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道德的谱系》之一
02/24/2011
今天的课教授不在,于是成了由Michael主持的学生讨论,内容是尼采《道德的谱系》第一篇。Michael也是有备而来,问了许多有条理有深度的问题。笔记要点整理如下。
1. 两种道德体系。
《道德的谱系》第一篇主要探讨了两种道德体系。一种讲好坏(good and bad),一种讲善恶(good and evil)。“好坏”体系是以“好”为基准的——先定义“好”,再将“不好”的称为“坏”。“好”的特点包括高尚、出色、自信、爱表达自己。。。比较贴近于英雄形象。“坏”即不好,比如普通、市井、令人同情。“善恶”体系是以“恶”为基准的,而此处的“恶”的特质,恰恰就是“好坏”体系中“好”的那些特性。而“善”则包括耐心、宽恕、谦卑等等。
在“好坏”体系中,好人,高贵的人生性如此。他们不会去声称“我是一个好人”。在尼采看来,这里加上一个主语是很有问题的。行动定义了一个人的性质,而并不是先有“好人”或“恶人”的标签再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好人”不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范本,好人天性高贵,这是学不来的。而先规定善恶,再依此行事或自查,这种生活只在“善恶”体系中存在。
2. 同情心的问题
对他人施以同情,会阻碍我们热爱生活。认为他人值得同情,意思就是说“你的生活过得不值得”,否认了作为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阻碍我们完完全全地过自己的生活。(这里不是很明白)这里与主语的问题也有关联。只有有了主语,才会有“自我提升”之类的愿望存在;而自我提升是以一套样板为目标的。这套目标,在我们对他人寄予同情、认为他人的生活应该改善的时候,也被当作样板。而从现实来看,这套样板就是“善恶”体系的价值判断。只有无视这套样板,我们才能获得生活的自由,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3. 善恶道德如何取胜
“好坏”体系是高贵者的道德,而“善恶”体系是卑贱者的道德。后者心中的怨恨构造出虚拟的“邪恶的”敌人,同时向这个敌人复仇是他们的目标。犹太教就是以这种仇恨为基础的宗教。然而在它的基础上却发展出基督教来。在一般视角看来,基督教用博爱征服了犹太教的仇恨。然而尼采指出,基督教的爱只是犹太教的恨的另一种修辞表达。
卑贱者生活在高贵者的力量的阴影中;他们发展出来的唯一的优点就是机智。运用这种机智,他们给高贵者设下基督教这个阴谋,以耶稣为诱饵——阴谋的高潮在于耶稣被犹太人钉死在十字架上。高贵者会认为他们与善恶体系里善的代表——基督教,拥有共同的敌人——充满仇恨的犹太教,却没有看到基督教宣扬的善,与犹太教追求的其实是一回事。犹太教憎恶高傲,基督教赞美谦逊;高傲的高尚者会被后者说服,认为高傲是不对的,却会忽视这正是犹太教的复仇所要实现的结果。
4. 好坏体系的目标
强调“好坏”道德体系,目标在于使人自由,摆脱“善恶”说教给人的束缚,以及它让人普遍软弱的作用。“好坏”体系能够实现普遍的自由;然而其核心的目标,只是针对少数那些有可能变得更高贵的人,为了让这一小部分人实现他们的潜能。尼采向来很精英。
今天的课教授不在,于是成了由Michael主持的学生讨论,内容是尼采《道德的谱系》第一篇。Michael也是有备而来,问了许多有条理有深度的问题。笔记要点整理如下。
1. 两种道德体系。
《道德的谱系》第一篇主要探讨了两种道德体系。一种讲好坏(good and bad),一种讲善恶(good and evil)。“好坏”体系是以“好”为基准的——先定义“好”,再将“不好”的称为“坏”。“好”的特点包括高尚、出色、自信、爱表达自己。。。比较贴近于英雄形象。“坏”即不好,比如普通、市井、令人同情。“善恶”体系是以“恶”为基准的,而此处的“恶”的特质,恰恰就是“好坏”体系中“好”的那些特性。而“善”则包括耐心、宽恕、谦卑等等。
在“好坏”体系中,好人,高贵的人生性如此。他们不会去声称“我是一个好人”。在尼采看来,这里加上一个主语是很有问题的。行动定义了一个人的性质,而并不是先有“好人”或“恶人”的标签再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好人”不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范本,好人天性高贵,这是学不来的。而先规定善恶,再依此行事或自查,这种生活只在“善恶”体系中存在。
2. 同情心的问题
对他人施以同情,会阻碍我们热爱生活。认为他人值得同情,意思就是说“你的生活过得不值得”,否认了作为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阻碍我们完完全全地过自己的生活。(这里不是很明白)这里与主语的问题也有关联。只有有了主语,才会有“自我提升”之类的愿望存在;而自我提升是以一套样板为目标的。这套目标,在我们对他人寄予同情、认为他人的生活应该改善的时候,也被当作样板。而从现实来看,这套样板就是“善恶”体系的价值判断。只有无视这套样板,我们才能获得生活的自由,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3. 善恶道德如何取胜
“好坏”体系是高贵者的道德,而“善恶”体系是卑贱者的道德。后者心中的怨恨构造出虚拟的“邪恶的”敌人,同时向这个敌人复仇是他们的目标。犹太教就是以这种仇恨为基础的宗教。然而在它的基础上却发展出基督教来。在一般视角看来,基督教用博爱征服了犹太教的仇恨。然而尼采指出,基督教的爱只是犹太教的恨的另一种修辞表达。
卑贱者生活在高贵者的力量的阴影中;他们发展出来的唯一的优点就是机智。运用这种机智,他们给高贵者设下基督教这个阴谋,以耶稣为诱饵——阴谋的高潮在于耶稣被犹太人钉死在十字架上。高贵者会认为他们与善恶体系里善的代表——基督教,拥有共同的敌人——充满仇恨的犹太教,却没有看到基督教宣扬的善,与犹太教追求的其实是一回事。犹太教憎恶高傲,基督教赞美谦逊;高傲的高尚者会被后者说服,认为高傲是不对的,却会忽视这正是犹太教的复仇所要实现的结果。
4. 好坏体系的目标
强调“好坏”道德体系,目标在于使人自由,摆脱“善恶”说教给人的束缚,以及它让人普遍软弱的作用。“好坏”体系能够实现普遍的自由;然而其核心的目标,只是针对少数那些有可能变得更高贵的人,为了让这一小部分人实现他们的潜能。尼采向来很精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