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一段艾弗森的视频,以熟悉的苏格兰风笛曲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为背景音乐,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Brave Heart》,尤其是那一吼声"Are you ready for a war".
电影讲述的是苏格兰传奇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人生,是他对爱情执着和为和平奋斗的写照。就其感情生活和他对自由的追求来说,这是部每个男人都应该去看的电影。然后他的破绽确实不敢恭维,据说与历史、事实不符之处达30多处。既然是电影,那就抛开他的真伪,用一个观众的眼光来看待一个非塑造也非天然的角色。
看片前,我注视着这个男人,回忆着这个现在52岁的男人还是某某某电影的主角,一张成熟深情的脸让我误以为是《成长的烦恼》里那位好爸爸。然而不是,我将看的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演员兼导演的片。
电影以历史学家的口吻进行介绍,历史,是处死英雄的人写的。
此话一出,基本上可以明白到华莱士的最终下场是死亡,不是死于战场就是亡于刑具。或许死亡才是一个英雄的最悲壮下场,再看看我的偶像们,项羽,曹操,拿破仑,哪个不是失败的王者,哪个又真正笑到最后一统天下?我钦佩秦始皇的能干但不喜欢秦式的残暴,而秦式的残暴却也在片中以华莱士的最终对手,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展现出来。
华莱士还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长腿的残暴,在一处帐篷内看到许多长腿的反对者的尸体被吊死。恐惧,仇恨却并没有使华莱士立志报仇,抑或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什么的,他还是平凡的小华莱士。
当父亲与兄长要踏上征途时,小华莱士早早坐在马上。父亲把他抱下马,问他,“威廉,你想去哪里?”“跟着你。”“你想和我在一起,是吗?你想干什么”“我要去帮你”“嘿,你会成为好帮手的。但是我要你留在这儿,在我不在的时候,照看好这地方。”“我能打仗。”父亲为小华莱士的话愣了一下,转过身,以一个父亲的口吻,说“我知道,我知道你能打仗,不过,真正的男子汉还要会用脑子。”小华莱士望着父亲,点头。父亲微笑着说“我会回来看你的。”哥哥也过来拍了拍小华莱士。之后,父亲和兄长又以战士的身份,骑上马出发。身影在苏格兰风笛声中渐渐远去了。小华莱士,想哭。这是一段典型的告别,似乎暗示着小华莱士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与自己的爱人、儿女告别。
过了些时日,出战的村民们回来了,却没有自己的父亲兄长。葬礼结束后,小华莱士站在墓前不离去,一个小女孩莫伦望着满脸泪水的小华莱士,他难过,她也难过,于是摘了朵小花送给小华莱士。小华莱士接受了小花,纯真的孩子,稚嫩的小手。这场景在动人的风笛声中,在雷鸣中,格外动人。
叔叔把小华莱士带走了,教会他多国语言,还有武术等。“首先,先会用头脑,然后,在会用兵器”。
这一年,长腿给他那昏庸无能的儿子传位,为了让贵族们服从他,长腿想到了一条法令,贵族们有权利与当天结婚的女子共度夜晚。这叫初夜权。
多年后,华莱士学成回乡,在乡民的婚礼上,华莱士一眼就认出了美丽的莫伦,并多次与她约会。第一次,华莱士在雨中骑着她出来,问“多年不见,你怎么认出我的?”莫伦的话却令他失望。“我没有。我看见你盯着我,可我不知道是你”“对不起。我太无礼了。 你总是和陌生人,一起在雨中骑马吗?”莫伦调皮的回答“这是让你离开的好办法。”“要是我下次还敢约你的话,一定先给你写个条”“没用的,我不识字。”“你不识字?”“对”。似乎让华莱士颇感失望。“我一定要!教你识字,好吗”“你要教我识字?”“只要你愿意。 你想学什么语?”“(呵呵)你口气不小”“是啊,你佩服我吗?”“不,为什么”华莱士用法语说“因为我每天都在想你”“如果你能倒立着说法语,我就佩服你”“那我的裙子就要掀起来了”“上帝,你去过那么多地方都还不懂礼貌吗?”“法国人和罗马人更没礼貌”“你去过罗马?”“去过,叔叔带我去朝圣”“那儿怎么样”害羞的还是用法语说“那儿很美,但没有你美”“什么意思”“那里虽然很美,但我属于这里。”……这一段,是电影中少有的感情对白,格外精彩。或许是华莱士最快乐的几分钟。
华莱士本想过平凡的生活。种田放牧。为了躲避初夜权,他们秘密结婚了。然而,该死的士兵把莫伦害死了。也许吉布森看过水浒,华莱士被“逼上梁山”,本以为“为美人怒发冲冠”只是中国古英雄的做法,不是英国人的风度。终于,华莱士爆发了,奋勇杀死了当地的贵族和官员,随他一起反抗的人中有父亲的战友,见识了华莱士的勇猛与精明手段后,高呼“macaulish!Wallace”
在众人的高呼声中,华莱士成为领袖,揭竿而起,为苏格兰人民的自由而斗争,为打倒暴君长腿而奋斗!
