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狐说鬼】辛十四娘
先写一篇试试,感觉不是很好,不知道用什么风格来写。其实还是看原文比较过瘾,就是想古文太长,就自己发挥一下,但是还是有很重的翻译的痕迹。希望大家评论时别太不给面子就行了……有意见大家尽量提,我还可以改。希望小店开张时就是更好的文。
第一篇是辛十四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这是聊斋里我最喜欢的一篇了,辛十四娘是个很有志气、善良聪慧的女子,只可惜碰上了个……唉,不说了,看文吧~
有个叫冯生的书生,生得风流,又嗜酒。某天偶遇一个红衣少女,见到她面容姣好,在微露中走路的样子又十分可爱,于是心生欢喜。
一日薄暮,冯生乘醉而归,偶见道旁一破庙(觉得用“兰若”作寺的名称很是美好)内现出那位美人的脸,转瞬即逝。他心中暗喜又疑惑,于是便跟随进去。只见寺内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正在他彷徨之际,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老人前来询问。冯生故作镇静地撒谎说只是瞻仰古刹,细问才知道这是那位美人的老爹,暂时在此安顿家小,山茶当酒,倒也颇有韵味。走进去,景致与外边不同,而且进入房里还香雾喷人,一看就知道是女子脂粉气的闺阁,不是妖气就是仙气了。
这冯生还真是急性子,老叟刚说完自己姓辛,他就忙问是否有女儿未嫁,可以适配。老叟只能笑答道和内人商量一下,冯生已经提笔开始作诗O__O"…“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云英如有意,亲为捣玄霜。”辛老爷走进房内与女儿们耳语几句,出来后却顾左右而言他,惹得冯生甚为着急。冯生终于按捺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要今天带露而行的那位。”辛老爷笑而不语。冯生又说:“既然不能娶到她,让我见一见吧!以消我遗憾。”于是居然……居然冲进去了。辛老爷十分气愤,只得派人将他扔了出去。
那夜月黑风高,冯生在森林里迷了路,狼奔鸱叫,十分寒心。突然前方苍林中亮起微光,就飞也似的奔向那里。一进去,仆人笑脸相迎,灯火辉煌。一位雍容老妇被众人搀扶着走了出来,大家齐声喊:“郡君到!”冯生肃然起敬(这种荒郊野岭的居然有这么华贵之所,他也不觉得奇怪,一定非妖即仙)。老妇人问道:“你不就是冯云子的孙儿?”冯生说对。之后便是感人至深的认亲情节……原来冯生是这位老妇人的弥甥(普及一下,弥甥就是外甥之子啦),但由于疏远没见过面。有了这一层关系,老妇人当然要替弥甥做主啦,一听冯生相中了辛家十四娘,就立刻叫人去请(古时女子还真悲惨,别人让嫁谁就嫁谁),还夸冯生眼光不错。
不一会儿,辛十四娘翩然而至。老妇人很直接:“你以后就是我外甥孙子的媳妇儿啦!”羞怯之余,十四娘还是很守礼节的,非要请示父母才是(她是个有气节的女子,不会屈从权威)。老妇人说我都为你作冰(普及一下,作冰就是媒人说亲的意思)啦,还有什么不对的?十四娘“宁死不屈”,老妇人只得赞许地说:“这气节还真是我的外甥孙子媳妇儿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老妇人就派人将两位送走。冯生蓦然回首,村舍已不知去向,只有一个荒芜的墓……
这个墓的主人是崔尚书,是冯生已故祖母的弟弟。这可如何是好,冯生心想,这可是鬼啊!等待许久,又跑到兰若寺去,那里已经没有人烟了,问了才知道,是经常有狐妖出没的。冯生竟也不怕,太喜欢十四娘所以她即使是个狐妖也无妨。(这算痴情还是好色呢?)
