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互助求职网的评价一览(选摘)
【网站介绍】
Huzhujob 革命性地开创了中国第四种求职方式。
Huzhujob 被评价为“大学生应该经常上的十大新兴网站”之一。
Huzhujob 创立一年之内即获得国内外140余家媒体关注与报道。
Huzhujob 拥有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真实网友组织—互友会,活动不断。
Huzhujob 不仅仅是一个求职招聘网站,真实交友、相互帮助也盛行其中。
2007年5月份开始,在古都南京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求职招聘网站,这个网站以其独特的求职方式,迅速获得了全国各地求职者的青睐!很多人不但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了工作,还交到了本地或异地朋友,获得了帮助!这个网站就是正在风行于网络的互助求职网(huzhujob.com)。
互助求职网颠覆了以往的求职方式,被媒体评价为“求职方式的革命”,被普遍引用于“大学生应该经常上的十大新兴网站”之一,互助求职也从2007年开始成为一种新鲜的时尚和潮流。
2007年5月1日,互助求职第一人刘柏龙在中国南京创立互助求职网,一年后的2008年5月1日,网站管理中心从南京搬迁到苏州,网站运营和维护开始走上正轨!
网站特色:以互助的方式求职就业(求职招聘+真实交友+互帮互助)
网站精神:诚信、互助、友善、和睦
网站使命:通过真实交友,相互帮助,让求职更快捷、更省钱、更方便、更温暖。
网站价值观:真实诚信、友好博爱、知恩图报
网站口号:在家靠父母,在外靠互友!
【媒体和社会各界评价互助求职】(截止2008年5月14日)
互助求职网创立一年来,由于互助求职是对以往求职方式的创新,所以短期内引起了140余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下面是国内外部分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互助求职的评论:
我们希望互助求职网使正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找工作变得更容易。中国的这种生活方式不久就会传遍世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基于中国疆域辽阔,并且在就业方面大都市更具有吸引力的特点,大学生们在就业方面的互助互利成为韩国节目组十分感兴趣的看点,当然也是中国年轻一代描绘出的具有新意的风景。
------------韩国中央-KBS电视台
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社会的来临,用网络互助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大学生异地求职往往多有不便,在互助求职论坛上联系一两个当地的网友,有的提供交通和住宿的指南,有的甚至直接提供免费住宿,既降低求职成本、又可以结交朋友。许多网络互助的温情故事不断地见诸报端,让我们感动。善用网络,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除了帮助,还有爱心、温暖和回报。
------------广州日报
到异地求职,意味着即将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很多求职者在苦寻工作过程中难言的酸楚所在。近来,一种名为“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正在网络上悄然风行,不少求职者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互相提供帮助,以此来降低求职的成本,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上海 新闻晚报
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交通、住宿等该怎么办呢?互助求职帮了大忙!
------------江苏卫视 1860新闻眼
目前在网络上开始风行的这种互助行为,应该主要是出于节约求职成本的考虑。互助的网友能提供相关的有用信息、资源或者是能够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的食宿、交通问题,“互助求职”不失为现代求职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中介师 陆晴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互友”。大学生中兴起“互助求职”,加入互助网络的成员要接待外地来求职的大学生,帮对方安排住宿,各高校的招聘会时间、主题也都摸得一清二楚,此外还要随时留意各高校的内部网站,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外地“互友”。如果他们到外地求职应聘,也将享受“同等待遇”。
------------《中国青年报》一周声音栏目
去一个陌生城市找工作,人生地不熟不说,在交通、住宿、生活等方面花费也过多。这时如果有一个朋友能提供一些当地信息,并给予一定的帮助,那么无疑将事半功倍。这种“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正在网络逐步火爆,即将毕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协助,以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
------------上海青年报
谈及互助求职的好处,很多互友表示,异地求职最大的难处在于对陌生城市未知的恐惧及成本过高。而当地互友的出现,好像把异地求职变成探亲访友,一场求职下来,朋友又多了不少。同时还会节约成本,至少不会多花冤枉钱了。
------------北京青年报
互助求职的兴起,为大学生求职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可以扩大相互的交友圈。他们通常是在互助求职网站或者论坛认识,通过事先约定,当求职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求职的时候,事先约好当地“互友”会在交通、住宿、租房、就业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
这种被称为“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开始风行,并得到了许多求职者的青睐。
------------青岛财经日报
随着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到异地去求职,一种名为“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正在网络上悄然风行。
------------河北工人报
