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正面吸引力》第一章 大揭秘【下】
朗达·拜恩的《秘密》一书刚问世几个月,我们就出版了《超越秘密的答案》(Beyond the Secret)。我们之所以推出这本书,是因为《秘密》一书所揭示的道理值得剖析。我们怀着对原著的绝对尊重,从更为客观、严谨的视角来扩充其中内容。正如《超越秘密的答案》所介绍的那样:
朗达·拜恩的大作中虽然略显复杂、但清晰明了的概念解说,值得我们向她致以真诚的敬意。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赞叹她对心灵的秘密力量的热忱,并相信这种力量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帮助我们获取财富、实现人生目标。
我们也借此向20世纪初的先驱们致敬,是他们让古人探索宇宙法则的智慧结晶重见天日,不仅诠释了吸引力法则的超凡力量,而且重新建立起它和人类思想的关联。
著名的新派思想家詹姆斯·艾伦,于1902年出版了著作《做你想做的人》(As a Man Thinketh)。书名形象地反映了生活和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在书中说道:
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是自我性格的创造者,能够决定自己的处境和命运。他会即刻形成最基本的观念:“人拥有力量、智慧、爱和思想,并能利用所有这些要素,重新塑造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四年后,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出版了《思维波动》(Thought Vibration)一书,又名《思维世界的吸引力法则》(The Law of Attraction in the Thought World)。在这本书中,阿特金森试图把吸引力法则解释成内在心灵的能量和身边同一频率事物的共鸣。
毫无疑问,阿特金森的观点建立在当时神经学发展的基础上,还特别受到了一个实验的启发,即思想会提升大脑特定区域的温度。当时也是电磁学理论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可以测量光速,并控制无线电波。阿特金森正是从这些科研成果出发,创立了条理清晰的吸引力法则能量理论。
根据精神影响力法则,人的精神波能够刺激进入其力场的其他人的心灵,从而产生相似的振动。
——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
另一位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华莱士·沃特尔斯,“新思维”(New Thought)的倡议者,他在1910年出版了著作《失落的致富经典》(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这本书在一百年后激发了朗达·拜恩创作《秘密》的热情。虽然它的书名带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色彩,但书中许多创新而深刻的观点,致使研究者把沃特尔斯看做新心灵主义运动(The New Mentalism Movement)的创始人。
如果说詹姆斯·艾伦先生确定了思想可以决定人们的性格与处境,而阿特金森先生描述了精神共鸣可以影响他人的心灵,那么华莱士·沃特尔斯就是首位用一种无形能量把这些共鸣现象联系起来的人,对于这种力量,我们暂时想不出更好的称谓,姑且称之为“无形的物质”。沃特尔斯解释了人类思想与这种全能力量间的内在联系:“思想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它能制造出你所想象的场景。如果一个人能用心去想象事情,而这种想法又被‘无形的物质’记录下来,那么他就能够美梦成真。”
生命的目的在于发展,一切生灵都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力去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
——华莱士·沃特尔斯
上述三位先行者的思想,促使其后各种正面思考流派的创始人都将吸引力法则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下面,再让我们来赏析摘自《超越秘密的答案》第一卷的内容。
拿破仑·希尔(1883-1970)
希尔是《思考致富圣经》(Think and Grow Rich)的作者,这本书曾经深深影响了现代心灵主义和自助运动的发展。他最早向读者描述了这些运动,并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取得“哲学繁荣”。
厄尔·南丁格尔(1921-1989)
南丁格尔是拿破仑·希尔的追随者,《最奇妙的秘密》(Strangest Secret)的作者,这是一本经典著作,它曾经鼓舞了包括朗达·拜恩在内的无数作家。南丁格尔在著作中宣扬一种温情的成功学观点,这种观点的最核心之处就是强调要珍惜触手可及的幸福,享受平凡生活的快乐。
约瑟夫·墨菲(1898-1981)