就在望穿秋水之时,十四娘的花轿已抬到门口,嫁妆就是个大缸。锣鼓喧天,冯生终于抱得美人归。那郡君管着方圆几百里的妖怪,怪不得十四娘对她毕恭毕敬。为了感谢做媒之情,冯生立刻就去拜祭。
这时候,是反派登场了。冯生有个同学是楚家公子,听说冯生娶了个狐妖做老婆,就故意去献礼。他狡诈阴险的本质被冰雪聪明的十四娘所看穿,她告诫冯生少与他来往。冯生虽然答应了,但是在楚公子再次登门时嘲笑了他一番,由此埋下了祸根。十四娘再次劝诫。后来考试,楚公子得了第一,冯生第二。冯生于是又不淡定了,在楚公子办酒之时大肆嘲笑,弄得楚公子好不尴尬。十四娘只得又进行告诫:“你个轻薄的人,嘲笑这种小人只会引来杀身之祸!我是不忍心看到你这样,暂且让我走便是。”冯生听罢,潸然泪下,说自己会悔悟了。十四娘决定再相信他一次,并与他约定,从此不跟楚公子这些人交往。
十四娘是个贤惠的女人,平日里就做些纺织,赚点钱就放到大缸里,足不出户。(真是个三从四德的好妻子啊!)
楚公子那里却在酝酿着一个阴谋。他先是寄邀请函到冯家,被十四娘烧了。后来又找到冯生,硬是将他拉到了家里,还拿出美酒歌女款待。在家里被闷坏了的冯生一见到这歌舞升平,就开始“放浪形骸”,最后就醉倒在楚公子家里。楚公子的妻子就是个悍妇,前些日子不小心打死了一个丫鬟,正好此时用来栽赃冯生。冯生一觉醒来,发觉身旁一具尸体!这时也已百口莫辩了。十四娘听说,潸然泪下,早就料到了今日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十四娘却淡然自若,请人买了个叫做禄儿的女孩儿回来,待她好过婢女。老仆人带来冯生被判处斩的消息她也不惊,只是忙里忙外。冯生派人来作诀别,她也漫不经心。街上人开始议论她狠心。
然而,突然有一天,楚家老爷被革职,皇上亲自审查冯生案子的消息传来,冯家上下喜成一片。待到家人派人打听之时,冯生已出狱。见到十四娘,冯生泪流满面,诉不尽的冤屈悔恨。悲伤渐渐转而为喜,冯生却还不明白怎么就被释了。十四娘莞尔而笑,说这便是我狐狸丫鬟的功劳。
原来,她的狐狸丫鬟上京陈情,却苦于进不了皇宫。突然听闻皇帝要到大同去,就扮作流妓,用美貌引来了皇帝的注意力。皇帝见她这气质并不是一般流妓,就问及生平。狐狸丫鬟就谎称自己的父亲,冯生,被冤屈要判刑,所以将她卖到妓院里去。皇帝怜香惜玉,就答应帮忙,还要招她进宫去。她当然不肯,说只要父女团聚就行。皇帝这才肯离去,之后放了冯生。
本来当是阖家团圆之时,但十四娘忽然作别:“在你遭难之时,奔走亲戚没有一个肯相助。我已看透了俗世。你有了禄儿这位好妻子,我就可以放心地离开了。”冯生这才感到事态严重,回忆初遇的情动,相识的羞涩,和一路一路的艰辛与悔恨,他竟哭伏良久。十四娘被他打动,才答应不走。
直到这时,冯生才有些好男人的气概来。十四娘让禄儿侍寝,他却不肯;十四娘颜容渐渐衰老,他也不离不弃,敬爱有嘉。十四娘又一次要作别,却难挡冯生的恸哭。一晃又几个月过去了,十四娘生了大病,又绝食,最后终于仙逝。冯生痛苦欲绝,这才娶禄儿过门。结婚生子,却家道中落,夫妻俩苦于生计,忽然想起十四娘曾经存钱的大缸,那钱已足够这一家颐养天年(再一次证明了十四娘的先见之明)。
后来就是一些琐事了,老仆人到太华,见到了十四娘,见她骑一只青骡,狐狸丫鬟跟随其后。她问冯生安好,然后便说我已位列仙班矣。说罢,就消失在了茫茫天际里。
墨闲:微露薄暮倩冰早,誓为云英同偕老。奈何公子轻薄气,泪尽仙人岁月抛。
