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和D5的区别
DVD碟片有D5和D9的区别,单面和双面碟的分类等资料
DVD碟片有D5和D9的区别,单面和双面碟的分类
DVD有单面单层(DVD-5)、单面双层(DVD-9)、双面单层(DVD-10)、双面双层(DVD-18)这么几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最普遍的一般是DVD-5和DVD-9,简称为D5和D9。
DVD 的发行全世界范围内分为六个区,大致来说美国加拿大是一区,日本欧洲是二区,东南亚韩国港台是三区,中国大陆被单独划到六区。理论上来说一个区的DVD机不可以看另外区的DVD,一个区的DVD拿到另外一个区的DVD机上也放不出来,所以把中国划到六区,是明知道我们盗版产业发达的缘故。不过把中国划到六区之后,客观上在节目内容方面形成了对六区的歧视,比如很多片子不可能出六区版,就算出了声音或图像质量也比不上其它区的。
一般来说,一区的片子出得最快,图像质量最好;日本二区喜欢出所谓超码版,声音采样率比较高;三区因为包括了港澳台湾,出的片子一般都会带中文字幕;而六区,片子出得又迟,数量又少,所占优者是有时候会有国语配音。
国内的正版DVD绝大多数是垃圾,价钱又贵,资深碟友一般是不会去买的。国内DVD盗版业的技术力量非常强,解开区码限制只算起码水准,厉害的盗版商可以把最好的画质的图像、最好的音质的配音、最好翻译质量的字幕,甚至原版根本没有的电影原声音乐(OST)等等都做到同一张盘上,最厉害的盗版商已经能够做出不亚于原版正版货的封套效果,可以替没有中文字幕的花絮内容配上中文字幕……总而言之目前国内盗版DVD的性能价格比非常高,高过了正版货。
目前国内盗版DVD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一般D9分为盒装和简装两大门类,技术实力最强、价格也最贵的是“红龙”,最实惠的是“DNA”,其它的如“时代”“帝景”“红星”“UFO”“金球”,都是D9的牌子。
D5现在都是简装了,丽晶、远景都是D5的牌子。还有“金峰”“飞马”“双龙”“金驼”“天龙映画”等等都是D5的牌子。
资深碟友一般以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指认那些牌子,比如“HL”“RD”“H”指“红龙”,“JQ”“GG”指“金球”,“SD”指“时代”,“JE”指 “最佳版本”;D5里面,“LJ”指“丽晶”,“YJ”指“远景”,“SL”指“双龙”,“JF”指“金峰”,“FM”指“飞马”。
丽晶和D9的 “时代”是同一家,现在时代在盒装D9方面被红龙打败,简装D9方面比不上DNA等后起之秀,只能靠D5赚钱。丽晶在D5领域确实算比较好的,但他们也常做抢钱的下作生意。一般来讲,如果店老板告诉你“这是丽晶版”,而你在盘的封皮上找不到“LJ”字样的,那就不要买,因为丽晶通常在枪版或预览版、赠览版的片子封皮上不打LJ标记,只有当图像素材是来自一区或三区的正式版本的时候,它才会打正它丽晶的牌子。
“远景”和“双龙”是同一家,个人感觉是他们选片的眼光很差,找素材的本领也不够,如果一部片子还没有中文字幕而是由他们自制的字幕,那根本就不能看。我个人感觉这两个品牌的老板根本不懂电影和DVD。
“飞马”也是做D5的,以前也有D9,不过我只看见过D5。这个牌子做日剧、韩剧、动画片、韩国电影等比较多,他们做韩国片的自制字幕质量不错。他们的连续剧包装也很好,我前段日子买过一套韩国古装电视剧《大长今》第一部,飞马将韩国原版6D9做成了9D5,封套凸印过油,非常漂亮,碟片质量也非常好。前几个月飞马曾经将《篮球飞人》分为三部盗出来,做齐之后又提供一个鞋盒子外包装,可以将三部全部装在里面,也风靡了一大堆fans。
做日剧的还有一家“金驼”,以前做D5电影,被市场所淘汰了,现在做连续剧为主,不过我看它的日子长不了,因为据说它们将VCD直接转成DVD卖。
历史比“金驼”还悠久的还有一家“全美”(QM),听说已经换过好几任老板了,做的东西也每况愈下。去年它们推出一个“译制经典”系列,就是做的片子都有国语配音,有些店老板进得太多,到现在仍积压,最近该品牌给人的印象是经常有马赛克。我前两天买过一张《玫瑰花与水晶鞋》,将碟店里所有的5张存货都换了一遍,仍找不到一张可以放得出来的,只好退掉了。
birdme网友在上海组回复你的帖子中提到的“佳美”版,我个人是看不上的。“佳美”跟D9的 “美乐”是同一家,是一个标榜“带DTS音轨”的D5品牌,不过这只好骗骗外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张D5一般可以不经压缩地放下正片长度约1小时半的一部片子,DTS音轨是很占空间的,做到D5上面,肯定要对画质部分作压缩。资深碟友做碟报,通常都会用软件截出码率图,画质有没有经过压缩一目了然,但是佳美采用的是所谓“动态压缩”,光看一个码率图是看不出它经过压缩的。有时候DTS音轨不见得就比DD音轨的效果好,而且也并非每一台DVD机都能作DTS解码,因而标榜带DTS音轨的佳美其实只好骗外行而已。前段日子我一个朋友要买《最后摩根战士》,那么老的片子我一时找不到其它品牌,就帮他拿了一张佳美,结果发现字幕翻译一塌糊涂,只好退掉。
D5中,除了丽晶,金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信任的,但是金峰的碟面有时候比较脏,需要仔细些挑选。D5的金峰跟D9的“最佳版本”是一家。
DVD碟片常识补充...
1.区码的限制:
首先来说说关于区码的一些概念。DVD在最初的制定标准的时候就包含了区码的限制。无论是DVD电影光盘还是家庭影院中的DVD播放软件都必须内置区码限定。DVD行业将世界分为六个区,如欧美洲在一区,日本在二区,而中国大陆单独分在六区。
1区: 美国,加拿大
2区: 日本,欧洲,南非,中东(包括埃及)
3区: 东南亚,东亚(包括香港)
4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岛屿,美国中部,墨西哥,南美, 加勒比海
5区: 东欧(前苏联),印度,非洲,朝鲜,蒙古
6区: 中国
7区: 保留
8区: 特殊的国际区域(飞机,轮船等)
一般都说DVD有6个区,后面的两个区忽略。所以你在买DVD播放机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全区的,必要是拿几张2区1区的碟试一试。
2.盘片的容量:
由于DVD光盘有单面单/双层与单/双面的规格,所以依照规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容量,因此根据容量的不同可将DVD分成四种规格,分别是DVD-5、DVD-9、DVD-10与DVD-l8。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 DVD-5 和 DVD-9 碟片,DVD-10 和 DVD-18 则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大量上市。因为后者(双层DVD)涉及到碟片换面的工作,而且容量也太大,毕竟目前还很少有这么大的容量需求。
碟片规格表:
盘片类型 直径 面数/层数 容量 播放时间
cd-rom 12厘米 单面 650mb 最多74分钟音频
dvd-5 12厘米 单面单层 4.7gb 超过2小时视频
dvd-9 12厘米 单面双层 8.5gb 大约4小时视频
dvd-10 12厘米 双面单层 9.4gb 大约4.5小时视频
dvd-18 12厘米 双面双层 17gb 超过8小时视频
关于CC字幕(CLOSED CAPTION)
所谓CC字幕者,隐藏式字幕是也!其实多数CC字幕和剧本是一样的,里面除了对白之外,还有现时场景的声音和配乐等信息,之所以做CC字幕,在国外主要是为了方便有听力障碍的残障人士。在普通的电视机上是无法看见CC字幕的,而在电脑上是可以看见的。在普通电视上收到看CC字幕,需要购买专用设备,不过目前国内尚未见到……(flyerzeng)
另,关于CC, 以下一段文字摘自DVD FAQ:
[1.45] Closed Caption和字幕(subtitle)之间有什么区别?
Closed Captions (CC)是把文字加入NTSC电视信号的一种标准化编码方法.电视机的内置解码器或独立解码器能显示文字.1993年以后美国出售的大于13英寸的电视机都有 Closed Caption 解码器. Closed Captions可以用在 DVD, 录象带, 广播电视, 电缆电视,等等.
单词 caption 和 subtitle 意思很接近, captions通常是指特别设计的屏幕文字,而 subtitles 通常是指对话翻译. 通常Captions出现在说话人物的下方,包含声音和音乐描述.除非使用者激活Closed captions,否则它们不会显示出来. Open captions总是可见的,比如外国录象带上的字幕.
DVD上的Closed Captions由 MPEG-2 视频流携带,并且自动传送到电视机上.你无法使用DVD播放机来打开或关闭Closed Captions. Subtitles是 DVD上的子图象, 也就是全屏幕叠盖图形 (参阅 3.4 的技术细节). 可以打开32个子图象轨道中的一个,以便在视频顶部显示文字或图形. 子图象也可用来创建captions. 为了区分NTSC Closed Captions和subtitles,由子图象建立的 captions通常被称为 \'caption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如果你依然觉得混淆, 只要记住这个建议: 要看 Closed Captions, 使用电视遥控器上的 CC按钮. 要看 subtitles或 caption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使用DVD遥控器上的 subtitle按钮,或使用盘片提供的屏幕菜单.不要同时打开它们.记住并非所有DVD盘片有 Closed Captions 或字幕.
D9与D5...
大家收的碟越来越多了,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了,
选碟自然也就越来越“挑剔”了,这都很正常,
也是无可指责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嘛,怎能不明不白奉送JS?
但是有些兄弟在JS及QS的诱惑下,本可以收D5的碟,硬是收了大量的D9 ,
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只收D9 的米人除外)。
其实很多情况下,D5与D9的片子区别并不大,现
澄清对D5与D9认识的几个误区(见识有限,欢迎批评指正):
1)D9的画质一定比D5好。
其实说白了,D9比D5唯一的优势是它的容量大一倍。
可以多放点东西,比如花絮,OST.....
但如果你属于只在乎电影本身的正片一族,
大部分电影一张D5的容量还是装得下的(少数长片需双D5)!
只要没有严重的压缩,D9与D5的画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我甚至发现好几张收到的D9画质还不及老全美的D5!(是何
原因,至今不得其解,可能D9为了多塞东西,对画面压缩太厉害)
2)D9的音响效果一定比D5好。
刚才已说过,D9比D5的优势是它的容量大一倍,
可以多放点东西。在音轨配置上,D9就可以作
DTS音轨,而D5就几乎不可能(除非正片特别短)。
因为DTS是极占容量的,D5带DTS的结果只能是
将画质压缩到无法忍受的地步!
