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极夜
一周努力,终于帮助博士师姐把长长的论文翻译完成。累,看了Planet Earth E06 Icy World,心中宁静,其中几个场景让我震撼。
极昼,北半球,封冻了半年的冰层开始融化,薄薄的冰面无法继续支撑笨重的北极熊。当冰面完全碎成散落于海中的浮冰,起伏的冰,蓝色的海,一只白色的熊穿梭于其中,享受着久违的阳光和宁静的哗然。这幅画面,整整3分钟,赏心悦目。
其实,这也是人的对于这“惬意美景”的遐想吧。从冬眠中苏醒,为了寻找食物,它冒险进入浮冰深海。当可怜的北极熊卧在滩涂,眼神无助地望向大海。台词解说,没有食物,这只熊将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我想,如果我是当时的摄影师,我会去救它吗?救,怜悯和慈悲,我可以拯救一条生命。但理性却说,这是自然选择,人无权去干涉。可能,救了一个个体,却在不觉中毁灭了一个种群。我能看到一只熊的悲哀和死亡,但在看不到的北方,有更多勃勃的可爱的生命,它们也会有着生死的悲哀。如果我在现场,我依然会矛盾着,无法决定。
极夜,南半球,似乎永恒的夜空中极光闪烁摇曳,暗绿色映照冰川雪山。雄企鹅紧紧挤在一起取暖,缓慢变化着群聚的形状,轮流轮换边缘冒风顶雪的企鹅,以此渡过漫长的寒冷的长达半年黑夜,以此保护着肚袋中的企鹅蛋。群体的力量,爱的力量。当阳光再次回到南边,精疲力尽的企鹅盼到了温暖,盼到了幼子的诞生,盼到了母性伴侣的归来,生命再次迎来了希望,迎来爱。在那个遥远的寒冷的恶劣的环境,这些足以鼓动我们去生活,去摒弃黑暗,向往光明。
看完,心中安静。想,今生定去南或北纬66°33'之外去过活半年多(估计南半球不可能了,除非我当年选了海洋地质那个专业),7-8个月,一个人或两个人。我喜欢白天,热爱橙红涩的夕阳,却恐惧黑夜。具体来说,是害怕变黑的过程。所以我想体会半年都是白天,而且是太阳就在天边逡巡的感觉,可能会有那种夕阳的感觉。至于剩下的2个月,我用来欣赏极光和星空,如果让我半年都沉浸在黑夜中,我可能会受不了。
一直在琢磨向往荒凉之地的真正缘由,可能是由于荒凉之地那种永恒的美,亘古不变,这样能够些许满足了心中那种向往规律和稳定的变态欲望吧。发觉最近不愿接触新事物,不愿去看新书,不愿去看有新情节的电影和剧集,只愿意重温读过的小说,看过的电影。此外,就是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可能,这就是作为生物,对于负熵的最底层渴望吧。
真正的缘由,还要思考。
极昼,北半球,封冻了半年的冰层开始融化,薄薄的冰面无法继续支撑笨重的北极熊。当冰面完全碎成散落于海中的浮冰,起伏的冰,蓝色的海,一只白色的熊穿梭于其中,享受着久违的阳光和宁静的哗然。这幅画面,整整3分钟,赏心悦目。
其实,这也是人的对于这“惬意美景”的遐想吧。从冬眠中苏醒,为了寻找食物,它冒险进入浮冰深海。当可怜的北极熊卧在滩涂,眼神无助地望向大海。台词解说,没有食物,这只熊将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我想,如果我是当时的摄影师,我会去救它吗?救,怜悯和慈悲,我可以拯救一条生命。但理性却说,这是自然选择,人无权去干涉。可能,救了一个个体,却在不觉中毁灭了一个种群。我能看到一只熊的悲哀和死亡,但在看不到的北方,有更多勃勃的可爱的生命,它们也会有着生死的悲哀。如果我在现场,我依然会矛盾着,无法决定。
极夜,南半球,似乎永恒的夜空中极光闪烁摇曳,暗绿色映照冰川雪山。雄企鹅紧紧挤在一起取暖,缓慢变化着群聚的形状,轮流轮换边缘冒风顶雪的企鹅,以此渡过漫长的寒冷的长达半年黑夜,以此保护着肚袋中的企鹅蛋。群体的力量,爱的力量。当阳光再次回到南边,精疲力尽的企鹅盼到了温暖,盼到了幼子的诞生,盼到了母性伴侣的归来,生命再次迎来了希望,迎来爱。在那个遥远的寒冷的恶劣的环境,这些足以鼓动我们去生活,去摒弃黑暗,向往光明。
看完,心中安静。想,今生定去南或北纬66°33'之外去过活半年多(估计南半球不可能了,除非我当年选了海洋地质那个专业),7-8个月,一个人或两个人。我喜欢白天,热爱橙红涩的夕阳,却恐惧黑夜。具体来说,是害怕变黑的过程。所以我想体会半年都是白天,而且是太阳就在天边逡巡的感觉,可能会有那种夕阳的感觉。至于剩下的2个月,我用来欣赏极光和星空,如果让我半年都沉浸在黑夜中,我可能会受不了。
一直在琢磨向往荒凉之地的真正缘由,可能是由于荒凉之地那种永恒的美,亘古不变,这样能够些许满足了心中那种向往规律和稳定的变态欲望吧。发觉最近不愿接触新事物,不愿去看新书,不愿去看有新情节的电影和剧集,只愿意重温读过的小说,看过的电影。此外,就是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可能,这就是作为生物,对于负熵的最底层渴望吧。
真正的缘由,还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