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漂十年(一)
十年前,3月初的一个周日的傍晚,我傻呵呵的拖着行李箱从北京站出来,开始了在北京谋生的日子,一晃整整十年,我在这个城市的日子算不上闯荡、也算不上拼搏,就是谋生而已。具体哪天我早忘了,但我记得非常清楚的肯定是三八节前不久,因为刚到单位就卖力气干活来着:吭哧吭哧的把两箱洗发水-单位发的福利,从三楼抬到二楼,女同志发大瓶,男同志发小瓶。一枚大叔攥着那瓶子,慢悠悠的问道:为什么给我们发小瓶啊?工会主席答:男的头发短!…..三八节!!!给你们发就不错了。
因为当时我还没毕业,不是正式职工,就连小瓶都没有。
从北京站出来那天和几个老同事打车去单位宿舍,因为我还带着行李箱,只能打1块6的富康(那个时候北京的出租车分两种,夏利是1块2一公里,富康是1块6),车子上了长安街右转东行,过了建国门桥,国贸CBD就近在咫尺了,那一片高楼大厦的阵势是我在南京没有见过的,多而密,灯火辉煌,车子开过国贸桥那一刻心里微微颤了一下,说不清什么感觉。但我们那辆车却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继续向东,转向东南四环,越走越凄凉,旋而上了京沈高速,再走辅路….
我分明看到的是一片片田野,车灯照亮下,前面不远处还有一池池荷塘,虽然那时也就是晚上8点左右,路上前后还有别的车,司机大哥还是很警觉的点上了烟,车速越来越快,司机大哥还是难掩焦虑,不停的问:到了吗?到了吗?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心里也问了很多遍,终于在一条乡间小路的尽头,迎来一片华丽丽的灯火:一条双车道的马路和路边的一间饭馆,俩小卖部以及旁边灯火阑珊的一个小区-这就是我到北京后的第一个家——朝阳区黑庄户××家园×排×号
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我妈都把那地方叫成:黑户庄,总也改不过来。
我这个黑户庄的新黑户,没房没车没户口,连暂住证都没有,只有一个4人宿舍里的一张小床和一个柜子。就从这里开始了北漂生活。
这小区是由黑庄户乡政府和某开发商开发的一片小产权房,我们的宿舍是在一套联排别墅,这给我造成的阴影就是后来一看到联排别墅我就想到宿舍。我们的宿舍是在二楼,三间屋,我们这间大的住4个人,旁边两间小的各住两个人。一楼客厅就是大家娱乐休闲的地方,后来这里摆满了电脑几乎变成一个小网吧。客厅旁边的屋子存放一些资料、物品和作为我们销售的一些产品的临时库房。一来到这里老同事就教育我们要低调,别让人家误把我们这里当成非法传销窝点给举报了。
8个人都是小伙子,包括我们这个团队的领导,老刘,那个老伙子――曾经做过大学老师。小区有班车直达国贸,大家都是作销售,白天坐班车出门,跑业务,拜访客户,晚上下了班就回来。大家每月交点儿伙食费,然后分成两组,轮流做饭。如果这个月轮到你做饭呢,就早点儿下班。
我到这里的第二天没有像他们一样出门,因为还没有具体的市场交给我。我和另外一个新学生,作为新人,早上起来就自觉开始打扫卫生。这是老陈笑眯眯的告诉我们的。记得我俩正在拖地,老王从楼上下来,乐呵呵的看着我俩,蹦出一句:“嘿!又来新学生啦,我说这地上怎么干净多了呢,好好干啊…” 然后背着他那小书包扬长而去。
第二天不用我再打扫卫生了,跟着一个老同事去拜访客户,开始了在北京的销售生活。和我最初的想像以及很多人初到北京的生活完全不同,我在这里销售生活意想不到的轻松,不仅我,那个别墅里的8个人都那样。大多数时候,我们每周就上3天半的班:周五我们几乎是不去上班的。记得我刚到的第一周跟着老同事见习:就是跟每个人跑一天市场,到周五轮到和老蒋一起,结果周四晚上老蒋就给我打招呼,说明天不用那么早出去啊,咱们坐9点半的班车就可以。后来等我们到客户那儿就快11点了,蜻蜓点水的见过几个人后,老蒋就把我带到附近一家很高档的餐厅,用一顿丰盛的午餐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并且很郑重其事的告诉我,周五不用上班的,你自己知道就好了。
周五就这样了,周一到周四期间有一天下午是要回来踢球的。但大家口头上都不叫踢球,都说回去开周例会,当然周例会也开,就是在踢完球的晚饭桌上,老刘跟大家说点儿事儿。
可那个时候的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我不喜欢北京,北京太大了,有一次我从海淀黄庄一个客户那儿回来,又是公交,又是地铁的,可还是差几分钟没赶上班车,只好默默的再等一个小时。从客户那儿出来的时候4点多,回到宿舍都8点半了。
北京气候不好,春天沙尘暴此起彼伏,满天黄土。我一睁眼,立即穿越到新龙门客栈。夏天燥热,都说南京是火炉,可北京的夏天就是桑拿蒸房啊。冬天干的要死,嘴唇不是起泡,就是干裂,走哪儿都是静电,整个人立刻变身霹雳贝贝。
北京的房价太贵了,三环里稍微像样点儿的房子都得七八千一平,就我们那个小区,别看小产权,还要2600一平呢。2600在南京可以在白下区买房了。通县!?多远啊。。。房子也要2000多,个别的还要3000,真是抢钱啊。
北京人不好,说话像嘴里含了一块热山芋,我在公共汽车上经常能遇到北京人吵架,即便是衣冠楚楚的女子,开口闭口也是傻B,NMB。有一次做电车109,结果有人突然大喝一声:哎呀,我的钱包丢了!!于是司机就一脸无奈的把车停在路边,大冬天的一车人就那么冻在车里……等警察。混乱大约在不到十分钟之后就开始了,骂街的,翻窗户的......我最受不了的,还是那人们脸上那种麻木、烦躁的表情,漫长的一个小时后警察来了….