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D9并没有都带DTS,
大多是跟D5一样的DD5.1,这样的话,
D9与D5的音响效果在同等播放设备的情况下是完全一样的!
3)D9的片基一定比D5好
这一点最近大家都看的很清楚了,片基好坏与否在于D商!
而目前市场上好的D9片基少之又少,
相反D5市场虽然杂牌碟满天飞,但还是有几家经过时间考验
的D商片基可以基本上让人放心的。
比如丽晶,天龙等等。
4)D9的字幕一定比D5好。
其实带三区字幕的D5还是蛮多的,并不一定
要为了字幕去选择D9。
总之,收碟D5与D9的搭配合理一点比较好。
毕竟我们中间米人还是少(真正的米人去收1,3区的正版好了)。
自己真正喜欢的电影,花絮很精彩;
或者音响效果很重要的战争,动作片,做了DTS的D9,
我一定毫不犹豫拿下!
大多数片子,收个片基基本靠得住,字幕有保证的D5足够了!
写了这么多,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碟中碟
一般人看片,有四个途径:买碟、下载、看电视电影或去电影院。现在电影院几十元一张票价,不仅贵,而且看电影的时候还得时刻防着点:1、防着前面的人晃脑袋或冷不丁站起来什么的,2、防着周围的人大声说话或手机突然响什么的,3、防着电影到了最精彩的时候忍不住想上厕所什么的,4、防着电影已经开始你还在跟坐错你位子的人理论什么的,5、防着花大价钱看完一部烂片后碍于面子不破口大骂什么的,6、防着电影用不厚道的国语配音或动不动就删减你还不知道什么的……。不过电影院一个好处就是大片的视听效果好,可能也就仅此而已——适合大片族。
电视电影虽然绝大多数免费,但如果在你看得正酣的时候突然给你插播个广告或者在屏幕的右下角一直有挡住部分字幕的、挥之不去的、恶心的医疗药品或丰胸减肥广告时,相信没有人看完一部电视电影不会骂的。而且电视电影绝大多数都是翻播得都馊了的娱乐老片。下载虽也免费,但也有看着烦的明明侵犯版权还装模作样立牌坊的滚动字幕。相比买碟看比较舒服,虽然碟多了不好处理。
碟中碟 之 九五至尊
碟说的还是指DVD,什么VCD、DVCD、LD还有未来即将流行的高清DVD/蓝光DVD(HDDVD)都是不常见的。DVD碟本身也分三六九等,最多见的就是DVD-5和DVD-9——“九五至尊” 。此外还有DVD-10和DVD-12,这种划分根据的是碟的大小容量,一般的D5是单面单层的,容量4.9G,D9则是单面双层的,容量7.8G,D10和D18则是双面单层和双面双层的,它们的容量更大。
因为容量大小不一样,所以一般D5只有正片,而D9则除了正片外往往还有电影制作花絮、导演演员访谈、剧照、OST(ORIGINAL SOUND TRACK,电影原声声带)、删除片段、选择性情节等等电影的相关内容。不知道D5和D9划分标准的,很容易误解是碟片内容上的划分,不过能这样理解也八九不离、五六沾边了。最晕的是很多街边盗版碟小贩根本分不清D5、D9,一次偶买碟老板拿着张D5硬要说成是D9,还摆老练的跟我说,“你看看这是D9,摸着厚多了”,当时真想一板砖呼死他,之所以厚是因为一些D5里面夹了张封面纸(有的叫小海报)——虽然理论上D5是要比D9的厚一些,但差别只有毫厘。
一般的盗版碟,尤其是街边盗版碟小贩卖的碟都是乱用正版的封皮和塑料包装的,所以封皮或塑料包装上即使写明“DVD-9”的,绝大多数也都还是D5,区别D5、D9除了用电脑看它的容量最准外,可以看看碟记载数据的盘面,一般的D5都是银白色的,D9则是金黄色的(也有少数是银白色的)。当然,一些比较厚道的有品牌的盗版商出版的碟写明D9的一般都还是D9的,但价格往往就要贵一些。
碟中碟 之 我要成名
盗版碟也是讲品牌战略的——中国的盗版商真是越来越厚道、越来越敬业了。品牌盗版商出碟会考虑到发烧友级或文艺爱好者级的“客户”,去搜索一些不同正版片子的内容出一些市面比较少见的不同版本的片子或世界各国的小众文艺片——这些片子甚至大多数在国内的正版片是找不到的,即使有也是感觉碟子出得很敷衍。不同的盗版商的碟里面的花絮、字幕、音效也不同,所以为了区别其他盗版商的碟,他们自己也会起个品牌名。
甚至对发烧友来说,盗版品牌比正版的碟商品牌还响当当。常见的D9品牌:创佳(CJ)、威信(WX)、千鸟(QN)、DNA、英皇(EE)、胜者、新线、传奇、鼎丰……;常见的D5品牌:尊宝(ZB)、金狮、美孚、3M、中盛、丽晶、DJ……。因为地下产业的原因,盗版商们往往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这些牌子的生命期都是不长的,一般只有几年的时间,过一个时期同一盗版商就又要换一个新的品牌了,所以有很多的牌子被自觉的更新,像星辉、华娱、丽晶都是被涮新的牌子。这些牌子有时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盗用影视公司、电视台的像“英皇”、“新线”、“华娱”,有盗用游戏品牌的像“传奇”,有的甚至盗用风马牛不相及的品牌,如“家乐福”、“UPS”,甚至还有“联通”!!
这些品牌盗版碟包装越来越精美,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考究,而且价格便宜,出的片也很多都是正版片没有或者根本不会出版发行的,盗版碟的打造品牌意识已经高于正版碟商了,经常可以在盗版碟上看到“让我们做得更专业”、“让我们做得更完美”之类的宣传口号(想想也好笑)。近几年的盗版甚至已经扬威海外了!偶经常在牒贩那看到老外的身影,甚至据说在国外有老外见到华人还会突然冒句,“DVD?”。已经有人在国外卖盗版碟了,而且感觉就像你在街上走人有喊发票~发票~一样。
碟中碟 之 盗中盗
盗版本身就非法的,自然你的盗版品牌也不会受法律保护。所以搞笑的事情发生了,盗版商盗版盗版商的品牌。有时买来的品牌盗版碟发现居然还是假的,创佳和丽晶这两个比较出名的D9和D5品牌就发现过假的,真有点像偷情在外回来反倒抓奸在床的感觉~
这些盗中盗有的假他们的外包装塑料,偶就见过假千鸟的塑料包装,有的盗中盗则拿别人直接拷贝别人的盗版碟然后再换上自己的品牌包装出售。于是盗版商们自己也中规中矩的编排产品编号,有的甚至出满第1000号碟的时候还搞个特别版本;有的盗版碟还在电影里面加上自己的品牌名称以示“防伪”,一般是在电影开头或结束时字幕上出现品牌名。有的盗中盗甚至直接自己刻录盗版碟来贩卖。真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谁也别说谁,呵呵~
碟中碟 之 区区小事
DVD在最早开始出现的时候,为了版权保护的问题,DVD人为的设置了很多区。例如美国一大片还没有在中国放映先在本地放映了,此时发行的美国版DVD为了不让在中国地区放映流传,版权保护者就人为的在DVD机(光驱)上作手脚。即人为的统一给DVD机分区,也就是美国区出版发行的碟在中国区的碟机上就放映不出来了。这就是区的意义。
目前世界主要使用的共有六个区,美老大和加拿大是一区,英、法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是二区,港台、韩国是三区,澳洲是四区,俄罗斯东欧和一些非洲国家是五区,中国大陆则是六区。另外还有7区(保留未使用)和8区,国际特殊地区,如飞机上国际轮渡上等。虽然有分区但目前绝大多数碟机(光驱)已经在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主要是中国碟机商的贡献!(就像外国主要碟机考虑的音画效果,而中国的碟机主要考虑读盗版碟时的纠错能力)。所以分区在技术上已经意义不大了。
盗版商们的任务就是把各个区不同版本碟的内容择优集中起来,如取电影产地区的制作花絮、取三区或六区的中文字幕等。所以很多优质盗版碟都是1区+2区+3区+OST云云~,正版碟则几区就是几区,铁板钉钉——盗版碟算是正版片中取其精华者,呵呵。从这点来看9者最大,大家都叫盗版是9区也很在理啵。
碟中碟 之 非常碟贩
如果有一群人在碟小贩的屋里翻碟,老板最担心的不是翻着翻着被哪个高人偷了几张,而是突然有人敲门。如果敲门的是文化局的爷的话,老板可就损失惨重了,有时候经济损失对老板来说还不是最大的损失,能跑路才是最要紧的事~买碟买多了,非常碟贩的非常之事也能听说一些。
一次间接听闻一碟贩进贡的事情,话说该碟贩把文化局查盗版的公务员给搞定了,他每年过年过节都得包个大大的红包,股股的每次都是上万元的现钞,以现在的利润,一次进贡这么多的估计只能是批发商了,其他小贩可能大多数还是进贡不起。
进贡不起的,只有自己机灵点了。一次住的附近新摆了一个路边碟摊,老板的碟明显要比别人的少一些,别人问老板有某某碟时,老板经常说,“我回家给你找找,现在不敢摆多”后来他说了不敢摆多的原因,“我查过了现在一千张以上就可以判刑了,不敢摆那么多啊”(老板的信息还挺灵的)。后来发现不远的另一个路边碟摊也改了办法,把以前很多的压缩碟只拿一个外封皮来摆,有人要买才叫人马上去附近的家里拿过来~
不过也有不幸的,前几天买碟时听碟老板和一个人闲聊,老板说,“听说那个潮洲佬进去啦?”某人,“是啊,要关半年,罚了三千”,老板,“哎,能不能送东西进去的啊?”“不知道,听他们说想找人,可能以后都不放碟了”……老美不断给中国压力,以后打击的力量肯定会越来越大的,现在利润不好,小贩们都改买无聊的电视剧压缩碟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咯~
