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还有书----看到某些豆友谈为什么喜欢看书,翻出旧文一篇,老旧了
有朋友说,你这么爱看书,就写写对书的感受吧。
爱看书是不假,但要说感受,真是不知从何说起。我不认为自己是个书呆子,只会一天到晚捧着本书,但是说实话,我又确实不知道如何叫学以致用,我最爱看的书好像都没什么用。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离不开书了,有点像人和氧气的关系,有点像鱼和水的关系。虽然说氧气和水对人对鱼都是万分重要的,须臾不能离开,但不见得这个人就要是个牛人,这条鱼就要是条牛鱼,自然离不开书的我也是个没什么大作为的人。氧气是平常的氧气,水是平常的水,鱼是普通的鱼,人也是一般的人。
古代的皇上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知道他是想用百姓喜闻乐见的物质财富使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形象化和可度量,还是要激励学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以“求仁得仁”。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自愧语言匮乏,这么多书白看了,说不出一句半句像样的话;如果是后者,我还是要深深自责,这么多书真是白看了,颜如玉没找到黄金屋没建成不说,就是报效祖国改造社会这样的大志都已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书增多而慢慢消磨干净了。
一位伟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人类来说或许当然如此。对我的父母来说,他们却一定认为书籍可能在一步步“毁灭”他们的孩子,他们一定为培养出曾经被别人家长羡慕的我对读书的痴迷而深深懊悔(写出这样的句子就是他们的悲哀)。我到今天没有能够光宗耀祖,没有成为“成功人士”,虽然他们有时也很质疑这一套价值标准,但也还是禁不住要为我这双被所费不赀的“白纸黑字”毁掉的眼睛而痛惜,它们虽然依然明眸善睐,被号称我脸上最迷人的部分(一个读书人如此之厚脸皮!),但是只能勉强看到视力表最上方的那个符号了。从小,我赖在沙发上、躺在床上、趴在桌子上、躲在书柜的阴影中、坐在马桶上。。。。。。真可谓手不释卷、“三上”皆到,一点点把晶状体扭曲拉扯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却好像真的再没什么别的收获了。别人能说会道;我却是高兴了说一篇洋洋洒洒的疯话,总让爸爸皱眉头、妈妈提心吊胆,平日里多是沉默,却也不是因为比别人多抱了块金子而窃喜,实在是没话可说。别人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我却是兴之所至,在几篇废纸上涂鸦几笔,别人不会有兴趣看,我自己也扔的杳无踪影了,偶尔找到,会十分疑惑的想,“这是我写的吗”……我真很羡慕那些聪明的孩子,有过人的记忆力,会引用书中说的话,会用别人的思想为自己的语言加分,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却总要为那些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搜肠刮肚,我面对祖国大好河山不能张口高唱出什么别人的话;我面对花前月下的美女不能张口低吟出什么别人的话;我面对滔滔不绝的雄辩宏论不能唇枪舌剑的抛回什么别人的话;我甚至在面对一位热心的编辑时,都不能在这篇文章的这一段的开头引用名人名言时回忆起那位名人的名字。这么多年来,受党和人民的教育,受家庭父母的教育,受历代先贤列国至圣的教育,花了这么多每年单位发的书报费自己攒的私房钱,却最终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白读了这么多书,百无一用,连门面都装不了的人,心里头真是泛起一阵阵悲哀。
至少,书还可以拿来装门面,而我的翻得乱七八糟的书摆在房间里确是对来访者的折磨,但我真的是很热爱看书,在书海中的多年潜泳至少让我明白了:海面上波涛汹涌时海底总是风平浪静,与风浪搏击固然能游得壮美,静水中才能自由展现出最好的泳姿;海底还有好多好多美丽的鱼可以陪我同游。我知道我明白得有些晚,直到写到这里,我才稍稍往我的题目“幸好还有书”靠了靠,而前面那几段完全是另一个标题下的另一些情绪的话;我的总结又充满消极逃避思想,透露出孤芳自赏的自怜自爱,就冲这样看来我将继续“一无是处”下去了。
