的,结果他们也没票。估计今天少有赠票,要有也是昨天的野猪林。本来也没想去,只是微博看到别人留言,说是王平如何好等等之类。和房东另约了续约的时间,晚上直奔剧院。北京来了个女戏迷,来追王的,其实按照惯例等黄牛得有性子,最起码开场前2,3分钟昂再搞定。本来今天没什么倒票,又以为19:15开场,错上加错,买了张一百的票,另一个朋友本想买30的,见状也买了一百的。到了剧场,看到某龙套控居然在一楼就坐。打听清楚,原来今天票房太差,所有三楼,二楼的人都“被动升级”,赶了下来。我好悔呀!
第一折,锁五龙--王嘉庆,据介绍是第六届青京赛金奖,反正今天没敲出来。包括龙套,估摸着所有人今天都没开嗓,直接演了,声线和董差不多,所以某人要抱不平。匆匆忙忙赶完,没几个鼓掌,有一个SB特热烈,肯定不是上海的。
第二折,失子惊疯--王艳,唱的亮堂,功夫到家。这出戏主要看她的水袖和跑圆场。没带相机是缺憾,渐入佳境。
第三折,八仙过海,王平,闫虹羽。讲述八仙过海与鲤鱼仙子斗法的故事,是一出节庆的武戏,好看又有趣。我主要奔着昨天没看的林冲去的。看下来,这出戏吕洞宾戏份不是很多,所以不是显本事,大致了解了他的声音特色,偏底一点。该折描述了吕洞宾和徒弟们蟠桃赴宴结束,路过东海,轻薄仙子,斗法失败,是一个十足的棍子,没有酒品。戏中多次吕自夸时多次谈到了岳阳楼的三醉,让人自然想起了老蔡的三醉,突然很想看,那个吕是一个仙风道骨,真是大不一样。
最大亮点在于某人推荐的王大兴,据说某四大武生就剩他没看过了,所以肯定是焦点。只是人物有点奇怪,潇湘子拿了一个花篮,蓝采和是吹笛的(应该玉版是法器),所以人物有混淆。王大兴扮上后并没有郝的那种英气逼人。与郝帅不同,他的动作特别干净利索,一招一式很舒展,尤其是最后的翻筋斗腾空特别高,反正我是没看过动作有比他好的了。同时,最后一折显示了天津院的武戏实力。
25日周五,19日过世的袁雪芬在龙华开追悼会。所有新媒体中只有本地的新民网,做了一个专题。七彩也是特别节目。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清清白白来,清清白白去”。
2月26日13:30 天蟾 上昆公益场 25元
《牡丹亭•问路》 郭驼——张前仓 赖头鼋——徐 敏
与评弹类似,一个普通的过场戏也能演出花来。前面独角戏一人多角,后面与郭驼插科打诨,徐敏全场演下来很不容易,大有前途。
《西厢记•拷红》 红娘——汤泼泼 崔母——何燕萍 莺莺——余 彬 张生——林 岩
嗓子亮堂,生动活泼,讨巧。
《玉簪记•偷诗》 潘必正——胡维露 陈妙常——袁 佳
很粉嫩的小正太。
《寻亲记•茶访》 茶博士——张铭荣 范仲淹——缪斌
大熊猫演出,赞!戏码与第一折有重叠,都是一人模仿多个人角色。
《挑滑车》 高 宠——贾 喆 岳 飞——张伟伟 金兀术——安新宇 黑风利——张 萌
嗓子好,少数吞句,一个枪动不动和靠打架,明显练功少或者退步。
晚上,双姐第二期开班,4男7女,蔚为壮观。
第一场大戏,史依弘的锁麟囊 80元
2月13日 锁麟囊 史依弘 19:15 天蟾 孙正阳 金锡华 虞伟 李春
前一天是锁剧的首演。据称火爆异常,居然这么大场子还有加座。我看的是第二场,
场子稍冷 该有的彩闷 最后一段唱少有拍掌响应 估计赠票原因 未满 长枪短炮没几个 机位只有一个 空中剧院还得等 唱的身段都不错 孙收着演 画报画册水准高 最后加了一段 一家人唱到百万兵 很长还有身段 赚到了 票戏成这样子没啥好说的 演出照片
2月14日 大剧院大剧场 红鬃烈马 19:15 演出:北京京剧院 80元
一共四折, 《武家坡》: 王宝钏--迟小秋、薛平贵--张建峰;《算军粮》:张建峰、张笠媛;
《银空山》:代站公主--王怡 高嗣继--包飞 ;《大登殿》:王蓉蓉、杜镇杰、王怡
