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目思行】车窗里二三事
这座城市的公交车,来来往往,经年过岁。摇晃在时光里的记忆碎片,总是在车轮旋转启动的时候,汹涌而出。
(一)
这位司机开车有年头了,理得工整的板寸头,身材消瘦,开车时候总是表情严肃,常年一身藏青色的工作服,脚踏一双黑布鞋。公交司机少有穿皮鞋工作的,大概是踩刹车油门,布鞋更舒服吧。
我每天清晨搭乘这班公交车,那天,忘记带公交卡,尴尬地站在门口翻书包,怎么也找不到。投币吧,可是口袋里只有一张五十的纸币。
司机递给我十元,你先投吧,跟后面上车的人收好零钱,明天再还给我十元。
我愣着,没听明白。他不耐烦地把十元钱塞在我手里,先上车吧。
室外气温不高,车内开了暖气,窗玻璃上氤氲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这个江南的初冬清晨,如此可爱。
(二)
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我和着公交车摇晃的节奏,思绪混沌。车里人不多,斜对面的一个年轻人正在打电话,他白领打扮,想必刚入职场不久,戴着与黑色公文包不相符的鸭舌帽,靠在椅背上,惬意地聊着天:喂,哎……
听到这两句话,我我从迷糊的瞌睡中醒来,顿时清醒了不少,久违的乡音啊。再仔细听他说道:哥哥,嗯,我下班了,在车子上,你家来了?哦,爸爸妈妈在家吗?不的事不的事,我就问问……男孩一口扬州官话,而且是正宗的广陵口音,大概家就在广陵老城这带,不是邗江,不是县市,是老城的口音。
男孩细碎地说着些工作生活的事情,我沉浸在乡音弥漫的美好氛围中,仿佛时空倒转,我正在扬州城的老车里,窗外十年前的夏日梧桐树影斑驳,三年级的我正要去邮局买一本《少年文艺》,或者去友好会馆门口溜冰,那时候有个不知姓名身材颀长的学长每周一会去升国旗,然后我也暗下决心以后要像他一样优秀。往事一缕如烟。在扬州住了十二年,在外生活八年,儿时的记忆早已渐行渐远,老城的早茶,深巷的园林,梧桐树影摇曳的夏日,街上瓜子脸的美人儿,书卷气的男孩儿,旧事总是历久弥香。
待他打完电话,我也准备下车,临走时也没看清他模样,倒是正宗的乡音,让我无法释怀。我下车,过马路,走在每天必经的路上,好像又踩着扬州城的石板路,心情刹那轻松愉悦,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想着赶紧回家,给至今住在扬州城南的外婆打个电话,告诉她我想她。
(三)
大雨滂沱的夏日下午,一群刚收工的民工大老远地对着司机挥手,他们争先恐后地上了车,被汗水和雨水淋湿的工作服,沾着泥点的肥大的裤子,踩在泥水里湿透了的不合脚的鞋子,这扮相狼狈的一群人三三两两站着坐着,忙碌了一天的汗味儿混合着夏日雨水的泥土腥味儿,有乘客捂着鼻子走到车厢后面。几个民工脱下了湿透的工作服,畅快地坐在位子上,其中一个人掏出手机,他对围着他的同伴得意地笑:我打电话给她咯!同伴起哄:是美女吗?他毫不犹豫:当然了,可水灵了,我们在老家就把事儿定下来了,我每天给她打电话呢。脸上掩不住幸福的神情。
电话通了:喂,嘿嘿,我想你了,给你打电话呢。周围的工友们又是一阵起哄,他竖起食指让大伙儿安静。接着说:我们收工了,今天下雨了,放得早,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你赶紧来啊,不然我过几天换工地了,你就找不到我了……工友又是一阵闹哄:弟妹我们想你了,你快来啊。他对工友炫耀着:你们别吵,再吵就不让你们见我媳妇儿了。女孩子还电话那头说着什么,他答应着,工友们凑着他,想再听出点什么故事,他半推半让着,眼睛笑成一条缝……
(五)
那个春日的下午,和朋友登上一辆半旧的公交车。
坐在车里,脚边放着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小花小草,青春少女般灿烂开放的玛格丽特,粉紫色的小花,好像一群豆蔻少女,温柔羞涩地向你微笑。
朋友坐在对面,我们看着小花,相视而笑。
她身边坐着一位老太太,头发花白,看见我们的小花,感兴趣地问:“这花挺可爱,叫什么名字啊?”