…………
华莱士军团惊人地打败了多次战斗,英明传到了长腿耳里。长腿派了300最英勇的重骑兵。这这对华莱士军团来说简直是不可能达到的任务。当得知有1000多苏格兰高地人进行援助时,华莱士怒吼了!“Are you ready for a war!”
在班诺克本战场上,面对30重骑兵,不免有士兵懦弱。
Young soldier: William Wallace is 7 feet tall.
一个年轻的士兵:你不是。威廉姆。华莱士有7英尺高。(当时,威廉姆。华莱士已经因为作战勇敢而富有战略头脑而闻名于苏格兰,普通的人总会将他神化)
William Wallace: Yes, I've heard. He kills men by the hundreds, and if he were here he'd consume the English with fireballs from his eyes and bolts of lightning from his arse.I am William Wallace, and I see a whole army of my countrymen here in defiance of tyranny. You have come to fight as free men, and free men you are.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at freedom? Will you fight? Ay,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威廉姆。华莱士:是的,我听说了。他杀的人数以百计,如果他在这里,他就能从眼中喷出火球,把英国佬打的屁滚尿流。(全体轻松的笑声)我就是威廉姆。华莱士,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支由苏格兰人民组成的反抗暴政的大军。你们是以自由人的身份来到这里的。你门是自由的。失去了自由你们会怎么样??你们还会战斗吗??(很多人:不。一个人高声喊到:我们不要自由,我们要回家,我们会死的)是,战斗,可能会死;逃走,至少能活。日复一日,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换一个机会,就一个,那就是回来告诉我们的敌人,他
们可以夺去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去我们的自由。(全体高喊:自由)
众望所归,赢了,靠的不是兵力和和武力,而是智力。
长腿派了他的媳妇,法国公主伊莎贝拉前去谈判。谈判中,华莱士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公主。他的话讲,“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莫伦的影子”。
被激怒了长腿从英格兰、法国带着庞大之师来到苏格兰,在苏格兰国王罗伯特的支持下,华莱士依然奋勇出击。然而华莱士找的同盟却被长腿收买,以及罗伯特,当华莱士的军团冒死杀敌时,他们转身走了。 被同伴救出的华莱士沉默许久,最后大开杀戒,把背叛他的同盟贵族全杀了——除了苏格兰国王罗伯特。
罗伯特钦佩华莱士,甚至把华莱士当自己的偶像,对于自己无奈的背叛罗伯特愧疚万分,但又时时刻刻恐惧着华莱士的报复。最后,罗伯特邀请华莱士友好谈判,然而一心希望罗伯特掌握大权的罗伯特的父亲却暗地里派人将华莱士捉给长腿。恼羞成怒的罗伯特最终掐着脖子骂父亲是杂种,骂他不是男人。而父亲说,“这是你当国王的交换条件”。从罗伯特失落而又充满仇恨的眼中,我也看出,他本能是个英雄,或是个明君,然而在父亲的笼罩下他不得不做屈服于长腿的苏格兰国王。他本能与华莱士并肩作战,到时候,不是英雄也能做个烈士,为苏格兰的民主自由而奋斗确实是件荣耀的事。父亲说“现在你终于知道什么是仇恨了”,罗伯特给以最冷漠的回答。我的仇恨将随你而去。关上门,走了。
