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这个东西~一
一个人的中文水平和英文水平绝对是密切相关的,一个说法是,母语的下限就是第二语言的上限,我基本同意,我还真没看到过英文很好而中文很差的人,我所说的英文好,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还包括笔头上的~
今天呢,我看到了几句话,agency过来的方案,我真想把这个方案退回去,为agenc用的人上一节课(不收钱,图的是这个世界上能少点劣质的文字),方案思路基本清晰,但是中文措辞惨不忍睹。比如:
似乎“朋友”已经占到目标消费人群的最大比例;
但是“恋人”仍然占到总体1/3强,不可忽视;
更重要的是,“浪漫”诉求不仅仅是****被消费的原因;
更是品牌被认知的基础和关键。
如此说来,难道33%的“朋友”难道属于“跟从性”消费?
难道我们非得要在两难之中进退失据吗?
说实话,我们很纠结。
坦白地说,直接看一遍文字,我断乎不能明白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进退失据”?倒数第二句话为啥有2个难道~我看到“被消费”、“被认知”这两个词时,脑子就炸开了,明明能不用被动的,为啥偏要用被动呢~~还有,为什么第一个词是“似乎”?明明就是事实啊~我想了一下,这段话只能这样改了: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朋友”占了目标消费人群的最大比例;而“恋人”占的比例为1/3,低于“朋友”。
然而,我们都认同,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建立在“浪漫”二字之上,“浪漫”也是我们选择***的原因,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选择**品牌?难道“朋友”和“恋人”只能选择一个作为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吗?
这样是不是就比原先那段艰难晦涩的话清晰一点?虽然一样没有文采~
还有这样一句话,也把我弄晕了:所有既往的品牌资产和市场收益,无不得益于这个品牌的理念与文化。
这句话我来说,那就是:品牌的理念和文化直接带动了品牌资产和市场收益。(其实这句话原话是有问题的,所以我目前这能这么改了~)
我就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目的是说明,语言这东西,贵在简单明了传情达意;要想走优雅知性小资路线也可以,前提是得有文字功底,能拿捏文字这个微妙的东西~
今天呢,我看到了几句话,agency过来的方案,我真想把这个方案退回去,为agenc用的人上一节课(不收钱,图的是这个世界上能少点劣质的文字),方案思路基本清晰,但是中文措辞惨不忍睹。比如:
似乎“朋友”已经占到目标消费人群的最大比例;
但是“恋人”仍然占到总体1/3强,不可忽视;
更重要的是,“浪漫”诉求不仅仅是****被消费的原因;
更是品牌被认知的基础和关键。
如此说来,难道33%的“朋友”难道属于“跟从性”消费?
难道我们非得要在两难之中进退失据吗?
说实话,我们很纠结。
坦白地说,直接看一遍文字,我断乎不能明白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进退失据”?倒数第二句话为啥有2个难道~我看到“被消费”、“被认知”这两个词时,脑子就炸开了,明明能不用被动的,为啥偏要用被动呢~~还有,为什么第一个词是“似乎”?明明就是事实啊~我想了一下,这段话只能这样改了: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朋友”占了目标消费人群的最大比例;而“恋人”占的比例为1/3,低于“朋友”。
然而,我们都认同,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建立在“浪漫”二字之上,“浪漫”也是我们选择***的原因,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选择**品牌?难道“朋友”和“恋人”只能选择一个作为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吗?
这样是不是就比原先那段艰难晦涩的话清晰一点?虽然一样没有文采~
还有这样一句话,也把我弄晕了:所有既往的品牌资产和市场收益,无不得益于这个品牌的理念与文化。
这句话我来说,那就是:品牌的理念和文化直接带动了品牌资产和市场收益。(其实这句话原话是有问题的,所以我目前这能这么改了~)
我就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目的是说明,语言这东西,贵在简单明了传情达意;要想走优雅知性小资路线也可以,前提是得有文字功底,能拿捏文字这个微妙的东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