“玛格丽特。”
“很像雏菊欸……”
“我们也觉得呢。”
老人笑容很慈祥。她端详了一会儿小花,脸上是淡淡的笑。然后又和朋友聊着别的什么。
下午五点多的太阳,斜斜地穿过车厢,在小花们的脸上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在温暖的午后,重拾旧事。
半年后的某日,朋友在地球的那端,写了一句话: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我在这一端,轻声念这句话,眼眶有些湿。
(五)
冬日下午的这条线,乘客不多。司机喜欢把收音机放在驾驶位旁边,在暖阳倾斜的日子里,听着音乐开着车,他偶尔跟着节奏哼两句,转方向盘、踩刹车,加油门,这些机械而无趣的重复动作,在音乐的陪伴下,显得美好而惬意。
收音机一直重复着几首歌,我每日听着,总是披头士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歌,《Hey Jude》,《Yesterday》,《Sometimes》,日光透过窗玻璃,淡淡地投下冬天的影子,我坐在摇晃的公交车里,窗外的风景擦肩而过,转瞬即逝。那些空了许久如今机器轰鸣的荒地,那些拔地而起的新楼房,那些面无表情匆忙走过的行人,那些坐在小车里焦急等待绿灯的中产阶级……
傍晚时候,还能看见骑着自行车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大大的书包放在车篮里,穿格子衬衫的青涩小男生骑着车跟在心仪许久的女生的后面,悄悄地望着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骑上前去打招呼,女孩莞尔一笑,齐刘海被晚风吹起;下班赶着回家做饭的妇女,车篮子里是新买的蔬菜,水芹荸荠装满一大袋子;傍晚时候总让人格外有力量,大概是想着马上就到家了,想着万家灯火之中也有着自己那一点微薄的温暖和期待,这时总是格外温馨……
在车窗外神游许久,我收回目光,首诗着准备下车。我远远看着那台放着披头士音乐的机器,原来那不是收音机,是录音机,大概因为磁带年代久远,所以听起来音质像是从远方电波里传来的。听披头士的司机在每个站台停留,然后带着自己的录音机和那个可能年代久远但依然闪闪发光的梦想,发动机器,渐行渐远。
(一)
这位司机开车有年头了,理得工整的板寸头,身材消瘦,开车时候总是表情严肃,常年一身藏青色的工作服,脚踏一双黑布鞋。公交司机少有穿皮鞋工作的,大概是踩刹车油门,布鞋更舒服吧。
我每天清晨搭乘这班公交车,那天,忘记带公交卡,尴尬地站在门口翻书包,怎么也找不到。投币吧,可是口袋里只有一张五十的纸币。
司机递给我十元,你先投吧,跟后面上车的人收好零钱,明天再还给我十元。
我愣着,没听明白。他不耐烦地把十元钱塞在我手里,先上车吧。
室外气温不高,车内开了暖气,窗玻璃上氤氲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这个江南的初冬清晨,如此可爱。
(二)
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我和着公交车摇晃的节奏,思绪混沌。车里人不多,斜对面的一个年轻人正在打电话,他白领打扮,想必刚入职场不久,戴着与黑色公文包不相符的鸭舌帽,靠在椅背上,惬意地聊着天:喂,哎……
听到这两句话,我我从迷糊的瞌睡中醒来,顿时清醒了不少,久违的乡音啊。再仔细听他说道:哥哥,嗯,我下班了,在车子上,你家来了?哦,爸爸妈妈在家吗?不的事不的事,我就问问……男孩一口扬州官话,而且是正宗的广陵口音,大概家就在广陵老城这带,不是邗江,不是县市,是老城的口音。
男孩细碎地说着些工作生活的事情,我沉浸在乡音弥漫的美好氛围中,仿佛时空倒转,我正在扬州城的老车里,窗外十年前的夏日梧桐树影斑驳,三年级的我正要去邮局买一本《少年文艺》,或者去友好会馆门口溜冰,那时候有个不知姓名身材颀长的学长每周一会去升国旗,然后我也暗下决心以后要像他一样优秀。往事一缕如烟。在扬州住了十二年,在外生活八年,儿时的记忆早已渐行渐远,老城的早茶,深巷的园林,梧桐树影摇曳的夏日,街上瓜子脸的美人儿,书卷气的男孩儿,旧事总是历久弥香。
