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啃的骨头
一
如果女人被允许在办公室争斗中使用核弹,这个世界应该早就被半边天毁灭数亿次了。
“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男)人是多么奇怪的东西!更奇怪的是女人!”
拜伦的这句名言里,“man”是双关语,可以理解为人类,也可以理解成男人。这句话为所有被女人抱怨不成熟,或责怪不够了解女人的男人们,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和帮腔。
西谚有云:一知半解是很危险的。这里有言在先,个人对女性的认识有限,只言片语虽无至理,只愿描述不离寥寥倩影。
世界上最了解女性的人,可能是把女人比作来自金星的约翰•格雷,也可能是富有争议的雪儿•海蒂,但决不可能是自诩玩过两万个女人的前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传奇巨星威尔特•张伯伦,也不可能是号称睡过四个世界小姐并拒绝了三个的乔治•贝斯特,或同样阅女无数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张伯伦1999年去世,当晚十三岁的我看到新闻觉得很诧异,身体如此强壮的运动员,怎么才活到六十几岁?后来了解到他死于心脏病,再联想到他一生纵情声色犬马,就不难理解了。英国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有第五披头士美誉的乔治•贝斯特,六十岁便早早撒手人寰,留下不列颠三岛对天纵奇才的一片哀鸿。人们会记得他脚下的球,而不是他手中的酒瓶,和这位花花公子泡过的女孩的芳名。C罗的名字应该是Copy Ronaldo而不是Cristiano Ronaldo,虽然他与罗纳尔多在绿茵场上的成就尚无法同日而语,但他在玩女人上的成就,已经在复制后者的轨迹了。他来自葡萄牙,据说女性在这个国家的地位相对卑微,但肯定不如日本。他偷吃葡萄从不吐葡萄皮。囫囵吞葡萄,岂知其中味?
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有朝一日他们会明白这一点。这句古话同样适用于那些自以为有多了解女人的男人——再熟悉的路,也有摔跟头的那一天。
男人们别瞎琢磨了,我们的扫描仪,是斗不过女人的血滴子的。最了解女人的,肯定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她妈。
二
与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一样,我一度坚信在职场中只要行事低调,总能做到保全自我,至少能求耳根清静。但这显然低估了某些女人在勾心斗角方面的天赋,和四处撩拂的水袖。最近目睹了周遭的一些破事儿,很有感触,让我极为佩服两年前TVB经典古装剧《宫心计》的编剧们。抛开香港宫廷剧一贯严谨的历史观和精彩的兵戈战,编剧能把女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写地这样精彩,着实厉害。其实我更佩服的,是现实生活中表面笑脸相迎,心里却恨不得把对方碎尸万段的女人。围观的看得心惊肉跳,演戏的居然若无其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戏还是少上演为妙。说句玩笑话,如果每一个女人内心都有一句潜台词,那么重复率最高的应该是: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罗伯特•德尼罗号称好莱坞“戏王之王”,是美国公认的方法派演技的集大成者,地位甚至超过同样以方法派演技著称的马龙•白兰度。有评论说,如果让马龙•白兰度扮演魔鬼,他能找到地狱的入口。德尼罗也有不少广为人知的事迹,比如为了演好《出租车司机》,在纽约开了几个月的出租车以体验生活,以及为《愤怒的公牛》增肥50磅,练拳直至把电影原型、40年代著名中量级拳王拉莫塔击倒。关于德尼罗对体验派的痴迷,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据说一位在戏里演德尼罗对手的演员,邀请他下戏后一块去喝茶,德尼罗的回应是:我他妈的在戏里恨不得一枪爆了你的头,你竟想让我和你一起去喝茶?我相信,如果受邀的是位女士,她很有可能会接受邀请去喝这一杯茶,哪怕她在现实生活中都想一枪把你给嘣了。
