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滇西-巍山寻古(四)完:东岳庙、文昌宫、徐家宅院、龙泉寺
说起来,巍山街头的地图指示做得很不错,每个路口都设置了地图标牌,将路口周边文保单位的位置都标了出来,我就是跟着地图指示找到了不少之前没听说过的古建筑。
(十一)东岳庙
位于巍山古城东南隅,始建于明代末期。由陕西人梁好德捐资铸像。清康熙、道光年间多次扩建修葺。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多次维修,规模扩大。东岳庙古建筑群为东、西两条轴线组成,东轴线是东岳宫,西轴线是十王、太保等诸殿。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6米,举架高,屋脊高,分水大,前有廊厦,宫内塑东岳大帝,大殿的两厢各有七间贯通,是巍山古建筑最长的厢房。民国时期在宫内设皮革厂,新中国成立后改设饲养场、物资公司仓库、副食品厂。原使用单位无资金维修,所有建筑大都是破损房和危房,因东岳宫建筑品位高,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引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专家关注。2006年10月8日,经多次考察,巍山县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签定东岳宫修复协议,该中心愿捐资25万美元,抢救性修复东岳宫及其他古建筑,整个工程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资 5万美元,整修大殿及两厢,目前已基本完工,其余逐步实施。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从目前的状态看,似乎今天修复好的部分仍然是第一期完成的那些,整个修复已经停顿多时,也许是后续的资金有些问题吧。
大门紧锁,隔着门听到狗叫,不死心,从门缝望进去看到里面有人,于是敲门。一个中年妇女开了门,很好说话,虽然自己刚好要出门,还是放我们进去大院照相。太有运气了,晚点来里面没人,敲门也没用了。
(十二)文昌宫
又名文昌书院,位于巍山古城东南隅。始建于明代,初设启蒙义学于此。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其规制,改设为文昌书院。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祸。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改为学古书院,民国六年(1917年)设四年制蒙化中学于此。1939年中学迁往文庙,随之设立中正小学,解放后为为民小学校址。
文昌宫呈座东向西,由大门、牌坊、讲堂、大殿、金甲、奎神及两厢房等组成,宫内古柏森森,环境清幽。“文革”期间惨遭人为拆毁,仅存讲堂、大殿、金甲、奎神诸殿。大殿建于一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前设月台,正面安设大理石御路(已毁),四周围以石栏。为面宽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正面檐下设七踩三昂斗拱,雕刻生动细致,屋面四个翼角飞展,两侧建有金甲、奎神二殿。
1987年被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徐家宅院
位于巍山古城北门外,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1293.9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大院组成,中有圆门相通,共有大小院落十余个。其布局错落有致,曲折幽深,步移景殊。其中北院大门为仿洋式中西合璧建筑,体现了当时的时尚。
向这样的宅院保存完好的在地图上还能看到还有四、五处,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进去,留着下次再探寻吧。
(十四)龙泉寺
没找到太多资料,只知道建于清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巍山满街都是老房子,不过已经拖拖拉拉写了四篇,就不再口水了。
http://www.douban.com/note/136603626/
春行滇西-行程总目
(十一)东岳庙
位于巍山古城东南隅,始建于明代末期。由陕西人梁好德捐资铸像。清康熙、道光年间多次扩建修葺。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多次维修,规模扩大。东岳庙古建筑群为东、西两条轴线组成,东轴线是东岳宫,西轴线是十王、太保等诸殿。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6米,举架高,屋脊高,分水大,前有廊厦,宫内塑东岳大帝,大殿的两厢各有七间贯通,是巍山古建筑最长的厢房。民国时期在宫内设皮革厂,新中国成立后改设饲养场、物资公司仓库、副食品厂。原使用单位无资金维修,所有建筑大都是破损房和危房,因东岳宫建筑品位高,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引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专家关注。2006年10月8日,经多次考察,巍山县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签定东岳宫修复协议,该中心愿捐资25万美元,抢救性修复东岳宫及其他古建筑,整个工程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资 5万美元,整修大殿及两厢,目前已基本完工,其余逐步实施。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从目前的状态看,似乎今天修复好的部分仍然是第一期完成的那些,整个修复已经停顿多时,也许是后续的资金有些问题吧。
![]() |
东岳庙如今整个被围墙包得严严实实,不过从正门外这个角度可以依稀看出东西两条轴线(左西右东) |
![]() |
绕着东岳庙走一圈,只找到这条小路通向的东岳宫大殿侧后方的铁门 |
大门紧锁,隔着门听到狗叫,不死心,从门缝望进去看到里面有人,于是敲门。一个中年妇女开了门,很好说话,虽然自己刚好要出门,还是放我们进去大院照相。太有运气了,晚点来里面没人,敲门也没用了。
![]() |
山门内侧 |
![]() |
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6米,举架高,屋脊高,分水大,前有廊厦 |
![]() |
![]() |
![]() |
![]() |
![]() |
大殿的两厢各有七间贯通,是巍山古建筑最长的厢房 |
![]() |
院内的假山 |
(十二)文昌宫
又名文昌书院,位于巍山古城东南隅。始建于明代,初设启蒙义学于此。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其规制,改设为文昌书院。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祸。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改为学古书院,民国六年(1917年)设四年制蒙化中学于此。1939年中学迁往文庙,随之设立中正小学,解放后为为民小学校址。
文昌宫呈座东向西,由大门、牌坊、讲堂、大殿、金甲、奎神及两厢房等组成,宫内古柏森森,环境清幽。“文革”期间惨遭人为拆毁,仅存讲堂、大殿、金甲、奎神诸殿。大殿建于一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前设月台,正面安设大理石御路(已毁),四周围以石栏。为面宽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正面檐下设七踩三昂斗拱,雕刻生动细致,屋面四个翼角飞展,两侧建有金甲、奎神二殿。
1987年被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 |
文昌宫讲堂 |
![]() |
大殿和前面的月台,大殿为面宽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正面檐下设七踩三昂斗拱 |
![]() |
![]() |
金甲殿 |
![]() |
奎神殿 |
![]() |
从背后看大殿及两侧的金甲殿、奎神殿 |
(十三)徐家宅院
位于巍山古城北门外,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1293.9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大院组成,中有圆门相通,共有大小院落十余个。其布局错落有致,曲折幽深,步移景殊。其中北院大门为仿洋式中西合璧建筑,体现了当时的时尚。
![]() |
大门 |
![]() |
宅院如今是旅游局办公场地,但仍然给我们随意参观,挺意外的 |
![]() |
从内院向外望 |
![]() |
从二楼俯瞰内院 |
![]() |
向这样的宅院保存完好的在地图上还能看到还有四、五处,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进去,留着下次再探寻吧。
(十四)龙泉寺
没找到太多资料,只知道建于清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
![]() |
![]() |
龙泉寺如今是老年活动中心 |
其实巍山满街都是老房子,不过已经拖拖拉拉写了四篇,就不再口水了。
http://www.douban.com/note/136603626/
春行滇西-行程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