有点浪费了,刚听完史的程派,再听迟妈的,突然感觉很不适应,为什么很多唱程派的都要最后整出一个男人的嗓子?嗓子今天也不是很好。就像后台张建峰说的,出了开头的导板不错,调门很高之外,其他真的都不行,越唱越低,最后简直和背书一样,看来定力不够,被迟带进沟了。第一折开始已经有点昏昏欲睡了。当中两者不常演,没啥好看,跳过。最后一折大登殿,幸亏王,杜压轴,要不然真睡过去了。王的高亢嗓门发挥了作用,这么好嗓子不撒点不过瘾,杜电视里看的多,觉得很怪,不讨人喜欢,真正进了剧场,反而感觉比较对味,最起码能够压住场子,不像第一对的姐弟恋那么大差距。
本周认真工作加上去南京,没看元宵节的上昆,分别是墙头马上,钗钏记,绣襦记。大家对最后一处很有期待,是安少首演。
2月18日 紫金大戏院 朱买臣休妻 徐云秀 刘效 19:30
突然忘记了朱买臣的妻子叫“崔氏”,连编导也这么歧视古代妇女,她们的日子能好过吗?!这出戏很好看,省昆看下来徐的嗓子是最好的,唱的动听,本以为烂柯山唱段一般,但在现场发现这些曲子支支入耳。表演也很到位,富有感染力,从最初的逼休时的咄咄逼人嫌贫爱富,悔嫁时念前夫怕后夫,到痴梦时的一种几近癫狂的富贵梦,直至泼水的酸楚无奈,跳河而亡。让人看后唏嘘不已,心生怜惜。而且在古典戏曲中能够看到人物性格命运如此连贯曲折的变化并不多见。
期间无处不在的封建大男子主义和对底层女人低下地位的阐述。想起了范进中举,也是一个痴子,陈世美,王魁,王十朋,他们不都一样?具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是这鱼跃龙门,不是都能成功的。不管他们的结果如何,他们的糟糠妻子的命运竟何其相似。古今除了曹雪芹,鲜有人对女子尊重,爱护关心她们。更多的女子只是男子们风花雪月的一个道具!从古至今,包括我朝太祖,孙中山与大月薰,不一而足。
所以说我喜欢这个版本,张,姚都来看了。
2月19日 兰苑剧场 19:15 长生殿 絮阁 密誓 埋玉 迎哭 80元
本来这场戏是我来宁重头戏,反而看完后实在一般。在上海有了老蔡的版本在先,其他几人都是浮云。
絮阁 徐云秀,周鑫,李鸿良,气场很不搭,也没大官生的嗓子,
密誓 埋玉 都是老钱配戏,杨分别是徐和孔。徐的正旦气息比较浓重,昨天刚演完,今天嗓子还没有恢复,表现一般,缺了小宴的埋玉,就像鸡肋一样,没有太大意思,孔的出场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嗓子始终打不开,在就出现一折的戏里很要命,化妆最好改进一下,有点小失望。
最后一折迎哭,如果说前面两折,感觉还是巾生的话,该折则好的多,明显听出来是打磨过的,已经隐约有点大官生模样了,只是前面两折太过用劲,最后一折才一段叨叨令,以后的唱段明显气力不够,调门也降低了不少,甚至有点发不出来。
希望以后折子戏单演一下,应该更好吧。本场石头出现,多次领掌。
2月23日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天津京剧院 京剧折子戏《失子惊疯·八仙过海·锁五龙》100元
事先没买票,准备等黄牛的,结果他们也没票。估计今天少有赠票,要有也是昨天的野猪林。本来也没想去,只是微博看到别人留言,说是王平如何好等等之类。和房东另约了续约的时间,晚上直奔剧院。北京来了个女戏迷,来追王的,其实按照惯例等黄牛得有性子,最起码开场前2,3分钟昂再搞定。本来今天没什么倒票,又以为19:15开场,错上加错,买了张一百的票,另一个朋友本想买30的,见状也买了一百的。到了剧场,看到某龙套控居然在一楼就坐。打听清楚,原来今天票房太差,所有三楼,二楼的人都“被动升级”,赶了下来。我好悔呀!