在数学方面,我一辈子都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傻瓜。初中时曾经豪取三十三分,这在篮球场上应该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分数,只是这个数字出现在一张一百五满分的试卷上,就有点难看了。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质疑自己的分数是否印证了自己的智商。数学方面的愚蠢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狂热的天文学爱好者,我喜欢读宇宙和时间方面的著作,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和最近出版的《大设计》。如果有朝一日霍金解答时间悖论的“平行空间”理论被论证,那这个宇宙中的杀机就真是无处不在了——根据该理论,每当女人(男人也不例外)的脑海中,燃起杀死对方的念头时,时空就出现了分叉,这个宇宙中随之将存在着她们另一个或无数个已经成为杀人犯的分身。这种理论是符合二进制中,用1和0分别表示“有”和“无”两种选择的。万幸的是,她们一辈子都无法见到宇宙中另一个或另外无数个自己,因为彼此距离实在太遥远了,远远超出了光在人的有生之年所能到达的距离。否则,真的无法想象女人遇到另一个自己时的窘境——她们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却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所有的毛病,并且男人爱她就要包容她的一切缺点。
科幻电影《回到未来》第三集里,马丁的女友在未来见到年老色衰的自己时,晕死了过去,这大概可以预示所有的女人在正视赤裸裸的自己时,会有什么反应了。
可怜可怜男人吧,在今天的中国,眼下再提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侮辱简直大到令人发指。女人已经是多么强大的生物了,早已无需像雷普莉一样,用火枪和搬运机器人对抗异形来证明自我。现代女性虽非师出杨门,却大都自幼便使得一身好刀法,精通一把神器,曰杨二郎的兵器——两面三刀;其中上海的女性是个中翘楚,穆桂英在世,也不敢与她们抢打头阵的机会,因为后者大小战役几乎一场不落。她们虽不通读经史子集,却自通《孙子兵法》,深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道。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是否说明了对权术的热衷与追逐,在中国女性的骨子里从来都是根壮苗红?幸好我们没有把《水浒传》或者《金瓶梅》评为中国最好的小说,否则中国的秘史可以算是一部喜剧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女人一思考,世界就乱套。后面这句玩笑话用在政治上,恐怕不至于曲高和寡,因为从古到今碰了枪杆子的女强人,最终基本上变成了一根搅屎棍,把历史这个大屎缸搅得天翻地覆,比如武则天、慈禧和江青。女人,最好是远离政治,亲近厨房。以前茜说,希望有空了去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旅游,我开玩笑说那就去厨房吧。她做菜没我做的好吃,下面条却是康师傅级别的。
不知道从何时起,“厉害”一词用在女人身上成了贬义词。我们现在说:“这个女人很厉害”,一般是想表示这个女人城府很深,不好对付,与她打交道要小心翼翼。好比我们现在用“风流”二字来形容一个男人,也是不太合适的,听着别扭。现在要是夸赞一个男人“风流赛潘安”,不了解的当你骂他“好色胜西门”。
三
据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约等于零。又有另一说,说生气时人的智商等于零,那么恋爱中发怒的女人,智商应该就是负数了。我数学太差了,还是零加零等于零?所以李清照丧夫后,创作出了不少好的作品?这是很无聊的推断,因为她享受美满的婚姻生活时,也不乏佳作问世。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极强的情感色彩,爱恨情仇从来都是墨水最好的佐料,否则文字只能堆砌成无聊的学术报告,如满桌子淡而无味的青菜豆腐。大喜大悲时,文人往往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一来此时人极需自我表达抒发情绪,文思如尿崩;二来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灵感似泉涌。我注意过,泼妇骂街时机关枪似连贯的语言(语速可以参考电影《八英里》的主题曲,Eminam创作的说唱单曲《Lose Yourself》)也是极富韵律和讲究对仗的,好比哭灵老人的哀唱。
有例为证(请用客家话朗读):
扇鼻了你都不知道怎么擦,诶;
给药你吃都不知道怎么吃,诶;
让你死你都不知道怎么躺,诶……
林语堂认为,如果让女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么多战争了。这话也许在理,但让女人统治国家,未免太容易发生争端了,因为她们实在是太敏感了,恐怕没有人会喜欢一天二十四小时生活在一级戒备的状态中。口舌之争有时候比军备竞赛还要让人疲倦,不信你用X光照射吵架中的两个女人,周围全是蘑菇云。
