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弦理论到魔法
这是很久以前的胡思乱想,虽然其中某些东西很多人不能苟同(太玄乎了,不能考虑工程实现吗?)。可是,我就是很想写本书是关于由石油诞生的机械文明,过渡到由核聚变诞生的能量文明也就是魔法文明。也许,在我们人类完成历史使命灭亡后,下一代文明就是魔法文明了。
等受控核聚变技术完善后,这个道路里终点也不是很远了。一切都只是规则的改变,复杂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量变。就像电信用的交换机一样。最初的电话机两个人间要拉一条电话线,那么,三个人就要拉6条线。那么十万人呢?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这个比喻并不是要讨论技术,而是在于提醒大家一个问题。找一个电子管或者晶体管,把它们放在你的电脑主板的旁边。你就能体会其中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小白就不要看了。整天吼着强大强大,却没思考过强大的本质。不会是要我写出来吧……很危险的说,会被河蟹掉的。我们要有爱的来上网,有爱的河蟹。
从超弦理论到魔法
前段时间复习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感觉大赞。
近段时间在玩无冬之夜,貌似也不错。
某日突有所悟,于是成文。
由科学路线发展文明,可以明确地预期将来的光明前景,新的更加强大的计算工具(量子计算机),新的更加巧妙的能量控制方法(可控引力力场?或者其他什么的力场控制,不再仅仅是电磁了),由能量力场引申出来的极限/特殊性能材料(当然,力场控制下自然就稳定了,不然要来屁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将来。
当然,也明显是我们这代人也不大可能看见的了。当然,现在我们的重点不是讨论那个,我是想研究一下….转科技树….
什么是转科技树呢?《量子物理史话》第12章新探险五,里面提到了现在的超弦理论(1)是可以解析许多前量子力学都无法解析或者说没有涉及的事情。
然后,我突然发现一件事,科学文明可以做到许多事,做这些事情的依据自然是种种科学理论,然后,魔法呢?我不想也不会去研究DND规则中的魔网(法师),神力网(神术者)等等那些,因为这些都是开明车马瞎编以用于控制游戏平衡性的,与我要研究的东西毫无关系。这里举一个例子:
火球术。法师念念有词并做出种种手势,用手一指,指端无中生有地出现一个火球,然后顺着手指方向射出。
这个在魔法世界是很普通和正常的事情,但是科学世界就有无数人明确地告诉你是无可能的事。为什么?我们来研究一下罢。
首先,“念念有词并做出种种手势”这个是主观问题,我们可以忽略掉。
继续,“用手一指,指端无中生有地出现一个火球”,我们可以怀疑这个人经过了复杂的基因工程调整或者个人基因异变,比如整合了某些昆虫的特性,可以在指端挥发或者说喷射一些易燃化学物质甚至是敏感化学物质(敏感到遇空气自燃)。
最后,“顺着手指方向射出”。什么?保持形状?直线移动?荒谬!绝对的荒谬!我身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唯物主义论者我告诉你,无可能!没有任何力场去控制,怎么可能出现那么规则的运动?如果有重量,下落;没有重量,上浮;没有矢量动能施加,悬浮。这是必然的,而且也不会有其他的可能。(另外,不要说手指给出了矢量动能,如果是的话,法师的属性就不是智力为主而是敏捷为主了)
结论:
在科学世界的宏观情况下,我们承认动能,势能,热能等等,但是意志和精神等等是主观体现而不是客观体现不参与考虑。所以,无可能!绝无可能!
好罢,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才会可能?
不是说了无可能吗,怎么还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复习前面的结论,看见了吗,那个前提。
现在我们不是就存在于科学世界的宏观情况下吗?有什么疑问?
有疑问,我们可以来研究一下微观世界啊,宏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组成的,当微观世界改变的时候,宏观世界就毫无变化地完成改变了啊。
??????