买DVD的一些常识.ZT
全世界的DVD发行分为6个区域,美国和加拿大是1区,欧洲、日本是2区,台湾、香港、韩国、东南亚是3区,4区为南美和澳洲,5区为非洲、俄罗斯,中国大陆是6区。通常来说,公认1区DVD的画质和音质最好,内容最丰富,常含有杜比AC-3和 DTS两种环绕音轨、导演和制作人员的讲解评论、甚至电影的原声CD、互动的小游戏等;2区版本往往带有特别的花絮;3区的港台版本带的是官方的中文翻译,所以字幕最佳;而中国大陆所在的6区,由于授权限制,内容相对单调,唯一可取之处是有中文配音。所以一些手段厉害的盗版商往往以1区版本作为底本,再加入2区的新增花絮,3区的中文字幕和6区的中文音轨,查漏补缺,合成一部“完美版”的DVD。
“高品质”盗版DVD在发烧友中还有一个昵称叫做“9区”DVD,就是指它结合了1-6区正版DVD的优点,博采众长,熔国外各区正版精华于一炉。
随着盗版市场内部的分化和竞争,一批制作相对精良的盗版商也开始走“品牌化”道路。碟友们在交流“淘碟”经验时,经常列举出一系列盗版“名牌”,例如综合制作水平最高的是HL、MK、UFO,简装碟市场则是CJ、SD、DNA、DJ等称雄,动画片和连续剧的老大则是FM和JD……为了隐晦,碟友们一般都用盗版品牌的英文缩写或拼音首字母来称呼。比如HL代表的是“红龙”,是目前DVD市场中口碑最好的品牌,MK是“MonkeyKing(猴王)”,CJ是 “创佳”,SD是“时代”,DJ是“帝景”,FM是“飞马”,JD是“金驼”。记者在一些出售盗版DVD的摊点看到,相当多的DVD包装封套上都有类似的品牌,或是文字,或是拼音首字母的缩写,或是印在某个角落的一个小图标,大胆地向消费者表明自己的“身份”。
所以买碟呢,字幕要好,要看得懂,一般一区DVD要比三区出得早,因此性急的人最早买的碟,字幕不是网上字幕,就是D商找人自制的,自制字幕的水平是考验 DS最好的标准。就D版而言,目前只有LJ/CJ(它们是一家,LJ是D5,CJ是D9),FH(前HL,MK)自制字幕过关,不逊于三区,LJ,CJ, FH也分别是D5,简9,精9的老大,其它QM略差点,YZJD有国语配音,问题不大,精9也还可以。MAC,XK,DJ,QN,JD,UFO等等简9如果不是网上字幕过关或者DZDFH/MK/HL的,自制字幕都不过关,当然有3区字幕的例外,其它D5中由FM分裂出来的新FM,QN继承FM的传统,日韩,动漫是特长,ZS,LW专出文艺片,字幕质量不稳定,HMV以出情色,大片为主,大片一般D精9,质量还可以,但一般出的比较晚。
2 片基要好,放得出,不自杀。D界最好的片基是正版IFPI烫码片基,其它无码的地下线都靠不住,D界最好的一条地下线薄金线前一段闹出白碟自杀事件,迫使D界老大HL/MK被迫换马甲为FH,现在D界坚持用IFPI片基的有LJ/CJ,QN这几家。
综合一下,一般看看碟的话,大片LJ/CJ是首选,DJ的港片,QN的动漫,日韩剧也是特色,可以拿,MAC音乐片也不错,但DY报片基有问题。 其它要再进一步了解,就要到DVD站看D报,那就是要进入发烧级了。
LJ/CJ外套上方有世界电影四个字,有个小LOGO在右侧,碟面上有1区或者1+3区,2+3区等等的配置说明,没有就是假的或者就是枪版,下载版等非正式版。
DVD有单面单层(DVD-5)、单面双层(DVD-9)、双面单层(DVD-10)、双面双层(DVD-18)这么几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最普遍的一般是DVD-5和DVD-9,简称为D5和D9。
DVD的发行全世界范围内分为六个区,大致来说美国加拿大是一区,日本欧洲是二区,东南亚韩国港台是三区,中国大陆被单独划到六区。理论上来说一个区的DVD机不可以看另外区的DVD,一个区的DVD拿到另外一个区的DVD机上也放不出来,所以把中国划到六区,是明知道我们盗版产业发达的缘故。不过把中国划到六区之后,客观上在节目内容方面形成了对六区的歧视,比如很多片子不可能出六区版,就算出了声音或图像质量也比不上其它区的。
一般来说,一区的片子出得最快,图像质量最好;日本二区喜欢出所谓超码版,声音采样率比较高;三区因为包括了港澳台湾,出的片子一般都会带中文字幕;而六区,片子出得又迟,数量又少,所占优者是有时候会有国语配音。
国内的正版DVD绝大多数是垃圾,价钱又贵,资深碟友一般是不会去买的。国内DVD盗版业的技术力量非常强,解开区码限制只算起码水准,厉害的盗版商可以把最好的画质的图像、最好的音质的配音、最好翻译质量的字幕,甚至原版根本没有的电影原声音乐(OST)等等都做到同一张盘上,最厉害的盗版商已经能够做出不亚于原版正版货的封套效果,可以替没有中文字幕的花絮内容配上中文字幕……总而言之目前国内盗版DVD的性能价格比非常高,高过了正版货。
目前国内盗版DVD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一般D9分为盒装和简装两大门类,技术实力最强、价格也最贵的是“红龙”,最实惠的是“DNA”,其它的如“时代”“帝景”“红星”“UFO”“金球”,都是D9的牌子。
D5现在都是简装了,丽晶、远景都是D5的牌子。还有“金峰”“飞马”“双龙”“金驼”“天龙映画”等等都是D5的牌子。
资深碟友一般以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指认那些牌子,比如“HL”“RD”“H”指“红龙”,“JQ”“GG”指“金球”,“SD”指“时代”, “JE”指“最佳版本”;D5里面,“LJ”指“丽晶”,“YJ”指“远景”,“SL”指“双龙”,“JF”指“金峰”,“FM”指“飞马”。
丽晶和D9的“时代”是同一家,现在时代在盒装D9方面被红龙打败,简装D9方面比不上DNA等后起之秀,只能靠D5赚钱。丽晶在D5领域确实算比较好的,但他们也常做抢钱的下作生意。一般来讲,如果店老板告诉你“这是丽晶版”,而你在盘的封皮上找不到“LJ”字样的,那就不要买,因为丽晶通常在枪版或预览版、赠览版的片子封皮上不打LJ标记,只有当图像素材是来自一区或三区的正式版本的时候,它才会打正它丽晶的牌子。
“远景”和“双龙”是同一家,个人感觉是他们选片的眼光很差,找素材的本领也不够,如果一部片子还没有中文字幕而是由他们自制的字幕,那根本就不能看。我个人感觉这两个品牌的老板根本不懂电影和DVD。
“飞马”也是做D5的,以前也有D9,不过我只看见过D5。这个牌子做日剧、韩剧、动画片、韩国电影等比较多,他们做韩国片的自制字幕质量不错。他们的连续剧包装也很好,我前段日子买过一套韩国古装电视剧《大长今》第一部,飞马将韩国原版6D9做成了9D5,封套凸印过油,非常漂亮,碟片质量也非常好。前几个月飞马曾经将《篮球飞人》分为三部盗出来,做齐之后又提供一个鞋盒子外包装,可以将三部全部装在里面,也风靡了一大堆fans。
做日剧的还有一家“金驼”,以前做D5电影,被市场所淘汰了,现在做连续剧为主,不过我看它的日子长不了,因为据说它们将VCD直接转成DVD卖。
历史比“金驼”还悠久的还有一家“全美”(QM),听说已经换过好几任老板了,做的东西也每况愈下。去年它们推出一个“译制经典”系列,就是做的片子都有国语配音,有些店老板进得太多,到现在仍积压,最近该品牌给人的印象是经常有马赛克。
佳美”跟D9的“美乐”是同一家,是一个标榜“带DTS音轨”的D5品牌,不过这只好骗骗外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张D5一般可以不经压缩地放下正片长度约1小时半的一部片子,DTS音轨是很占空间的,做到D5上面,肯定要对画质部分作压缩。资深碟友做碟报,通常都会用软件截出码率图,画质有没有经过压缩一目了然,但是佳美采用的是所谓“动态压缩”,光看一个码率图是看不出它经过压缩的。有时候DTS音轨不见得就比DD音轨的效果好,而且也并非每一台DVD机都能作DTS解码,因而标榜带DTS音轨的佳美其实只好骗外行而已。
D5中,除了丽晶,金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信任的,但是金峰的碟面有时候比较脏,需要仔细些挑选。D5的金峰跟D9的“最佳版本”是一家。
DVD正版/盗版基本知识略谈
鉴于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正版=装潢好,质量硬,盗版=破漏,枪版,粗糙”这个认识上,为大家做一个普及,熟悉的就自动跳过吧。
No.1 DVD
先说DVD。具体的参数就不扯了,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这个。
1997年DVD诞生。因为版权,分为6个区,这样每个地区的DVD机只能播放相应区码的DVD,当然现在国内的DVD机基本无视了这个功能,也是国外起诉的原因之一。
每个区对应一些国家/地区,拣几个主要的说:
1区 美国
2区 日本 法国
3区 香港 韩国
4区 基本没什么碟,也没什么代表地区(中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
5区 俄罗斯
6区 中国大陆
除此之外,还有保留的7区(为什么保留?难道是怕某国分裂么),及8区(特殊的国际区域例如飞机,轮船等).