林语堂对中国女性的评价是很柔和的,甚至可以说是褒扬的。他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和妻子也是先结婚后恋爱,拥有典型的旧中国传统婚姻,却非常美满。金婚送给夫人的“金玉缘”玉佩,被传为佳话。须知大多数当代文人对感情都不是很专一,婚姻也难得美满,鲁迅胡适等也不在话下。鲜为人知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性人物陈独秀,当年曾因嫖娼被北大解除文科学长一职。据说陈是彼时北京红灯区的常客,当年因此丑闻,导致《新青年》的分化。那位被陈所伤的风尘女子相比赛金华,也有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而对于陈独秀的丑闻,胡适主张公私分离处理,但这在现代中国都无法实现的做法,怎么可能在民国得到拥护。否则汪精卫和周作人的文采,不应该是如今这样鲜为人知。
如果用毛主席“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的语录来评判,这帮文人全是流氓。他们举着革命的大旗要废除封建体制,但恐怕只有一样东西,是臭男人们希望保留,却又无法启齿的,那就是旧中国允许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文人们只好互作羞赧,不敢做吠出第一声的狗。五零年婚姻法颁布的前夜,定有不少文人夜不能寐。
苏格拉底怕老婆是出了名的,世人至今也无法理解,他如此博学多才却娶了个悍妇。据说他被老婆臭骂后走出家门,又被老婆楼上倒下的水浇成落汤鸡(场面可以参考《新白娘子传奇》大战蜈蚣精一集中,李公甫在大街上耍剑,被洗脚水淋湿全身)。苏格拉底倒是很豁达:早知电闪雷鸣后必是倾盆大雨。如果取悍妇是为了磨练自己,那这代价也太大了。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先贤似乎都喜欢自讨苦吃,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贤人皆闲人。
苏轼曾写“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嘲笑朋友怕老婆,但怕老婆在很多人眼里算是一种美德,我也认同这一观点,前提是不至于无理取闹。《风神演义》里,姜子牙被刁蛮势利的妻子马氏蹬了,后来姜功成名就,马氏羞愧难当悬梁自尽。但姜子牙排座次时把马氏封为扫帚星,也算念旧情。这是《封神演义》里非常具有黑色幽默的一笔,说明姜子牙是一个好男人。
大多数女人“厉害”,是因为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但女人为了管住自己的男人,穷其一生费尽心思,却忘了管住自己的一张嘴。乐于逞一时的嘴上风流,后果往往是祸从口出。亚当和夏娃之所以被逐出伊甸园,错在夏娃没能经受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犯了基督教的原罪。
张爱玲对女人有很深的洞察,她说,“你向女人猛然提出一个问句,她的第一个回答大约是正史,第二个回答就是小说了”。这就可以解释在中国,男人问女人年龄基本上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按照中国人寒暄的传统套路,第一句话总是“贵姓”,第二句话才是“贵庚”——你问到的基本上是虚构的内容了。再往下问,恐怕就是星座之类的科幻故事了。
梁实秋与张爱玲所见略同:“假如女人所杜撰的故事能够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话虽如此,却很少有女人把她们的幻想症用于正途上,所以世界上靠幻想发了大财的女人只有一个J.K.罗琳。而H.G.韦尔斯,儒勒•凡尔纳,托尔金,阿西莫夫,当然还有倪匡,都是雄性。
四
这两年频频出现高陂妹子外嫁的现象。据说高陂镇政府已经考虑立法限制人才外流了,具体措施包括对外地男子迎娶本地女子征收重税,高陂女子外嫁需提前一年半申报等。狡猾的马智城同学钻了这一空子,赶在法规出台前娶了个虎岗妹子。
勤劳勇敢?敢想敢干?观念开放?思想进步?温柔贤惠?赞扬女性的褒义词就那么几个,早已经在我们自吹自擂时用得一干二净了。小时候我很自豪,因为历史书告诉我,我生长在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长大后我才发现,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是以懒惰怯懦愚蠢出名的。
据说女人是靠水养的,苏杭女人每每被认为是其中典型。人的气质当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毋庸置疑,但如果相貌全都由环境决定的话,穷山恶水的非洲就全是丑女了。
