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棒的二级代理商—地区性组织的价值
二级代理商,这个名称是李弘大哥站在有钱人的角度:资助方看我们这边地区性青年组织,给予最形象的一个比喻。
先说下这里的地区性青年组织,不是转型后的草根NGO,就是学生组织一个而已,只是比起单独的一个学校的社团来说,又具有点特殊性,比如是一个地区学生社团的联合,或者独立地区服务平台。
为啥是二级代理商呢?这里自然是有承上启下的关系。
基金会或者大型NGO有需要学生参与的项目,为了更好的节约成本,达到自我品牌宣传和项目目标,于是需要寻找到可以省事的、比较靠谱小组织,于是有了这个产品链的最高端的出现。
比如大家知道的WWF的20行动,现在的减碳壹加壹,SEE的青国青城,这些都是大组织为了自己的品牌宣传提出的行动。
这个产品链的终极目标?自然是花最少的钱,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这里一定会强调覆盖面,自然是越广越好,而达到这个目标,人力成本成为项目发展的制约,如果说采用直接批发的模式,估计这些大机构直接疯了,于是名正言顺的他们会寻找二级代理商,这样一个三级,甚至四级的网络,有点类似《水煮三国》中吕布的商业模式。
那么为什么二级代理商=地区性组织?
核心还是商业中的利益最大化,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学生是廉价劳动力,地区性青年组织具备了地区协调的基本能力,有能够节省成本,同时这个事情本身,又符合地区性组织服务地区发展的目标。综合看,二级代理商的存在满足了总部、二级代理商和学生的各方面需要,是个共同利益体。
下面谈谈个人经历给予的思考,我自己在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干了2年秘书长,按照李弘大哥的指点,我忽然发现我干的80%的事情都是二级代理商的工作。回想干过这些事情,总结一条:做好一个地区性组织,那么就担当好一个二级代理商。
从地区性青年组织的工作内容看,自我品牌项目发展和坚定不移的服务地区青年成长,我们做二级代理商的目标:就是通过整合本土的青年资源,去外界获得资助和认可,人力资源就是钱,于是地区性组织拿到外界给予的信息和资源,反馈给本土的学生社团,为大家打开走出去的机会,于是才有了联合型项目的推广工作,学生社团获得资金和物资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获得活动本身的支持,这点对于频繁换届的社团来说,还是社团生存的重要依靠。
地区性青年组织的核心是人才成长,而不是组织发展。因为地区性组织和学生社团一样面临着人员流失和更新的局面,于是个人能力的增长成为核心,我们经常说绿色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绿色人才,地区性组织也是一样,大概相比而言较低调。所以为了人的成长,自然需要事情去做,除了地区性组织本身拥有的项目外,积极大量引进外来项目,努力争做二级代理商,无疑也是地区性组织非常乐意去实践的。
正如商品链一样,层层压榨和剥削在这里依然上演着,就如电影《不抽烟只喝酒》中男主人公同时应酬上线给广告和下线拍广告的一样,大组织希望以最少钱办最多的事情,又担心你们做不好,于是钱压低,先只支付**%,余下看情况,二级代理商需要维持自己的运营,自然需要留下一笔,学生社团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做完了就希望拿到应有的报酬,于是每一个层次的关系,都是在较量。
作为担任过二级代理商的,总结几条大概有用的经验:
1、 承诺必须兑现,作为二级代理商,在上与下的平衡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资本,明确项目承包的关系,对下承诺有依据,勿予以不可能的回报,承诺的必须兑现,这是二级代理商维系自己运营最核心的成本。
2、 公平公正,注重激励,二级代理商经常需要面对更多数量的需求,而实际供应不足,这是常态,于是比较坚持达到项目目标为核心,选择合适的学生社团承办活动,这里合适并不是指最优秀最有能力社团,而是能够完成目标的社团,于是公平公正的选拔非常重要,比如需要提交项目申请,这样是很好的选择方式。同时注重激励非常重要,精神和物质的都需要,有竞争才有对比,才有更出色的。