首先,我们要知道,微观的东西操作起来,需要花费的资源和宏观操作不差多远,甚至要求会更苛刻以及更低的实现效率(低效率意味着更巨大比例的资源投入),但是可惜,现在我们在纸上谈兵,所以资源是无限的,花罢。
那么,我们来找一个试验场地,比如河系之外的虚空之中,肯定有一些游离的星系,这些星系就是很好的对象了。(为什么不在河系内?老大,这个是创世界的活,巨大的能量辐射第一件事就是蒸发掉所有复杂化学反应了,生命当然在内。而且一旦出现问题,明了说,黑洞或者超新星什么的那种上不了台面的小能量体比起这个试验来说,太渣了。)
先做出一个足够大的场来包住整个星系以防止能量外漏,再计算好需要改变的理论参数(注意这个参数修改直接面向超弦理论的底层结构函数的相关数据 (2),因为改动这个才是创世纪,否则不过是高能量轰击那个星系而已,火爆片可没有科学理论可以研究),以及改变所需要的能量以及如何操控存储等等等等问题,因为这个工程明了说,需要行星为单位的资源需求,并且,需要恒星为单位的能量需求。
(默….不是纸上谈兵还真不敢说出口,起手就行星恒星级别了)最后,实验时间是百万年为单位(还是快的….慢的是亿年为单位)。当开始实验之后,我们令这个保护环境下的星系处于完全高温电离(或者其他的什么高温溶融状态,反正就是所有的物质都被统一能量化)之后,就可以为其特定地套一个规则模板 (3)上去。
而这个套上去的模版没有什么特殊的,唯一的重点就是,尽量让意志和精神等主观体验在尽量少的条件下成为客观体验。然后让其按照模版冷却成普通的物理世界。然后开始自然演化,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偷工减料地直接模拟新的物理规则来直接推算出生命的结构并以其为目标来加速演化,不过这个是细节,所以我们就不讨论了。
最后,这个非正常宇宙规则的星系稳定并演化出生命了(啊…..为了这句话,我们挖空了天文数字为个数的行星级别单位的资源,抽干了天文数字为个数的恒星级别单位的能量,耗去了亿年级别单位的时间啊……….)。
然后,生命既然出来了,很快就会有社会组织,文明等等概念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终于有魔法了…….当然,实际上可能不是魔法,而是普遍性的特异功能,当然也可能是东方文化的仙术甚至非洲的撒满系,虽然和我们需求的魔法师还有点距离,不过已经证实了,不同的规则条件下,精神力量是可以成为客观体验的。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是的,我们成功了,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观察并研究那些火球、风刃、冰锥、闪电等等非自然宏观现象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宏观力场束缚之下诡异地体现精神力的作用了。
忽然记起《超时空接触(Contact)》里面,神父抓着埃莉的手对记者说:“我们都是在追求真理”
感觉大善…..以之为结束语。
(1)文中节录(“QuantamMech.pdf”版本第12章新探险五):
Page:242
新希望出现在1968年,但却是由一个极为偶然的线索开始的:它本来根本和引力毫无关系。那一年,CERN的意大利物理学家维尼基亚诺 (GabrielVeneziano)随手翻阅一本数学书,在上面找到一个叫做“欧拉β函数”的东西。维尼基亚诺顺手把它运用到所谓“雷吉轨迹” (Reggetrajectory)的问题上面,作了一些计算,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个欧拉早于1771年就出于纯数学原因而研究过的函数,它竟然能够很好地描述核子中许多强相对作用力的效应!
Page:243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如果弦论想要自圆其说,它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时空是26维的!平常的时空我们都容易理解:它有3维空间,外加1维时间,那多出来的22维又是干什么的?这种引入多维空间的理论以前也曾经出现过,如果大家还记得在我们的史话中曾经小小地出过一次场的,玻尔在哥本哈根的助手克莱恩 (OskarKlein),也许会想起他曾经把“第五维”的思想引入薛定谔方程。克莱恩从量子的角度出发,而在他之前,爱因斯坦的忠实追随者,德国数学家卡鲁扎(TheodorKaluza)从相对论的角度也作出了同样的尝试。后来人们把这种理论统称为卡鲁扎-克莱恩理论(Kaluza- KleinTheory,或KK理论)。但这些理论最终都胎死腹中。的确很难想象,如何才能让大众相信,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超过4维的空间中呢?
Page:245
一直要到90年代中期,超弦才再次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完成一次绝地反攻。这次唤醒它的是爱德华;威顿。在1995年南加州大学召开的超弦年会上,威顿让所有的人都吃惊不小,他证明了,不同耦合常数的弦论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我们只能用微扰法处理弱耦合的理论,也就是说,耦合常数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5种弦论看起来相当不同。但是,假如我们逐渐放大耦合常数,它们应当是一个大理论的5个不同的变种!特别是,当耦合常数被放大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 ——第11维!这就像一张纸只有2维,但你把许多纸叠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高度!
(2)不要问我怎么做,我也不知道,不过既然绝对零度(这里指接近,因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和光速一样的不可能达到)下许多宏观物理性质都发生变异了,显然,某种能量场之中,只要足够能量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其他的宏观物理性质变异也是显而易见以及可以预期的。
(3)如何确定怎么修改参数?或者这个规则模版是什么概念?不要问我!反正想不出来就同时进行天文数字的这种实验,用不同的能量干扰起始参数就是了,反正一切都是无限的。因为无限的猴子乱打无限的打字机,最后一定会有一本《战争与和平》或者其他的什么书被打出来的!!!