DVD的制作有严格的工艺和标准,例如音轨和字幕的配置。这是1-5区都严格的执行着,除了咱们的6区。
包装也有比较严格(应该说约定俗成)的标准,下面举几个例子:
1区通常是这样:
顶部通常会标明这个DVD的版本是什么,例如这个就是特别收藏版(Special Collector's Edition)以及是否宽屏,例如这个顶部就写了(WIDESCREEN)
然后依次是影片名,主图,下方时不时会有一些媒体或名人对该片的评论,例如暴力史就有“The best film of the year”的评价。
1区的DVD基本都以这种模式推出来,所以当你很整齐的放一排在柜子上时,很有统一的感觉。
同时1区也是一部电影最快发行DVD的。
2区的DVD通常会在细节做足工夫,例如画面。而且一般都是影片发行很久才推出,例如前段时间刚出的杜琪锋的《暗花》,这是97年的电影。
包装也跟1区不同,都很有自己的风格。例如这部《PTU》。
3区的碟一般紧跟着1区上,所以风格上也差不多,但如果是本土的碟,一般都会玩点新意。原来韩国并不起眼,最近几年红起来之后,制作DVD的水准也极高,很多碟都属于市面上画面最好的。
4区跳过,基本没碟。
5区也可以忽略,原因同4。
下面来说说6区。6区是唯一一个把一个国家的地区单独分类的,足可见SONY对我们的“爱护”。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制作水准低下,封面巨丑恶心,碟片极容易烂,正版商经常不付版权费私自印碟,甚至还有正版商去盗版盗版商做的碟的事……
国内现在几个出名点的“正版”碟商:中凯。做无间道起家。中录华纳,比较正规的公司,但做的碟还是不行。东和兴,最近也出名了,以和为贵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不是指DVD制作技术,而是指他的勇气。
一部电影,通常公映之后1-3个月就会出一个特别版DVD,1区/3区。如果反响好,半年-1年会有诸如导演剪辑版等面世,而这个时候2区就会跟进,发行一些画质提高的版本,然后反响仍然不错的话,就会有一个终极收藏版。基本这就是骗钱三部曲了。
No.2 9区
好,现在来说D版。
盗版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包装简陋,画面极烂的形象。其实,这拿来形容一小部分D版和6区DVD最为合适。
在这个神奇的国土,有一些厂商,他们有不亚于1区,2区DVD的生产工艺和制作艺术,甚至有一套完整的发行流通渠道。因为价格便宜,制作素材比1区,2区正版还好,听得进群众的意见,因此这个国土上的人民,尊称其为9区DVD。
9区DVD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众所周知,大陆的经济水平低,而一般1区,港3的正版都是200块左右。价格还是其次,关键在于1区没有中文字幕,更不提中文音轨了。港3又不发行大部分美片。6区虽然有中文字幕,但制作水平见上面那张图,还不如下载来得干净。
9区DVD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9区DVD在制作电影上,常常采用复合直灌的技术。其实这个词是生造的,并且矛盾,复合了哪来的直灌呢?简单说来就是指,一破解了。例如SONY有个技术,如果你非法拷贝,中间很多段落会出现卡碟,掉字幕等情况,9区都给你解决了。
二指融合多个区的素材。例如一部DVD,法2画面好,那么9区DVD用法2的画面,港3的中文字幕。如果字幕大家反映不好,9区甚至会自己做字幕,甚至原本没有字幕的例如一些导演评论音轨都会加上字幕。这就考验D商的制作功力了。
花絮也是9区一个大卖点。每区花絮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完花絮就得买几个版本,而且不一定有中文字幕。9区则合成了所有区的花絮,并且加上中文字幕。
所以综合来看,一个制作精良的9区DVD,是DVD里最好的版本,也最值得收藏。
当然这么说是对正版不公平的,毕竟这是盗版,没有版权。但对于一般工资不高的人来说,9区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上面也提到了,9区并不一定就好。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烂碟出世,甚至还有这个盗版盗另一个盗版的情况出现——此类我们称为DZD。所以想收到一张完美的DVD,就需要下很多功夫和学问。
首先是辨碟商。9区的DVD分精装D9(这也是各方面最好的版本,但价格最贵),简装D9(没有DVD盒子,通常也不会带有花絮)和D5三种。
精装D9,以前几年的HL(红龙),MK(猴王)为主要旗帜。他们也是真正把9区DVD的高度带到同正版相提并论的D商。封面有艺术水准,制作用心,也听得见用户意见,做出改进,可以说是9区的楷模。不过05年淡出的9区市场。当然,因为9区的特殊性,D商经常变换名字,说不定现在某个D商品牌,就是当年 HL,MK的马甲。
价格方面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一般的精装D9,只需要13块钱。简装为8块。
而上面提到的那个大逃杀3D9+D5套装,我买的时候是50。
这个价格是不是很厚道了呢?
暂时写到这里,如果有还不清楚的,请提出来。
看完这个不知道还有人是不是还抱着"好片!一定要收正版"的心态.这句话在如今的DVD市场,除了表明观看者一定要捐钱给电影公司之外,没有其他意义...
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谁做宣传,只是想纠正大部分人对于“正版比盗版好”这一看法而做的澄清吧!我也不是没有版权意识,自己买的正版还是比较多的.但毕竟我们消费者,要支持的只是实惠的东西。
No.3 D商
这部分比较敏感,但说无妨吧。
1 名词解释
9区 上面提到了,中国"好"的盗版碟的尊称。
DY 淘碟的人,简称DY,你我就是。
QS 为D商做新碟预告和部分碟报的人,通常不一定是D商的人,但八成有收D商的好处,一个好的QS在圈内很获得DY的敬佩。
DZD D界最恶劣的行为,一个D商去D另一个D商的作品。
ZZD 比上面的情况更恶劣,正版去盗盗版。比如中凯就D了CJ的《刺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9区DVD的精良制作。
烫码一个好的碟片,一般是IFPI认证的。而IFPI在碟的内圈都有编码,根据编码就能查到碟的来源。而D版通过自己渠道获得这些碟片来制作DVD,为了掩盖,就要把他给烫掉,虽然有点丑,但是却是好碟基的标准。所以一般的QS碟报,都会加上“烫码”一说。而最近出现了本没有IFPE标志,却故意去烫一下,做假的烫码。这种事很快就会被识破,既而碟商臭名远扬。
复合直灌 集成该DVD所有市面版本最好的配置。例如所有区的花絮,最好的画面,最多的音轨,最多的字幕。而且,一般还带有该片的原声大碟,这在正版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甚至如果有原著小说,D商会全翻译了然后把小说的TXT格式塞进DVD里。这简直厚道得上天都要感动了。
2 9区主流D商一览
精装D9系列
CQ 传奇 最近刚刚诞生的碟商,争议非常多。争议的焦点无外乎碟的印刷,和碟的内容。其碟品质还有待时间来证明。9区的碟民对待碟商是很严格的。
FH 凤凰 精9市场最热门的碟商,在传奇出现之前是唯一一家,统领江湖。初期几张碟的制作水平非常之高,所以在碟民心里的地位很高,但最近为了贪快抢钱(上面提到了一个好的DVD需要等各个区发行了才会出来素材),制作了很多烂碟,也开始在碟民心里的地位降低。
F9 凤凰9区 其实也就是FH的马甲。众人皆知的秘密。
HL 红龙 市场上教父级的碟商,做的碟少有差的,也是第一次把9区的DVD制作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已经不再出碟,所以一些HL的DVD甚至绝版,炒到很高的价格,例如肖申克的救赎3D9版,报价100。
R9 红龙9区 HL的马甲.
SD 时代 HL同时代的碟商。如果说红龙属于第一级别的,那么SD就是第二级别的。因为HL的影响力太大,所以实际上SD的制作水平也不错,但始终口碑不如HL。
MK 猴王 HL同时代的碟商。命运同SD。比红龙风头略逊。也淡出了市场。MK和SD也有传闻说是HL的马甲,真相么,呵呵~
HL,SD,MK的碟现已基本绝版,要是各位遇到,一定不要错过。
UFO 资格很老的精9D商,但做碟就是不如上面提到的这些。如果是其他碟商没有的碟,才建议考虑UFO。也时常做简装D9。
DNA/新DNA 也是二流厂商,但经常给人一些惊喜。尤其是在FH做了烂碟的情况下。也做简装D9
MAC 苹果 精9系列豪华的代言人。只出套装。套装的外观极其华丽,见上面那套黑客帝国。但碟的素质一直不行,甚至有含病毒的情况出现。所以MAC的碟一定要仔细挑。我自己买了一套终结者套装,5D9+1D5。喜欢包装的朋友可以仔细挑选MAC的碟。
WX 无限 一个很奇怪的碟商,有时候不在DVD里标记自己的LOGO,让人不知道这是谁的碟。不过当你见到包装精美又没LOGO又不是Z版的时候,那八成是WX的碟。例如去年出的《黑社会》D9+D5 《杀破狼》D9+D5
FM 飞马 做动画的专门品牌。现在已经淡出D市。当年买动画的不二首选。
QN 千鸟 既然FM是当年,那么QN就是现在买动画的不二首选了。碟极贵,也做简9的电影。但包装很好,一些细节做得不错,例如内封的DVD纸,通常碟上都是直接对折,中间就会有条折痕,但QN一般都是对齐折的,没有痕迹。细心之处令人称道。但碟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简装D9系列
CJ 创佳简装D9第一大品牌,甚至还有假冒的CJ——这也是盗版界的一大奇景了——为了防止假冒伪劣,让广大消费者购买正宗的CJ,后期的CJ都在右下方帖有激光防伪标签。CJ的碟价格便宜,品种多,制作还过得去,因此也是选择的人最多,基本和精9界的FH处于同等地位
DJ 帝景 二流梯队的简9。还是那句“在CJ没有的情况下,考虑”
FA 焦点娱乐 这个片商出的外片不怎么地,但因为CJ和FH很少做港片,所以他出的港片成为了港片迷的首选。
WX 威信 选择原因同上。
还有一堆其他品牌就不说了。一句话就是“CJ有的买CJ,CJ没的买其他的”。CJ的假碟很多,所以买之前一定要多在DVD相关BBS交流,看看CJ的碟报。
简装D5
为什么我要单独说这个呢?原因是有些碟根本没D9。所以只能选择D5。
D5,首选HMV。其他的都不要考虑了。不过HMV是纸壳装,不能用DVD盒子装,这点比较麻烦。
2007-4-16 00:04 午夜飞行7
个人推荐9区套碟碟商-------5K
擅长出电影导演作品集 以欧洲艺术类闷人为主 其他地区有特质导演也有 总的说来是偏文艺片
集合多区素材,对导演作品收录详尽,自制中文字幕 ,附送OST及精美画册
包装多采用木盒 内置软碟袋分装;P 美中不足是内袋稍显粗糙 5K 平实的另点都以出D5为主,一般的电影D5够装,没必要非要劳命伤财搞D9
被5K 装进盒子来卖的大致有:
《希腊安哲罗普洛斯》 (14D5)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作品集 (22D5)
《木下惠介作品集》 (30D5)
《拉斯·冯·特里尔作品集》 (21D5)
标准公司CC收藏版 侯麦作品精选:六个道德故事 (6D5)
《 吉姆·贾木许作品集》 (10D5)
《法斯宾德作品集》( 28D5)
《金基德作品集》 (11D5)
《伍迪·艾伦作品集》 (44D5)
《英格玛·伯格曼作品集》(47D5)(64页纪念册完整精美复制!!!!)