我更不喜欢“销售”这个工作,我甚至一直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工作。
我受不了和陌生人打交道,在最初接手业务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整日无所事事。我跟客户没什么话说,我的客户喜欢聊家庭,聊孩子,聊穿衣时尚,聊商场打折。这些都是我的弱项。
刚开始请客户吃饭的时候,我只会傻吃,气氛沉闷而无聊,买完单我僵硬的笑着送客户离开。看着发票上“巨额”的数字都想哭。
我们等小区班车的地方是在国贸桥东北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一家夜总会,叫什么名字忘记了。有时候等8点半以后的班车,可以看到那儿的姑娘们花枝招展的去上班。在我看来,我们干的工作和她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两件事儿:
一次我等了一个多小时见到一个很高级别的客户。在我给他介绍完产品并把产品资料递给他的时候,他转身就把我递给他的资料丢进了垃圾桶。显然他察觉到我表情的扭曲,临别送了我一句:念了这么多年书,干嘛干这个工作啊? 他那不屑和鄙夷的神情深深的刺痛了我。
和我一起来这个公司的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和我相比,他显得要社会的多。他显然更相信关系搞定一切,于是每天都陪领导玩游戏,打扑克;而我却笃信学习改变命运,一个人猫在楼上默默看书。然后几个月过后,他的业绩要比我好很多。这让我很沮丧,于是就想看看有什么机会可以早一天离开这个地方,摆脱这份工作。
我在黑庄户住了整3年,04年的4月那时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也就搬离了黑庄户,再也没有回去过。后来有一年我去唐山出差,走京沈高速,车子驶近那片区域的时候,我的鼻子还酸了一下。
因为当时我还没毕业,不是正式职工,就连小瓶都没有。
从北京站出来那天和几个老同事打车去单位宿舍,因为我还带着行李箱,只能打1块6的富康(那个时候北京的出租车分两种,夏利是1块2一公里,富康是1块6),车子上了长安街右转东行,过了建国门桥,国贸CBD就近在咫尺了,那一片高楼大厦的阵势是我在南京没有见过的,多而密,灯火辉煌,车子开过国贸桥那一刻心里微微颤了一下,说不清什么感觉。但我们那辆车却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继续向东,转向东南四环,越走越凄凉,旋而上了京沈高速,再走辅路….