也来谈谈罗伯特的父亲,既然是苏格兰国王的父亲,那便是苏格兰的前国王。贵族的身份,让他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然后才是一个国家的前途,人民的自由。他以为,让儿子当上国王比一切都重要,他也确实让他当上了国王。然而,他却不了解儿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儿子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苏格兰王国。他为长腿抓住了华莱士,却失去了儿子的心。他没有失落感,他仍以为儿子的皇位比一切都重要,即使儿子早就说过“土地,爵位,臣民,权力——毫无意义。”毫无疑问,这位父亲为儿子可谓是鞠躬尽力,但这位父亲的最大失败,却是不了解儿子,似乎是把儿子当作继承皇室的工具。不!罗伯特该是个英雄,去他的权力,去他的爵位,去他的荣华富贵,去他的长腿!去他的统治社会,你该为苏格兰自由而战!
华莱士被关押在了监狱,伊莎贝拉来监狱里探望,希望华莱士认罪,并向国王效忠,来使国王开恩饶了他。这时的华莱士仍以苏格兰人民的自由为首要利益,“他会对苏格兰开恩吗?”“只要你还活着……”“如果我宣誓效忠他,那我就等于是死了 每个人都会死的,但并非每个人活着都有意义。”伊莎贝拉让他喝麻醉药,他拒绝,他说“它会使我麻木。我必须保持清醒。如果我不省人事,或者大声哀号,那么正中长腿下怀。”“我不能忍受你受折磨,喝了它”。华莱士点点头,喝了它。吻别后,依然吐了它。在伟大的爱情的同时,仍以自由为重。这一幕,惊天动地。
绑缚刑场前,华莱士祷告着,要面对现实,面对死亡。然后是一声叹气。
死亡是英雄的必然下场,然而,死于战场者是勇士,死于刑场,却是对英雄的莫大耻辱。有勇气面对死亡,因为他一定坚信苏格兰地自由一定会来。
绑缚刑场,英格兰的群众们无不向他扔鸡蛋,表示对叛国者的不满,我真为这些群众蒙羞,无知的人们不知道,为苏格兰自由起义的叛国者其实也是在为英格兰群众造福。斩首前,华莱士还有机会免死,只要他动一动嘴唇说一句,开恩。躺在十字架上,试图开口,全场安静,群众,以及他的战友期待的目光,等待着他的“开恩”。一直把华莱士看作是热情洒脱的雄狮,如果华莱士飘逸的长发是雄狮的风度,那么这惊天动地的怒吼,便是这头雄狮的最后呐喊。“Freedom!”响彻寰宇,全场沉默,在病床上垂死的爱德华仍不能理解。伊莎贝拉也难以接受。很喜欢高尔基的《海燕》,很喜欢它那热情的火焰,愤怒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也很喜欢海燕那胜利的预言家的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只雄狮俨然化作了海燕,他对自由的渴望和信心,发人深思。
华莱士被斩首后,他的尸体被切成了好几块,他的头被挂在伦敦桥上,四肢被送到不列颠岛的四方边界,以儆效尤。
公元1314年,罗伯特将带着华莱士的战友,向英国效忠。看着战友不服的眼神,犹豫片刻,说:“你们曾和华莱士浴血奋战过,现在现在和我一起战斗吧。”罗伯特,你终于决定当个英雄。苏格兰的爱国者们,不顾食不果腹,敌众我寡,在班诺克本战场上勇猛作战。他们的血战可歌可泣,他们为苏格兰争了光……
没有人知道的是,对方英格兰的新国王,是华莱士和伊莎贝拉的骨肉……
电影讲述的是苏格兰传奇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人生,是他对爱情执着和为和平奋斗的写照。就其感情生活和他对自由的追求来说,这是部每个男人都应该去看的电影。然后他的破绽确实不敢恭维,据说与历史、事实不符之处达30多处。既然是电影,那就抛开他的真伪,用一个观众的眼光来看待一个非塑造也非天然的角色。
看片前,我注视着这个男人,回忆着这个现在52岁的男人还是某某某电影的主角,一张成熟深情的脸让我误以为是《成长的烦恼》里那位好爸爸。然而不是,我将看的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演员兼导演的片。