近来,一种“互助求职”的新型方式在互联网上悄然风行。专家表示,找异地人帮忙的方式虽然让大学生节约了求职成本。
------------齐鲁晚报
目前,尝试过互助求职的人谈论最多的是一个叫“互助求职网”的网站,因为有很多求职者是在成为该网站的注册会员后才享受到“互助求职”的乐趣的。互助求职起源于2005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奔赴外地,以寻觅更多的就业机会。求职者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互相提供信息帮助,以此来降低求职的成本,提高就业的成功率。互助求职的理念提出了“求职+交友+互助”的新模式,将求职、交友、旅游、互助等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大学生异地求职带来的种种不便,拓宽了就业渠道。
------------北京人才市场报
如果是交情比较深、双方都比较了解的网友进行互助,应该没有问题
------------智联招聘网
求职者能够通过互帮互助来找工作,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与以往单枪匹马地找工作相比,各地求职者一起在网络上交流求职信息,无疑对降低求职成本大有裨益。
------------青岛市人力资源市场
“现在跨地区求职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也导致大学生求职成本上升。与以往单枪匹马的找工作相比,各地学生一起在网络上交流求职信息,互补互助,无疑对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大有裨益。”
------------贵州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近日,“互助招聘”在网络逐步火爆,即将毕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协助,以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
------------人才快车网
到异地求职,意味着将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一笔不小的开支。怎么办?目前,借助网络的力量,“互助求职”在大学毕业生中正悄然流行。
------------华商晨报
网络“互助求职” 作为新兴的求职互助方式,能够为大学生求职提供多方面的便利。这种学生互助的形式比较新颖,也很有创意。如果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大学生就业很有帮助。我们也会关注这种方式,有条件的话还能和网站合作,帮网站把关,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石家庄市人才中心
在大多数网友眼中“互助求职”的最大魅力体现在异地求职中。去一个陌生城市找工作,如果有一个朋友能提供一些当地信息,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无疑将事半功倍。
------------广州视窗
各地求职者在网上交流求职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一件好事。
------------山东人才网市场运营总监 张哲
网络让求职方式多元化,“互助求职”不失为现代求职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通信信息报
网上相识,网下互助!省成本,积人脉,互助求职山西受青睐。
------------山西日报
东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于程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的求职方式,通过“互助求职网”结交“互友”,尝试异地互助求职。随后,记者询问了她的多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其中有多数表示,自己已经在“互助求职网”上注册,希望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东北新闻网
上周起,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连续举办3个网上招聘周,省内高校也将陆续召开校园双选会,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高潮开始到来。而此时此刻,南京高校中一群被称为“互友”的人也忙碌起来,除了接待外地来求职的大学生,帮对方安排住宿外,各高校的招聘会时间、主题也都摸得一清二楚。这就是最新兴起的“互助求职”。
------------东方卫报
异地求职最大的难处在于对陌生城市未知的恐惧及成本过高。而当地互友的出现,好像把异地求职变成探亲访友,一场求职下来,既少花了冤枉钱,还交了新朋友。
------------光明网
各地的毕业生一起在网络上交流求职信息互相帮助,无疑可以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促进地域间的人才流动,这是好现象。
------------辽宁省人才中心就业指导师 孙凤歧
若你想去其他城市找工作,住宿、交通是大问题。现在大学生对网络很精通,前不久出现了一家专门为异地求职者服务的网站“互助求职网”,在求职上也可发挥这种优势,通过“互助求职”寻找自己要去应聘城市的互友,联系好后,住在互友处,或者获得互友推荐的经济型住宿,达到共享就业资源、降低求职成本、交朋友的目的。
------------绍兴天天商报
一般来说,互助求职的网友会推荐当地价格合理、安全、便宜的旅店,熟悉的朋友甚至被邀请住在自己家里或宿舍;为他们提供招聘市场信息,带他们去吃真正的本地小吃,逛有价值的景区,费用大多AA。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新疆大学2008届法学专业的学生李威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的求职方式,通过“互助求职网”结交“互友”,尝试异地互助求职,有不少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已经找到了工作。
------------乌鲁木齐晚报
【互助求职网发展历程回顾】
2005年,当时在哈尔滨某高校念大四的刘柏龙,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发布公告,表明自己将要往南方求职,希望一路上可以得到当地互友的指导,并承诺予以类似的回报,随后在网站上公开了自己的求职简历,照片,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等。随后如愿以尝,刘柏龙在各城市奔波求职的过程中,得到了各地互友的热情指导与帮助,不仅使自己的求职变的轻松,温暖,节约,方便,还交到了一批朋友!
