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友记的感受
每次看《老友记》都觉得乐不可支,非常开怀。而这也使我有了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一个人的感觉、想法是不可以压制的,人的头脑是非常灵活的,它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想到非常多的内容,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点friends给了我好多的启发,里面的人几乎从来不遮掩、欺骗自己的感觉,他们的思考、感受总是如淙淙流水,滔滔不绝,而且他们几乎从不避讳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他们自私自利,Monica会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借故打碎Reachel放在自己家里的台灯,几个人会争和Joey一起去看电影首映的一张票,Phebe会为Monica不找自己这个按摩师按摩而生气。。。。每个时刻他们都很真,很鲜活,每个时刻都是新的。。因为他们很少徘徊于某些道德仪礼等这些但求在理念上颠扑不灭的东西的纠结中,而多只是基于事情实际进展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来思考和做事。当然他们不是全然只顾自己。当Ross知道Joey使Reachel误认为自己被Joey求婚后,他很对J生气,但是我认为就事实来说,这一点怪不得J,只是个误会。J没有必要请求R的谅解,可是R毕竟是R,他认真地生气了;而J也毕竟是J,他去请求R的原谅了。
如果将以上对剧中人物的分析放在一个对比的视野上,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与孩子对比的话,我想剧中人很接近孩子,他们脑中几乎没有什么应该和不该。而与中国人对比的话,差异非常大的是中国人脑中背负着太多理念至上的东西。当然对于剧中所表达的种种,我并不是非常顺利、毫无保留地现在就无比赞同的,只是觉得自己之前常遇到的被讳莫如深的话语或场景竟然在剧中是小菜一碟,就像开个玩笑一样。Monica的爸爸发现她和Chandler在医院的清洁室发生关系,如果这是在中国,绝对是另两方都要钻地缝的事情,但是夫妇俩和他们的爸爸却还能站在一起说话,并探讨如此之类问题,虽然各自也有些觉得不好意思。当时我就在想,他们对所有实际存在、发生的事物和事情都是觉得可以面对的,没有什么绝不应该的。
另外,在看这个剧的过程中我也又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其实不是新的收获,但却是一剂效力极强的强心针。那就是人的感觉、认知发展需要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到哪一步不会做怎样的事,不经历一个过程就达不到某种状态。我曾常常想要压制住自己某些情绪,当自己不想写论文,不想做课题时,我都告诉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情绪,应该认识到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而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压制住,或者不管有没有压制住,结果是我做起这些事情来还是不能用心投入。同时,基于此,我也发现,我为什么老是要压制自己的情绪,那是因为我自己总是爱应外在之要求行事,将外界的事情置于自己之上。
意识到这,我再来面对当下之急的论文时,就从容了许多,很多的期待和压力让位了些给量力而行,反之让我有了对写作更周全、更认真仔细的思考。
如果将以上对剧中人物的分析放在一个对比的视野上,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与孩子对比的话,我想剧中人很接近孩子,他们脑中几乎没有什么应该和不该。而与中国人对比的话,差异非常大的是中国人脑中背负着太多理念至上的东西。当然对于剧中所表达的种种,我并不是非常顺利、毫无保留地现在就无比赞同的,只是觉得自己之前常遇到的被讳莫如深的话语或场景竟然在剧中是小菜一碟,就像开个玩笑一样。Monica的爸爸发现她和Chandler在医院的清洁室发生关系,如果这是在中国,绝对是另两方都要钻地缝的事情,但是夫妇俩和他们的爸爸却还能站在一起说话,并探讨如此之类问题,虽然各自也有些觉得不好意思。当时我就在想,他们对所有实际存在、发生的事物和事情都是觉得可以面对的,没有什么绝不应该的。
另外,在看这个剧的过程中我也又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其实不是新的收获,但却是一剂效力极强的强心针。那就是人的感觉、认知发展需要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到哪一步不会做怎样的事,不经历一个过程就达不到某种状态。我曾常常想要压制住自己某些情绪,当自己不想写论文,不想做课题时,我都告诉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情绪,应该认识到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而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压制住,或者不管有没有压制住,结果是我做起这些事情来还是不能用心投入。同时,基于此,我也发现,我为什么老是要压制自己的情绪,那是因为我自己总是爱应外在之要求行事,将外界的事情置于自己之上。
意识到这,我再来面对当下之急的论文时,就从容了许多,很多的期待和压力让位了些给量力而行,反之让我有了对写作更周全、更认真仔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