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南明史》读书笔记(二十七)
四十八、对安宗逃离南京后行为的评价
南京朝廷时代的安宗,虽非东林-复社人士所描述的那种昏庸淫乱之主,但他在兵临城下时不组织抵抗便仓皇逃窜,实无人主之品格。被清军俘虏后贪生怕死,觍颜投降,但终于不免被杀,为天下笑柄。在明代二十帝中实为最为等而下之者。
张怡所谓的安宗逃到黄得功军营中后下诏“大铖、大典拜左、右相”是很奇怪的记录。明初设有中书省,有左右丞相的正式官职。但洪武十三年废除中书省,二十八年更是明诏规定不得议置丞相,从根本上废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宰相制度。后来虽然内阁权力逐渐膨胀,但大学士在制度上绝非宰相,首辅、次辅也没有“左、右相”的俗称。所以,张怡的记录可能是误记,也可能仅仅是要阮大铖、朱大典入阁办事处理政务,代替不在身边的马士英、黄道周和殉国的史可法。
四十九、黄得功
黄得功和左良玉、高杰相似,虽然具有军阀的性质,但本质上还是明朝的忠臣。黄得功部是明朝正规军,其军纪和战斗力似乎也是相对较好的。然而黄得功最大的缺点就在于由平素的跋扈导致的轻信,这一点与高杰更为相似。高杰死于许定国,黄得功死于马得功,很相似。
南京朝廷时代的安宗,虽非东林-复社人士所描述的那种昏庸淫乱之主,但他在兵临城下时不组织抵抗便仓皇逃窜,实无人主之品格。被清军俘虏后贪生怕死,觍颜投降,但终于不免被杀,为天下笑柄。在明代二十帝中实为最为等而下之者。
张怡所谓的安宗逃到黄得功军营中后下诏“大铖、大典拜左、右相”是很奇怪的记录。明初设有中书省,有左右丞相的正式官职。但洪武十三年废除中书省,二十八年更是明诏规定不得议置丞相,从根本上废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宰相制度。后来虽然内阁权力逐渐膨胀,但大学士在制度上绝非宰相,首辅、次辅也没有“左、右相”的俗称。所以,张怡的记录可能是误记,也可能仅仅是要阮大铖、朱大典入阁办事处理政务,代替不在身边的马士英、黄道周和殉国的史可法。
四十九、黄得功
黄得功和左良玉、高杰相似,虽然具有军阀的性质,但本质上还是明朝的忠臣。黄得功部是明朝正规军,其军纪和战斗力似乎也是相对较好的。然而黄得功最大的缺点就在于由平素的跋扈导致的轻信,这一点与高杰更为相似。高杰死于许定国,黄得功死于马得功,很相似。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