2005年-2007年之间,在南京工作的刘柏龙热情帮助了各地到南京求职、游玩、出差的互友数百人次,因其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喜欢结交朋友,被互友戏称为“小宋江”,其居住之所被互友们形象地称之为“卧龙岗”,卧龙岗经常留宿外地互友,曾经一度成了外地互友们到南京的临时落脚点。
2007年年初,在众多热心互友的建议和支持下,刘柏龙决定创立一个网站,将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网络复制给全国各地的求职者,让大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获得帮助,结识朋友,增加人脉。于是,“互助求职”这一全新的概念应运而生。
2007-4月中旬,在众多热心老互友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互助求职网进入最后的论证阶段。
2007-5-1,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刘柏龙自学完成论坛环境的搭建,随后毅然出资购买服务器和空间,“互助求职网”正式开通。网站坚持实名制,强调真实性,出于安全考虑,网站要求注册用户必须参加真实身份认证之后方可到现实中相互帮助,这个认证即是后来的互友认证,该认证是免费的。
2007-6-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互助求职网组织南京互友周末登山活动,南京10余位互友参加了本次聚会活动,拉开了各地互友聚会的序幕!南京的活动之后,各地互友纷纷响应,全国各地互友聚会如火如荼的展开。
2007-6-17,十多天前的第一次互友聚会让互友们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南京互友会在长江畔组织了第二次本地互友聚会。
6月20,网站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武汉《长江商报》报道了互助求职,标题为“异地互助求职风行网络”。文章指出:近日,‘互助求职’在网络逐步火爆,即将毕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协助,以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
6月24日,长沙互友聚会:披星戴月爬岳麓山活动,湖南省近20位互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7-2,无锡互友组织了首次聚会活动,10余位互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7-15,网站站长刘柏龙应各地互友邀请,前往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上海等地,到了10多个地方,总花费不到1000元。被互友评论为互助的经典案例:省钱又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而且,使大家看到,互友们的互助不仅仅局限在求职上,外出游玩,出差等等,都可以互助,可以说,互助无处不在!刘柏龙的这次出行拓展了互助的外延,使互助开始多样化,生活化!
8月份,《上海新闻晚报》、《上海青年报》、《东方网》等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互助求职,称互助求职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9月初,网站总部正式启用“卧龙岗”这一名称。卧龙岗,当初原本是网站创始人刘柏龙用来对自己卧室的命名,喻示自己要像当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一样,志存高远,修身养性,因此现在的卧龙岗又被广大互友普遍认为是藏龙卧虎之地。后来,由于卧龙岗经常兼作网站管理、互友交流和小聚的场所,而且网站的大部分管理都出自于这里,于是慢慢地,“卧龙岗”逐步成了网站总部和互友会总部的代称。
9-4,遥远的朋友带来了金秋的问候——新疆、湖南、安徽、江苏等地新老互友相聚六朝古都南京,使平时活跃于线上的互友变成了线下无话不谈的朋友。
9月份,互助求职网开创性的启用“互友”这个称谓,互友特指经过网站认证的资料真实、完整的用户!使经过网站认证的真实会员有了一个区别于一般会员的专有名称。这一事件在互友公开投票评选中,入选年终“网站10件大事”之一。
9月份,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整版报道互助求职,报道说“互助求职的兴起,为大学生求职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可以扩大相互的交友圈和人际圈”。随后,中国之声广播电台,河北工人报,齐鲁晚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互助求职网。
9-24,江苏各地互友相聚在紫金山。
10月13日,来自内蒙,河北,吉林,江苏四地互友一同登临紫金山
10中旬,网站成功引入门户型社区首页,标志着互助求职网逐步迈入正轨。
10月,网站启用“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互友”的口号,该口号引起了《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并加以解说!这一事件同样入选年终“网站10件大事”之一。
11-11,网站在南京举行“前方的路太崎岖,让我们一起走”大型互友签名活动。
11月初,江苏、上海、浙江、山西等地互友聚会栖霞山
11-17,网站邀请部分南京互友到卧龙岗作客,听取了他们对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11月,北京青年报、北京人才市场报、东方卫报、贵阳晚报、光明网等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报道互助求职网。
11月18日,湖北各地互友相聚在武汉东湖之滨。
11月25日,南京互友相聚东郊紫金山
11-22,站长刘柏龙以及南京5位互友在南京大学接受江苏卫视的现场录制和采访。
11-24,江苏卫视报出互助求职专题节目,节目报道说:“现在又到了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了,找工作的时候,免不了要全国各地到处跑,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交通住宿该怎么办呢?最近兴起的互助求职帮了大忙。”。
12月1日,河南互友会组织当地互友聚会在郑州人民公园。
12-8,互助求职网(huzhujob.com)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活动……
12-12,本站管理人员接受日本名古屋电视台采访。
12-15,北京互友会组织当地互友聚会,喜迎新年。
12月底,各地互友组成线下联盟:互友会。互友会是在互助求职网真实互友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虚拟组织!是大多数互友一直倡议成立的互友组织!一个温暖的互助大家庭!互友会的互友来自中国各地各行业,甚至海外!互友的学历从中专到博士皆有!互友会提倡互助要多样化(而不仅仅在求职上),加强线下联系和帮助,巩固人脉资源。
12月下旬,南京、郑州、武汉、北京、长沙、无锡、杭州、福州等城市互友会建立。
12-23,网站设立虚拟“纳贤馆”,“纳贤馆”长期恭候那些有远大抱负、有上网条件、积极主动参与网站管理的互友加入!“纳贤馆”开放以来,网站神圣的使命、平等的机会、良好的前景,迅速吸纳了一批优秀互友加入!!!