中国不下五个城市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自己,但这句话应该是闽地最好的自然写照。与厦门、泉州等海滨城市不一样的是,闽西地处福建广东交界,主要地形是山地丘陵,水土应当是不错的。但任何对女人或男人地域性的概括与描述,都是零散而片段的,没有一个黑格尔哲学似完整的系统。不同自然环境对人造成的区别,最主要的应该是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All women become like their mothers. That is their tragedy. No man does. That's his”—— 王尔德认为所有的女人都会变得像她们的母亲一样,这是女人的悲剧。而男人的悲剧正好相反,没有一个男人变成他们父亲一样的人。依此看来,要定义女人的特点是比定义男人要简单的,好比提一头呆头呆脑的鹅要比抓一只活蹦乱跳的鸡容易。
事实上我们对某地男女的评价,都源自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有些是空穴来风,有些是口耳相传。比如有初识的朋友得知我是福建人后,恍然大悟:我就说嘛,福建人的颧骨都比较高,你看方舟子的脸型——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未必全无道理,却不够确凿。我只能翻出历史书指着上面一帅小伙的照片解释说:喏,蓝田人和元谋人的颧骨也很高呢。也曾有上海朋友固执地表示:如果你在篮球场上看见又黑又瘦个子不高球技不错的小伙子,一定是福建人。这曾让我愤愤不平,反击说:如果你在篮球场上看见又白又胖有点高穿得很专业球技却一般的,一定是上海人。
福建人大都听过“好男不取福州妹,好女不嫁莆田男”这句评语。对此的解释是,莆田男人粗鄙不可耐,对女人很凶蛮;而福州女子懒惰不顾家,热衷于搓麻将。我常想,要是一个莆田男娶了一个福州妹,那应该是这个家庭乃至福建省,甚至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了。反驳的观点认为,莆田男人很能吃苦耐劳,富有开拓精神,比如莆田很多人偷渡到国外赚钱。可是我发现“吃苦耐劳,富有开拓精神”好像也是龙岩男人乃至客家男人的优点——无论是连绵的山地,还是浩瀚的海洋,都从未阻隔过背山面水的闽地人往外闯的观念。至于福州女人,由于没有接触过,因此不能妄下定论,不过我不太相信当福州的孩子们饿得嗷嗷叫时,他们的母亲会整天自顾东南西北红中發。
高陂话里有“学老不搭客”的说法。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主要的隔阂,在“八里一话”的闽地尤为明显。记得高中时凤城有几个朋友打趣说日后取哪儿的妹子都不会取高陂的妹子,因为高陂话不好听。高陂客家话相对于下洋客家话较硬,可能给人一种很“冲”的感觉。可是为什么我不太爱听江浙一带的吴侬软语呢。上海话是够软了,为什么却如此轻佻?
煤矿一度是高陂经济的起搏器,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千疮百孔的山地,被大火燎光了皮囊,变成了阿Q的头,满是癞疮疤。如今惟一有些价值的就是高陂妹子了。高陂妹子也是勤劳勇敢美丽大方,只是有一点不可取——好赌,这是很要不得的行径。这里说的高陂妹子指的是在高陂安生立命的女性,不分老幼。高陂女孩子可能不信,那就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再反驳也不迟。当然,这归咎于高陂历来的不太好的风气,这一风气又是由高陂男人带起来的。赌博未必是万恶的,它是拉动地方内需的有力杠杆,也是民间融资的一种便捷手段,甚至还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倘若非要说出高陂女性的一个优点来,我会说是顾家。遗憾的是,麻将扑克牌九筛子全是顾家的天敌,何况如今这一美德前必须加“传统”二字。她们对养儿育女的使命感已经在逐渐减弱了。看看林语堂是如何看待女人之于社会的重要性的:
“假如世上没有母亲,单有父亲看管婴孩,一切的婴孩必将于二岁以下一齐发疹而死,即使不死,也必未满十岁流离街上而成扒手。小学生上学也必晚到,大人们办公也不照时候;手绢必积几月不洗,洋扇必月月新买,公共汽车也不能按表开行。世上无女子,将无人送红鸡蛋,也必定没有昏丧喜事,尤其一定没有理发店。”“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人去应付安排。”
应当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女人,一味抨击或抬举都是无趣的。盯着瓶子里空着的部分,我发表了对女人混乱的见解,但瓶子里有水的部分当然不会孰视无睹。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在此声明:男人实在是一种糟透了的动物,不值得大费周章和唾沫四溅。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无毛两足的哺乳动物。男人如果做不成训兽师,便只能成为女人的阶下囚或盘中餐。
男人吹嘘天塌下有他们顶着时,女人都在窃笑:你顶得住我这半边天么?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的,却能征服男人。女人万岁!
