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走进“春天里” – 中国翻译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大,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翻译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根据Common Sense Advisory的市场研究,2010年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的销售收入为260亿美元,13年预计突破380亿美元,其中,亚洲区域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11亿美元,2013年将达到30亿美元。其中,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翻译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为650亿元人民币,并且保持每年平均30%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市场发展前景值得乐观。
从上图可见,全球语言服务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亚洲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8%左右。据权威翻译组织统计,国内市场在册翻译公司近3000家,拥有100多万翻译人员,其中科技翻译人员40多万人。尽管如此,但翻译行业还不能算是一个产业,风险投资很少关注这个领域就是一个例证,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本人是瑞科上海翻译公司的一名项目管理人员,从上世纪末期便从事科技翻译和软件本地化工作,可以说,对翻译行业的一些情况还是相当的了解,权且在此抛砖引玉,阐述一下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 国家对翻译行业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关注和引导。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对翻译公司的资质缺少监管和监督,致使很多管理不规范、质量低劣的翻译社和翻译中心大量存在,破坏了翻译行业的良性发展,败坏了翻译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的地位和尊严。相反,有些地方政府却官商勾结,限制很多具备良好资质的翻译公司参与市场的自由竞争。上海某些公证机构与某些上海翻译公司由于利益关系结成同盟,不承认其他翻译公司的公证翻译和翻译专用章,我就不明白,翻译专用章也是由政府机关核准发放的,但为何就不承认它们的使用功效呢?而在深圳和南京等城市就不存在这种行业壁垒,足见某些政府部门不仅不正常扶持和支持翻译行业的正常发展,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阻碍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二、 中国翻译市场没有完全向市场开放。中国的翻译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企业和个人客户。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政府机构的很多文件资料的翻译还是在组织内部消化,没有向市场开放。而这种情况在美国就完全不同,美国很多语言服务提供商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国防部和联邦政府。例如,McNeil Technologies, Inc.和L-3 Linguist Operations & Technical Support两家公司2010年在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的营业额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七,分别达到4亿美元和1.9亿美元,这两家公司均是为政府和军队提供翻译服务,而这点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三、 翻译行业缺少必要的社会认知度。瑞科翻译公司成立于2004年,已经运营了8年时间,在这期间我接触了太多的客户。但很多客户对翻译行业还是不甚了解,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翻译对于你们来说不就太简单了,几万字,一个翻译人员一天不就做完了。”相信类似的话,很多同行也耳熟能详。很多客户误认为翻译公司的翻译肯定就是采用机器或软件翻译。殊不知,机器翻译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证明是一个失败的研究,他们永远无法替代人工翻译。如果大家都认为“Google翻译”可以为他们解决问题时,也不存在翻译这个行业了,相信在本世纪,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这就需要我们翻译业内人士,不辞辛劳的向客户传达我们行业的真实信息:翻译是一个高智力的脑力劳动,属于一种智力再创造的工作。水平再高的人,一天也只能翻译3000-4000字的工作量。正是由于客户对翻译行业的不了解,才导致翻译价格在中国市场普遍偏低。比较一下,国内的翻译公司价格只有美国或欧洲国家翻译公司报价的10-15%。还有些客户将Trados等CAT工具等同于软件翻译。凡此种种,都是由于我们翻译行业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这就需要我们翻译从业人员,增强营销意识,加强对客户的知识传递,让他们真正认识翻译公司,了解翻译公司,认可翻译公司。
四、 中国翻译行业缺少行业旗舰。中国目前缺少像SDL或Lionbridge这样的全球知名翻译品牌。根据Common Sense Advisory的市场调查,在全球2010年语言翻译行业销售额排名中,中国排名最好的一家公司的排名位于全球第22位,销售额为3300万美元。同时这家公司并非属于传统的翻译行业,而是专门从事软件外包和本地化业务。假以时日,如果中国能出现一两家上市的翻译服务企业,那时才能说翻译行业出现了真正的领头羊,翻译产业在中国才真正走进春天里。当然,这需要我们翻译界的同仁一起努力,把自己的翻译品牌经营好,做大做强。
五、 翻译行业缺少必要的市场细分。目前所有的翻译公司都存在一种“大而全”的现象,都声称自己能翻译地球上存在的所有语种,所有专业领域,所有翻译类型。其实这样并不利于翻译业务的拓展和开发。如果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或语种,这样更能突出公司的特色,把相应的市场做深做透,从而在翻译市场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知名度。例如,在上海地区,现在出现很多的专业型公司,例如,上海英语翻译公司、上海中英翻译公司、上海日语翻译公司、上海韩语翻译公司、上海德语翻译公司、上海法语翻译公司、上海小语种翻译公司、上海笔译翻译公司、上海口译公司、上海会议口译公司、上海同声传译公司、上海网站翻译公司、上海软件本地化公司、上海医学翻译公司、上海法律翻译公司、上海工程技术翻译公司、上海科技翻译公司、上海公证翻译公司、上海认证翻译公司、上海证书翻译公司、上海出国留学翻译公司、上海机械翻译公司、上海工程翻译公司、上海金融翻译公司、上海财经翻译公司、上海手册翻译公司、上海标书翻译公司等各具特色的翻译公司。
六、 翻译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现在社会上对翻译公司的质量存在很多诟病,其实这并不妨碍翻译行业的发展壮大,相反,这恰恰为那些注重翻译质量的翻译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分化,那些采用低价低质战略的低端翻译公司会逐步退出市场,而那些真正关注质量和管理流程的正规翻译公司会逐步走向繁荣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作者单位简介】瑞科翻译公司专注于笔译、商务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影音翻译、网站翻译、软件本地化翻译、软件测试、桌面排版(DTP)等服务。瑞科翻译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利用上海的人才优势以及强大的网络平台,为全国乃至全球客户提供专业便捷的语言翻译服务。如您有任何翻译方面的需求,只需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676-1258,余下的问题就有我们来帮您完成。