12-30,南京互友应邀相聚在总部卧龙岗,欢聚元旦佳节。
08年1月3日,互助求职网(huzhujob.com)走进江苏经贸学院活动。
1-4,为期一个月的“互助求职网07年度十件大事”公开投票评选活动揭晓,“互友”称谓的创立、“互友会”的建立、网站口号“在家靠父母,在外靠互友”的提出等标志性事件榜上有名。
1-8,互助求职网“08年互友的5大愿望”投票结果出炉,“希望网站更快更好的发展”排首位。
1-8,为了引入互友评价和监督机制,增强网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互助求职网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我认为最棒的网站10大管家”投票评选活动,由互友公开评选出自己认为最敬业的管理人员,该项活动大大提高了网站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1-8,互助求职网举办“我最熟悉的10位互友”投票揭晓,13位明星互友上榜!
1-14,《相约南京》---苏、皖、沪等地互友举行年度盛会。
2月18日,贵州、湖南、北京等地互友相聚林城贵阳。
2-2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本站创始人刘柏龙。
2-23,新年新气象,南京部分互友春节后首次相聚总部卧龙岗!
3-2,来自武汉、安徽、昆山、南京等地互友相聚在古都南京。
3-13,为了鼓励互友参加线下互助和聚会,增强互友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本站启用新勋章“线下奖章”,授予参加过线下互助或聚会之互友! 参加过线下聚会或者互助的互友,已经不再是网络上一个虚拟的互友,而是现实中一个真实的、看得见的人,将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3-13,我们开创的“互助求职”这一新模式再引媒体关注,互助求职网部分管理人员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话采访。
3-13,天天商报、绍兴网报道互助求职网。
3-16,上海、无锡互友相聚在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
3-16,阳春三月,柳树泛绿,南京互友踏青梅花山、琵琶湖、前湖…
3-21,中国大学生互助求职的新现象引起韩国KBS电视台《今日亚洲》栏目组关注。
3-21,东北新闻网报道互助求职网:“大学生网络‘互友’尝试异地求职”
3-22,《山西日报》以“互助求职山西受青睐”为标题,报道了互助求职在山西的发展状况。
4-3,《广州日报》报道互助求职:标题为“网络互助、解决问题已成大众选择”,文章指出:异地互助,信息互补,大大降低了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
4月5日,河南各地互友相聚郑州紫荆山公园。
4月4日,清明节,网站管委会主要成员与部分南京互友一道,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4-上旬,虽然离网站一周岁还有近一个月,但是南京、深圳、河南、无锡等地互友会已经早早地自发组织活动,庆祝网站开通一周年!
4月5日,南京、镇江、徐州、苏州、合肥、淮南等地互友相聚在六朝古都南京。
4月5日,河南各地互友相聚郑州紫荆山公园。
4月6日,深圳互友爬山活动成功举行。
4月上旬,有互友倡议把5月1日设立互友节。在网站公开投票表决中,96%的参与投票互友一致同意将5月1日定为一年一度的互友节,5月1日也是网站一周岁的生日,同时也是国家法定假日,互友会倡议世界各地的互友要积极走出网络,根据自身条件,和其他互友互助、串门、聚会或者参加互友会组织的纪念活动,等等。
4-7,南京互友会举行“庆祝网站一周岁”互友签名活动
4-12,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外语频率向国内外听众讲述互助求职这种新现象。节目乐观预言“不远的将来,互助求职将会成为年轻人的求职潮流”
4月中旬,网站启动“开通一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4-13,“网站一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我最想去的5大求职城市”投票活动揭晓,上海、苏州、杭州、青岛、北京名列互友最想去的求职城市前5名。
4-22,北京、上海、苏州、昆山、无锡互友相聚太湖之滨---无锡,网站多名网站管理成员参加。
4月下旬,网站一周年来临之际,网站总部由南京搬迁到苏州,多名团队伙伴全职加入,开始迈上正规化发展道路!
