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睡至日上三竿,一睁眼,太阳很好啊,暖融融的。心里一下子开心起来。
吃过牛奶,便去买菜。准备买鱼。选了最远的一条路——从油菜花田穿过,爬过一个小土丘,然后绕过流溪丽园,到达菜市场。
油菜花地旁边,养蜂的人已经来了半月有余。无数蜜蜂在花田里绕着,嗡着,趁着暖融融的阳光,又营造出一片热烈的氛围。我贴近看,蜜蜂一会儿半旋在空中,一会儿一头扎进一朵花心,鼓捣两下,又换一朵,有的不小心找到的是没有开得花朵,就无功半天,重新选择。
今天的另外一个任务是,拯救被入侵物种缠绕的桃树。入侵物种是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有小刺,叶子如小孩手,水边常见,及其容易繁衍,我小时候在家乡就见过,四川也有,可见至少分布小半个中国。路边几株桃树,几乎已经被蚊帐一般的藤本植物缠满,藤本植物已死,但干枯的枝条仍然缠着,几株桃树都艰难地在其下长叶开花,都快死去了。
很艰难,死了还缠得紧紧的。今天只能弄完几株缠的不多的,其他几株全部爬满的,还没有想到办法解决,忘记带手套,死去的植物仍然扎手,痒痒的。
河边仍然有人在种地,而且好像挖的河泥。有胡豆花、有油菜,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还有一小块,专门用树枝编了个篱笆。我知道那是一对老夫妻的,我曾看到他们在这里劳作——开垦、种下一排葱,留下原来就有的几株油菜花……两个老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大概是我们小区退休的老人。
能够拥有一小块自己的地,是挺令人向往的,想当年我小时候,也在楼下种葱。但很搞笑的是,那时候还不知道怎么种葱,小葱都是从农民伯伯地里拔的。我也冒出一种想开垦一块地给自己的愿望,可惜我没有时间天天伺候。
看着这些菜地,我想起了“游击种植”的理念。国外最近流行的一种活动——作为抗议政府的不作为,将一些公有空地,街边道旁,种上花草。常常是晚上行动,网上还专门有游击种植的教程,比如说使用“种子炸弹”,比如出去种植带上一个mm,以和警察搭讪搞好关系。这些菜地也属于游击种植的一个部分,虽然它们不是针对“公共空间的利用不好”,而仅仅是不忍心看到土地的浪费,但也不错啊。中国人对土地的利用更为实际,但我也希望以后会有人愿意用空地来种花,种树,种植物。
自己开垦一小片荒地,会不期然拥有一种很古老的心情吧,那种人和土地之间建立关系之后的亲密感。《小王子》中狐狸说,你驯养我吧,如果你驯养了我,那么麦田的金色就会让我想起你的头发,你的脚步声对我来说就像是天籁,我看向天空,漫天的星星对我都有了意义。种植也是如此,你认真对待一片土地或者一株植物,你就驯养了它,也被它驯养,别人照顾的植物对你来说没意义,只是路边的绿植,但你自己的不一样。你会关心它的第一片叶子、第一朵花。旱时会关心它过得好不好,冬天会怕它过不了冬。
的确应该建立一些驯养关系,人和土地,人和植物。现在常见的“领养”是一种,不过能够亲手摸,亲自浇水则更好。
再往前面走,有一小片仍然残存的菜地,还有几个小房子,孤零零的在路边,很奇怪。但即使是这孤零零的小房子,也有着传统的四川民居的特色,屋前屋后有竹子环绕,几只鸡在屋旁溜达,两只狗尽职尽责地冲我狂吼。我想看看他们家有没有土鸡蛋卖,但没敢走进去。
菜地晒在阳光下,田间地头都是植物,开着花发着芽,真好啊。从油菜花田看完,便转上小山坡。有一家人开车进来,把它们的宝宝放在油菜花地旁边让它晒太阳,闻油菜花香。小土坡上也见缝插针的开着油菜花。流溪丽园也有人开垦了一大片地,种了葱,还撒了不知是什么的种子。
走到菜市场的小路上,以前就在街边的摊子,已经收进一片新盖的菜市场里了,但两边仍然有很多小巷,这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这里曾经是个村子,但卖掉大部分土地盖房子之后,这里尽留下一小块农村。我看到一个小牌子,指向卖鱼处,买到一只大鲢鱼,然后买了诸多菜,西红柿、茄子、豆腐皮、海带……以后争取每次买菜买一种没吃过的菜。水果越来越贵,苹果和芒果差不多,我便更不肯买苹果。只买芒果或者时鲜水果。
走过菜市场,又发现一树梨花,在步行街的花坛中。心里又惊讶又高兴——我最喜欢梨花,白色的花衬着绿色的叶子,在春风中飘摇,还孕育着梨子的希望,这就是属于春天的花朵。想想住到久居福这种偏郊区的日子里,虽然上下班漫长,但我也接了不少地气啊。逛传统的菜市场,在空空的开满油菜花的路上跑步,可以下到河边挖河泥,也可以享受郊区的空。
回到家,切菜洗鱼准备吃火锅,突然发现两个娃娃在研究什么,仔细一看一下子发现,是只小蜜蜂。不知道是不是趴我包上带回来的。两只脚上还带着满满的黄色花粉袋呢。我又怕两个娃被蜇,又怕蜜蜂被弄伤,赶紧用筷子把它送到一簇月季上。一会儿,小蜜蜂不见了。我突然想,每年放蜂的季节,肯定有很多蜜蜂会迷路,会赶不上迁徙而被留下吧。它们找不到自己的蜂王,估计也独自生存不了多久。这是迁徙放蜂对蜜蜂生活的改变。那小小的蜜蜂找不到家,心里会不会悲伤呢?