电影以历史学家的口吻进行介绍,历史,是处死英雄的人写的。
此话一出,基本上可以明白到华莱士的最终下场是死亡,不是死于战场就是亡于刑具。或许死亡才是一个英雄的最悲壮下场,再看看我的偶像们,项羽,曹操,拿破仑,哪个不是失败的王者,哪个又真正笑到最后一统天下?我钦佩秦始皇的能干但不喜欢秦式的残暴,而秦式的残暴却也在片中以华莱士的最终对手,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展现出来。
华莱士还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长腿的残暴,在一处帐篷内看到许多长腿的反对者的尸体被吊死。恐惧,仇恨却并没有使华莱士立志报仇,抑或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什么的,他还是平凡的小华莱士。
当父亲与兄长要踏上征途时,小华莱士早早坐在马上。父亲把他抱下马,问他,“威廉,你想去哪里?”“跟着你。”“你想和我在一起,是吗?你想干什么”“我要去帮你”“嘿,你会成为好帮手的。但是我要你留在这儿,在我不在的时候,照看好这地方。”“我能打仗。”父亲为小华莱士的话愣了一下,转过身,以一个父亲的口吻,说“我知道,我知道你能打仗,不过,真正的男子汉还要会用脑子。”小华莱士望着父亲,点头。父亲微笑着说“我会回来看你的。”哥哥也过来拍了拍小华莱士。之后,父亲和兄长又以战士的身份,骑上马出发。身影在苏格兰风笛声中渐渐远去了。小华莱士,想哭。这是一段典型的告别,似乎暗示着小华莱士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与自己的爱人、儿女告别。
过了些时日,出战的村民们回来了,却没有自己的父亲兄长。葬礼结束后,小华莱士站在墓前不离去,一个小女孩莫伦望着满脸泪水的小华莱士,他难过,她也难过,于是摘了朵小花送给小华莱士。小华莱士接受了小花,纯真的孩子,稚嫩的小手。这场景在动人的风笛声中,在雷鸣中,格外动人。
叔叔把小华莱士带走了,教会他多国语言,还有武术等。“首先,先会用头脑,然后,在会用兵器”。
这一年,长腿给他那昏庸无能的儿子传位,为了让贵族们服从他,长腿想到了一条法令,贵族们有权利与当天结婚的女子共度夜晚。这叫初夜权。
多年后,华莱士学成回乡,在乡民的婚礼上,华莱士一眼就认出了美丽的莫伦,并多次与她约会。第一次,华莱士在雨中骑着她出来,问“多年不见,你怎么认出我的?”莫伦的话却令他失望。“我没有。我看见你盯着我,可我不知道是你”“对不起。我太无礼了。 你总是和陌生人,一起在雨中骑马吗?”莫伦调皮的回答“这是让你离开的好办法。”“要是我下次还敢约你的话,一定先给你写个条”“没用的,我不识字。”“你不识字?”“对”。似乎让华莱士颇感失望。“我一定要!教你识字,好吗”“你要教我识字?”“只要你愿意。 你想学什么语?”“(呵呵)你口气不小”“是啊,你佩服我吗?”“不,为什么”华莱士用法语说“因为我每天都在想你”“如果你能倒立着说法语,我就佩服你”“那我的裙子就要掀起来了”“上帝,你去过那么多地方都还不懂礼貌吗?”“法国人和罗马人更没礼貌”“你去过罗马?”“去过,叔叔带我去朝圣”“那儿怎么样”害羞的还是用法语说“那儿很美,但没有你美”“什么意思”“那里虽然很美,但我属于这里。”……这一段,是电影中少有的感情对白,格外精彩。或许是华莱士最快乐的几分钟。
华莱士本想过平凡的生活。种田放牧。为了躲避初夜权,他们秘密结婚了。然而,该死的士兵把莫伦害死了。也许吉布森看过水浒,华莱士被“逼上梁山”,本以为“为美人怒发冲冠”只是中国古英雄的做法,不是英国人的风度。终于,华莱士爆发了,奋勇杀死了当地的贵族和官员,随他一起反抗的人中有父亲的战友,见识了华莱士的勇猛与精明手段后,高呼“macaulish!Wallace”
在众人的高呼声中,华莱士成为领袖,揭竿而起,为苏格兰人民的自由而斗争,为打倒暴君长腿而奋斗!