Huzhujob 革命性地开创了中国第四种求职方式。
Huzhujob 被评价为“大学生应该经常上的十大新兴网站”之一。
Huzhujob 创立一年之内即获得国内外140余家媒体关注与报道。
Huzhujob 拥有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真实网友组织—互友会,活动不断。
Huzhujob 不仅仅是一个求职招聘网站,真实交友、相互帮助也盛行其中。
2007年5月份开始,在古都南京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求职招聘网站,这个网站以其独特的求职方式,迅速获得了全国各地求职者的青睐!很多人不但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了工作,还交到了本地或异地朋友,获得了帮助!这个网站就是正在风行于网络的互助求职网(huzhujob.com)。
互助求职网颠覆了以往的求职方式,被媒体评价为“求职方式的革命”,被普遍引用于“大学生应该经常上的十大新兴网站”之一,互助求职也从2007年开始成为一种新鲜的时尚和潮流。
2007年5月1日,互助求职第一人刘柏龙在中国南京创立互助求职网,一年后的2008年5月1日,网站管理中心从南京搬迁到苏州,网站运营和维护开始走上正轨!
网站特色:以互助的方式求职就业(求职招聘+真实交友+互帮互助)
网站精神:诚信、互助、友善、和睦
网站使命:通过真实交友,相互帮助,让求职更快捷、更省钱、更方便、更温暖。
网站价值观:真实诚信、友好博爱、知恩图报
网站口号:在家靠父母,在外靠互友!
【媒体和社会各界评价互助求职】(截止2008年5月14日)
互助求职网创立一年来,由于互助求职是对以往求职方式的创新,所以短期内引起了140余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下面是国内外部分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互助求职的评论:
我们希望互助求职网使正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找工作变得更容易。中国的这种生活方式不久就会传遍世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基于中国疆域辽阔,并且在就业方面大都市更具有吸引力的特点,大学生们在就业方面的互助互利成为韩国节目组十分感兴趣的看点,当然也是中国年轻一代描绘出的具有新意的风景。
------------韩国中央-KBS电视台
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社会的来临,用网络互助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大学生异地求职往往多有不便,在互助求职论坛上联系一两个当地的网友,有的提供交通和住宿的指南,有的甚至直接提供免费住宿,既降低求职成本、又可以结交朋友。许多网络互助的温情故事不断地见诸报端,让我们感动。善用网络,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除了帮助,还有爱心、温暖和回报。
------------广州日报
到异地求职,意味着即将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很多求职者在苦寻工作过程中难言的酸楚所在。近来,一种名为“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正在网络上悄然风行,不少求职者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互相提供帮助,以此来降低求职的成本,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上海 新闻晚报
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交通、住宿等该怎么办呢?互助求职帮了大忙!
------------江苏卫视 1860新闻眼
目前在网络上开始风行的这种互助行为,应该主要是出于节约求职成本的考虑。互助的网友能提供相关的有用信息、资源或者是能够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的食宿、交通问题,“互助求职”不失为现代求职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中介师 陆晴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互友”。大学生中兴起“互助求职”,加入互助网络的成员要接待外地来求职的大学生,帮对方安排住宿,各高校的招聘会时间、主题也都摸得一清二楚,此外还要随时留意各高校的内部网站,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外地“互友”。如果他们到外地求职应聘,也将享受“同等待遇”。
------------《中国青年报》一周声音栏目
去一个陌生城市找工作,人生地不熟不说,在交通、住宿、生活等方面花费也过多。这时如果有一个朋友能提供一些当地信息,并给予一定的帮助,那么无疑将事半功倍。这种“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正在网络逐步火爆,即将毕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协助,以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
------------上海青年报
谈及互助求职的好处,很多互友表示,异地求职最大的难处在于对陌生城市未知的恐惧及成本过高。而当地互友的出现,好像把异地求职变成探亲访友,一场求职下来,朋友又多了不少。同时还会节约成本,至少不会多花冤枉钱了。
------------北京青年报
互助求职的兴起,为大学生求职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可以扩大相互的交友圈。他们通常是在互助求职网站或者论坛认识,通过事先约定,当求职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求职的时候,事先约好当地“互友”会在交通、住宿、租房、就业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
这种被称为“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开始风行,并得到了许多求职者的青睐。
------------青岛财经日报
随着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到异地去求职,一种名为“互助求职”的新型求职方式正在网络上悄然风行。
------------河北工人报
近来,一种“互助求职”的新型方式在互联网上悄然风行。专家表示,找异地人帮忙的方式虽然让大学生节约了求职成本。
