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一个简易暗房(2017年4月更新)
最近有朋友要求提供暗房设备清单,我详细罗列一下简易暗房,(就是自己洗洗玩,不要求工作效率的,暗房东西非常多,如果全部照单全收的话需要一笔很大的支出,我罗列的是必不可少的,搞到最后发现暗房最贵的其实是房)。按照只处理135胶卷的标准,你需要以下的东西: 一、胶片冲洗: 1.显影罐及片芯(推荐进口的不锈钢罐和片芯,尽量选大品牌的库存全新货,有的二手会有轻微的变形,肉眼不容易察觉,但上片的话会不顺) 2.显影、定影液、水洗促进剂(显影液我一直用的雷电露,用来冲柯达的5222,我一般按照250°或者400°的感光度来拍摄,雷电露按1:50稀释使用,用一只5ml的针筒取药,让针筒活塞的上沿停在5ml的刻度位置。刚好配250ml工作液。显影液和定影液都推荐用浓缩液,不用自己配药,使用比较方便,保存周期也足够长。定影液用的派森的,底片和相纸通用,水洗促进之前一直没用,最近在考虑加上,确保底片保存时间长一些) 3.两个1000ml的塑料量杯(不自己配药的话可以买个500ml的,量杯的刻度也是要检查的,之前有买到过量杯的刻度不准。) 4.温度计2支(买精度高的水银温度计或者大品牌的暗房专用温度计。) 5.海绵,用于胶片除水,洗完照片挂起后用润湿的两片海绵夹住胶片从上向下捋一遍即可。 6.底片晾干用的夹子,买国产的即可,便宜好用。
7.暗袋(在暗袋里把底片缠到片芯里,之前是在衣柜里装,但是我不建议这样操作,极有可能漏光) 8.胶片开启器(可以参考我相册内的那个东东,不用买专业的,不值,手动回片的相机,可以注意听回片的声音,快完了的时候声音会变化,一旦听到声音变了就不用卷了,拿出来就会有一截胶片在暗盒外,这样就不用开启器了,另外contax 的一些自动回卷的机器,如G2,也是可以预选回卷留片头的) 9.剪刀 10.底片袋 11.水洗用的塑料水管,能套到你家水龙头就行,水洗的时候把片芯取出,放在一个量杯里,把水管插到量杯里让水由下而上循环,但是有时候水管会因为水的冲力和浮力乱动。(不锈钢片芯的水洗,我一直比较困惑,还在思考最好方案) 二、放大设备 1.放大机 (国产qihe,400多,能放135和120片)、放大灯泡(备用)根据经验,凑合的话可以用一般的蘑菇型奶白灯泡代替),qihe放大机在放大到10寸以上的时候对焦比较不稳,精度也不高,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后来买了leitz的放大机,leitz 50 4.5放大头,整个机器特别稳,调焦阻尼舒服,能放出边框,好用多了。 2.放大镜头(50/2.8尼康放大镜头,二手400多,这颗镜头性价比很好) 3.显影盆、定影盆各一个,(没有停显,因为定影液用派森的很便宜,我都不回收了,在考虑加水洗促进液了,因为已经出现水洗不彻底,部分照片发黄的现象了。) 4.裁纸刀(如果买直接是裁好的相纸,比如7寸的,可以不买裁纸刀,但如果买的乐凯12寸的那种,有时候需要裁减用于放小张的照片就需要了) 5.放大尺板(之前买过,后来觉得都不好用,现在都不用。放大的时候用镇尺之类的东西压住照片四边即可) 6.ap的安全灯 7.定时器(闹钟一只,相册内有讲解用闹钟听声音计时 的好处) 8.放大纸,派森的相纸显影,定影液,之前一直用乐凯的相纸,感觉3号反差的比较对味,性价比可以。最近开始用凯瑞的纸) 9.一些夹子用于晾照片 10.水洗用的塑料水管(同冲洗设备)。 11.双面涂银的遮光窗帘,晚上放,可以保证不透光 12.我的没有通风设备,好在放得不久,中间常常开门透透气,有条件最好装个换气设备,毕竟化学试剂吸太多也不好。 建议喜欢黑白摄影但没基础的朋友,仔细看看邵大浪的《黑白摄影》。有一些经验之后,再仔细看看亚当斯的两本书,我手上是《论摄影》那本。另外暗房小组内有热心的朋友推荐的暗房操作视频,可供观摩学习。预算多的朋友可以买好点的设备,想省点钱的就按我支的着儿折腾吧 暗房相关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321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