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做是回信吧
当一个人了解自己的短处,并且把它跟普通的生活用品一起放在桌面上的时候,那就变成他的长处了。朱先生的调调跟想象中的一致,只是圆眼镜后面的真心超出我的预料,想象中的这位朱先生有着旧都文人的清冷气质,总难免过冷。但是,“我也想,但是我做不出来啊”这句话在他的讲演中出现了好几次,反复表示对其他风格的书籍设计师非常钦佩,同时坦陈自己的局限性。朱先生喜爱地面,是个低着头走路的人——草根、花苞、水渍;老鼠、甲虫、蚂蚁——尽收眼底,握着放大镜看,用小毛笔描摹,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幸福着,但注定不是个能够大谈符号学的哲学家或者奔波策展的活动家。他做的书很多都出于平时的观察和感悟,拥有很多可亲可爱的细节,虽然工艺不佳(设计者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反而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意趣,设计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正在此不是吗?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会心想事成,梦幻也不美妙了,有些书籍设计者就是在印刷厂进行设计的,带来的稿件和出厂的成品相差甚远,所以我默默地感到朱赢春和雅昌的“结合”不见得是好事,在工艺上花费过多精力对真挚感情是否有削弱作用?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不过真的很担心看不到朱式的快乐了,如果那些趴在草丛里找小虫子的行为,被取而代之为海德堡和康戴里,会伤到很多人的心吧,如果失掉了这些懂得设计者心情的读者,朱先生也会伤心的吧,这样一来,岂不两败俱伤!从新近的设计草样《圣经》中已见端倪,绒布、镜面和竹子?您不是认真的吧……
可我还是信任朱先生的,爱自然的人最懂得平衡,世俗的世界不完美,但可以自己创造和谐。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别扭的青春期,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我因为膝盖骨太大而苦恼了好几年,穿膝盖以上长度的裙子和短裤就浑身不自在,可是,成熟就是渐渐接受自己的过程吧,当我不再为外貌的不完美斤斤计较,内心的修炼更需努力。“超然精进”。精进已属不易,超然在更高层的境界,自我接受属于“超然”范畴,是“精进”之后的态度;《蚁呓》富有争议的大幅空白,是超然,但是那些趴在蚁群之间的日子,艰苦而必不可少,即所谓精进。
一个月后终于收到父亲的信,还没来得及拆开,就去听了朱先生的讲演,晚餐后归来,拆开信封,触摸到早就看过照片的两张信纸,好像掉进酱汁的米粒,捡起来放进嘴里,搭配得刚刚好,朱先生,我父亲的信等了您一个月,够给面子吧。所以,你们这两位老师,是要给我上课吗?那我也表个态吧:向着完美努力,然而学习接受每个时期里不完美的自己,对我来说,永远都会是ing。谢谢。
可我还是信任朱先生的,爱自然的人最懂得平衡,世俗的世界不完美,但可以自己创造和谐。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别扭的青春期,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我因为膝盖骨太大而苦恼了好几年,穿膝盖以上长度的裙子和短裤就浑身不自在,可是,成熟就是渐渐接受自己的过程吧,当我不再为外貌的不完美斤斤计较,内心的修炼更需努力。“超然精进”。精进已属不易,超然在更高层的境界,自我接受属于“超然”范畴,是“精进”之后的态度;《蚁呓》富有争议的大幅空白,是超然,但是那些趴在蚁群之间的日子,艰苦而必不可少,即所谓精进。
一个月后终于收到父亲的信,还没来得及拆开,就去听了朱先生的讲演,晚餐后归来,拆开信封,触摸到早就看过照片的两张信纸,好像掉进酱汁的米粒,捡起来放进嘴里,搭配得刚刚好,朱先生,我父亲的信等了您一个月,够给面子吧。所以,你们这两位老师,是要给我上课吗?那我也表个态吧:向着完美努力,然而学习接受每个时期里不完美的自己,对我来说,永远都会是ing。谢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