------------齐鲁晚报
目前,尝试过互助求职的人谈论最多的是一个叫“互助求职网”的网站,因为有很多求职者是在成为该网站的注册会员后才享受到“互助求职”的乐趣的。互助求职起源于2005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奔赴外地,以寻觅更多的就业机会。求职者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互相提供信息帮助,以此来降低求职的成本,提高就业的成功率。互助求职的理念提出了“求职+交友+互助”的新模式,将求职、交友、旅游、互助等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大学生异地求职带来的种种不便,拓宽了就业渠道。
------------北京人才市场报
如果是交情比较深、双方都比较了解的网友进行互助,应该没有问题
------------智联招聘网
求职者能够通过互帮互助来找工作,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与以往单枪匹马地找工作相比,各地求职者一起在网络上交流求职信息,无疑对降低求职成本大有裨益。
------------青岛市人力资源市场
“现在跨地区求职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也导致大学生求职成本上升。与以往单枪匹马的找工作相比,各地学生一起在网络上交流求职信息,互补互助,无疑对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大有裨益。”
------------贵州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近日,“互助招聘”在网络逐步火爆,即将毕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协助,以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
------------人才快车网
到异地求职,意味着将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一笔不小的开支。怎么办?目前,借助网络的力量,“互助求职”在大学毕业生中正悄然流行。
------------华商晨报
网络“互助求职” 作为新兴的求职互助方式,能够为大学生求职提供多方面的便利。这种学生互助的形式比较新颖,也很有创意。如果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大学生就业很有帮助。我们也会关注这种方式,有条件的话还能和网站合作,帮网站把关,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石家庄市人才中心
在大多数网友眼中“互助求职”的最大魅力体现在异地求职中。去一个陌生城市找工作,如果有一个朋友能提供一些当地信息,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无疑将事半功倍。
------------广州视窗
各地求职者在网上交流求职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一件好事。
------------山东人才网市场运营总监 张哲
网络让求职方式多元化,“互助求职”不失为现代求职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通信信息报
网上相识,网下互助!省成本,积人脉,互助求职山西受青睐。
------------山西日报
东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于程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的求职方式,通过“互助求职网”结交“互友”,尝试异地互助求职。随后,记者询问了她的多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其中有多数表示,自己已经在“互助求职网”上注册,希望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东北新闻网
上周起,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连续举办3个网上招聘周,省内高校也将陆续召开校园双选会,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高潮开始到来。而此时此刻,南京高校中一群被称为“互友”的人也忙碌起来,除了接待外地来求职的大学生,帮对方安排住宿外,各高校的招聘会时间、主题也都摸得一清二楚。这就是最新兴起的“互助求职”。
------------东方卫报
异地求职最大的难处在于对陌生城市未知的恐惧及成本过高。而当地互友的出现,好像把异地求职变成探亲访友,一场求职下来,既少花了冤枉钱,还交了新朋友。
------------光明网
各地的毕业生一起在网络上交流求职信息互相帮助,无疑可以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促进地域间的人才流动,这是好现象。
------------辽宁省人才中心就业指导师 孙凤歧
若你想去其他城市找工作,住宿、交通是大问题。现在大学生对网络很精通,前不久出现了一家专门为异地求职者服务的网站“互助求职网”,在求职上也可发挥这种优势,通过“互助求职”寻找自己要去应聘城市的互友,联系好后,住在互友处,或者获得互友推荐的经济型住宿,达到共享就业资源、降低求职成本、交朋友的目的。
------------绍兴天天商报
一般来说,互助求职的网友会推荐当地价格合理、安全、便宜的旅店,熟悉的朋友甚至被邀请住在自己家里或宿舍;为他们提供招聘市场信息,带他们去吃真正的本地小吃,逛有价值的景区,费用大多AA。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新疆大学2008届法学专业的学生李威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的求职方式,通过“互助求职网”结交“互友”,尝试异地互助求职,有不少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已经找到了工作。
------------乌鲁木齐晚报
【互助求职网发展历程回顾】
2005年,当时在哈尔滨某高校念大四的刘柏龙,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发布公告,表明自己将要往南方求职,希望一路上可以得到当地互友的指导,并承诺予以类似的回报,随后在网站上公开了自己的求职简历,照片,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等。随后如愿以尝,刘柏龙在各城市奔波求职的过程中,得到了各地互友的热情指导与帮助,不仅使自己的求职变的轻松,温暖,节约,方便,还交到了一批朋友!