等受控核聚变技术完善后,这个道路里终点也不是很远了。一切都只是规则的改变,复杂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量变。就像电信用的交换机一样。最初的电话机两个人间要拉一条电话线,那么,三个人就要拉6条线。那么十万人呢?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这个比喻并不是要讨论技术,而是在于提醒大家一个问题。找一个电子管或者晶体管,把它们放在你的电脑主板的旁边。你就能体会其中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小白就不要看了。整天吼着强大强大,却没思考过强大的本质。不会是要我写出来吧……很危险的说,会被河蟹掉的。我们要有爱的来上网,有爱的河蟹。
从超弦理论到魔法
前段时间复习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感觉大赞。
近段时间在玩无冬之夜,貌似也不错。
某日突有所悟,于是成文。
由科学路线发展文明,可以明确地预期将来的光明前景,新的更加强大的计算工具(量子计算机),新的更加巧妙的能量控制方法(可控引力力场?或者其他什么的力场控制,不再仅仅是电磁了),由能量力场引申出来的极限/特殊性能材料(当然,力场控制下自然就稳定了,不然要来屁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将来。
当然,也明显是我们这代人也不大可能看见的了。当然,现在我们的重点不是讨论那个,我是想研究一下….转科技树….
什么是转科技树呢?《量子物理史话》第12章新探险五,里面提到了现在的超弦理论(1)是可以解析许多前量子力学都无法解析或者说没有涉及的事情。
然后,我突然发现一件事,科学文明可以做到许多事,做这些事情的依据自然是种种科学理论,然后,魔法呢?我不想也不会去研究DND规则中的魔网(法师),神力网(神术者)等等那些,因为这些都是开明车马瞎编以用于控制游戏平衡性的,与我要研究的东西毫无关系。这里举一个例子:
火球术。法师念念有词并做出种种手势,用手一指,指端无中生有地出现一个火球,然后顺着手指方向射出。
这个在魔法世界是很普通和正常的事情,但是科学世界就有无数人明确地告诉你是无可能的事。为什么?我们来研究一下罢。
首先,“念念有词并做出种种手势”这个是主观问题,我们可以忽略掉。
继续,“用手一指,指端无中生有地出现一个火球”,我们可以怀疑这个人经过了复杂的基因工程调整或者个人基因异变,比如整合了某些昆虫的特性,可以在指端挥发或者说喷射一些易燃化学物质甚至是敏感化学物质(敏感到遇空气自燃)。
最后,“顺着手指方向射出”。什么?保持形状?直线移动?荒谬!绝对的荒谬!我身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唯物主义论者我告诉你,无可能!没有任何力场去控制,怎么可能出现那么规则的运动?如果有重量,下落;没有重量,上浮;没有矢量动能施加,悬浮。这是必然的,而且也不会有其他的可能。(另外,不要说手指给出了矢量动能,如果是的话,法师的属性就不是智力为主而是敏捷为主了)
结论:
在科学世界的宏观情况下,我们承认动能,势能,热能等等,但是意志和精神等等是主观体现而不是客观体现不参与考虑。所以,无可能!绝无可能!
好罢,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才会可能?
不是说了无可能吗,怎么还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复习前面的结论,看见了吗,那个前提。
现在我们不是就存在于科学世界的宏观情况下吗?有什么疑问?
有疑问,我们可以来研究一下微观世界啊,宏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组成的,当微观世界改变的时候,宏观世界就毫无变化地完成改变了啊。
??????