如果女人被允许在办公室争斗中使用核弹,这个世界应该早就被半边天毁灭数亿次了。
“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男)人是多么奇怪的东西!更奇怪的是女人!”
拜伦的这句名言里,“man”是双关语,可以理解为人类,也可以理解成男人。这句话为所有被女人抱怨不成熟,或责怪不够了解女人的男人们,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和帮腔。
西谚有云:一知半解是很危险的。这里有言在先,个人对女性的认识有限,只言片语虽无至理,只愿描述不离寥寥倩影。
世界上最了解女性的人,可能是把女人比作来自金星的约翰•格雷,也可能是富有争议的雪儿•海蒂,但决不可能是自诩玩过两万个女人的前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传奇巨星威尔特•张伯伦,也不可能是号称睡过四个世界小姐并拒绝了三个的乔治•贝斯特,或同样阅女无数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张伯伦1999年去世,当晚十三岁的我看到新闻觉得很诧异,身体如此强壮的运动员,怎么才活到六十几岁?后来了解到他死于心脏病,再联想到他一生纵情声色犬马,就不难理解了。英国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有第五披头士美誉的乔治•贝斯特,六十岁便早早撒手人寰,留下不列颠三岛对天纵奇才的一片哀鸿。人们会记得他脚下的球,而不是他手中的酒瓶,和这位花花公子泡过的女孩的芳名。C罗的名字应该是Copy Ronaldo而不是Cristiano Ronaldo,虽然他与罗纳尔多在绿茵场上的成就尚无法同日而语,但他在玩女人上的成就,已经在复制后者的轨迹了。他来自葡萄牙,据说女性在这个国家的地位相对卑微,但肯定不如日本。他偷吃葡萄从不吐葡萄皮。囫囵吞葡萄,岂知其中味?
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有朝一日他们会明白这一点。这句古话同样适用于那些自以为有多了解女人的男人——再熟悉的路,也有摔跟头的那一天。
男人们别瞎琢磨了,我们的扫描仪,是斗不过女人的血滴子的。最了解女人的,肯定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她妈。
二
与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一样,我一度坚信在职场中只要行事低调,总能做到保全自我,至少能求耳根清静。但这显然低估了某些女人在勾心斗角方面的天赋,和四处撩拂的水袖。最近目睹了周遭的一些破事儿,很有感触,让我极为佩服两年前TVB经典古装剧《宫心计》的编剧们。抛开香港宫廷剧一贯严谨的历史观和精彩的兵戈战,编剧能把女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写地这样精彩,着实厉害。其实我更佩服的,是现实生活中表面笑脸相迎,心里却恨不得把对方碎尸万段的女人。围观的看得心惊肉跳,演戏的居然若无其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戏还是少上演为妙。说句玩笑话,如果每一个女人内心都有一句潜台词,那么重复率最高的应该是: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罗伯特•德尼罗号称好莱坞“戏王之王”,是美国公认的方法派演技的集大成者,地位甚至超过同样以方法派演技著称的马龙•白兰度。有评论说,如果让马龙•白兰度扮演魔鬼,他能找到地狱的入口。德尼罗也有不少广为人知的事迹,比如为了演好《出租车司机》,在纽约开了几个月的出租车以体验生活,以及为《愤怒的公牛》增肥50磅,练拳直至把电影原型、40年代著名中量级拳王拉莫塔击倒。关于德尼罗对体验派的痴迷,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据说一位在戏里演德尼罗对手的演员,邀请他下戏后一块去喝茶,德尼罗的回应是:我他妈的在戏里恨不得一枪爆了你的头,你竟想让我和你一起去喝茶?我相信,如果受邀的是位女士,她很有可能会接受邀请去喝这一杯茶,哪怕她在现实生活中都想一枪把你给嘣了。
在数学方面,我一辈子都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傻瓜。初中时曾经豪取三十三分,这在篮球场上应该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分数,只是这个数字出现在一张一百五满分的试卷上,就有点难看了。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质疑自己的分数是否印证了自己的智商。数学方面的愚蠢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狂热的天文学爱好者,我喜欢读宇宙和时间方面的著作,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和最近出版的《大设计》。