2005年-2007年之间,在南京工作的刘柏龙热情帮助了各地到南京求职、游玩、出差的互友数百人次,因其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喜欢结交朋友,被互友戏称为“小宋江”,其居住之所被互友们形象地称之为“卧龙岗”,卧龙岗经常留宿外地互友,曾经一度成了外地互友们到南京的临时落脚点。
2007年年初,在众多热心互友的建议和支持下,刘柏龙决定创立一个网站,将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网络复制给全国各地的求职者,让大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获得帮助,结识朋友,增加人脉。于是,“互助求职”这一全新的概念应运而生。
2007-4月中旬,在众多热心老互友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互助求职网进入最后的论证阶段。
2007-5-1,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刘柏龙自学完成论坛环境的搭建,随后毅然出资购买服务器和空间,“互助求职网”正式开通。网站坚持实名制,强调真实性,出于安全考虑,网站要求注册用户必须参加真实身份认证之后方可到现实中相互帮助,这个认证即是后来的互友认证,该认证是免费的。
2007-6-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互助求职网组织南京互友周末登山活动,南京10余位互友参加了本次聚会活动,拉开了各地互友聚会的序幕!南京的活动之后,各地互友纷纷响应,全国各地互友聚会如火如荼的展开。
2007-6-17,十多天前的第一次互友聚会让互友们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南京互友会在长江畔组织了第二次本地互友聚会。
6月20,网站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武汉《长江商报》报道了互助求职,标题为“异地互助求职风行网络”。文章指出:近日,‘互助求职’在网络逐步火爆,即将毕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协助,以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
6月24日,长沙互友聚会:披星戴月爬岳麓山活动,湖南省近20位互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7-2,无锡互友组织了首次聚会活动,10余位互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7-15,网站站长刘柏龙应各地互友邀请,前往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上海等地,到了10多个地方,总花费不到1000元。被互友评论为互助的经典案例:省钱又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而且,使大家看到,互友们的互助不仅仅局限在求职上,外出游玩,出差等等,都可以互助,可以说,互助无处不在!刘柏龙的这次出行拓展了互助的外延,使互助开始多样化,生活化!
8月份,《上海新闻晚报》、《上海青年报》、《东方网》等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互助求职,称互助求职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9月初,网站总部正式启用“卧龙岗”这一名称。卧龙岗,当初原本是网站创始人刘柏龙用来对自己卧室的命名,喻示自己要像当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一样,志存高远,修身养性,因此现在的卧龙岗又被广大互友普遍认为是藏龙卧虎之地。后来,由于卧龙岗经常兼作网站管理、互友交流和小聚的场所,而且网站的大部分管理都出自于这里,于是慢慢地,“卧龙岗”逐步成了网站总部和互友会总部的代称。
9-4,遥远的朋友带来了金秋的问候——新疆、湖南、安徽、江苏等地新老互友相聚六朝古都南京,使平时活跃于线上的互友变成了线下无话不谈的朋友。
9月份,互助求职网开创性的启用“互友”这个称谓,互友特指经过网站认证的资料真实、完整的用户!使经过网站认证的真实会员有了一个区别于一般会员的专有名称。这一事件在互友公开投票评选中,入选年终“网站10件大事”之一。
9月份,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整版报道互助求职,报道说“互助求职的兴起,为大学生求职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可以扩大相互的交友圈和人际圈”。随后,中国之声广播电台,河北工人报,齐鲁晚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互助求职网。
9-24,江苏各地互友相聚在紫金山。
10月13日,来自内蒙,河北,吉林,江苏四地互友一同登临紫金山
10中旬,网站成功引入门户型社区首页,标志着互助求职网逐步迈入正轨。
10月,网站启用“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互友”的口号,该口号引起了《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并加以解说!这一事件同样入选年终“网站10件大事”之一。
11-11,网站在南京举行“前方的路太崎岖,让我们一起走”大型互友签名活动。
11月初,江苏、上海、浙江、山西等地互友聚会栖霞山
11-17,网站邀请部分南京互友到卧龙岗作客,听取了他们对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11月,北京青年报、北京人才市场报、东方卫报、贵阳晚报、光明网等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报道互助求职网。
11月18日,湖北各地互友相聚在武汉东湖之滨。
11月25日,南京互友相聚东郊紫金山
11-22,站长刘柏龙以及南京5位互友在南京大学接受江苏卫视的现场录制和采访。
11-24,江苏卫视报出互助求职专题节目,节目报道说:“现在又到了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了,找工作的时候,免不了要全国各地到处跑,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交通住宿该怎么办呢?最近兴起的互助求职帮了大忙。”。
12月1日,河南互友会组织当地互友聚会在郑州人民公园。
12-8,互助求职网(huzhujob.com)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活动……
12-12,本站管理人员接受日本名古屋电视台采访。
12-15,北京互友会组织当地互友聚会,喜迎新年。
12月底,各地互友组成线下联盟:互友会。互友会是在互助求职网真实互友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虚拟组织!是大多数互友一直倡议成立的互友组织!一个温暖的互助大家庭!互友会的互友来自中国各地各行业,甚至海外!互友的学历从中专到博士皆有!互友会提倡互助要多样化(而不仅仅在求职上),加强线下联系和帮助,巩固人脉资源。
12月下旬,南京、郑州、武汉、北京、长沙、无锡、杭州、福州等城市互友会建立。
12-23,网站设立虚拟“纳贤馆”,“纳贤馆”长期恭候那些有远大抱负、有上网条件、积极主动参与网站管理的互友加入!“纳贤馆”开放以来,网站神圣的使命、平等的机会、良好的前景,迅速吸纳了一批优秀互友加入!!!