《维姆·文德斯作品集》(29D5)
《北野武作品集》 (22D5)
《宫崎骏作品集》 (18D5)
《库布里克完整版作品集》(13D5)
《李安作品集》 (9D5)
《罗曼.波兰斯基作品集》 (18D5)
《让.雷诺作品集》 (12D5)
《李小龙作品集》 (16D5 )
《小津安二郎 监督作品集》 ( 19D5 )
《路易·德·菲耐斯电影作品集》 (12D5)
《王家卫作品集 》 (10D5 )
《安德烈.塔尔可夫斯基作品集》 (12DVD )
《今村昌平 收藏作品集》 (18DVD )
DVD碟片有D5和D9的区别,单面和双面碟的分类
DVD有单面单层(DVD-5)、单面双层(DVD-9)、双面单层(DVD-10)、双面双层(DVD-18)这么几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最普遍的一般是DVD-5和DVD-9,简称为D5和D9。
DVD 的发行全世界范围内分为六个区,大致来说美国加拿大是一区,日本欧洲是二区,东南亚韩国港台是三区,中国大陆被单独划到六区。理论上来说一个区的DVD机不可以看另外区的DVD,一个区的DVD拿到另外一个区的DVD机上也放不出来,所以把中国划到六区,是明知道我们盗版产业发达的缘故。不过把中国划到六区之后,客观上在节目内容方面形成了对六区的歧视,比如很多片子不可能出六区版,就算出了声音或图像质量也比不上其它区的。
一般来说,一区的片子出得最快,图像质量最好;日本二区喜欢出所谓超码版,声音采样率比较高;三区因为包括了港澳台湾,出的片子一般都会带中文字幕;而六区,片子出得又迟,数量又少,所占优者是有时候会有国语配音。
国内的正版DVD绝大多数是垃圾,价钱又贵,资深碟友一般是不会去买的。国内DVD盗版业的技术力量非常强,解开区码限制只算起码水准,厉害的盗版商可以把最好的画质的图像、最好的音质的配音、最好翻译质量的字幕,甚至原版根本没有的电影原声音乐(OST)等等都做到同一张盘上,最厉害的盗版商已经能够做出不亚于原版正版货的封套效果,可以替没有中文字幕的花絮内容配上中文字幕……总而言之目前国内盗版DVD的性能价格比非常高,高过了正版货。
目前国内盗版DVD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一般D9分为盒装和简装两大门类,技术实力最强、价格也最贵的是“红龙”,最实惠的是“DNA”,其它的如“时代”“帝景”“红星”“UFO”“金球”,都是D9的牌子。
D5现在都是简装了,丽晶、远景都是D5的牌子。还有“金峰”“飞马”“双龙”“金驼”“天龙映画”等等都是D5的牌子。
资深碟友一般以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指认那些牌子,比如“HL”“RD”“H”指“红龙”,“JQ”“GG”指“金球”,“SD”指“时代”,“JE”指 “最佳版本”;D5里面,“LJ”指“丽晶”,“YJ”指“远景”,“SL”指“双龙”,“JF”指“金峰”,“FM”指“飞马”。
丽晶和D9的 “时代”是同一家,现在时代在盒装D9方面被红龙打败,简装D9方面比不上DNA等后起之秀,只能靠D5赚钱。丽晶在D5领域确实算比较好的,但他们也常做抢钱的下作生意。一般来讲,如果店老板告诉你“这是丽晶版”,而你在盘的封皮上找不到“LJ”字样的,那就不要买,因为丽晶通常在枪版或预览版、赠览版的片子封皮上不打LJ标记,只有当图像素材是来自一区或三区的正式版本的时候,它才会打正它丽晶的牌子。
“远景”和“双龙”是同一家,个人感觉是他们选片的眼光很差,找素材的本领也不够,如果一部片子还没有中文字幕而是由他们自制的字幕,那根本就不能看。我个人感觉这两个品牌的老板根本不懂电影和DVD。
“飞马”也是做D5的,以前也有D9,不过我只看见过D5。这个牌子做日剧、韩剧、动画片、韩国电影等比较多,他们做韩国片的自制字幕质量不错。他们的连续剧包装也很好,我前段日子买过一套韩国古装电视剧《大长今》第一部,飞马将韩国原版6D9做成了9D5,封套凸印过油,非常漂亮,碟片质量也非常好。前几个月飞马曾经将《篮球飞人》分为三部盗出来,做齐之后又提供一个鞋盒子外包装,可以将三部全部装在里面,也风靡了一大堆fans。
做日剧的还有一家“金驼”,以前做D5电影,被市场所淘汰了,现在做连续剧为主,不过我看它的日子长不了,因为据说它们将VCD直接转成DVD卖。
历史比“金驼”还悠久的还有一家“全美”(QM),听说已经换过好几任老板了,做的东西也每况愈下。去年它们推出一个“译制经典”系列,就是做的片子都有国语配音,有些店老板进得太多,到现在仍积压,最近该品牌给人的印象是经常有马赛克。我前两天买过一张《玫瑰花与水晶鞋》,将碟店里所有的5张存货都换了一遍,仍找不到一张可以放得出来的,只好退掉了。
birdme网友在上海组回复你的帖子中提到的“佳美”版,我个人是看不上的。“佳美”跟D9的 “美乐”是同一家,是一个标榜“带DTS音轨”的D5品牌,不过这只好骗骗外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张D5一般可以不经压缩地放下正片长度约1小时半的一部片子,DTS音轨是很占空间的,做到D5上面,肯定要对画质部分作压缩。资深碟友做碟报,通常都会用软件截出码率图,画质有没有经过压缩一目了然,但是佳美采用的是所谓“动态压缩”,光看一个码率图是看不出它经过压缩的。有时候DTS音轨不见得就比DD音轨的效果好,而且也并非每一台DVD机都能作DTS解码,因而标榜带DTS音轨的佳美其实只好骗外行而已。前段日子我一个朋友要买《最后摩根战士》,那么老的片子我一时找不到其它品牌,就帮他拿了一张佳美,结果发现字幕翻译一塌糊涂,只好退掉。
D5中,除了丽晶,金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信任的,但是金峰的碟面有时候比较脏,需要仔细些挑选。D5的金峰跟D9的“最佳版本”是一家。
DVD碟片常识补充...
1.区码的限制:
首先来说说关于区码的一些概念。DVD在最初的制定标准的时候就包含了区码的限制。无论是DVD电影光盘还是家庭影院中的DVD播放软件都必须内置区码限定。DVD行业将世界分为六个区,如欧美洲在一区,日本在二区,而中国大陆单独分在六区。
1区: 美国,加拿大
2区: 日本,欧洲,南非,中东(包括埃及)
3区: 东南亚,东亚(包括香港)
4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岛屿,美国中部,墨西哥,南美, 加勒比海
5区: 东欧(前苏联),印度,非洲,朝鲜,蒙古
6区: 中国
7区: 保留
8区: 特殊的国际区域(飞机,轮船等)
一般都说DVD有6个区,后面的两个区忽略。所以你在买DVD播放机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全区的,必要是拿几张2区1区的碟试一试。
2.盘片的容量:
由于DVD光盘有单面单/双层与单/双面的规格,所以依照规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容量,因此根据容量的不同可将DVD分成四种规格,分别是DVD-5、DVD-9、DVD-10与DVD-l8。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 DVD-5 和 DVD-9 碟片,DVD-10 和 DVD-18 则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大量上市。因为后者(双层DVD)涉及到碟片换面的工作,而且容量也太大,毕竟目前还很少有这么大的容量需求。
碟片规格表:
盘片类型 直径 面数/层数 容量 播放时间
cd-rom 12厘米 单面 650mb 最多74分钟音频
dvd-5 12厘米 单面单层 4.7gb 超过2小时视频
dvd-9 12厘米 单面双层 8.5gb 大约4小时视频
dvd-10 12厘米 双面单层 9.4gb 大约4.5小时视频
dvd-18 12厘米 双面双层 17gb 超过8小时视频
关于CC字幕(CLOSED CAPTION)
所谓CC字幕者,隐藏式字幕是也!其实多数CC字幕和剧本是一样的,里面除了对白之外,还有现时场景的声音和配乐等信息,之所以做CC字幕,在国外主要是为了方便有听力障碍的残障人士。在普通的电视机上是无法看见CC字幕的,而在电脑上是可以看见的。在普通电视上收到看CC字幕,需要购买专用设备,不过目前国内尚未见到……(flyerzeng)
另,关于CC, 以下一段文字摘自DVD FAQ:
[1.45] Closed Caption和字幕(subtitle)之间有什么区别?
Closed Captions (CC)是把文字加入NTSC电视信号的一种标准化编码方法.电视机的内置解码器或独立解码器能显示文字.1993年以后美国出售的大于13英寸的电视机都有 Closed Caption 解码器. Closed Captions可以用在 DVD, 录象带, 广播电视, 电缆电视,等等.
单词 caption 和 subtitle 意思很接近, captions通常是指特别设计的屏幕文字,而 subtitles 通常是指对话翻译. 通常Captions出现在说话人物的下方,包含声音和音乐描述.除非使用者激活Closed captions,否则它们不会显示出来. Open captions总是可见的,比如外国录象带上的字幕.
DVD上的Closed Captions由 MPEG-2 视频流携带,并且自动传送到电视机上.你无法使用DVD播放机来打开或关闭Closed Captions. Subtitles是 DVD上的子图象, 也就是全屏幕叠盖图形 (参阅 3.4 的技术细节). 可以打开32个子图象轨道中的一个,以便在视频顶部显示文字或图形. 子图象也可用来创建captions. 为了区分NTSC Closed Captions和subtitles,由子图象建立的 captions通常被称为 \'caption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如果你依然觉得混淆, 只要记住这个建议: 要看 Closed Captions, 使用电视遥控器上的 CC按钮. 要看 subtitles或 caption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使用DVD遥控器上的 subtitle按钮,或使用盘片提供的屏幕菜单.不要同时打开它们.记住并非所有DVD盘片有 Closed Captions 或字幕.
D9与D5...
大家收的碟越来越多了,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了,
选碟自然也就越来越“挑剔”了,这都很正常,
也是无可指责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嘛,怎能不明不白奉送JS?
但是有些兄弟在JS及QS的诱惑下,本可以收D5的碟,硬是收了大量的D9 ,
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只收D9 的米人除外)。
其实很多情况下,D5与D9的片子区别并不大,现
澄清对D5与D9认识的几个误区(见识有限,欢迎批评指正):
1)D9的画质一定比D5好。
其实说白了,D9比D5唯一的优势是它的容量大一倍。
可以多放点东西,比如花絮,OST.....
但如果你属于只在乎电影本身的正片一族,
大部分电影一张D5的容量还是装得下的(少数长片需双D5)!
只要没有严重的压缩,D9与D5的画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我甚至发现好几张收到的D9画质还不及老全美的D5!(是何
原因,至今不得其解,可能D9为了多塞东西,对画面压缩太厉害)
2)D9的音响效果一定比D5好。
刚才已说过,D9比D5的优势是它的容量大一倍,
可以多放点东西。在音轨配置上,D9就可以作
DTS音轨,而D5就几乎不可能(除非正片特别短)。
因为DTS是极占容量的,D5带DTS的结果只能是
将画质压缩到无法忍受的地步!