第一篇是辛十四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这是聊斋里我最喜欢的一篇了,辛十四娘是个很有志气、善良聪慧的女子,只可惜碰上了个……唉,不说了,看文吧~
![]() |
辛十四娘 |
有个叫冯生的书生,生得风流,又嗜酒。某天偶遇一个红衣少女,见到她面容姣好,在微露中走路的样子又十分可爱,于是心生欢喜。
一日薄暮,冯生乘醉而归,偶见道旁一破庙(觉得用“兰若”作寺的名称很是美好)内现出那位美人的脸,转瞬即逝。他心中暗喜又疑惑,于是便跟随进去。只见寺内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正在他彷徨之际,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老人前来询问。冯生故作镇静地撒谎说只是瞻仰古刹,细问才知道这是那位美人的老爹,暂时在此安顿家小,山茶当酒,倒也颇有韵味。走进去,景致与外边不同,而且进入房里还香雾喷人,一看就知道是女子脂粉气的闺阁,不是妖气就是仙气了。
这冯生还真是急性子,老叟刚说完自己姓辛,他就忙问是否有女儿未嫁,可以适配。老叟只能笑答道和内人商量一下,冯生已经提笔开始作诗O__O"…“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云英如有意,亲为捣玄霜。”辛老爷走进房内与女儿们耳语几句,出来后却顾左右而言他,惹得冯生甚为着急。冯生终于按捺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要今天带露而行的那位。”辛老爷笑而不语。冯生又说:“既然不能娶到她,让我见一见吧!以消我遗憾。”于是居然……居然冲进去了。辛老爷十分气愤,只得派人将他扔了出去。
那夜月黑风高,冯生在森林里迷了路,狼奔鸱叫,十分寒心。突然前方苍林中亮起微光,就飞也似的奔向那里。一进去,仆人笑脸相迎,灯火辉煌。一位雍容老妇被众人搀扶着走了出来,大家齐声喊:“郡君到!”冯生肃然起敬(这种荒郊野岭的居然有这么华贵之所,他也不觉得奇怪,一定非妖即仙)。老妇人问道:“你不就是冯云子的孙儿?”冯生说对。之后便是感人至深的认亲情节……原来冯生是这位老妇人的弥甥(普及一下,弥甥就是外甥之子啦),但由于疏远没见过面。有了这一层关系,老妇人当然要替弥甥做主啦,一听冯生相中了辛家十四娘,就立刻叫人去请(古时女子还真悲惨,别人让嫁谁就嫁谁),还夸冯生眼光不错。
不一会儿,辛十四娘翩然而至。老妇人很直接:“你以后就是我外甥孙子的媳妇儿啦!”羞怯之余,十四娘还是很守礼节的,非要请示父母才是(她是个有气节的女子,不会屈从权威)。老妇人说我都为你作冰(普及一下,作冰就是媒人说亲的意思)啦,还有什么不对的?十四娘“宁死不屈”,老妇人只得赞许地说:“这气节还真是我的外甥孙子媳妇儿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老妇人就派人将两位送走。冯生蓦然回首,村舍已不知去向,只有一个荒芜的墓……
这个墓的主人是崔尚书,是冯生已故祖母的弟弟。这可如何是好,冯生心想,这可是鬼啊!等待许久,又跑到兰若寺去,那里已经没有人烟了,问了才知道,是经常有狐妖出没的。冯生竟也不怕,太喜欢十四娘所以她即使是个狐妖也无妨。(这算痴情还是好色呢?)