![]() |
从上图可见,全球语言服务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亚洲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8%左右。据权威翻译组织统计,国内市场在册翻译公司近3000家,拥有100多万翻译人员,其中科技翻译人员40多万人。尽管如此,但翻译行业还不能算是一个产业,风险投资很少关注这个领域就是一个例证,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本人是瑞科上海翻译公司的一名项目管理人员,从上世纪末期便从事科技翻译和软件本地化工作,可以说,对翻译行业的一些情况还是相当的了解,权且在此抛砖引玉,阐述一下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 国家对翻译行业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关注和引导。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对翻译公司的资质缺少监管和监督,致使很多管理不规范、质量低劣的翻译社和翻译中心大量存在,破坏了翻译行业的良性发展,败坏了翻译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的地位和尊严。相反,有些地方政府却官商勾结,限制很多具备良好资质的翻译公司参与市场的自由竞争。上海某些公证机构与某些上海翻译公司由于利益关系结成同盟,不承认其他翻译公司的公证翻译和翻译专用章,我就不明白,翻译专用章也是由政府机关核准发放的,但为何就不承认它们的使用功效呢?而在深圳和南京等城市就不存在这种行业壁垒,足见某些政府部门不仅不正常扶持和支持翻译行业的正常发展,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阻碍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二、 中国翻译市场没有完全向市场开放。中国的翻译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企业和个人客户。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政府机构的很多文件资料的翻译还是在组织内部消化,没有向市场开放。而这种情况在美国就完全不同,美国很多语言服务提供商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国防部和联邦政府。例如,McNeil Technologies, Inc.和L-3 Linguist Operations & Technical Support两家公司2010年在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的营业额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七,分别达到4亿美元和1.9亿美元,这两家公司均是为政府和军队提供翻译服务,而这点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三、 翻译行业缺少必要的社会认知度。瑞科翻译公司成立于2004年,已经运营了8年时间,在这期间我接触了太多的客户。但很多客户对翻译行业还是不甚了解,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翻译对于你们来说不就太简单了,几万字,一个翻译人员一天不就做完了。”相信类似的话,很多同行也耳熟能详。很多客户误认为翻译公司的翻译肯定就是采用机器或软件翻译。殊不知,机器翻译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证明是一个失败的研究,他们永远无法替代人工翻译。如果大家都认为“Google翻译”可以为他们解决问题时,也不存在翻译这个行业了,相信在本世纪,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这就需要我们翻译业内人士,不辞辛劳的向客户传达我们行业的真实信息:翻译是一个高智力的脑力劳动,属于一种智力再创造的工作。水平再高的人,一天也只能翻译3000-4000字的工作量。正是由于客户对翻译行业的不了解,才导致翻译价格在中国市场普遍偏低。比较一下,国内的翻译公司价格只有美国或欧洲国家翻译公司报价的10-15%。还有些客户将Trados等CAT工具等同于软件翻译。凡此种种,都是由于我们翻译行业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这就需要我们翻译从业人员,增强营销意识,加强对客户的知识传递,让他们真正认识翻译公司,了解翻译公司,认可翻译公司。
四、 中国翻译行业缺少行业旗舰。中国目前缺少像SDL或Lionbridge这样的全球知名翻译品牌。根据Common Sense Advisory的市场调查,在全球2010年语言翻译行业销售额排名中,中国排名最好的一家公司的排名位于全球第22位,销售额为3300万美元。同时这家公司并非属于传统的翻译行业,而是专门从事软件外包和本地化业务。假以时日,如果中国能出现一两家上市的翻译服务企业,那时才能说翻译行业出现了真正的领头羊,翻译产业在中国才真正走进春天里。当然,这需要我们翻译界的同仁一起努力,把自己的翻译品牌经营好,做大做强。
五、 翻译行业缺少必要的市场细分。目前所有的翻译公司都存在一种“大而全”的现象,都声称自己能翻译地球上存在的所有语种,所有专业领域,所有翻译类型。其实这样并不利于翻译业务的拓展和开发。如果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或语种,这样更能突出公司的特色,把相应的市场做深做透,从而在翻译市场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知名度。例如,在上海地区,现在出现很多的专业型公司,例如,上海英语翻译公司、上海中英翻译公司、上海日语翻译公司、上海韩语翻译公司、上海德语翻译公司、上海法语翻译公司、上海小语种翻译公司、上海笔译翻译公司、上海口译公司、上海会议口译公司、上海同声传译公司、上海网站翻译公司、上海软件本地化公司、上海医学翻译公司、上海法律翻译公司、上海工程技术翻译公司、上海科技翻译公司、上海公证翻译公司、上海认证翻译公司、上海证书翻译公司、上海出国留学翻译公司、上海机械翻译公司、上海工程翻译公司、上海金融翻译公司、上海财经翻译公司、上海手册翻译公司、上海标书翻译公司等各具特色的翻译公司。
六、 翻译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现在社会上对翻译公司的质量存在很多诟病,其实这并不妨碍翻译行业的发展壮大,相反,这恰恰为那些注重翻译质量的翻译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分化,那些采用低价低质战略的低端翻译公司会逐步退出市场,而那些真正关注质量和管理流程的正规翻译公司会逐步走向繁荣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作者单位简介】瑞科翻译公司专注于笔译、商务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影音翻译、网站翻译、软件本地化翻译、软件测试、桌面排版(DTP)等服务。瑞科翻译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利用上海的人才优势以及强大的网络平台,为全国乃至全球客户提供专业便捷的语言翻译服务。如您有任何翻译方面的需求,只需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676-1258,余下的问题就有我们来帮您完成。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