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书评——读小宝书评文集《老而不死是为贼》
好玩的书评
——读小宝书评文集《老而不死是为贼》
小宝是闻名上海滩的才子,后来又逐步让全国好些自恋的才子才女膜拜。才子多半有点自负不正经,随心所欲,是好玩的型。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小宝帅哥的一部书评文集,虽然内中不免还是夹杂了几篇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应景文字,也不是想像中那么有趣十足,但不得不说,很有几篇文字还是很直爽的,又有几篇文字是好玩的,大体说,有三分之二还多一点颇有可读性。
小宝说高阳小说喜欢写才子,写得最好的人物是妓女。我收集高阳文集不少,读得并不多,仅《胡雪岩全传》、《慈禧全传》等少量小说和二、三本历史随笔,但还是敬佩有加,坚信中国历史小说第一人非他莫属,二月河也只配给他当某个隔了好几代的玄孙。——《高阳:好写妓女与才子的作家》
小宝对《小团圆》也不以然,并对违背张爱玲意愿出版小说的“几个小男人”,鼓吹这部小说是张爱玲“巅峰之作”的小文人行径开骂:“愚蠢不是问题,如今还以文字名世都不是聪明人。不能容忍是自觉的愚蠢,妄言欺世,唐突先贤,以为天下人全是傻瓜。别人在奸尸,小文人在边上高声叫好,用愚蠢的逻辑证明那是灵肉合一的高潮。这才是文人真正让人瞧不起的地方。”如此说来,我一直羞愧没能一口气读完《小团圆》,也是自已过份娇情了。——《小团圆:2009年出版界最成功的商业案例》
小宝将韩寒与日本的村上龙比较,有些恨铁不成钢,称赞了他的博客文字,但对小说评价“很烂”、“特别一般”,“然而,从长远看,我觉得韩寒应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韩寒在博客里和人吵架,十分蔑视所谓的‘文坛’。其实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韩寒才是文坛。他们花费一点碎银两买到的文坛消息就是韩寒的小说。问题是现在的文坛,不管姓什么,比老百姓的无聊生活还要无聊。对文学有所期待的读者,真的希望二十四岁的韩寒出息成二十四岁的村上龙。”韩寒的小说没读过,博客时评文字读过几篇,确实喜欢。村上龙的小说买过《69》和《最后的家庭》两部中译本,小宝特别提到的村上龙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倒没买到,就是买到的两部也没读,小宝这一比较又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文坛廿四郎:韩寒应该更有出息》
《维尼与沃尔弗》是英国传记作家、小说家威尔逊的畅销历史小说,杜撰了音乐大师瓦格纳儿媳与希特勒的一段情史,甚至还替他们虚构了一个非婚生女儿。瓦格纳儿媳生前有十几小时的电影采访记录,断然否认这段情史。小宝评论说,“小说家却顾不了那么多。他不要信史,只要性史。希特勒的确是恶魔,可是吃着汉堡包、看着电视八卦新闻长大的新一代读者不想消费一脑门官司、牵扯很多抽象议题的恶魔,他们需要绯闻化的恶魔。”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这似乎正好从某种角度揭密了,“文”可能从来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尚。小说和电视剧就可以纯属是消费品,而历史看起来似乎神圣得很,但实际上也还是脱不开被消费的命运,学者是严肃的消费,大众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怎么好玩就行,历史小说和历史电视剧就应该是这种玩法。最怕的是俗人伪装成学者还假装特有想象力,搞得四不像,弄得大家都累。这是读小宝书中一篇书评《小说家笔下的希特勒:绯闻化的恶魔》时想到的一点闲话。
颇值一提的是,小宝对李敖、余秋雨二人似乎前世有仇,今生恨得牙痒痒,实则是将二人作为当世文人堕落的标兵,书中多次直呼其名地将李敖骂为“老而不死是为贼”,继又打入“言论戏子”又叫“言论表演艺术家”,给余秋雨的冠名也大致不差,爱憎分明,勇气可嘉。
另外有些文章应该更有趣,欲知究竟如何有趣,读者还是自己买本书来细细品味为好,多少也算对小宝才子的支持——现在的真才子很稀罕了。