12-30,南京互友应邀相聚在总部卧龙岗,欢聚元旦佳节。
08年1月3日,互助求职网(huzhujob.com)走进江苏经贸学院活动。
1-4,为期一个月的“互助求职网07年度十件大事”公开投票评选活动揭晓,“互友”称谓的创立、“互友会”的建立、网站口号“在家靠父母,在外靠互友”的提出等标志性事件榜上有名。
1-8,互助求职网“08年互友的5大愿望”投票结果出炉,“希望网站更快更好的发展”排首位。
1-8,为了引入互友评价和监督机制,增强网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互助求职网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我认为最棒的网站10大管家”投票评选活动,由互友公开评选出自己认为最敬业的管理人员,该项活动大大提高了网站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1-8,互助求职网举办“我最熟悉的10位互友”投票揭晓,13位明星互友上榜!
1-14,《相约南京》---苏、皖、沪等地互友举行年度盛会。
2月18日,贵州、湖南、北京等地互友相聚林城贵阳。
2-2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本站创始人刘柏龙。
2-23,新年新气象,南京部分互友春节后首次相聚总部卧龙岗!
3-2,来自武汉、安徽、昆山、南京等地互友相聚在古都南京。
3-13,为了鼓励互友参加线下互助和聚会,增强互友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本站启用新勋章“线下奖章”,授予参加过线下互助或聚会之互友! 参加过线下聚会或者互助的互友,已经不再是网络上一个虚拟的互友,而是现实中一个真实的、看得见的人,将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3-13,我们开创的“互助求职”这一新模式再引媒体关注,互助求职网部分管理人员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话采访。
3-13,天天商报、绍兴网报道互助求职网。
3-16,上海、无锡互友相聚在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
3-16,阳春三月,柳树泛绿,南京互友踏青梅花山、琵琶湖、前湖…
3-21,中国大学生互助求职的新现象引起韩国KBS电视台《今日亚洲》栏目组关注。
3-21,东北新闻网报道互助求职网:“大学生网络‘互友’尝试异地求职”
3-22,《山西日报》以“互助求职山西受青睐”为标题,报道了互助求职在山西的发展状况。
4-3,《广州日报》报道互助求职:标题为“网络互助、解决问题已成大众选择”,文章指出:异地互助,信息互补,大大降低了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
4月5日,河南各地互友相聚郑州紫荆山公园。
4月4日,清明节,网站管委会主要成员与部分南京互友一道,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4-上旬,虽然离网站一周岁还有近一个月,但是南京、深圳、河南、无锡等地互友会已经早早地自发组织活动,庆祝网站开通一周年!
4月5日,南京、镇江、徐州、苏州、合肥、淮南等地互友相聚在六朝古都南京。
4月5日,河南各地互友相聚郑州紫荆山公园。
4月6日,深圳互友爬山活动成功举行。
4月上旬,有互友倡议把5月1日设立互友节。在网站公开投票表决中,96%的参与投票互友一致同意将5月1日定为一年一度的互友节,5月1日也是网站一周岁的生日,同时也是国家法定假日,互友会倡议世界各地的互友要积极走出网络,根据自身条件,和其他互友互助、串门、聚会或者参加互友会组织的纪念活动,等等。
4-7,南京互友会举行“庆祝网站一周岁”互友签名活动
4-12,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外语频率向国内外听众讲述互助求职这种新现象。节目乐观预言“不远的将来,互助求职将会成为年轻人的求职潮流”
4月中旬,网站启动“开通一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4-13,“网站一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我最想去的5大求职城市”投票活动揭晓,上海、苏州、杭州、青岛、北京名列互友最想去的求职城市前5名。
4-22,北京、上海、苏州、昆山、无锡互友相聚太湖之滨---无锡,网站多名网站管理成员参加。
4月下旬,网站一周年来临之际,网站总部由南京搬迁到苏州,多名团队伙伴全职加入,开始迈上正规化发展道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