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D9并没有都带DTS,
大多是跟D5一样的DD5.1,这样的话,
D9与D5的音响效果在同等播放设备的情况下是完全一样的!
3)D9的片基一定比D5好
这一点最近大家都看的很清楚了,片基好坏与否在于D商!
而目前市场上好的D9片基少之又少,
相反D5市场虽然杂牌碟满天飞,但还是有几家经过时间考验
的D商片基可以基本上让人放心的。
比如丽晶,天龙等等。
4)D9的字幕一定比D5好。
其实带三区字幕的D5还是蛮多的,并不一定
要为了字幕去选择D9。
总之,收碟D5与D9的搭配合理一点比较好。
毕竟我们中间米人还是少(真正的米人去收1,3区的正版好了)。
自己真正喜欢的电影,花絮很精彩;
或者音响效果很重要的战争,动作片,做了DTS的D9,
我一定毫不犹豫拿下!
大多数片子,收个片基基本靠得住,字幕有保证的D5足够了!
写了这么多,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碟中碟
一般人看片,有四个途径:买碟、下载、看电视电影或去电影院。现在电影院几十元一张票价,不仅贵,而且看电影的时候还得时刻防着点:1、防着前面的人晃脑袋或冷不丁站起来什么的,2、防着周围的人大声说话或手机突然响什么的,3、防着电影到了最精彩的时候忍不住想上厕所什么的,4、防着电影已经开始你还在跟坐错你位子的人理论什么的,5、防着花大价钱看完一部烂片后碍于面子不破口大骂什么的,6、防着电影用不厚道的国语配音或动不动就删减你还不知道什么的……。不过电影院一个好处就是大片的视听效果好,可能也就仅此而已——适合大片族。
电视电影虽然绝大多数免费,但如果在你看得正酣的时候突然给你插播个广告或者在屏幕的右下角一直有挡住部分字幕的、挥之不去的、恶心的医疗药品或丰胸减肥广告时,相信没有人看完一部电视电影不会骂的。而且电视电影绝大多数都是翻播得都馊了的娱乐老片。下载虽也免费,但也有看着烦的明明侵犯版权还装模作样立牌坊的滚动字幕。相比买碟看比较舒服,虽然碟多了不好处理。
碟中碟 之 九五至尊
碟说的还是指DVD,什么VCD、DVCD、LD还有未来即将流行的高清DVD/蓝光DVD(HDDVD)都是不常见的。DVD碟本身也分三六九等,最多见的就是DVD-5和DVD-9——“九五至尊” 。此外还有DVD-10和DVD-12,这种划分根据的是碟的大小容量,一般的D5是单面单层的,容量4.9G,D9则是单面双层的,容量7.8G,D10和D18则是双面单层和双面双层的,它们的容量更大。
因为容量大小不一样,所以一般D5只有正片,而D9则除了正片外往往还有电影制作花絮、导演演员访谈、剧照、OST(ORIGINAL SOUND TRACK,电影原声声带)、删除片段、选择性情节等等电影的相关内容。不知道D5和D9划分标准的,很容易误解是碟片内容上的划分,不过能这样理解也八九不离、五六沾边了。最晕的是很多街边盗版碟小贩根本分不清D5、D9,一次偶买碟老板拿着张D5硬要说成是D9,还摆老练的跟我说,“你看看这是D9,摸着厚多了”,当时真想一板砖呼死他,之所以厚是因为一些D5里面夹了张封面纸(有的叫小海报)——虽然理论上D5是要比D9的厚一些,但差别只有毫厘。
一般的盗版碟,尤其是街边盗版碟小贩卖的碟都是乱用正版的封皮和塑料包装的,所以封皮或塑料包装上即使写明“DVD-9”的,绝大多数也都还是D5,区别D5、D9除了用电脑看它的容量最准外,可以看看碟记载数据的盘面,一般的D5都是银白色的,D9则是金黄色的(也有少数是银白色的)。当然,一些比较厚道的有品牌的盗版商出版的碟写明D9的一般都还是D9的,但价格往往就要贵一些。
碟中碟 之 我要成名
盗版碟也是讲品牌战略的——中国的盗版商真是越来越厚道、越来越敬业了。品牌盗版商出碟会考虑到发烧友级或文艺爱好者级的“客户”,去搜索一些不同正版片子的内容出一些市面比较少见的不同版本的片子或世界各国的小众文艺片——这些片子甚至大多数在国内的正版片是找不到的,即使有也是感觉碟子出得很敷衍。不同的盗版商的碟里面的花絮、字幕、音效也不同,所以为了区别其他盗版商的碟,他们自己也会起个品牌名。
甚至对发烧友来说,盗版品牌比正版的碟商品牌还响当当。常见的D9品牌:创佳(CJ)、威信(WX)、千鸟(QN)、DNA、英皇(EE)、胜者、新线、传奇、鼎丰……;常见的D5品牌:尊宝(ZB)、金狮、美孚、3M、中盛、丽晶、DJ……。因为地下产业的原因,盗版商们往往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这些牌子的生命期都是不长的,一般只有几年的时间,过一个时期同一盗版商就又要换一个新的品牌了,所以有很多的牌子被自觉的更新,像星辉、华娱、丽晶都是被涮新的牌子。这些牌子有时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盗用影视公司、电视台的像“英皇”、“新线”、“华娱”,有盗用游戏品牌的像“传奇”,有的甚至盗用风马牛不相及的品牌,如“家乐福”、“UPS”,甚至还有“联通”!!
这些品牌盗版碟包装越来越精美,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考究,而且价格便宜,出的片也很多都是正版片没有或者根本不会出版发行的,盗版碟的打造品牌意识已经高于正版碟商了,经常可以在盗版碟上看到“让我们做得更专业”、“让我们做得更完美”之类的宣传口号(想想也好笑)。近几年的盗版甚至已经扬威海外了!偶经常在牒贩那看到老外的身影,甚至据说在国外有老外见到华人还会突然冒句,“DVD?”。已经有人在国外卖盗版碟了,而且感觉就像你在街上走人有喊发票~发票~一样。
碟中碟 之 盗中盗
盗版本身就非法的,自然你的盗版品牌也不会受法律保护。所以搞笑的事情发生了,盗版商盗版盗版商的品牌。有时买来的品牌盗版碟发现居然还是假的,创佳和丽晶这两个比较出名的D9和D5品牌就发现过假的,真有点像偷情在外回来反倒抓奸在床的感觉~
这些盗中盗有的假他们的外包装塑料,偶就见过假千鸟的塑料包装,有的盗中盗则拿别人直接拷贝别人的盗版碟然后再换上自己的品牌包装出售。于是盗版商们自己也中规中矩的编排产品编号,有的甚至出满第1000号碟的时候还搞个特别版本;有的盗版碟还在电影里面加上自己的品牌名称以示“防伪”,一般是在电影开头或结束时字幕上出现品牌名。有的盗中盗甚至直接自己刻录盗版碟来贩卖。真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谁也别说谁,呵呵~
碟中碟 之 区区小事
DVD在最早开始出现的时候,为了版权保护的问题,DVD人为的设置了很多区。例如美国一大片还没有在中国放映先在本地放映了,此时发行的美国版DVD为了不让在中国地区放映流传,版权保护者就人为的在DVD机(光驱)上作手脚。即人为的统一给DVD机分区,也就是美国区出版发行的碟在中国区的碟机上就放映不出来了。这就是区的意义。
目前世界主要使用的共有六个区,美老大和加拿大是一区,英、法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是二区,港台、韩国是三区,澳洲是四区,俄罗斯东欧和一些非洲国家是五区,中国大陆则是六区。另外还有7区(保留未使用)和8区,国际特殊地区,如飞机上国际轮渡上等。虽然有分区但目前绝大多数碟机(光驱)已经在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主要是中国碟机商的贡献!(就像外国主要碟机考虑的音画效果,而中国的碟机主要考虑读盗版碟时的纠错能力)。所以分区在技术上已经意义不大了。
盗版商们的任务就是把各个区不同版本碟的内容择优集中起来,如取电影产地区的制作花絮、取三区或六区的中文字幕等。所以很多优质盗版碟都是1区+2区+3区+OST云云~,正版碟则几区就是几区,铁板钉钉——盗版碟算是正版片中取其精华者,呵呵。从这点来看9者最大,大家都叫盗版是9区也很在理啵。
碟中碟 之 非常碟贩
如果有一群人在碟小贩的屋里翻碟,老板最担心的不是翻着翻着被哪个高人偷了几张,而是突然有人敲门。如果敲门的是文化局的爷的话,老板可就损失惨重了,有时候经济损失对老板来说还不是最大的损失,能跑路才是最要紧的事~买碟买多了,非常碟贩的非常之事也能听说一些。
一次间接听闻一碟贩进贡的事情,话说该碟贩把文化局查盗版的公务员给搞定了,他每年过年过节都得包个大大的红包,股股的每次都是上万元的现钞,以现在的利润,一次进贡这么多的估计只能是批发商了,其他小贩可能大多数还是进贡不起。
进贡不起的,只有自己机灵点了。一次住的附近新摆了一个路边碟摊,老板的碟明显要比别人的少一些,别人问老板有某某碟时,老板经常说,“我回家给你找找,现在不敢摆多”后来他说了不敢摆多的原因,“我查过了现在一千张以上就可以判刑了,不敢摆那么多啊”(老板的信息还挺灵的)。后来发现不远的另一个路边碟摊也改了办法,把以前很多的压缩碟只拿一个外封皮来摆,有人要买才叫人马上去附近的家里拿过来~
不过也有不幸的,前几天买碟时听碟老板和一个人闲聊,老板说,“听说那个潮洲佬进去啦?”某人,“是啊,要关半年,罚了三千”,老板,“哎,能不能送东西进去的啊?”“不知道,听他们说想找人,可能以后都不放碟了”……老美不断给中国压力,以后打击的力量肯定会越来越大的,现在利润不好,小贩们都改买无聊的电视剧压缩碟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咯~