墨菲是著名的心灵主义学者,他倾注毕生精力来研究精神的力量,并在洛杉矶创立神学教堂,在那里默默奉献了30年。墨菲终生宣扬这样一种信念,即精神的力量可以帮助人实现愿望。
朗达·拜恩的大作中虽然略显复杂、但清晰明了的概念解说,值得我们向她致以真诚的敬意。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赞叹她对心灵的秘密力量的热忱,并相信这种力量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帮助我们获取财富、实现人生目标。
我们也借此向20世纪初的先驱们致敬,是他们让古人探索宇宙法则的智慧结晶重见天日,不仅诠释了吸引力法则的超凡力量,而且重新建立起它和人类思想的关联。
著名的新派思想家詹姆斯·艾伦,于1902年出版了著作《做你想做的人》(As a Man Thinketh)。书名形象地反映了生活和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在书中说道:
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是自我性格的创造者,能够决定自己的处境和命运。他会即刻形成最基本的观念:“人拥有力量、智慧、爱和思想,并能利用所有这些要素,重新塑造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四年后,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出版了《思维波动》(Thought Vibration)一书,又名《思维世界的吸引力法则》(The Law of Attraction in the Thought World)。在这本书中,阿特金森试图把吸引力法则解释成内在心灵的能量和身边同一频率事物的共鸣。
毫无疑问,阿特金森的观点建立在当时神经学发展的基础上,还特别受到了一个实验的启发,即思想会提升大脑特定区域的温度。当时也是电磁学理论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可以测量光速,并控制无线电波。阿特金森正是从这些科研成果出发,创立了条理清晰的吸引力法则能量理论。
根据精神影响力法则,人的精神波能够刺激进入其力场的其他人的心灵,从而产生相似的振动。
——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
另一位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华莱士·沃特尔斯,“新思维”(New Thought)的倡议者,他在1910年出版了著作《失落的致富经典》(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这本书在一百年后激发了朗达·拜恩创作《秘密》的热情。虽然它的书名带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色彩,但书中许多创新而深刻的观点,致使研究者把沃特尔斯看做新心灵主义运动(The New Mentalism Movement)的创始人。
如果说詹姆斯·艾伦先生确定了思想可以决定人们的性格与处境,而阿特金森先生描述了精神共鸣可以影响他人的心灵,那么华莱士·沃特尔斯就是首位用一种无形能量把这些共鸣现象联系起来的人,对于这种力量,我们暂时想不出更好的称谓,姑且称之为“无形的物质”。沃特尔斯解释了人类思想与这种全能力量间的内在联系:“思想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它能制造出你所想象的场景。如果一个人能用心去想象事情,而这种想法又被‘无形的物质’记录下来,那么他就能够美梦成真。”
生命的目的在于发展,一切生灵都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力去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
——华莱士·沃特尔斯
上述三位先行者的思想,促使其后各种正面思考流派的创始人都将吸引力法则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下面,再让我们来赏析摘自《超越秘密的答案》第一卷的内容。
拿破仑·希尔(1883-1970)
希尔是《思考致富圣经》(Think and Grow Rich)的作者,这本书曾经深深影响了现代心灵主义和自助运动的发展。他最早向读者描述了这些运动,并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取得“哲学繁荣”。
厄尔·南丁格尔(1921-1989)
南丁格尔是拿破仑·希尔的追随者,《最奇妙的秘密》(Strangest Secret)的作者,这是一本经典著作,它曾经鼓舞了包括朗达·拜恩在内的无数作家。南丁格尔在著作中宣扬一种温情的成功学观点,这种观点的最核心之处就是强调要珍惜触手可及的幸福,享受平凡生活的快乐。
约瑟夫·墨菲(1898-1981)
墨菲是著名的心灵主义学者,他倾注毕生精力来研究精神的力量,并在洛杉矶创立神学教堂,在那里默默奉献了30年。墨菲终生宣扬这样一种信念,即精神的力量可以帮助人实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