就在望穿秋水之时,十四娘的花轿已抬到门口,嫁妆就是个大缸。锣鼓喧天,冯生终于抱得美人归。那郡君管着方圆几百里的妖怪,怪不得十四娘对她毕恭毕敬。为了感谢做媒之情,冯生立刻就去拜祭。
这时候,是反派登场了。冯生有个同学是楚家公子,听说冯生娶了个狐妖做老婆,就故意去献礼。他狡诈阴险的本质被冰雪聪明的十四娘所看穿,她告诫冯生少与他来往。冯生虽然答应了,但是在楚公子再次登门时嘲笑了他一番,由此埋下了祸根。十四娘再次劝诫。后来考试,楚公子得了第一,冯生第二。冯生于是又不淡定了,在楚公子办酒之时大肆嘲笑,弄得楚公子好不尴尬。十四娘只得又进行告诫:“你个轻薄的人,嘲笑这种小人只会引来杀身之祸!我是不忍心看到你这样,暂且让我走便是。”冯生听罢,潸然泪下,说自己会悔悟了。十四娘决定再相信他一次,并与他约定,从此不跟楚公子这些人交往。
十四娘是个贤惠的女人,平日里就做些纺织,赚点钱就放到大缸里,足不出户。(真是个三从四德的好妻子啊!)
楚公子那里却在酝酿着一个阴谋。他先是寄邀请函到冯家,被十四娘烧了。后来又找到冯生,硬是将他拉到了家里,还拿出美酒歌女款待。在家里被闷坏了的冯生一见到这歌舞升平,就开始“放浪形骸”,最后就醉倒在楚公子家里。楚公子的妻子就是个悍妇,前些日子不小心打死了一个丫鬟,正好此时用来栽赃冯生。冯生一觉醒来,发觉身旁一具尸体!这时也已百口莫辩了。十四娘听说,潸然泪下,早就料到了今日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十四娘却淡然自若,请人买了个叫做禄儿的女孩儿回来,待她好过婢女。老仆人带来冯生被判处斩的消息她也不惊,只是忙里忙外。冯生派人来作诀别,她也漫不经心。街上人开始议论她狠心。
然而,突然有一天,楚家老爷被革职,皇上亲自审查冯生案子的消息传来,冯家上下喜成一片。待到家人派人打听之时,冯生已出狱。见到十四娘,冯生泪流满面,诉不尽的冤屈悔恨。悲伤渐渐转而为喜,冯生却还不明白怎么就被释了。十四娘莞尔而笑,说这便是我狐狸丫鬟的功劳。
原来,她的狐狸丫鬟上京陈情,却苦于进不了皇宫。突然听闻皇帝要到大同去,就扮作流妓,用美貌引来了皇帝的注意力。皇帝见她这气质并不是一般流妓,就问及生平。狐狸丫鬟就谎称自己的父亲,冯生,被冤屈要判刑,所以将她卖到妓院里去。皇帝怜香惜玉,就答应帮忙,还要招她进宫去。她当然不肯,说只要父女团聚就行。皇帝这才肯离去,之后放了冯生。
本来当是阖家团圆之时,但十四娘忽然作别:“在你遭难之时,奔走亲戚没有一个肯相助。我已看透了俗世。你有了禄儿这位好妻子,我就可以放心地离开了。”冯生这才感到事态严重,回忆初遇的情动,相识的羞涩,和一路一路的艰辛与悔恨,他竟哭伏良久。十四娘被他打动,才答应不走。
直到这时,冯生才有些好男人的气概来。十四娘让禄儿侍寝,他却不肯;十四娘颜容渐渐衰老,他也不离不弃,敬爱有嘉。十四娘又一次要作别,却难挡冯生的恸哭。一晃又几个月过去了,十四娘生了大病,又绝食,最后终于仙逝。冯生痛苦欲绝,这才娶禄儿过门。结婚生子,却家道中落,夫妻俩苦于生计,忽然想起十四娘曾经存钱的大缸,那钱已足够这一家颐养天年(再一次证明了十四娘的先见之明)。
后来就是一些琐事了,老仆人到太华,见到了十四娘,见她骑一只青骡,狐狸丫鬟跟随其后。她问冯生安好,然后便说我已位列仙班矣。说罢,就消失在了茫茫天际里。
墨闲:微露薄暮倩冰早,誓为云英同偕老。奈何公子轻薄气,泪尽仙人岁月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