我分明看到的是一片片田野,车灯照亮下,前面不远处还有一池池荷塘,虽然那时也就是晚上8点左右,路上前后还有别的车,司机大哥还是很警觉的点上了烟,车速越来越快,司机大哥还是难掩焦虑,不停的问:到了吗?到了吗?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心里也问了很多遍,终于在一条乡间小路的尽头,迎来一片华丽丽的灯火:一条双车道的马路和路边的一间饭馆,俩小卖部以及旁边灯火阑珊的一个小区-这就是我到北京后的第一个家——朝阳区黑庄户××家园×排×号
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我妈都把那地方叫成:黑户庄,总也改不过来。
我这个黑户庄的新黑户,没房没车没户口,连暂住证都没有,只有一个4人宿舍里的一张小床和一个柜子。就从这里开始了北漂生活。
这小区是由黑庄户乡政府和某开发商开发的一片小产权房,我们的宿舍是在一套联排别墅,这给我造成的阴影就是后来一看到联排别墅我就想到宿舍。我们的宿舍是在二楼,三间屋,我们这间大的住4个人,旁边两间小的各住两个人。一楼客厅就是大家娱乐休闲的地方,后来这里摆满了电脑几乎变成一个小网吧。客厅旁边的屋子存放一些资料、物品和作为我们销售的一些产品的临时库房。一来到这里老同事就教育我们要低调,别让人家误把我们这里当成非法传销窝点给举报了。
8个人都是小伙子,包括我们这个团队的领导,老刘,那个老伙子――曾经做过大学老师。小区有班车直达国贸,大家都是作销售,白天坐班车出门,跑业务,拜访客户,晚上下了班就回来。大家每月交点儿伙食费,然后分成两组,轮流做饭。如果这个月轮到你做饭呢,就早点儿下班。
我到这里的第二天没有像他们一样出门,因为还没有具体的市场交给我。我和另外一个新学生,作为新人,早上起来就自觉开始打扫卫生。这是老陈笑眯眯的告诉我们的。记得我俩正在拖地,老王从楼上下来,乐呵呵的看着我俩,蹦出一句:“嘿!又来新学生啦,我说这地上怎么干净多了呢,好好干啊…” 然后背着他那小书包扬长而去。
第二天不用我再打扫卫生了,跟着一个老同事去拜访客户,开始了在北京的销售生活。和我最初的想像以及很多人初到北京的生活完全不同,我在这里销售生活意想不到的轻松,不仅我,那个别墅里的8个人都那样。大多数时候,我们每周就上3天半的班:周五我们几乎是不去上班的。记得我刚到的第一周跟着老同事见习:就是跟每个人跑一天市场,到周五轮到和老蒋一起,结果周四晚上老蒋就给我打招呼,说明天不用那么早出去啊,咱们坐9点半的班车就可以。后来等我们到客户那儿就快11点了,蜻蜓点水的见过几个人后,老蒋就把我带到附近一家很高档的餐厅,用一顿丰盛的午餐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并且很郑重其事的告诉我,周五不用上班的,你自己知道就好了。
周五就这样了,周一到周四期间有一天下午是要回来踢球的。但大家口头上都不叫踢球,都说回去开周例会,当然周例会也开,就是在踢完球的晚饭桌上,老刘跟大家说点儿事儿。
可那个时候的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我不喜欢北京,北京太大了,有一次我从海淀黄庄一个客户那儿回来,又是公交,又是地铁的,可还是差几分钟没赶上班车,只好默默的再等一个小时。从客户那儿出来的时候4点多,回到宿舍都8点半了。
北京气候不好,春天沙尘暴此起彼伏,满天黄土。我一睁眼,立即穿越到新龙门客栈。夏天燥热,都说南京是火炉,可北京的夏天就是桑拿蒸房啊。冬天干的要死,嘴唇不是起泡,就是干裂,走哪儿都是静电,整个人立刻变身霹雳贝贝。
北京的房价太贵了,三环里稍微像样点儿的房子都得七八千一平,就我们那个小区,别看小产权,还要2600一平呢。2600在南京可以在白下区买房了。通县!?多远啊。。。房子也要2000多,个别的还要3000,真是抢钱啊。
北京人不好,说话像嘴里含了一块热山芋,我在公共汽车上经常能遇到北京人吵架,即便是衣冠楚楚的女子,开口闭口也是傻B,NMB。有一次做电车109,结果有人突然大喝一声:哎呀,我的钱包丢了!!于是司机就一脸无奈的把车停在路边,大冬天的一车人就那么冻在车里……等警察。混乱大约在不到十分钟之后就开始了,骂街的,翻窗户的......我最受不了的,还是那人们脸上那种麻木、烦躁的表情,漫长的一个小时后警察来了….
我更不喜欢“销售”这个工作,我甚至一直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工作。
我受不了和陌生人打交道,在最初接手业务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整日无所事事。我跟客户没什么话说,我的客户喜欢聊家庭,聊孩子,聊穿衣时尚,聊商场打折。这些都是我的弱项。
刚开始请客户吃饭的时候,我只会傻吃,气氛沉闷而无聊,买完单我僵硬的笑着送客户离开。看着发票上“巨额”的数字都想哭。
我们等小区班车的地方是在国贸桥东北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一家夜总会,叫什么名字忘记了。有时候等8点半以后的班车,可以看到那儿的姑娘们花枝招展的去上班。在我看来,我们干的工作和她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两件事儿:
一次我等了一个多小时见到一个很高级别的客户。在我给他介绍完产品并把产品资料递给他的时候,他转身就把我递给他的资料丢进了垃圾桶。显然他察觉到我表情的扭曲,临别送了我一句:念了这么多年书,干嘛干这个工作啊? 他那不屑和鄙夷的神情深深的刺痛了我。
和我一起来这个公司的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和我相比,他显得要社会的多。他显然更相信关系搞定一切,于是每天都陪领导玩游戏,打扑克;而我却笃信学习改变命运,一个人猫在楼上默默看书。然后几个月过后,他的业绩要比我好很多。这让我很沮丧,于是就想看看有什么机会可以早一天离开这个地方,摆脱这份工作。
我在黑庄户住了整3年,04年的4月那时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也就搬离了黑庄户,再也没有回去过。后来有一年我去唐山出差,走京沈高速,车子驶近那片区域的时候,我的鼻子还酸了一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