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 Australia - The Great Grand Money Making Machine
前两天我去CPA Australia申请办理会员资格。我曾经在CPAA做过技术评估,结果是只要加考两门本地的法规就可获准会员资格(这个准会员其实瞎扯,就是student的概念,没有什么其他组织美其名曰准会员的,说穿了就是为了赚钱)。CPAA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从准会员到会员这个过程,ACCA资格“可能”可以让我免掉4门CPAA Program的课程(总共6门),于是我去大学里读了那两门法(这边读书特别轻松,80%-90%的学习时间在上下班的火车上完成)准备申请准会员和豁免。
但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在要递正式申请的时候,总算有个权威的人给了权威的说法:一门都不能免。原因是ACCA和CPAA之间没有会员资格互认的mutual agreement。现在和CPAA互相认可的组织有HKSA,AICPA,新加坡CPA和加拿大CGA。其中和CGA是今年3月刚确立的关系。
当然,在互认会员资格这个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觉得互认得太多这个资格的含金量就下降,比如ACCA和某个比较容易获得资格的组织互通,ACCA会员就觉得不公平。但是反过来说,互通的多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是会上升和扩大,ACCA会员到那些国家地区工作就业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这两方面的利弊主要还是取决于互认的组织本身的地位和实力。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贬低CGA的意思。但是事实是CGA无论是规模,还是国际上的影响,包括获取资格的难度,和ACCA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即使在美国这个邻居这里人们对于CGA和什么Chartered Accountant一样无知)。好像是去年还是前年CGA就和ACCA取得会员资格互认的安排(我不觉得在这个事情上ACCA会是主动的),现在和CPAA互认资格上又是CGA走在了前头,而ACCA资格在这问题上是毫无帮助,就不能不让我觉得失望了。
尽管CPAA的学习材料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同样和不可同日而语,换言之也就是说除了本地化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太多可学的。所以我也就不准备再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一门门考了。现在准备守株待兔,等什么时候CPAA和ACCA甚至中国CPA可以资格互认的时候轻轻松松转一下就可以了。
相信应该不会太久。
但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在要递正式申请的时候,总算有个权威的人给了权威的说法:一门都不能免。原因是ACCA和CPAA之间没有会员资格互认的mutual agreement。现在和CPAA互相认可的组织有HKSA,AICPA,新加坡CPA和加拿大CGA。其中和CGA是今年3月刚确立的关系。
当然,在互认会员资格这个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觉得互认得太多这个资格的含金量就下降,比如ACCA和某个比较容易获得资格的组织互通,ACCA会员就觉得不公平。但是反过来说,互通的多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是会上升和扩大,ACCA会员到那些国家地区工作就业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这两方面的利弊主要还是取决于互认的组织本身的地位和实力。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贬低CGA的意思。但是事实是CGA无论是规模,还是国际上的影响,包括获取资格的难度,和ACCA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即使在美国这个邻居这里人们对于CGA和什么Chartered Accountant一样无知)。好像是去年还是前年CGA就和ACCA取得会员资格互认的安排(我不觉得在这个事情上ACCA会是主动的),现在和CPAA互认资格上又是CGA走在了前头,而ACCA资格在这问题上是毫无帮助,就不能不让我觉得失望了。
尽管CPAA的学习材料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同样和不可同日而语,换言之也就是说除了本地化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太多可学的。所以我也就不准备再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一门门考了。现在准备守株待兔,等什么时候CPAA和ACCA甚至中国CPA可以资格互认的时候轻轻松松转一下就可以了。
相信应该不会太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