如果有朝一日霍金解答时间悖论的“平行空间”理论被论证,那这个宇宙中的杀机就真是无处不在了——根据该理论,每当女人(男人也不例外)的脑海中,燃起杀死对方的念头时,时空就出现了分叉,这个宇宙中随之将存在着她们另一个或无数个已经成为杀人犯的分身。这种理论是符合二进制中,用1和0分别表示“有”和“无”两种选择的。万幸的是,她们一辈子都无法见到宇宙中另一个或另外无数个自己,因为彼此距离实在太遥远了,远远超出了光在人的有生之年所能到达的距离。否则,真的无法想象女人遇到另一个自己时的窘境——她们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却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所有的毛病,并且男人爱她就要包容她的一切缺点。
科幻电影《回到未来》第三集里,马丁的女友在未来见到年老色衰的自己时,晕死了过去,这大概可以预示所有的女人在正视赤裸裸的自己时,会有什么反应了。
可怜可怜男人吧,在今天的中国,眼下再提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侮辱简直大到令人发指。女人已经是多么强大的生物了,早已无需像雷普莉一样,用火枪和搬运机器人对抗异形来证明自我。现代女性虽非师出杨门,却大都自幼便使得一身好刀法,精通一把神器,曰杨二郎的兵器——两面三刀;其中上海的女性是个中翘楚,穆桂英在世,也不敢与她们抢打头阵的机会,因为后者大小战役几乎一场不落。她们虽不通读经史子集,却自通《孙子兵法》,深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道。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是否说明了对权术的热衷与追逐,在中国女性的骨子里从来都是根壮苗红?幸好我们没有把《水浒传》或者《金瓶梅》评为中国最好的小说,否则中国的秘史可以算是一部喜剧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女人一思考,世界就乱套。后面这句玩笑话用在政治上,恐怕不至于曲高和寡,因为从古到今碰了枪杆子的女强人,最终基本上变成了一根搅屎棍,把历史这个大屎缸搅得天翻地覆,比如武则天、慈禧和江青。女人,最好是远离政治,亲近厨房。以前茜说,希望有空了去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旅游,我开玩笑说那就去厨房吧。她做菜没我做的好吃,下面条却是康师傅级别的。
不知道从何时起,“厉害”一词用在女人身上成了贬义词。我们现在说:“这个女人很厉害”,一般是想表示这个女人城府很深,不好对付,与她打交道要小心翼翼。好比我们现在用“风流”二字来形容一个男人,也是不太合适的,听着别扭。现在要是夸赞一个男人“风流赛潘安”,不了解的当你骂他“好色胜西门”。
三
据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约等于零。又有另一说,说生气时人的智商等于零,那么恋爱中发怒的女人,智商应该就是负数了。我数学太差了,还是零加零等于零?所以李清照丧夫后,创作出了不少好的作品?这是很无聊的推断,因为她享受美满的婚姻生活时,也不乏佳作问世。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极强的情感色彩,爱恨情仇从来都是墨水最好的佐料,否则文字只能堆砌成无聊的学术报告,如满桌子淡而无味的青菜豆腐。大喜大悲时,文人往往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一来此时人极需自我表达抒发情绪,文思如尿崩;二来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灵感似泉涌。我注意过,泼妇骂街时机关枪似连贯的语言(语速可以参考电影《八英里》的主题曲,Eminam创作的说唱单曲《Lose Yourself》)也是极富韵律和讲究对仗的,好比哭灵老人的哀唱。
有例为证(请用客家话朗读):
扇鼻了你都不知道怎么擦,诶;
给药你吃都不知道怎么吃,诶;
让你死你都不知道怎么躺,诶……
林语堂认为,如果让女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么多战争了。这话也许在理,但让女人统治国家,未免太容易发生争端了,因为她们实在是太敏感了,恐怕没有人会喜欢一天二十四小时生活在一级戒备的状态中。口舌之争有时候比军备竞赛还要让人疲倦,不信你用X光照射吵架中的两个女人,周围全是蘑菇云。