首先,我们要知道,微观的东西操作起来,需要花费的资源和宏观操作不差多远,甚至要求会更苛刻以及更低的实现效率(低效率意味着更巨大比例的资源投入),但是可惜,现在我们在纸上谈兵,所以资源是无限的,花罢。
那么,我们来找一个试验场地,比如河系之外的虚空之中,肯定有一些游离的星系,这些星系就是很好的对象了。(为什么不在河系内?老大,这个是创世界的活,巨大的能量辐射第一件事就是蒸发掉所有复杂化学反应了,生命当然在内。而且一旦出现问题,明了说,黑洞或者超新星什么的那种上不了台面的小能量体比起这个试验来说,太渣了。)
先做出一个足够大的场来包住整个星系以防止能量外漏,再计算好需要改变的理论参数(注意这个参数修改直接面向超弦理论的底层结构函数的相关数据 (2),因为改动这个才是创世纪,否则不过是高能量轰击那个星系而已,火爆片可没有科学理论可以研究),以及改变所需要的能量以及如何操控存储等等等等问题,因为这个工程明了说,需要行星为单位的资源需求,并且,需要恒星为单位的能量需求。
(默….不是纸上谈兵还真不敢说出口,起手就行星恒星级别了)最后,实验时间是百万年为单位(还是快的….慢的是亿年为单位)。当开始实验之后,我们令这个保护环境下的星系处于完全高温电离(或者其他的什么高温溶融状态,反正就是所有的物质都被统一能量化)之后,就可以为其特定地套一个规则模板 (3)上去。
而这个套上去的模版没有什么特殊的,唯一的重点就是,尽量让意志和精神等主观体验在尽量少的条件下成为客观体验。然后让其按照模版冷却成普通的物理世界。然后开始自然演化,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偷工减料地直接模拟新的物理规则来直接推算出生命的结构并以其为目标来加速演化,不过这个是细节,所以我们就不讨论了。
最后,这个非正常宇宙规则的星系稳定并演化出生命了(啊…..为了这句话,我们挖空了天文数字为个数的行星级别单位的资源,抽干了天文数字为个数的恒星级别单位的能量,耗去了亿年级别单位的时间啊……….)。
然后,生命既然出来了,很快就会有社会组织,文明等等概念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终于有魔法了…….当然,实际上可能不是魔法,而是普遍性的特异功能,当然也可能是东方文化的仙术甚至非洲的撒满系,虽然和我们需求的魔法师还有点距离,不过已经证实了,不同的规则条件下,精神力量是可以成为客观体验的。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是的,我们成功了,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观察并研究那些火球、风刃、冰锥、闪电等等非自然宏观现象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宏观力场束缚之下诡异地体现精神力的作用了。
忽然记起《超时空接触(Contact)》里面,神父抓着埃莉的手对记者说:“我们都是在追求真理”
感觉大善…..以之为结束语。
(1)文中节录(“QuantamMech.pdf”版本第12章新探险五):
Page:242
新希望出现在1968年,但却是由一个极为偶然的线索开始的:它本来根本和引力毫无关系。那一年,CERN的意大利物理学家维尼基亚诺 (GabrielVeneziano)随手翻阅一本数学书,在上面找到一个叫做“欧拉β函数”的东西。维尼基亚诺顺手把它运用到所谓“雷吉轨迹” (Reggetrajectory)的问题上面,作了一些计算,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个欧拉早于1771年就出于纯数学原因而研究过的函数,它竟然能够很好地描述核子中许多强相对作用力的效应!
Page:243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如果弦论想要自圆其说,它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时空是26维的!平常的时空我们都容易理解:它有3维空间,外加1维时间,那多出来的22维又是干什么的?这种引入多维空间的理论以前也曾经出现过,如果大家还记得在我们的史话中曾经小小地出过一次场的,玻尔在哥本哈根的助手克莱恩 (OskarKlein),也许会想起他曾经把“第五维”的思想引入薛定谔方程。克莱恩从量子的角度出发,而在他之前,爱因斯坦的忠实追随者,德国数学家卡鲁扎(TheodorKaluza)从相对论的角度也作出了同样的尝试。后来人们把这种理论统称为卡鲁扎-克莱恩理论(Kaluza- KleinTheory,或KK理论)。但这些理论最终都胎死腹中。的确很难想象,如何才能让大众相信,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超过4维的空间中呢?
Page:245
一直要到90年代中期,超弦才再次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完成一次绝地反攻。这次唤醒它的是爱德华;威顿。在1995年南加州大学召开的超弦年会上,威顿让所有的人都吃惊不小,他证明了,不同耦合常数的弦论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我们只能用微扰法处理弱耦合的理论,也就是说,耦合常数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5种弦论看起来相当不同。但是,假如我们逐渐放大耦合常数,它们应当是一个大理论的5个不同的变种!特别是,当耦合常数被放大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 ——第11维!这就像一张纸只有2维,但你把许多纸叠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高度!
(2)不要问我怎么做,我也不知道,不过既然绝对零度(这里指接近,因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和光速一样的不可能达到)下许多宏观物理性质都发生变异了,显然,某种能量场之中,只要足够能量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其他的宏观物理性质变异也是显而易见以及可以预期的。
(3)如何确定怎么修改参数?或者这个规则模版是什么概念?不要问我!反正想不出来就同时进行天文数字的这种实验,用不同的能量干扰起始参数就是了,反正一切都是无限的。因为无限的猴子乱打无限的打字机,最后一定会有一本《战争与和平》或者其他的什么书被打出来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