买DVD的一些常识.ZT
全世界的DVD发行分为6个区域,美国和加拿大是1区,欧洲、日本是2区,台湾、香港、韩国、东南亚是3区,4区为南美和澳洲,5区为非洲、俄罗斯,中国大陆是6区。通常来说,公认1区DVD的画质和音质最好,内容最丰富,常含有杜比AC-3和 DTS两种环绕音轨、导演和制作人员的讲解评论、甚至电影的原声CD、互动的小游戏等;2区版本往往带有特别的花絮;3区的港台版本带的是官方的中文翻译,所以字幕最佳;而中国大陆所在的6区,由于授权限制,内容相对单调,唯一可取之处是有中文配音。所以一些手段厉害的盗版商往往以1区版本作为底本,再加入2区的新增花絮,3区的中文字幕和6区的中文音轨,查漏补缺,合成一部“完美版”的DVD。
“高品质”盗版DVD在发烧友中还有一个昵称叫做“9区”DVD,就是指它结合了1-6区正版DVD的优点,博采众长,熔国外各区正版精华于一炉。
随着盗版市场内部的分化和竞争,一批制作相对精良的盗版商也开始走“品牌化”道路。碟友们在交流“淘碟”经验时,经常列举出一系列盗版“名牌”,例如综合制作水平最高的是HL、MK、UFO,简装碟市场则是CJ、SD、DNA、DJ等称雄,动画片和连续剧的老大则是FM和JD……为了隐晦,碟友们一般都用盗版品牌的英文缩写或拼音首字母来称呼。比如HL代表的是“红龙”,是目前DVD市场中口碑最好的品牌,MK是“MonkeyKing(猴王)”,CJ是 “创佳”,SD是“时代”,DJ是“帝景”,FM是“飞马”,JD是“金驼”。记者在一些出售盗版DVD的摊点看到,相当多的DVD包装封套上都有类似的品牌,或是文字,或是拼音首字母的缩写,或是印在某个角落的一个小图标,大胆地向消费者表明自己的“身份”。
所以买碟呢,字幕要好,要看得懂,一般一区DVD要比三区出得早,因此性急的人最早买的碟,字幕不是网上字幕,就是D商找人自制的,自制字幕的水平是考验 DS最好的标准。就D版而言,目前只有LJ/CJ(它们是一家,LJ是D5,CJ是D9),FH(前HL,MK)自制字幕过关,不逊于三区,LJ,CJ, FH也分别是D5,简9,精9的老大,其它QM略差点,YZJD有国语配音,问题不大,精9也还可以。MAC,XK,DJ,QN,JD,UFO等等简9如果不是网上字幕过关或者DZDFH/MK/HL的,自制字幕都不过关,当然有3区字幕的例外,其它D5中由FM分裂出来的新FM,QN继承FM的传统,日韩,动漫是特长,ZS,LW专出文艺片,字幕质量不稳定,HMV以出情色,大片为主,大片一般D精9,质量还可以,但一般出的比较晚。
2 片基要好,放得出,不自杀。D界最好的片基是正版IFPI烫码片基,其它无码的地下线都靠不住,D界最好的一条地下线薄金线前一段闹出白碟自杀事件,迫使D界老大HL/MK被迫换马甲为FH,现在D界坚持用IFPI片基的有LJ/CJ,QN这几家。
综合一下,一般看看碟的话,大片LJ/CJ是首选,DJ的港片,QN的动漫,日韩剧也是特色,可以拿,MAC音乐片也不错,但DY报片基有问题。 其它要再进一步了解,就要到DVD站看D报,那就是要进入发烧级了。
LJ/CJ外套上方有世界电影四个字,有个小LOGO在右侧,碟面上有1区或者1+3区,2+3区等等的配置说明,没有就是假的或者就是枪版,下载版等非正式版。
DVD有单面单层(DVD-5)、单面双层(DVD-9)、双面单层(DVD-10)、双面双层(DVD-18)这么几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最普遍的一般是DVD-5和DVD-9,简称为D5和D9。
DVD的发行全世界范围内分为六个区,大致来说美国加拿大是一区,日本欧洲是二区,东南亚韩国港台是三区,中国大陆被单独划到六区。理论上来说一个区的DVD机不可以看另外区的DVD,一个区的DVD拿到另外一个区的DVD机上也放不出来,所以把中国划到六区,是明知道我们盗版产业发达的缘故。不过把中国划到六区之后,客观上在节目内容方面形成了对六区的歧视,比如很多片子不可能出六区版,就算出了声音或图像质量也比不上其它区的。
一般来说,一区的片子出得最快,图像质量最好;日本二区喜欢出所谓超码版,声音采样率比较高;三区因为包括了港澳台湾,出的片子一般都会带中文字幕;而六区,片子出得又迟,数量又少,所占优者是有时候会有国语配音。
国内的正版DVD绝大多数是垃圾,价钱又贵,资深碟友一般是不会去买的。国内DVD盗版业的技术力量非常强,解开区码限制只算起码水准,厉害的盗版商可以把最好的画质的图像、最好的音质的配音、最好翻译质量的字幕,甚至原版根本没有的电影原声音乐(OST)等等都做到同一张盘上,最厉害的盗版商已经能够做出不亚于原版正版货的封套效果,可以替没有中文字幕的花絮内容配上中文字幕……总而言之目前国内盗版DVD的性能价格比非常高,高过了正版货。
目前国内盗版DVD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一般D9分为盒装和简装两大门类,技术实力最强、价格也最贵的是“红龙”,最实惠的是“DNA”,其它的如“时代”“帝景”“红星”“UFO”“金球”,都是D9的牌子。
D5现在都是简装了,丽晶、远景都是D5的牌子。还有“金峰”“飞马”“双龙”“金驼”“天龙映画”等等都是D5的牌子。
资深碟友一般以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指认那些牌子,比如“HL”“RD”“H”指“红龙”,“JQ”“GG”指“金球”,“SD”指“时代”, “JE”指“最佳版本”;D5里面,“LJ”指“丽晶”,“YJ”指“远景”,“SL”指“双龙”,“JF”指“金峰”,“FM”指“飞马”。
丽晶和D9的“时代”是同一家,现在时代在盒装D9方面被红龙打败,简装D9方面比不上DNA等后起之秀,只能靠D5赚钱。丽晶在D5领域确实算比较好的,但他们也常做抢钱的下作生意。一般来讲,如果店老板告诉你“这是丽晶版”,而你在盘的封皮上找不到“LJ”字样的,那就不要买,因为丽晶通常在枪版或预览版、赠览版的片子封皮上不打LJ标记,只有当图像素材是来自一区或三区的正式版本的时候,它才会打正它丽晶的牌子。
“远景”和“双龙”是同一家,个人感觉是他们选片的眼光很差,找素材的本领也不够,如果一部片子还没有中文字幕而是由他们自制的字幕,那根本就不能看。我个人感觉这两个品牌的老板根本不懂电影和DVD。
“飞马”也是做D5的,以前也有D9,不过我只看见过D5。这个牌子做日剧、韩剧、动画片、韩国电影等比较多,他们做韩国片的自制字幕质量不错。他们的连续剧包装也很好,我前段日子买过一套韩国古装电视剧《大长今》第一部,飞马将韩国原版6D9做成了9D5,封套凸印过油,非常漂亮,碟片质量也非常好。前几个月飞马曾经将《篮球飞人》分为三部盗出来,做齐之后又提供一个鞋盒子外包装,可以将三部全部装在里面,也风靡了一大堆fans。
做日剧的还有一家“金驼”,以前做D5电影,被市场所淘汰了,现在做连续剧为主,不过我看它的日子长不了,因为据说它们将VCD直接转成DVD卖。
历史比“金驼”还悠久的还有一家“全美”(QM),听说已经换过好几任老板了,做的东西也每况愈下。去年它们推出一个“译制经典”系列,就是做的片子都有国语配音,有些店老板进得太多,到现在仍积压,最近该品牌给人的印象是经常有马赛克。
佳美”跟D9的“美乐”是同一家,是一个标榜“带DTS音轨”的D5品牌,不过这只好骗骗外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张D5一般可以不经压缩地放下正片长度约1小时半的一部片子,DTS音轨是很占空间的,做到D5上面,肯定要对画质部分作压缩。资深碟友做碟报,通常都会用软件截出码率图,画质有没有经过压缩一目了然,但是佳美采用的是所谓“动态压缩”,光看一个码率图是看不出它经过压缩的。有时候DTS音轨不见得就比DD音轨的效果好,而且也并非每一台DVD机都能作DTS解码,因而标榜带DTS音轨的佳美其实只好骗外行而已。
D5中,除了丽晶,金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信任的,但是金峰的碟面有时候比较脏,需要仔细些挑选。D5的金峰跟D9的“最佳版本”是一家。
DVD正版/盗版基本知识略谈
鉴于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正版=装潢好,质量硬,盗版=破漏,枪版,粗糙”这个认识上,为大家做一个普及,熟悉的就自动跳过吧。
No.1 DVD
先说DVD。具体的参数就不扯了,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这个。
1997年DVD诞生。因为版权,分为6个区,这样每个地区的DVD机只能播放相应区码的DVD,当然现在国内的DVD机基本无视了这个功能,也是国外起诉的原因之一。
每个区对应一些国家/地区,拣几个主要的说:
1区 美国
2区 日本 法国
3区 香港 韩国
4区 基本没什么碟,也没什么代表地区(中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
5区 俄罗斯
6区 中国大陆
除此之外,还有保留的7区(为什么保留?难道是怕某国分裂么),及8区(特殊的国际区域例如飞机,轮船等).