吃过牛奶,便去买菜。准备买鱼。选了最远的一条路——从油菜花田穿过,爬过一个小土丘,然后绕过流溪丽园,到达菜市场。
油菜花地旁边,养蜂的人已经来了半月有余。无数蜜蜂在花田里绕着,嗡着,趁着暖融融的阳光,又营造出一片热烈的氛围。我贴近看,蜜蜂一会儿半旋在空中,一会儿一头扎进一朵花心,鼓捣两下,又换一朵,有的不小心找到的是没有开得花朵,就无功半天,重新选择。
今天的另外一个任务是,拯救被入侵物种缠绕的桃树。入侵物种是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有小刺,叶子如小孩手,水边常见,及其容易繁衍,我小时候在家乡就见过,四川也有,可见至少分布小半个中国。路边几株桃树,几乎已经被蚊帐一般的藤本植物缠满,藤本植物已死,但干枯的枝条仍然缠着,几株桃树都艰难地在其下长叶开花,都快死去了。
很艰难,死了还缠得紧紧的。今天只能弄完几株缠的不多的,其他几株全部爬满的,还没有想到办法解决,忘记带手套,死去的植物仍然扎手,痒痒的。
河边仍然有人在种地,而且好像挖的河泥。有胡豆花、有油菜,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还有一小块,专门用树枝编了个篱笆。我知道那是一对老夫妻的,我曾看到他们在这里劳作——开垦、种下一排葱,留下原来就有的几株油菜花……两个老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大概是我们小区退休的老人。
能够拥有一小块自己的地,是挺令人向往的,想当年我小时候,也在楼下种葱。但很搞笑的是,那时候还不知道怎么种葱,小葱都是从农民伯伯地里拔的。我也冒出一种想开垦一块地给自己的愿望,可惜我没有时间天天伺候。
看着这些菜地,我想起了“游击种植”的理念。国外最近流行的一种活动——作为抗议政府的不作为,将一些公有空地,街边道旁,种上花草。常常是晚上行动,网上还专门有游击种植的教程,比如说使用“种子炸弹”,比如出去种植带上一个mm,以和警察搭讪搞好关系。这些菜地也属于游击种植的一个部分,虽然它们不是针对“公共空间的利用不好”,而仅仅是不忍心看到土地的浪费,但也不错啊。中国人对土地的利用更为实际,但我也希望以后会有人愿意用空地来种花,种树,种植物。
自己开垦一小片荒地,会不期然拥有一种很古老的心情吧,那种人和土地之间建立关系之后的亲密感。《小王子》中狐狸说,你驯养我吧,如果你驯养了我,那么麦田的金色就会让我想起你的头发,你的脚步声对我来说就像是天籁,我看向天空,漫天的星星对我都有了意义。种植也是如此,你认真对待一片土地或者一株植物,你就驯养了它,也被它驯养,别人照顾的植物对你来说没意义,只是路边的绿植,但你自己的不一样。你会关心它的第一片叶子、第一朵花。旱时会关心它过得好不好,冬天会怕它过不了冬。
的确应该建立一些驯养关系,人和土地,人和植物。现在常见的“领养”是一种,不过能够亲手摸,亲自浇水则更好。
再往前面走,有一小片仍然残存的菜地,还有几个小房子,孤零零的在路边,很奇怪。但即使是这孤零零的小房子,也有着传统的四川民居的特色,屋前屋后有竹子环绕,几只鸡在屋旁溜达,两只狗尽职尽责地冲我狂吼。我想看看他们家有没有土鸡蛋卖,但没敢走进去。
菜地晒在阳光下,田间地头都是植物,开着花发着芽,真好啊。从油菜花田看完,便转上小山坡。有一家人开车进来,把它们的宝宝放在油菜花地旁边让它晒太阳,闻油菜花香。小土坡上也见缝插针的开着油菜花。流溪丽园也有人开垦了一大片地,种了葱,还撒了不知是什么的种子。
走到菜市场的小路上,以前就在街边的摊子,已经收进一片新盖的菜市场里了,但两边仍然有很多小巷,这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这里曾经是个村子,但卖掉大部分土地盖房子之后,这里尽留下一小块农村。我看到一个小牌子,指向卖鱼处,买到一只大鲢鱼,然后买了诸多菜,西红柿、茄子、豆腐皮、海带……以后争取每次买菜买一种没吃过的菜。水果越来越贵,苹果和芒果差不多,我便更不肯买苹果。只买芒果或者时鲜水果。
走过菜市场,又发现一树梨花,在步行街的花坛中。心里又惊讶又高兴——我最喜欢梨花,白色的花衬着绿色的叶子,在春风中飘摇,还孕育着梨子的希望,这就是属于春天的花朵。想想住到久居福这种偏郊区的日子里,虽然上下班漫长,但我也接了不少地气啊。逛传统的菜市场,在空空的开满油菜花的路上跑步,可以下到河边挖河泥,也可以享受郊区的空。
回到家,切菜洗鱼准备吃火锅,突然发现两个娃娃在研究什么,仔细一看一下子发现,是只小蜜蜂。不知道是不是趴我包上带回来的。两只脚上还带着满满的黄色花粉袋呢。我又怕两个娃被蜇,又怕蜜蜂被弄伤,赶紧用筷子把它送到一簇月季上。一会儿,小蜜蜂不见了。我突然想,每年放蜂的季节,肯定有很多蜜蜂会迷路,会赶不上迁徙而被留下吧。它们找不到自己的蜂王,估计也独自生存不了多久。这是迁徙放蜂对蜜蜂生活的改变。那小小的蜜蜂找不到家,心里会不会悲伤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