…………
华莱士军团惊人地打败了多次战斗,英明传到了长腿耳里。长腿派了300最英勇的重骑兵。这这对华莱士军团来说简直是不可能达到的任务。当得知有1000多苏格兰高地人进行援助时,华莱士怒吼了!“Are you ready for a war!”
在班诺克本战场上,面对30重骑兵,不免有士兵懦弱。
Young soldier: William Wallace is 7 feet tall.
一个年轻的士兵:你不是。威廉姆。华莱士有7英尺高。(当时,威廉姆。华莱士已经因为作战勇敢而富有战略头脑而闻名于苏格兰,普通的人总会将他神化)
William Wallace: Yes, I've heard. He kills men by the hundreds, and if he were here he'd consume the English with fireballs from his eyes and bolts of lightning from his arse.I am William Wallace, and I see a whole army of my countrymen here in defiance of tyranny. You have come to fight as free men, and free men you are.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at freedom? Will you fight? Ay,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威廉姆。华莱士:是的,我听说了。他杀的人数以百计,如果他在这里,他就能从眼中喷出火球,把英国佬打的屁滚尿流。(全体轻松的笑声)我就是威廉姆。华莱士,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支由苏格兰人民组成的反抗暴政的大军。你们是以自由人的身份来到这里的。你门是自由的。失去了自由你们会怎么样??你们还会战斗吗??(很多人:不。一个人高声喊到:我们不要自由,我们要回家,我们会死的)是,战斗,可能会死;逃走,至少能活。日复一日,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换一个机会,就一个,那就是回来告诉我们的敌人,他
们可以夺去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去我们的自由。(全体高喊:自由)
众望所归,赢了,靠的不是兵力和和武力,而是智力。
长腿派了他的媳妇,法国公主伊莎贝拉前去谈判。谈判中,华莱士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公主。他的话讲,“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莫伦的影子”。
被激怒了长腿从英格兰、法国带着庞大之师来到苏格兰,在苏格兰国王罗伯特的支持下,华莱士依然奋勇出击。然而华莱士找的同盟却被长腿收买,以及罗伯特,当华莱士的军团冒死杀敌时,他们转身走了。 被同伴救出的华莱士沉默许久,最后大开杀戒,把背叛他的同盟贵族全杀了——除了苏格兰国王罗伯特。
罗伯特钦佩华莱士,甚至把华莱士当自己的偶像,对于自己无奈的背叛罗伯特愧疚万分,但又时时刻刻恐惧着华莱士的报复。最后,罗伯特邀请华莱士友好谈判,然而一心希望罗伯特掌握大权的罗伯特的父亲却暗地里派人将华莱士捉给长腿。恼羞成怒的罗伯特最终掐着脖子骂父亲是杂种,骂他不是男人。而父亲说,“这是你当国王的交换条件”。从罗伯特失落而又充满仇恨的眼中,我也看出,他本能是个英雄,或是个明君,然而在父亲的笼罩下他不得不做屈服于长腿的苏格兰国王。他本能与华莱士并肩作战,到时候,不是英雄也能做个烈士,为苏格兰的民主自由而奋斗确实是件荣耀的事。父亲说“现在你终于知道什么是仇恨了”,罗伯特给以最冷漠的回答。我的仇恨将随你而去。关上门,走了。