DVD的制作有严格的工艺和标准,例如音轨和字幕的配置。这是1-5区都严格的执行着,除了咱们的6区。
包装也有比较严格(应该说约定俗成)的标准,下面举几个例子:
1区通常是这样:
顶部通常会标明这个DVD的版本是什么,例如这个就是特别收藏版(Special Collector's Edition)以及是否宽屏,例如这个顶部就写了(WIDESCREEN)
然后依次是影片名,主图,下方时不时会有一些媒体或名人对该片的评论,例如暴力史就有“The best film of the year”的评价。
1区的DVD基本都以这种模式推出来,所以当你很整齐的放一排在柜子上时,很有统一的感觉。
同时1区也是一部电影最快发行DVD的。
2区的DVD通常会在细节做足工夫,例如画面。而且一般都是影片发行很久才推出,例如前段时间刚出的杜琪锋的《暗花》,这是97年的电影。
包装也跟1区不同,都很有自己的风格。例如这部《PTU》。
3区的碟一般紧跟着1区上,所以风格上也差不多,但如果是本土的碟,一般都会玩点新意。原来韩国并不起眼,最近几年红起来之后,制作DVD的水准也极高,很多碟都属于市面上画面最好的。
4区跳过,基本没碟。
5区也可以忽略,原因同4。
下面来说说6区。6区是唯一一个把一个国家的地区单独分类的,足可见SONY对我们的“爱护”。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制作水准低下,封面巨丑恶心,碟片极容易烂,正版商经常不付版权费私自印碟,甚至还有正版商去盗版盗版商做的碟的事……
国内现在几个出名点的“正版”碟商:中凯。做无间道起家。中录华纳,比较正规的公司,但做的碟还是不行。东和兴,最近也出名了,以和为贵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不是指DVD制作技术,而是指他的勇气。
一部电影,通常公映之后1-3个月就会出一个特别版DVD,1区/3区。如果反响好,半年-1年会有诸如导演剪辑版等面世,而这个时候2区就会跟进,发行一些画质提高的版本,然后反响仍然不错的话,就会有一个终极收藏版。基本这就是骗钱三部曲了。
No.2 9区
好,现在来说D版。
盗版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包装简陋,画面极烂的形象。其实,这拿来形容一小部分D版和6区DVD最为合适。
在这个神奇的国土,有一些厂商,他们有不亚于1区,2区DVD的生产工艺和制作艺术,甚至有一套完整的发行流通渠道。因为价格便宜,制作素材比1区,2区正版还好,听得进群众的意见,因此这个国土上的人民,尊称其为9区DVD。
9区DVD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众所周知,大陆的经济水平低,而一般1区,港3的正版都是200块左右。价格还是其次,关键在于1区没有中文字幕,更不提中文音轨了。港3又不发行大部分美片。6区虽然有中文字幕,但制作水平见上面那张图,还不如下载来得干净。
9区DVD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9区DVD在制作电影上,常常采用复合直灌的技术。其实这个词是生造的,并且矛盾,复合了哪来的直灌呢?简单说来就是指,一破解了。例如SONY有个技术,如果你非法拷贝,中间很多段落会出现卡碟,掉字幕等情况,9区都给你解决了。
二指融合多个区的素材。例如一部DVD,法2画面好,那么9区DVD用法2的画面,港3的中文字幕。如果字幕大家反映不好,9区甚至会自己做字幕,甚至原本没有字幕的例如一些导演评论音轨都会加上字幕。这就考验D商的制作功力了。
花絮也是9区一个大卖点。每区花絮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完花絮就得买几个版本,而且不一定有中文字幕。9区则合成了所有区的花絮,并且加上中文字幕。
所以综合来看,一个制作精良的9区DVD,是DVD里最好的版本,也最值得收藏。
当然这么说是对正版不公平的,毕竟这是盗版,没有版权。但对于一般工资不高的人来说,9区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上面也提到了,9区并不一定就好。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烂碟出世,甚至还有这个盗版盗另一个盗版的情况出现——此类我们称为DZD。所以想收到一张完美的DVD,就需要下很多功夫和学问。
首先是辨碟商。9区的DVD分精装D9(这也是各方面最好的版本,但价格最贵),简装D9(没有DVD盒子,通常也不会带有花絮)和D5三种。
精装D9,以前几年的HL(红龙),MK(猴王)为主要旗帜。他们也是真正把9区DVD的高度带到同正版相提并论的D商。封面有艺术水准,制作用心,也听得见用户意见,做出改进,可以说是9区的楷模。不过05年淡出的9区市场。当然,因为9区的特殊性,D商经常变换名字,说不定现在某个D商品牌,就是当年 HL,MK的马甲。
价格方面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一般的精装D9,只需要13块钱。简装为8块。
而上面提到的那个大逃杀3D9+D5套装,我买的时候是50。
这个价格是不是很厚道了呢?
暂时写到这里,如果有还不清楚的,请提出来。
看完这个不知道还有人是不是还抱着"好片!一定要收正版"的心态.这句话在如今的DVD市场,除了表明观看者一定要捐钱给电影公司之外,没有其他意义...
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谁做宣传,只是想纠正大部分人对于“正版比盗版好”这一看法而做的澄清吧!我也不是没有版权意识,自己买的正版还是比较多的.但毕竟我们消费者,要支持的只是实惠的东西。
No.3 D商
这部分比较敏感,但说无妨吧。
1 名词解释
9区 上面提到了,中国"好"的盗版碟的尊称。
DY 淘碟的人,简称DY,你我就是。
QS 为D商做新碟预告和部分碟报的人,通常不一定是D商的人,但八成有收D商的好处,一个好的QS在圈内很获得DY的敬佩。
DZD D界最恶劣的行为,一个D商去D另一个D商的作品。
ZZD 比上面的情况更恶劣,正版去盗盗版。比如中凯就D了CJ的《刺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9区DVD的精良制作。
烫码一个好的碟片,一般是IFPI认证的。而IFPI在碟的内圈都有编码,根据编码就能查到碟的来源。而D版通过自己渠道获得这些碟片来制作DVD,为了掩盖,就要把他给烫掉,虽然有点丑,但是却是好碟基的标准。所以一般的QS碟报,都会加上“烫码”一说。而最近出现了本没有IFPE标志,却故意去烫一下,做假的烫码。这种事很快就会被识破,既而碟商臭名远扬。
复合直灌 集成该DVD所有市面版本最好的配置。例如所有区的花絮,最好的画面,最多的音轨,最多的字幕。而且,一般还带有该片的原声大碟,这在正版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甚至如果有原著小说,D商会全翻译了然后把小说的TXT格式塞进DVD里。这简直厚道得上天都要感动了。
2 9区主流D商一览
精装D9系列
CQ 传奇 最近刚刚诞生的碟商,争议非常多。争议的焦点无外乎碟的印刷,和碟的内容。其碟品质还有待时间来证明。9区的碟民对待碟商是很严格的。
FH 凤凰 精9市场最热门的碟商,在传奇出现之前是唯一一家,统领江湖。初期几张碟的制作水平非常之高,所以在碟民心里的地位很高,但最近为了贪快抢钱(上面提到了一个好的DVD需要等各个区发行了才会出来素材),制作了很多烂碟,也开始在碟民心里的地位降低。
F9 凤凰9区 其实也就是FH的马甲。众人皆知的秘密。
HL 红龙 市场上教父级的碟商,做的碟少有差的,也是第一次把9区的DVD制作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已经不再出碟,所以一些HL的DVD甚至绝版,炒到很高的价格,例如肖申克的救赎3D9版,报价100。
R9 红龙9区 HL的马甲.
SD 时代 HL同时代的碟商。如果说红龙属于第一级别的,那么SD就是第二级别的。因为HL的影响力太大,所以实际上SD的制作水平也不错,但始终口碑不如HL。
MK 猴王 HL同时代的碟商。命运同SD。比红龙风头略逊。也淡出了市场。MK和SD也有传闻说是HL的马甲,真相么,呵呵~
HL,SD,MK的碟现已基本绝版,要是各位遇到,一定不要错过。
UFO 资格很老的精9D商,但做碟就是不如上面提到的这些。如果是其他碟商没有的碟,才建议考虑UFO。也时常做简装D9。
DNA/新DNA 也是二流厂商,但经常给人一些惊喜。尤其是在FH做了烂碟的情况下。也做简装D9
MAC 苹果 精9系列豪华的代言人。只出套装。套装的外观极其华丽,见上面那套黑客帝国。但碟的素质一直不行,甚至有含病毒的情况出现。所以MAC的碟一定要仔细挑。我自己买了一套终结者套装,5D9+1D5。喜欢包装的朋友可以仔细挑选MAC的碟。
WX 无限 一个很奇怪的碟商,有时候不在DVD里标记自己的LOGO,让人不知道这是谁的碟。不过当你见到包装精美又没LOGO又不是Z版的时候,那八成是WX的碟。例如去年出的《黑社会》D9+D5 《杀破狼》D9+D5
FM 飞马 做动画的专门品牌。现在已经淡出D市。当年买动画的不二首选。
QN 千鸟 既然FM是当年,那么QN就是现在买动画的不二首选了。碟极贵,也做简9的电影。但包装很好,一些细节做得不错,例如内封的DVD纸,通常碟上都是直接对折,中间就会有条折痕,但QN一般都是对齐折的,没有痕迹。细心之处令人称道。但碟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简装D9系列
CJ 创佳简装D9第一大品牌,甚至还有假冒的CJ——这也是盗版界的一大奇景了——为了防止假冒伪劣,让广大消费者购买正宗的CJ,后期的CJ都在右下方帖有激光防伪标签。CJ的碟价格便宜,品种多,制作还过得去,因此也是选择的人最多,基本和精9界的FH处于同等地位
DJ 帝景 二流梯队的简9。还是那句“在CJ没有的情况下,考虑”
FA 焦点娱乐 这个片商出的外片不怎么地,但因为CJ和FH很少做港片,所以他出的港片成为了港片迷的首选。
WX 威信 选择原因同上。
还有一堆其他品牌就不说了。一句话就是“CJ有的买CJ,CJ没的买其他的”。CJ的假碟很多,所以买之前一定要多在DVD相关BBS交流,看看CJ的碟报。
简装D5
为什么我要单独说这个呢?原因是有些碟根本没D9。所以只能选择D5。
D5,首选HMV。其他的都不要考虑了。不过HMV是纸壳装,不能用DVD盒子装,这点比较麻烦。
2007-4-16 00:04 午夜飞行7
个人推荐9区套碟碟商-------5K
擅长出电影导演作品集 以欧洲艺术类闷人为主 其他地区有特质导演也有 总的说来是偏文艺片
集合多区素材,对导演作品收录详尽,自制中文字幕 ,附送OST及精美画册
包装多采用木盒 内置软碟袋分装;P 美中不足是内袋稍显粗糙 5K 平实的另点都以出D5为主,一般的电影D5够装,没必要非要劳命伤财搞D9
被5K 装进盒子来卖的大致有:
《希腊安哲罗普洛斯》 (14D5)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作品集 (22D5)
《木下惠介作品集》 (30D5)
《拉斯·冯·特里尔作品集》 (21D5)
标准公司CC收藏版 侯麦作品精选:六个道德故事 (6D5)
《 吉姆·贾木许作品集》 (10D5)
《法斯宾德作品集》( 28D5)
《金基德作品集》 (11D5)
《伍迪·艾伦作品集》 (44D5)
《英格玛·伯格曼作品集》(47D5)(64页纪念册完整精美复制!!!!)
《维姆·文德斯作品集》(29D5)
《北野武作品集》 (22D5)
《宫崎骏作品集》 (18D5)
《库布里克完整版作品集》(13D5)
《李安作品集》 (9D5)
《罗曼.波兰斯基作品集》 (18D5)
《让.雷诺作品集》 (12D5)
《李小龙作品集》 (16D5 )
《小津安二郎 监督作品集》 ( 19D5 )
《路易·德·菲耐斯电影作品集》 (12D5)
《王家卫作品集 》 (10D5 )
《安德烈.塔尔可夫斯基作品集》 (12DVD )
《今村昌平 收藏作品集》 (18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