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三)
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在思考死亡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要思考一下出生。我们都了解,我们都是“被出生”的,出主观上来讲,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时间和出生地点。而且,我们的出生也是充满着惊心动魄。当精液进入到子宫的时候,有数亿颗精子与你一样,都在奋力的往前游动,企图能最早的进入到卵子中。而你的出现,正是在数亿分之一的概率的结晶。从一开始,我们就是造物主的宠儿,即使有所残缺,但是我们能够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是宇宙中少数不多的奇迹。这样的事情,比人类有史以来的发明都更为的奇妙和神奇,但却往往被人类所无视,因为我们见的太多了。对于那些有个堕胎流产经历的母亲的人来说,如果当年他/她母亲心慈手软一点,历史也许就将改变。
我们出生下来,当我们成长起来,有了自我的意识,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智慧是什么?意识是什么?记忆又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是由分子,原子所组成,如果将我们分解,你我没有任何差别,除了在量子态上。那么意识是什么?记忆又是什么?他们是物质?是神经刺激?是化学刺激?是细胞的排列?是细胞簇?是大脑皮层上的某块区域?在今天,即使是最为顶尖的科学家也尚未一窥门径。那么,我们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是我?”我们吃饭,睡觉,洗澡,读书,思考,我们的意识指挥着我们的这个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身体,做出了上述的行为。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意识只能指挥着这个身体,而不是那个身体?换句话说,为什么我能意识到我是我,你是你,而不是我是你,你是我?再换句话说,为什么当我有了意识之后,我发现我是在这个家庭,出生在中国,是个男的?而不是出生在日本的某个家庭的未来女优的候选人?在人类有自我意识的历史以来,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我”?而不是在历史的莫个阶段上出现了“我”?或者说,“我”曾多次出现,只是每次都是独立存在的,互相没有影响。但是,这个说法又有漏洞,如果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影响,那么所谓的“我”应该是很多不同的人才对。
“我”的出现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在旁观者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物理过程,男女做爱之后,女性怀孕,数月之后产下这个由数目巨大的分子组成的一个物体,与其他的物体不同,这个物体被称为生命,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他/她会产生出自我意识,发展智慧。从“我”的角度上来看,在自我意识产生以前,我们什么都不知晓,在“我”出生之前,宇宙是不存在的,当“我”死亡之后,宇宙也是不存在的。但我们意识到“我”是“我”的时候,一切却又那么的顺其自然,中间没有一点的曲折和坎坷。也许正是这样的混沌不清,各种文化才会衍生出所谓的“投胎”,“转世”的说法。
死亡,意味着意识的消散。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个体,因为死亡而消失。但在死亡的最初期,我们的身体依然存在,甚至是保存完好,失去的只是我们的意识。1968年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就我的理解,就是意识的不可逆转的消散,即使做为意识的载体的身体依然完好。那么,我所恐惧的死亡,是不是就是意识的永久性的消亡。如果意识能够保存下来,“我”是不是就能够继续延续生命?那么,“我”是否惧怕仅仅是身体的消失,而意识却是永久的保留?
做为地球的智慧生物,我们也许习惯了生命的形式应该是以羰基为基础的,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外星人的形象与我们一样,也许他们在外形上与我们大相径庭,但似乎都是羰基生命体。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着纯硅基生物,磷基生物,甚至于说以纯能量,以光的形式,以波的形式,以电子的形式存在的生命体?罗伯特·索耶的小说里,行星大小的暗物质是单独存在的生命。《三体》中有存在于不同维度的生命,很显然,那张很帅气的“二向箔”肯定不是人类所能理解的物质。《黑客帝国》中,地球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计算机虚拟出来的电子空间。《异次元骇客》中,原本在计算机中被虚拟出来的人物,自我发展出意识,创建出另外一层电子世界。似乎,人类死亡的意义在他们身上被重新定义和拓展。
http://www.jdxyw.com/?p=1487
我们出生下来,当我们成长起来,有了自我的意识,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智慧是什么?意识是什么?记忆又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是由分子,原子所组成,如果将我们分解,你我没有任何差别,除了在量子态上。那么意识是什么?记忆又是什么?他们是物质?是神经刺激?是化学刺激?是细胞的排列?是细胞簇?是大脑皮层上的某块区域?在今天,即使是最为顶尖的科学家也尚未一窥门径。那么,我们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是我?”我们吃饭,睡觉,洗澡,读书,思考,我们的意识指挥着我们的这个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身体,做出了上述的行为。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意识只能指挥着这个身体,而不是那个身体?换句话说,为什么我能意识到我是我,你是你,而不是我是你,你是我?再换句话说,为什么当我有了意识之后,我发现我是在这个家庭,出生在中国,是个男的?而不是出生在日本的某个家庭的未来女优的候选人?在人类有自我意识的历史以来,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我”?而不是在历史的莫个阶段上出现了“我”?或者说,“我”曾多次出现,只是每次都是独立存在的,互相没有影响。但是,这个说法又有漏洞,如果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影响,那么所谓的“我”应该是很多不同的人才对。
“我”的出现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在旁观者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物理过程,男女做爱之后,女性怀孕,数月之后产下这个由数目巨大的分子组成的一个物体,与其他的物体不同,这个物体被称为生命,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他/她会产生出自我意识,发展智慧。从“我”的角度上来看,在自我意识产生以前,我们什么都不知晓,在“我”出生之前,宇宙是不存在的,当“我”死亡之后,宇宙也是不存在的。但我们意识到“我”是“我”的时候,一切却又那么的顺其自然,中间没有一点的曲折和坎坷。也许正是这样的混沌不清,各种文化才会衍生出所谓的“投胎”,“转世”的说法。
死亡,意味着意识的消散。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个体,因为死亡而消失。但在死亡的最初期,我们的身体依然存在,甚至是保存完好,失去的只是我们的意识。1968年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就我的理解,就是意识的不可逆转的消散,即使做为意识的载体的身体依然完好。那么,我所恐惧的死亡,是不是就是意识的永久性的消亡。如果意识能够保存下来,“我”是不是就能够继续延续生命?那么,“我”是否惧怕仅仅是身体的消失,而意识却是永久的保留?
做为地球的智慧生物,我们也许习惯了生命的形式应该是以羰基为基础的,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外星人的形象与我们一样,也许他们在外形上与我们大相径庭,但似乎都是羰基生命体。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着纯硅基生物,磷基生物,甚至于说以纯能量,以光的形式,以波的形式,以电子的形式存在的生命体?罗伯特·索耶的小说里,行星大小的暗物质是单独存在的生命。《三体》中有存在于不同维度的生命,很显然,那张很帅气的“二向箔”肯定不是人类所能理解的物质。《黑客帝国》中,地球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计算机虚拟出来的电子空间。《异次元骇客》中,原本在计算机中被虚拟出来的人物,自我发展出意识,创建出另外一层电子世界。似乎,人类死亡的意义在他们身上被重新定义和拓展。
http://www.jdxyw.com/?p=1487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