也来谈谈罗伯特的父亲,既然是苏格兰国王的父亲,那便是苏格兰的前国王。贵族的身份,让他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然后才是一个国家的前途,人民的自由。他以为,让儿子当上国王比一切都重要,他也确实让他当上了国王。然而,他却不了解儿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儿子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苏格兰王国。他为长腿抓住了华莱士,却失去了儿子的心。他没有失落感,他仍以为儿子的皇位比一切都重要,即使儿子早就说过“土地,爵位,臣民,权力——毫无意义。”毫无疑问,这位父亲为儿子可谓是鞠躬尽力,但这位父亲的最大失败,却是不了解儿子,似乎是把儿子当作继承皇室的工具。不!罗伯特该是个英雄,去他的权力,去他的爵位,去他的荣华富贵,去他的长腿!去他的统治社会,你该为苏格兰自由而战!
华莱士被关押在了监狱,伊莎贝拉来监狱里探望,希望华莱士认罪,并向国王效忠,来使国王开恩饶了他。这时的华莱士仍以苏格兰人民的自由为首要利益,“他会对苏格兰开恩吗?”“只要你还活着……”“如果我宣誓效忠他,那我就等于是死了 每个人都会死的,但并非每个人活着都有意义。”伊莎贝拉让他喝麻醉药,他拒绝,他说“它会使我麻木。我必须保持清醒。如果我不省人事,或者大声哀号,那么正中长腿下怀。”“我不能忍受你受折磨,喝了它”。华莱士点点头,喝了它。吻别后,依然吐了它。在伟大的爱情的同时,仍以自由为重。这一幕,惊天动地。
绑缚刑场前,华莱士祷告着,要面对现实,面对死亡。然后是一声叹气。
死亡是英雄的必然下场,然而,死于战场者是勇士,死于刑场,却是对英雄的莫大耻辱。有勇气面对死亡,因为他一定坚信苏格兰地自由一定会来。
绑缚刑场,英格兰的群众们无不向他扔鸡蛋,表示对叛国者的不满,我真为这些群众蒙羞,无知的人们不知道,为苏格兰自由起义的叛国者其实也是在为英格兰群众造福。斩首前,华莱士还有机会免死,只要他动一动嘴唇说一句,开恩。躺在十字架上,试图开口,全场安静,群众,以及他的战友期待的目光,等待着他的“开恩”。一直把华莱士看作是热情洒脱的雄狮,如果华莱士飘逸的长发是雄狮的风度,那么这惊天动地的怒吼,便是这头雄狮的最后呐喊。“Freedom!”响彻寰宇,全场沉默,在病床上垂死的爱德华仍不能理解。伊莎贝拉也难以接受。很喜欢高尔基的《海燕》,很喜欢它那热情的火焰,愤怒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也很喜欢海燕那胜利的预言家的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只雄狮俨然化作了海燕,他对自由的渴望和信心,发人深思。
华莱士被斩首后,他的尸体被切成了好几块,他的头被挂在伦敦桥上,四肢被送到不列颠岛的四方边界,以儆效尤。
公元1314年,罗伯特将带着华莱士的战友,向英国效忠。看着战友不服的眼神,犹豫片刻,说:“你们曾和华莱士浴血奋战过,现在现在和我一起战斗吧。”罗伯特,你终于决定当个英雄。苏格兰的爱国者们,不顾食不果腹,敌众我寡,在班诺克本战场上勇猛作战。他们的血战可歌可泣,他们为苏格兰争了光……
没有人知道的是,对方英格兰的新国王,是华莱士和伊莎贝拉的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