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生涯之写作(2)
人们常对我说,过去推动着我们,但我深信未来吸引着我。
要是我感到自己干活拖沓,或才能施展缓慢,我就会不高兴。
我把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硬塞进心里,把它变成了内燃机。
我让过去向现在低头,让现在向未来屈服;
把平稳的进化论改变成间断的革命灾变说。
几年前有人向我指出,我的戏剧和小说中的人物在危机时刻突然做出决定。
眨眼之间,《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就转变了。
自然如此,因为我按自己的形象塑造我的人物,
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我的形象,而是按照我渴望成为的形象加以塑造。
-------------------------------------------------------------------
我成为背叛者,并坚持背叛。
尽管我全心全意投入我的事业,尽管我对工作全力以赴,
尽管我真心诚意结交友谊,尽管我发脾气时毫不掩饰,
但我很快便否认自己。
我知道这一点,也愿意这么做。
正在激情高昂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背叛自己,
高兴地预感到我未来的背叛。
大致而言,我与常人一样履行我的诺言,
我的友情和行为虽则始终不渝,但我容易感到新的冲动,
比如观赏古迹、名画、风景。
有一个时期我感到最后看到的总是最美的。
我有时引起朋友们的不满:
当我们一起回顾他们所珍视的事情时,
我的言谈很不敬,或干脆很轻率,
为的是使自己相信我对过去的事情已不屑一顾。
由于我颇不喜欢自己,就寄希望于未来,结果更不喜欢自己,
随着时间毫不容情地向前进,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差劲。
昨天我干得不好,那是昨天的事;
而今天我已经预感到明天我对自己严厉的评判。
总之,不能挨得太近。
我对自己的过去敬而远之。
-------------------------------------------------------------------
而我,我从不积怨,出于好意承认一切;
我善于做自我批评,条件是出于我自愿,不由别人强加。
有人曾在一九三六年或一九四五年跟当时的我过不去,那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关系?
我把这些都记在当时那个我的名下了。
谁叫他太笨,不会让人家尊重。
-------------------------------------------------------------------
一天遇到一个老朋友,他说话带刺,对我心怀不满了十七年,
事因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我对他失礼了。
我模模糊糊记得当年出于自卫作了反击,指责他太敏感、太胡搅蛮缠,
总之对那件事我发表了个人见解。
这次会面,我非常乐意听取他的想法,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我责备自己当时出于虚荣心,表现自私,没有心肝,
总之,乐意承认一无是处。
我对自己头脑清醒感到欣喜。
要知道这么心甘情愿承认错误,证明我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人家相信你的话吗?不,我的正直和毫无隐讳的坦白相反更加激怒申诉人。
他揭穿了我,知道我在利用他。
他怨恨的是我,活着的我,包括现在和过去,
他深知我依然如故,而我却扔给他一具僵死的遗物,
为的是乐于感到我自己像初生的孩子。
到头来,我发火了,对这个鞭尸的狂怒者很不满意。
反之,如果有人提醒我说在某个场合我表现不错,我一摆手就把此事忘了。
人家以为我谦虚,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今天干得好一些,明天还要好得多。
-------------------------------------------------------------------
中年作家不喜欢人家过分肯定他们的处女作,而我敢说我最不喜欢这类赞扬。
我最好的书是我正在写的书,然后才是最近出版的书,但我心里已经开始腻烦了。
要是批评家今天觉得这本书不好,他们也许会使我不快,
但六个月之后,我差不多会同意他们的意见。
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论他们认为这本书如何贫乏和无价值,
我毕竟要求他们把它放在比它更早写出的东西之上。
我同意所有作品被全盘贬斥,只要把它按出版时间加以评论就行,
惟有出版顺序能给我写好书的机会,
明天写得更好,后天写得好上加好,最后以一部杰作告终。
-------------------------------------------------------------------
我一手碰到我的坟墓,一手抓住我的摇篮。
我感到自己生命短暂而辉煌,好似一个消失在黑暗中的闪电。
-------------------------------------------------------------------
我对天主教的神圣信念转移到了纯文学;
我成不了基督教徒,却找到了他的替身:文人。
文人的惟一使命是救世,
他活在世上的惟一目的是吃得苦中苦,使后人对他顶礼膜拜。
死亡只是一种过渡仪式,万古流芳成了宗教永生的代用品。
为了确信人类永远与我共存,我主观上确定人类将无止境地存在下去。
我在人类中间瞑目,就等于再生和永存。
但要是有人在我面前假设有朝一日大难降临,地救毁灭,
哪怕要五万年之后,我也会惊恐万状。
如今,我虽已看破红尘,但想到太阳冷却仍不免感到忧虑。
我的后人在我死后第二天就把我遗忘,我倒不在乎。
只要他们世代活下去,我就能长存在他们中间,
无名无姓,不可捉摸,但始终存在,
如同在我身上存在亿万我不认识的死者,
我使亿万死者免于遭受灭顶之灾。
但人类一旦消亡,那么世世代代的死者将同归于尽。
-------------------------------------------------------------------
“随他去吧。”妈咪会说,“做人嘛,悠着点儿,别太费劲啦。”
我感到我的疯狂有可爱之处,那就是起了保护我的作用,
从第一天起就保护我不受争当“尖子”的诱惑。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具有“天才”的幸运儿。
我赤手空拳,身无分文,惟一感兴趣的事是用劳动和信念拯救自己。
这种纯粹的自我选择使我升华而不凌驾于他人之上。
既无装备,又无工具,我全心全意投身于使我彻底获救的事业。
如果我把不现实的救世观念束之高阁,还剩什么呢?