待他打完电话,我也准备下车,临走时也没看清他模样,倒是正宗的乡音,让我无法释怀。我下车,过马路,走在每天必经的路上,好像又踩着扬州城的石板路,心情刹那轻松愉悦,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想着赶紧回家,给至今住在扬州城南的外婆打个电话,告诉她我想她。
(三)
大雨滂沱的夏日下午,一群刚收工的民工大老远地对着司机挥手,他们争先恐后地上了车,被汗水和雨水淋湿的工作服,沾着泥点的肥大的裤子,踩在泥水里湿透了的不合脚的鞋子,这扮相狼狈的一群人三三两两站着坐着,忙碌了一天的汗味儿混合着夏日雨水的泥土腥味儿,有乘客捂着鼻子走到车厢后面。几个民工脱下了湿透的工作服,畅快地坐在位子上,其中一个人掏出手机,他对围着他的同伴得意地笑:我打电话给她咯!同伴起哄:是美女吗?他毫不犹豫:当然了,可水灵了,我们在老家就把事儿定下来了,我每天给她打电话呢。脸上掩不住幸福的神情。
电话通了:喂,嘿嘿,我想你了,给你打电话呢。周围的工友们又是一阵起哄,他竖起食指让大伙儿安静。接着说:我们收工了,今天下雨了,放得早,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你赶紧来啊,不然我过几天换工地了,你就找不到我了……工友又是一阵闹哄:弟妹我们想你了,你快来啊。他对工友炫耀着:你们别吵,再吵就不让你们见我媳妇儿了。女孩子还电话那头说着什么,他答应着,工友们凑着他,想再听出点什么故事,他半推半让着,眼睛笑成一条缝……
(五)
那个春日的下午,和朋友登上一辆半旧的公交车。
坐在车里,脚边放着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小花小草,青春少女般灿烂开放的玛格丽特,粉紫色的小花,好像一群豆蔻少女,温柔羞涩地向你微笑。
朋友坐在对面,我们看着小花,相视而笑。
她身边坐着一位老太太,头发花白,看见我们的小花,感兴趣地问:“这花挺可爱,叫什么名字啊?”
“玛格丽特。”
“很像雏菊欸……”
“我们也觉得呢。”
老人笑容很慈祥。她端详了一会儿小花,脸上是淡淡的笑。然后又和朋友聊着别的什么。
下午五点多的太阳,斜斜地穿过车厢,在小花们的脸上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在温暖的午后,重拾旧事。
半年后的某日,朋友在地球的那端,写了一句话: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我在这一端,轻声念这句话,眼眶有些湿。
(五)
冬日下午的这条线,乘客不多。司机喜欢把收音机放在驾驶位旁边,在暖阳倾斜的日子里,听着音乐开着车,他偶尔跟着节奏哼两句,转方向盘、踩刹车,加油门,这些机械而无趣的重复动作,在音乐的陪伴下,显得美好而惬意。
收音机一直重复着几首歌,我每日听着,总是披头士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歌,《Hey Jude》,《Yesterday》,《Sometimes》,日光透过窗玻璃,淡淡地投下冬天的影子,我坐在摇晃的公交车里,窗外的风景擦肩而过,转瞬即逝。那些空了许久如今机器轰鸣的荒地,那些拔地而起的新楼房,那些面无表情匆忙走过的行人,那些坐在小车里焦急等待绿灯的中产阶级……
傍晚时候,还能看见骑着自行车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大大的书包放在车篮里,穿格子衬衫的青涩小男生骑着车跟在心仪许久的女生的后面,悄悄地望着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骑上前去打招呼,女孩莞尔一笑,齐刘海被晚风吹起;下班赶着回家做饭的妇女,车篮子里是新买的蔬菜,水芹荸荠装满一大袋子;傍晚时候总让人格外有力量,大概是想着马上就到家了,想着万家灯火之中也有着自己那一点微薄的温暖和期待,这时总是格外温馨……
在车窗外神游许久,我收回目光,首诗着准备下车。我远远看着那台放着披头士音乐的机器,原来那不是收音机,是录音机,大概因为磁带年代久远,所以听起来音质像是从远方电波里传来的。听披头士的司机在每个站台停留,然后带着自己的录音机和那个可能年代久远但依然闪闪发光的梦想,发动机器,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