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琐记三
卷九第二十六:
……小东门街多食肆,有熟羊肉店,前屋临桥,后为河房,其下为小东门码头。就食者鸡鸣而起,茸裘毡帽,耸肩扑鼻,雪往霜来,窥食膎,探庋阁,以金啗庖丁,迟之又久,先以羊杂碎饲客,谓之小吃。然后进羊肉羹饭,人一碗,食余重汇,谓之走锅。漉去浮油,谓之剪尾。狃以成习,亦觉此嚼不恶,惟不能与贪眠者会食,一失其时,残杯冷炙,绝无风味。
小东门西外城脚无市铺,卯饮申饭,半取资于小东门街食肆,多糊炒田鸡、酒醋蹄、红白油鸡鸭、炸虾、板鸭、五香野鸭、鸡鸭杂、火腿片之属,骨董汤更一时称便。至城下间有星货铺,即散酒店、庵酒店之类,卖小八珍,皆不经烟火物。如春夏则燕笋、牙笋、香椿、早韭、雷菌、莴苣,秋冬则毛豆、芹菜、茭瓜、萝菔、冬笋、腌菜,水族则鲜虾、螺丝、熏鱼,牲畜则冻蹄、板鸭、鸡炸、熏鸡,酒则冰糖三花、史国公、老虎油。及果劝酒,时新酸醎诸名品,皆门户家软盘,达旦弗辍也。……
近些年市面上颇热闹起一批美食主义作家,一本本纷繁杂沓煞是有劲,翻检一过,普罗旺斯托斯卡纳耍洋盘,乡野里弄踏山逐水耍绿色,骨里只是一路。无他,不诚恳而已。
吾爱饮食文字,诚恳为上,品味或说品位,全不重要。
试看小东门熟羊肉店一段,二百来字,馋客忍冬寒早起,抖抖索索,哈气成冰,窥探后厨,不惜先交店家饭金,自杂碎小吃至羊肉羹饭再至重汇走锅漉油剪尾,渐而面红肚圆,解衣脱帽,汗出如浴,宛转写来,描摹如画。结尾处笔下一顿,再发一噱,惟不能与贪眠者会食,正如酒客不忍与不解酒趣之人会食。
后一段记小东门街食肆,骨董汤一味令人好奇。
骨董者,原指旧什物,后渐衍为古玩珍奇,今称古董也。此物如何做得汤来?
东坡《仇池笔记》: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
以意会之,大约是说这锅羹是大杂烩,荤素不忌,东一样西一样,好比是杂货铺子,既有骨董点,遂有骨董汤。
这骨董汤流传近千年,到乾隆时的扬州,原料做法已不知改变凡几,唯一能确定的,还是杂烩。
……如春夏则燕笋、牙笋、香椿、早韭、雷菌、莴苣,秋冬则毛豆、芹菜、茭瓜、萝菔、冬笋、腌菜,水族则鲜虾、螺丝、熏鱼,牲畜则冻蹄、板鸭、鸡炸、熏鸡,酒则冰糖三花、史国公、老虎油。……
这一段更奇,全无刻画,单只杂陈名物,读来却波俏可喜,清脆流丽,声调节奏,于无意处大显笔下功夫。后来独得个中绝技者,似只高邮汪曾祺一人而已。
……小东门街多食肆,有熟羊肉店,前屋临桥,后为河房,其下为小东门码头。就食者鸡鸣而起,茸裘毡帽,耸肩扑鼻,雪往霜来,窥食膎,探庋阁,以金啗庖丁,迟之又久,先以羊杂碎饲客,谓之小吃。然后进羊肉羹饭,人一碗,食余重汇,谓之走锅。漉去浮油,谓之剪尾。狃以成习,亦觉此嚼不恶,惟不能与贪眠者会食,一失其时,残杯冷炙,绝无风味。
小东门西外城脚无市铺,卯饮申饭,半取资于小东门街食肆,多糊炒田鸡、酒醋蹄、红白油鸡鸭、炸虾、板鸭、五香野鸭、鸡鸭杂、火腿片之属,骨董汤更一时称便。至城下间有星货铺,即散酒店、庵酒店之类,卖小八珍,皆不经烟火物。如春夏则燕笋、牙笋、香椿、早韭、雷菌、莴苣,秋冬则毛豆、芹菜、茭瓜、萝菔、冬笋、腌菜,水族则鲜虾、螺丝、熏鱼,牲畜则冻蹄、板鸭、鸡炸、熏鸡,酒则冰糖三花、史国公、老虎油。及果劝酒,时新酸醎诸名品,皆门户家软盘,达旦弗辍也。……
近些年市面上颇热闹起一批美食主义作家,一本本纷繁杂沓煞是有劲,翻检一过,普罗旺斯托斯卡纳耍洋盘,乡野里弄踏山逐水耍绿色,骨里只是一路。无他,不诚恳而已。
吾爱饮食文字,诚恳为上,品味或说品位,全不重要。
试看小东门熟羊肉店一段,二百来字,馋客忍冬寒早起,抖抖索索,哈气成冰,窥探后厨,不惜先交店家饭金,自杂碎小吃至羊肉羹饭再至重汇走锅漉油剪尾,渐而面红肚圆,解衣脱帽,汗出如浴,宛转写来,描摹如画。结尾处笔下一顿,再发一噱,惟不能与贪眠者会食,正如酒客不忍与不解酒趣之人会食。
后一段记小东门街食肆,骨董汤一味令人好奇。
骨董者,原指旧什物,后渐衍为古玩珍奇,今称古董也。此物如何做得汤来?
东坡《仇池笔记》: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
以意会之,大约是说这锅羹是大杂烩,荤素不忌,东一样西一样,好比是杂货铺子,既有骨董点,遂有骨董汤。
这骨董汤流传近千年,到乾隆时的扬州,原料做法已不知改变凡几,唯一能确定的,还是杂烩。
……如春夏则燕笋、牙笋、香椿、早韭、雷菌、莴苣,秋冬则毛豆、芹菜、茭瓜、萝菔、冬笋、腌菜,水族则鲜虾、螺丝、熏鱼,牲畜则冻蹄、板鸭、鸡炸、熏鸡,酒则冰糖三花、史国公、老虎油。……
这一段更奇,全无刻画,单只杂陈名物,读来却波俏可喜,清脆流丽,声调节奏,于无意处大显笔下功夫。后来独得个中绝技者,似只高邮汪曾祺一人而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