林语堂对中国女性的评价是很柔和的,甚至可以说是褒扬的。他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和妻子也是先结婚后恋爱,拥有典型的旧中国传统婚姻,却非常美满。金婚送给夫人的“金玉缘”玉佩,被传为佳话。须知大多数当代文人对感情都不是很专一,婚姻也难得美满,鲁迅胡适等也不在话下。鲜为人知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性人物陈独秀,当年曾因嫖娼被北大解除文科学长一职。据说陈是彼时北京红灯区的常客,当年因此丑闻,导致《新青年》的分化。那位被陈所伤的风尘女子相比赛金华,也有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而对于陈独秀的丑闻,胡适主张公私分离处理,但这在现代中国都无法实现的做法,怎么可能在民国得到拥护。否则汪精卫和周作人的文采,不应该是如今这样鲜为人知。
如果用毛主席“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的语录来评判,这帮文人全是流氓。他们举着革命的大旗要废除封建体制,但恐怕只有一样东西,是臭男人们希望保留,却又无法启齿的,那就是旧中国允许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文人们只好互作羞赧,不敢做吠出第一声的狗。五零年婚姻法颁布的前夜,定有不少文人夜不能寐。
苏格拉底怕老婆是出了名的,世人至今也无法理解,他如此博学多才却娶了个悍妇。据说他被老婆臭骂后走出家门,又被老婆楼上倒下的水浇成落汤鸡(场面可以参考《新白娘子传奇》大战蜈蚣精一集中,李公甫在大街上耍剑,被洗脚水淋湿全身)。苏格拉底倒是很豁达:早知电闪雷鸣后必是倾盆大雨。如果取悍妇是为了磨练自己,那这代价也太大了。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先贤似乎都喜欢自讨苦吃,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贤人皆闲人。
苏轼曾写“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嘲笑朋友怕老婆,但怕老婆在很多人眼里算是一种美德,我也认同这一观点,前提是不至于无理取闹。《风神演义》里,姜子牙被刁蛮势利的妻子马氏蹬了,后来姜功成名就,马氏羞愧难当悬梁自尽。但姜子牙排座次时把马氏封为扫帚星,也算念旧情。这是《封神演义》里非常具有黑色幽默的一笔,说明姜子牙是一个好男人。
大多数女人“厉害”,是因为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但女人为了管住自己的男人,穷其一生费尽心思,却忘了管住自己的一张嘴。乐于逞一时的嘴上风流,后果往往是祸从口出。亚当和夏娃之所以被逐出伊甸园,错在夏娃没能经受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犯了基督教的原罪。
张爱玲对女人有很深的洞察,她说,“你向女人猛然提出一个问句,她的第一个回答大约是正史,第二个回答就是小说了”。这就可以解释在中国,男人问女人年龄基本上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按照中国人寒暄的传统套路,第一句话总是“贵姓”,第二句话才是“贵庚”——你问到的基本上是虚构的内容了。再往下问,恐怕就是星座之类的科幻故事了。
梁实秋与张爱玲所见略同:“假如女人所杜撰的故事能够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话虽如此,却很少有女人把她们的幻想症用于正途上,所以世界上靠幻想发了大财的女人只有一个J.K.罗琳。而H.G.韦尔斯,儒勒•凡尔纳,托尔金,阿西莫夫,当然还有倪匡,都是雄性。
四
这两年频频出现高陂妹子外嫁的现象。据说高陂镇政府已经考虑立法限制人才外流了,具体措施包括对外地男子迎娶本地女子征收重税,高陂女子外嫁需提前一年半申报等。狡猾的马智城同学钻了这一空子,赶在法规出台前娶了个虎岗妹子。
勤劳勇敢?敢想敢干?观念开放?思想进步?温柔贤惠?赞扬女性的褒义词就那么几个,早已经在我们自吹自擂时用得一干二净了。小时候我很自豪,因为历史书告诉我,我生长在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长大后我才发现,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是以懒惰怯懦愚蠢出名的。
据说女人是靠水养的,苏杭女人每每被认为是其中典型。人的气质当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毋庸置疑,但如果相貌全都由环境决定的话,穷山恶水的非洲就全是丑女了。
中国不下五个城市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自己,但这句话应该是闽地最好的自然写照。与厦门、泉州等海滨城市不一样的是,闽西地处福建广东交界,主要地形是山地丘陵,水土应当是不错的。但任何对女人或男人地域性的概括与描述,都是零散而片段的,没有一个黑格尔哲学似完整的系统。不同自然环境对人造成的区别,最主要的应该是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All women become like their mothers. That is their tragedy. No man does. That's his”—— 王尔德认为所有的女人都会变得像她们的母亲一样,这是女人的悲剧。而男人的悲剧正好相反,没有一个男人变成他们父亲一样的人。依此看来,要定义女人的特点是比定义男人要简单的,好比提一头呆头呆脑的鹅要比抓一只活蹦乱跳的鸡容易。