第一折,锁五龙--王嘉庆,据介绍是第六届青京赛金奖,反正今天没敲出来。包括龙套,估摸着所有人今天都没开嗓,直接演了,声线和董差不多,所以某人要抱不平。匆匆忙忙赶完,没几个鼓掌,有一个SB特热烈,肯定不是上海的。
第二折,失子惊疯--王艳,唱的亮堂,功夫到家。这出戏主要看她的水袖和跑圆场。没带相机是缺憾,渐入佳境。
第三折,八仙过海,王平,闫虹羽。讲述八仙过海与鲤鱼仙子斗法的故事,是一出节庆的武戏,好看又有趣。我主要奔着昨天没看的林冲去的。看下来,这出戏吕洞宾戏份不是很多,所以不是显本事,大致了解了他的声音特色,偏底一点。该折描述了吕洞宾和徒弟们蟠桃赴宴结束,路过东海,轻薄仙子,斗法失败,是一个十足的棍子,没有酒品。戏中多次吕自夸时多次谈到了岳阳楼的三醉,让人自然想起了老蔡的三醉,突然很想看,那个吕是一个仙风道骨,真是大不一样。
最大亮点在于某人推荐的王大兴,据说某四大武生就剩他没看过了,所以肯定是焦点。只是人物有点奇怪,潇湘子拿了一个花篮,蓝采和是吹笛的(应该玉版是法器),所以人物有混淆。王大兴扮上后并没有郝的那种英气逼人。与郝帅不同,他的动作特别干净利索,一招一式很舒展,尤其是最后的翻筋斗腾空特别高,反正我是没看过动作有比他好的了。同时,最后一折显示了天津院的武戏实力。
25日周五,19日过世的袁雪芬在龙华开追悼会。所有新媒体中只有本地的新民网,做了一个专题。七彩也是特别节目。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清清白白来,清清白白去”。
2月26日13:30 天蟾 上昆公益场 25元
《牡丹亭•问路》 郭驼——张前仓 赖头鼋——徐 敏
与评弹类似,一个普通的过场戏也能演出花来。前面独角戏一人多角,后面与郭驼插科打诨,徐敏全场演下来很不容易,大有前途。
《西厢记•拷红》 红娘——汤泼泼 崔母——何燕萍 莺莺——余 彬 张生——林 岩
嗓子亮堂,生动活泼,讨巧。
《玉簪记•偷诗》 潘必正——胡维露 陈妙常——袁 佳
很粉嫩的小正太。
《寻亲记•茶访》 茶博士——张铭荣 范仲淹——缪斌
大熊猫演出,赞!戏码与第一折有重叠,都是一人模仿多个人角色。
《挑滑车》 高 宠——贾 喆 岳 飞——张伟伟 金兀术——安新宇 黑风利——张 萌
嗓子好,少数吞句,一个枪动不动和靠打架,明显练功少或者退步。
晚上,双姐第二期开班,4男7女,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