——读小宝书评文集《老而不死是为贼》
小宝是闻名上海滩的才子,后来又逐步让全国好些自恋的才子才女膜拜。才子多半有点自负不正经,随心所欲,是好玩的型。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小宝帅哥的一部书评文集,虽然内中不免还是夹杂了几篇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应景文字,也不是想像中那么有趣十足,但不得不说,很有几篇文字还是很直爽的,又有几篇文字是好玩的,大体说,有三分之二还多一点颇有可读性。
小宝说高阳小说喜欢写才子,写得最好的人物是妓女。我收集高阳文集不少,读得并不多,仅《胡雪岩全传》、《慈禧全传》等少量小说和二、三本历史随笔,但还是敬佩有加,坚信中国历史小说第一人非他莫属,二月河也只配给他当某个隔了好几代的玄孙。——《高阳:好写妓女与才子的作家》
小宝对《小团圆》也不以然,并对违背张爱玲意愿出版小说的“几个小男人”,鼓吹这部小说是张爱玲“巅峰之作”的小文人行径开骂:“愚蠢不是问题,如今还以文字名世都不是聪明人。不能容忍是自觉的愚蠢,妄言欺世,唐突先贤,以为天下人全是傻瓜。别人在奸尸,小文人在边上高声叫好,用愚蠢的逻辑证明那是灵肉合一的高潮。这才是文人真正让人瞧不起的地方。”如此说来,我一直羞愧没能一口气读完《小团圆》,也是自已过份娇情了。——《小团圆:2009年出版界最成功的商业案例》
小宝将韩寒与日本的村上龙比较,有些恨铁不成钢,称赞了他的博客文字,但对小说评价“很烂”、“特别一般”,“然而,从长远看,我觉得韩寒应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韩寒在博客里和人吵架,十分蔑视所谓的‘文坛’。其实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韩寒才是文坛。他们花费一点碎银两买到的文坛消息就是韩寒的小说。问题是现在的文坛,不管姓什么,比老百姓的无聊生活还要无聊。对文学有所期待的读者,真的希望二十四岁的韩寒出息成二十四岁的村上龙。”韩寒的小说没读过,博客时评文字读过几篇,确实喜欢。村上龙的小说买过《69》和《最后的家庭》两部中译本,小宝特别提到的村上龙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倒没买到,就是买到的两部也没读,小宝这一比较又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文坛廿四郎:韩寒应该更有出息》
《维尼与沃尔弗》是英国传记作家、小说家威尔逊的畅销历史小说,杜撰了音乐大师瓦格纳儿媳与希特勒的一段情史,甚至还替他们虚构了一个非婚生女儿。瓦格纳儿媳生前有十几小时的电影采访记录,断然否认这段情史。小宝评论说,“小说家却顾不了那么多。他不要信史,只要性史。希特勒的确是恶魔,可是吃着汉堡包、看着电视八卦新闻长大的新一代读者不想消费一脑门官司、牵扯很多抽象议题的恶魔,他们需要绯闻化的恶魔。”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这似乎正好从某种角度揭密了,“文”可能从来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尚。小说和电视剧就可以纯属是消费品,而历史看起来似乎神圣得很,但实际上也还是脱不开被消费的命运,学者是严肃的消费,大众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怎么好玩就行,历史小说和历史电视剧就应该是这种玩法。最怕的是俗人伪装成学者还假装特有想象力,搞得四不像,弄得大家都累。这是读小宝书中一篇书评《小说家笔下的希特勒:绯闻化的恶魔》时想到的一点闲话。
颇值一提的是,小宝对李敖、余秋雨二人似乎前世有仇,今生恨得牙痒痒,实则是将二人作为当世文人堕落的标兵,书中多次直呼其名地将李敖骂为“老而不死是为贼”,继又打入“言论戏子”又叫“言论表演艺术家”,给余秋雨的冠名也大致不差,爱憎分明,勇气可嘉。
另外有些文章应该更有趣,欲知究竟如何有趣,读者还是自己买本书来细细品味为好,多少也算对小宝才子的支持——现在的真才子很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