爱看书是不假,但要说感受,真是不知从何说起。我不认为自己是个书呆子,只会一天到晚捧着本书,但是说实话,我又确实不知道如何叫学以致用,我最爱看的书好像都没什么用。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离不开书了,有点像人和氧气的关系,有点像鱼和水的关系。虽然说氧气和水对人对鱼都是万分重要的,须臾不能离开,但不见得这个人就要是个牛人,这条鱼就要是条牛鱼,自然离不开书的我也是个没什么大作为的人。氧气是平常的氧气,水是平常的水,鱼是普通的鱼,人也是一般的人。
古代的皇上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知道他是想用百姓喜闻乐见的物质财富使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形象化和可度量,还是要激励学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以“求仁得仁”。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自愧语言匮乏,这么多书白看了,说不出一句半句像样的话;如果是后者,我还是要深深自责,这么多书真是白看了,颜如玉没找到黄金屋没建成不说,就是报效祖国改造社会这样的大志都已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书增多而慢慢消磨干净了。
一位伟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人类来说或许当然如此。对我的父母来说,他们却一定认为书籍可能在一步步“毁灭”他们的孩子,他们一定为培养出曾经被别人家长羡慕的我对读书的痴迷而深深懊悔(写出这样的句子就是他们的悲哀)。我到今天没有能够光宗耀祖,没有成为“成功人士”,虽然他们有时也很质疑这一套价值标准,但也还是禁不住要为我这双被所费不赀的“白纸黑字”毁掉的眼睛而痛惜,它们虽然依然明眸善睐,被号称我脸上最迷人的部分(一个读书人如此之厚脸皮!),但是只能勉强看到视力表最上方的那个符号了。从小,我赖在沙发上、躺在床上、趴在桌子上、躲在书柜的阴影中、坐在马桶上。。。。。。真可谓手不释卷、“三上”皆到,一点点把晶状体扭曲拉扯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却好像真的再没什么别的收获了。别人能说会道;我却是高兴了说一篇洋洋洒洒的疯话,总让爸爸皱眉头、妈妈提心吊胆,平日里多是沉默,却也不是因为比别人多抱了块金子而窃喜,实在是没话可说。别人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我却是兴之所至,在几篇废纸上涂鸦几笔,别人不会有兴趣看,我自己也扔的杳无踪影了,偶尔找到,会十分疑惑的想,“这是我写的吗”……我真很羡慕那些聪明的孩子,有过人的记忆力,会引用书中说的话,会用别人的思想为自己的语言加分,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却总要为那些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搜肠刮肚,我面对祖国大好河山不能张口高唱出什么别人的话;我面对花前月下的美女不能张口低吟出什么别人的话;我面对滔滔不绝的雄辩宏论不能唇枪舌剑的抛回什么别人的话;我甚至在面对一位热心的编辑时,都不能在这篇文章的这一段的开头引用名人名言时回忆起那位名人的名字。这么多年来,受党和人民的教育,受家庭父母的教育,受历代先贤列国至圣的教育,花了这么多每年单位发的书报费自己攒的私房钱,却最终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白读了这么多书,百无一用,连门面都装不了的人,心里头真是泛起一阵阵悲哀。
至少,书还可以拿来装门面,而我的翻得乱七八糟的书摆在房间里确是对来访者的折磨,但我真的是很热爱看书,在书海中的多年潜泳至少让我明白了:海面上波涛汹涌时海底总是风平浪静,与风浪搏击固然能游得壮美,静水中才能自由展现出最好的泳姿;海底还有好多好多美丽的鱼可以陪我同游。我知道我明白得有些晚,直到写到这里,我才稍稍往我的题目“幸好还有书”靠了靠,而前面那几段完全是另一个标题下的另一些情绪的话;我的总结又充满消极逃避思想,透露出孤芳自赏的自怜自爱,就冲这样看来我将继续“一无是处”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