赤条条的一个人,无别于任何人,具有任何人的价值,不比任何人高明。
-------------------------------------------------------------------
要是我感到自己干活拖沓,或才能施展缓慢,我就会不高兴。
我把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硬塞进心里,把它变成了内燃机。
我让过去向现在低头,让现在向未来屈服;
把平稳的进化论改变成间断的革命灾变说。
几年前有人向我指出,我的戏剧和小说中的人物在危机时刻突然做出决定。
眨眼之间,《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就转变了。
自然如此,因为我按自己的形象塑造我的人物,
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我的形象,而是按照我渴望成为的形象加以塑造。
-------------------------------------------------------------------
我成为背叛者,并坚持背叛。
尽管我全心全意投入我的事业,尽管我对工作全力以赴,
尽管我真心诚意结交友谊,尽管我发脾气时毫不掩饰,
但我很快便否认自己。
我知道这一点,也愿意这么做。
正在激情高昂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背叛自己,
高兴地预感到我未来的背叛。
大致而言,我与常人一样履行我的诺言,
我的友情和行为虽则始终不渝,但我容易感到新的冲动,
比如观赏古迹、名画、风景。
有一个时期我感到最后看到的总是最美的。
我有时引起朋友们的不满:
当我们一起回顾他们所珍视的事情时,
我的言谈很不敬,或干脆很轻率,
为的是使自己相信我对过去的事情已不屑一顾。
由于我颇不喜欢自己,就寄希望于未来,结果更不喜欢自己,
随着时间毫不容情地向前进,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差劲。
昨天我干得不好,那是昨天的事;
而今天我已经预感到明天我对自己严厉的评判。
总之,不能挨得太近。
我对自己的过去敬而远之。
-------------------------------------------------------------------
而我,我从不积怨,出于好意承认一切;
我善于做自我批评,条件是出于我自愿,不由别人强加。
有人曾在一九三六年或一九四五年跟当时的我过不去,那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关系?
我把这些都记在当时那个我的名下了。
谁叫他太笨,不会让人家尊重。
-------------------------------------------------------------------
一天遇到一个老朋友,他说话带刺,对我心怀不满了十七年,
事因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我对他失礼了。
我模模糊糊记得当年出于自卫作了反击,指责他太敏感、太胡搅蛮缠,
总之对那件事我发表了个人见解。
这次会面,我非常乐意听取他的想法,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我责备自己当时出于虚荣心,表现自私,没有心肝,
总之,乐意承认一无是处。
我对自己头脑清醒感到欣喜。
要知道这么心甘情愿承认错误,证明我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人家相信你的话吗?不,我的正直和毫无隐讳的坦白相反更加激怒申诉人。
他揭穿了我,知道我在利用他。
他怨恨的是我,活着的我,包括现在和过去,
他深知我依然如故,而我却扔给他一具僵死的遗物,
为的是乐于感到我自己像初生的孩子。
到头来,我发火了,对这个鞭尸的狂怒者很不满意。
反之,如果有人提醒我说在某个场合我表现不错,我一摆手就把此事忘了。
人家以为我谦虚,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今天干得好一些,明天还要好得多。
-------------------------------------------------------------------
中年作家不喜欢人家过分肯定他们的处女作,而我敢说我最不喜欢这类赞扬。
我最好的书是我正在写的书,然后才是最近出版的书,但我心里已经开始腻烦了。
要是批评家今天觉得这本书不好,他们也许会使我不快,
但六个月之后,我差不多会同意他们的意见。
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论他们认为这本书如何贫乏和无价值,
我毕竟要求他们把它放在比它更早写出的东西之上。
我同意所有作品被全盘贬斥,只要把它按出版时间加以评论就行,
惟有出版顺序能给我写好书的机会,
明天写得更好,后天写得好上加好,最后以一部杰作告终。
-------------------------------------------------------------------
我一手碰到我的坟墓,一手抓住我的摇篮。
我感到自己生命短暂而辉煌,好似一个消失在黑暗中的闪电。
-------------------------------------------------------------------
我对天主教的神圣信念转移到了纯文学;
我成不了基督教徒,却找到了他的替身:文人。
文人的惟一使命是救世,
他活在世上的惟一目的是吃得苦中苦,使后人对他顶礼膜拜。
死亡只是一种过渡仪式,万古流芳成了宗教永生的代用品。
为了确信人类永远与我共存,我主观上确定人类将无止境地存在下去。
我在人类中间瞑目,就等于再生和永存。
但要是有人在我面前假设有朝一日大难降临,地救毁灭,
哪怕要五万年之后,我也会惊恐万状。
如今,我虽已看破红尘,但想到太阳冷却仍不免感到忧虑。
我的后人在我死后第二天就把我遗忘,我倒不在乎。
只要他们世代活下去,我就能长存在他们中间,
无名无姓,不可捉摸,但始终存在,
如同在我身上存在亿万我不认识的死者,
我使亿万死者免于遭受灭顶之灾。
但人类一旦消亡,那么世世代代的死者将同归于尽。
-------------------------------------------------------------------
“随他去吧。”妈咪会说,“做人嘛,悠着点儿,别太费劲啦。”
我感到我的疯狂有可爱之处,那就是起了保护我的作用,
从第一天起就保护我不受争当“尖子”的诱惑。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具有“天才”的幸运儿。
我赤手空拳,身无分文,惟一感兴趣的事是用劳动和信念拯救自己。
这种纯粹的自我选择使我升华而不凌驾于他人之上。
既无装备,又无工具,我全心全意投身于使我彻底获救的事业。
如果我把不现实的救世观念束之高阁,还剩什么呢?
赤条条的一个人,无别于任何人,具有任何人的价值,不比任何人高明。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