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谈阅读)
明天就出发了,对我来说这个假期的意义绝非一般,深居简出的日子过得还算舒服,哪里来得孤独和寂寞。
伊春寒冷的冬季,户外运动对我来说简直不可能,加之这里地方小、娱乐氛围不浓厚,所以冷冷清清的一个人窝在家里是最划算的方式。
若,非要给这三十天的生活一个关键词,无外乎阅读,其次是思考,最后才是娱乐。我始终认为,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昨天读到这句话,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这是叔本华论述孤独的一句话,单独摘出来也许意义不大,但是孤独的必要性也由此体现。还是要讲阅读,每一本书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颇具智慧的作者,通过阅读,我们和作者得以交流,并且免去了一切的俗套和所谓礼貌,迅速和高效地获取知识,当然阅读对读者自身的考验也并非容易,毕竟你需要心平气和,你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最最重要的是要给作者以反馈,你的读后感你的思考成果。
阅读既让人变得强大又让人感到渺小。阅读会逼着你又一本书去寻找另一本书,每觅得并消化一本书,你的智慧和判断力原则上会有所提升,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感到自己的虚无和渺小,你需要不断的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六本精读外加五本泛读,这是假期开出的成绩单,然后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阅读的进一步依赖。为什么?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易,但是确实如白岩松所讲,我们这个时代给予大部分青年人的艰难过于显化。梁漱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却不得错: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矛盾,接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矛盾。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现在的青年人,甚至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讲,由于人们要么主动要么被动地随着整个奔腾的社会焦躁、忙乱起来,我认为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紧迫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年代也许过时了。
寻求内心平和安宁的途径很多,在这个缺乏信仰的国度里,确实要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科学和信仰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信仰的真谛在于不可验证性,而科学大多数情况则恰恰相反。
生命的本质在于幸福,鲜有人生下来就一路幸福,直至老去。大多数人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青年人天生爱和艰难死磕,你指望他们免去年少轻狂,直接像老道一样刻意清贫直接寻求内心的平静太不可思议,况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允许。所以,青年人要做的就是边作战边疗伤,而不是避而不战。
这样来讲,阅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一方面提升你的战斗技能,一方面帮助你戒骄戒躁抚慰创伤。
关于幸福,两个人的幸福暂不讨论,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和处理孤独有关,学会孤独往往意味着自我的圆润和幸福。
我觉得现在通往孤独大致上有两条途径,不一定正确
一.自给自足式的直接携带着清贫,不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直接奔向孤独,出家是比较极端的一种;
二.追求各种尘世欲望,也包括精神层次的贵族式享受,渐渐地奔向孤独,这是一种尝到孤独反面的苦涩转身离去的伟大。而前一阵需要强大的控制力。 当然,这两者都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阅读。
要出发了,北京这个城市,有人逃离有人不舍有人爱,不论怎样,现在的我必须去那里接受洗礼。
Postscript:再次感谢让我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的两位:老大和宿舍一哥们儿。
伊春寒冷的冬季,户外运动对我来说简直不可能,加之这里地方小、娱乐氛围不浓厚,所以冷冷清清的一个人窝在家里是最划算的方式。
若,非要给这三十天的生活一个关键词,无外乎阅读,其次是思考,最后才是娱乐。我始终认为,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昨天读到这句话,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这是叔本华论述孤独的一句话,单独摘出来也许意义不大,但是孤独的必要性也由此体现。还是要讲阅读,每一本书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颇具智慧的作者,通过阅读,我们和作者得以交流,并且免去了一切的俗套和所谓礼貌,迅速和高效地获取知识,当然阅读对读者自身的考验也并非容易,毕竟你需要心平气和,你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最最重要的是要给作者以反馈,你的读后感你的思考成果。
阅读既让人变得强大又让人感到渺小。阅读会逼着你又一本书去寻找另一本书,每觅得并消化一本书,你的智慧和判断力原则上会有所提升,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感到自己的虚无和渺小,你需要不断的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六本精读外加五本泛读,这是假期开出的成绩单,然后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阅读的进一步依赖。为什么?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易,但是确实如白岩松所讲,我们这个时代给予大部分青年人的艰难过于显化。梁漱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却不得错: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矛盾,接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矛盾。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现在的青年人,甚至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讲,由于人们要么主动要么被动地随着整个奔腾的社会焦躁、忙乱起来,我认为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紧迫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年代也许过时了。
寻求内心平和安宁的途径很多,在这个缺乏信仰的国度里,确实要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科学和信仰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信仰的真谛在于不可验证性,而科学大多数情况则恰恰相反。
生命的本质在于幸福,鲜有人生下来就一路幸福,直至老去。大多数人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青年人天生爱和艰难死磕,你指望他们免去年少轻狂,直接像老道一样刻意清贫直接寻求内心的平静太不可思议,况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允许。所以,青年人要做的就是边作战边疗伤,而不是避而不战。
这样来讲,阅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一方面提升你的战斗技能,一方面帮助你戒骄戒躁抚慰创伤。
关于幸福,两个人的幸福暂不讨论,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和处理孤独有关,学会孤独往往意味着自我的圆润和幸福。
我觉得现在通往孤独大致上有两条途径,不一定正确
一.自给自足式的直接携带着清贫,不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直接奔向孤独,出家是比较极端的一种;
二.追求各种尘世欲望,也包括精神层次的贵族式享受,渐渐地奔向孤独,这是一种尝到孤独反面的苦涩转身离去的伟大。而前一阵需要强大的控制力。 当然,这两者都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阅读。
要出发了,北京这个城市,有人逃离有人不舍有人爱,不论怎样,现在的我必须去那里接受洗礼。
Postscript:再次感谢让我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的两位:老大和宿舍一哥们儿。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