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长大并不是一件让人变得面目模糊的事
2011年4月5日
原来长大并不是一件让人变得面目模糊的事。
小时候觉得,青春最美好,每个人看起来都多么鲜亮,用力去让人注意到自己的精彩和特别,言行,外表,我们用尽一切细节去标榜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广告商以此为契机为人群赋予意义和下定义,,我便是最容易受影响的那一种人。
从大三见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网友开始,再到去年暑假的长途独自旅行,再到这一次的学车,我对人群的接触范围终于不止是同龄同生活背景的学生,一群被我感觉是大人的、年长我5-20岁的个体就这样哗啦啦闯入了我的视线,一开始,我的感觉是难道长大了大家就变得差不多么…好像也没有谁很关注自己是否在人群中是妥帖的,闪亮的,吸引人的,真是无趣呢。然后经历了一些事才发现,长大是一个向内收拢的东西,因为一开始的自己都是空空的,和社会、和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和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必要的牵绊,因为无所是从,才会以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与众不同来强调自己的存在感,那种傻乎乎的孩子气的用劲,就像浮夸里唱的一样“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一个人最大的安慰来自自己对自己真正的认可,但很多年轻人的自信真的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比如,不久前的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更希望在别的容易的方面被人记住,比如外表,比如语言,比如特立独行的行为。但是这些就像是生火时引火用的刨花一样,会燃起明亮的第一缕光,但如果下面没有垫好那些不起眼的慢热的木炭,第一缕光,也就是一瞬间的光芒,起不了任何作用。
而这些长大了的前辈们,他们便是实实在在用木炭生火的人呢。当内心有了沉淀,在年岁的用功中知道自己的强项,知道自己的欲望,才会不慌不忙。当一个人不急于去证明什么,可以稳步动手,只会是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了。不用赢得别人的赞赏才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所以不花那么多时间在表面功夫上;不用纠结于细节,因为知道最终的成败不是体现在那些地方。去做,然后,才是润色。
我渐渐觉得心安,因为反感长大的人是永远无法长大的,终于,我过长的青春期和成人世界的对抗到此为止了,所有为了成长所浪费的和失去的,在我的故事里,你们可以安息了,我会好好走下去的。
My heart will go on
在这里的意思是,我的心将继续。继续下去。
原来长大并不是一件让人变得面目模糊的事。
小时候觉得,青春最美好,每个人看起来都多么鲜亮,用力去让人注意到自己的精彩和特别,言行,外表,我们用尽一切细节去标榜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广告商以此为契机为人群赋予意义和下定义,,我便是最容易受影响的那一种人。
从大三见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网友开始,再到去年暑假的长途独自旅行,再到这一次的学车,我对人群的接触范围终于不止是同龄同生活背景的学生,一群被我感觉是大人的、年长我5-20岁的个体就这样哗啦啦闯入了我的视线,一开始,我的感觉是难道长大了大家就变得差不多么…好像也没有谁很关注自己是否在人群中是妥帖的,闪亮的,吸引人的,真是无趣呢。然后经历了一些事才发现,长大是一个向内收拢的东西,因为一开始的自己都是空空的,和社会、和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和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必要的牵绊,因为无所是从,才会以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与众不同来强调自己的存在感,那种傻乎乎的孩子气的用劲,就像浮夸里唱的一样“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一个人最大的安慰来自自己对自己真正的认可,但很多年轻人的自信真的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比如,不久前的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更希望在别的容易的方面被人记住,比如外表,比如语言,比如特立独行的行为。但是这些就像是生火时引火用的刨花一样,会燃起明亮的第一缕光,但如果下面没有垫好那些不起眼的慢热的木炭,第一缕光,也就是一瞬间的光芒,起不了任何作用。
而这些长大了的前辈们,他们便是实实在在用木炭生火的人呢。当内心有了沉淀,在年岁的用功中知道自己的强项,知道自己的欲望,才会不慌不忙。当一个人不急于去证明什么,可以稳步动手,只会是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了。不用赢得别人的赞赏才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所以不花那么多时间在表面功夫上;不用纠结于细节,因为知道最终的成败不是体现在那些地方。去做,然后,才是润色。
我渐渐觉得心安,因为反感长大的人是永远无法长大的,终于,我过长的青春期和成人世界的对抗到此为止了,所有为了成长所浪费的和失去的,在我的故事里,你们可以安息了,我会好好走下去的。
My heart will go on
在这里的意思是,我的心将继续。继续下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