事实上我们对某地男女的评价,都源自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有些是空穴来风,有些是口耳相传。比如有初识的朋友得知我是福建人后,恍然大悟:我就说嘛,福建人的颧骨都比较高,你看方舟子的脸型——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未必全无道理,却不够确凿。我只能翻出历史书指着上面一帅小伙的照片解释说:喏,蓝田人和元谋人的颧骨也很高呢。也曾有上海朋友固执地表示:如果你在篮球场上看见又黑又瘦个子不高球技不错的小伙子,一定是福建人。这曾让我愤愤不平,反击说:如果你在篮球场上看见又白又胖有点高穿得很专业球技却一般的,一定是上海人。
福建人大都听过“好男不取福州妹,好女不嫁莆田男”这句评语。对此的解释是,莆田男人粗鄙不可耐,对女人很凶蛮;而福州女子懒惰不顾家,热衷于搓麻将。我常想,要是一个莆田男娶了一个福州妹,那应该是这个家庭乃至福建省,甚至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了。反驳的观点认为,莆田男人很能吃苦耐劳,富有开拓精神,比如莆田很多人偷渡到国外赚钱。可是我发现“吃苦耐劳,富有开拓精神”好像也是龙岩男人乃至客家男人的优点——无论是连绵的山地,还是浩瀚的海洋,都从未阻隔过背山面水的闽地人往外闯的观念。至于福州女人,由于没有接触过,因此不能妄下定论,不过我不太相信当福州的孩子们饿得嗷嗷叫时,他们的母亲会整天自顾东南西北红中發。
高陂话里有“学老不搭客”的说法。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主要的隔阂,在“八里一话”的闽地尤为明显。记得高中时凤城有几个朋友打趣说日后取哪儿的妹子都不会取高陂的妹子,因为高陂话不好听。高陂客家话相对于下洋客家话较硬,可能给人一种很“冲”的感觉。可是为什么我不太爱听江浙一带的吴侬软语呢。上海话是够软了,为什么却如此轻佻?
煤矿一度是高陂经济的起搏器,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千疮百孔的山地,被大火燎光了皮囊,变成了阿Q的头,满是癞疮疤。如今惟一有些价值的就是高陂妹子了。高陂妹子也是勤劳勇敢美丽大方,只是有一点不可取——好赌,这是很要不得的行径。这里说的高陂妹子指的是在高陂安生立命的女性,不分老幼。高陂女孩子可能不信,那就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再反驳也不迟。当然,这归咎于高陂历来的不太好的风气,这一风气又是由高陂男人带起来的。赌博未必是万恶的,它是拉动地方内需的有力杠杆,也是民间融资的一种便捷手段,甚至还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倘若非要说出高陂女性的一个优点来,我会说是顾家。遗憾的是,麻将扑克牌九筛子全是顾家的天敌,何况如今这一美德前必须加“传统”二字。她们对养儿育女的使命感已经在逐渐减弱了。看看林语堂是如何看待女人之于社会的重要性的:
“假如世上没有母亲,单有父亲看管婴孩,一切的婴孩必将于二岁以下一齐发疹而死,即使不死,也必未满十岁流离街上而成扒手。小学生上学也必晚到,大人们办公也不照时候;手绢必积几月不洗,洋扇必月月新买,公共汽车也不能按表开行。世上无女子,将无人送红鸡蛋,也必定没有昏丧喜事,尤其一定没有理发店。”“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人去应付安排。”
应当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女人,一味抨击或抬举都是无趣的。盯着瓶子里空着的部分,我发表了对女人混乱的见解,但瓶子里有水的部分当然不会孰视无睹。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在此声明:男人实在是一种糟透了的动物,不值得大费周章和唾沫四溅。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无毛两足的哺乳动物。男人如果做不成训兽师,便只能成为女人的阶下囚或盘中餐。
男人吹嘘天塌下有他们顶着时,女人都在窃笑:你顶得住我这半边天么?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的,却能征服男人。女人万岁!
-
Labruyè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8-31 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