3、 任务明确而合理,既然是承办项目,必然有对应的目标,二级代理商需要有敢于挑战上面不合理的要求,以维护下面社团的利益,在给承办社团交代任务时候,一定是目标明确,是社团能力所及的,保证及时有效提供物资、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必要时候亲自出马,帮助协调解决疑难问题。
说到这里,大家都可以去看《水煮西游》中观世音的分管风范,他也是个二级代理商。
废话到此,既然要做二级代理商,就做最棒的。
蚂蚁-雨峰
2011-04-05
链接地址:http://www.mscyes.org/bbs/read.php?tid=4526
先说下这里的地区性青年组织,不是转型后的草根NGO,就是学生组织一个而已,只是比起单独的一个学校的社团来说,又具有点特殊性,比如是一个地区学生社团的联合,或者独立地区服务平台。
为啥是二级代理商呢?这里自然是有承上启下的关系。
基金会或者大型NGO有需要学生参与的项目,为了更好的节约成本,达到自我品牌宣传和项目目标,于是需要寻找到可以省事的、比较靠谱小组织,于是有了这个产品链的最高端的出现。
比如大家知道的WWF的20行动,现在的减碳壹加壹,SEE的青国青城,这些都是大组织为了自己的品牌宣传提出的行动。
这个产品链的终极目标?自然是花最少的钱,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这里一定会强调覆盖面,自然是越广越好,而达到这个目标,人力成本成为项目发展的制约,如果说采用直接批发的模式,估计这些大机构直接疯了,于是名正言顺的他们会寻找二级代理商,这样一个三级,甚至四级的网络,有点类似《水煮三国》中吕布的商业模式。
那么为什么二级代理商=地区性组织?
核心还是商业中的利益最大化,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学生是廉价劳动力,地区性青年组织具备了地区协调的基本能力,有能够节省成本,同时这个事情本身,又符合地区性组织服务地区发展的目标。综合看,二级代理商的存在满足了总部、二级代理商和学生的各方面需要,是个共同利益体。
下面谈谈个人经历给予的思考,我自己在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干了2年秘书长,按照李弘大哥的指点,我忽然发现我干的80%的事情都是二级代理商的工作。回想干过这些事情,总结一条:做好一个地区性组织,那么就担当好一个二级代理商。
从地区性青年组织的工作内容看,自我品牌项目发展和坚定不移的服务地区青年成长,我们做二级代理商的目标:就是通过整合本土的青年资源,去外界获得资助和认可,人力资源就是钱,于是地区性组织拿到外界给予的信息和资源,反馈给本土的学生社团,为大家打开走出去的机会,于是才有了联合型项目的推广工作,学生社团获得资金和物资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获得活动本身的支持,这点对于频繁换届的社团来说,还是社团生存的重要依靠。
地区性青年组织的核心是人才成长,而不是组织发展。因为地区性组织和学生社团一样面临着人员流失和更新的局面,于是个人能力的增长成为核心,我们经常说绿色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绿色人才,地区性组织也是一样,大概相比而言较低调。所以为了人的成长,自然需要事情去做,除了地区性组织本身拥有的项目外,积极大量引进外来项目,努力争做二级代理商,无疑也是地区性组织非常乐意去实践的。
正如商品链一样,层层压榨和剥削在这里依然上演着,就如电影《不抽烟只喝酒》中男主人公同时应酬上线给广告和下线拍广告的一样,大组织希望以最少钱办最多的事情,又担心你们做不好,于是钱压低,先只支付**%,余下看情况,二级代理商需要维持自己的运营,自然需要留下一笔,学生社团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做完了就希望拿到应有的报酬,于是每一个层次的关系,都是在较量。
作为担任过二级代理商的,总结几条大概有用的经验:
1、 承诺必须兑现,作为二级代理商,在上与下的平衡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资本,明确项目承包的关系,对下承诺有依据,勿予以不可能的回报,承诺的必须兑现,这是二级代理商维系自己运营最核心的成本。
2、 公平公正,注重激励,二级代理商经常需要面对更多数量的需求,而实际供应不足,这是常态,于是比较坚持达到项目目标为核心,选择合适的学生社团承办活动,这里合适并不是指最优秀最有能力社团,而是能够完成目标的社团,于是公平公正的选拔非常重要,比如需要提交项目申请,这样是很好的选择方式。同时注重激励非常重要,精神和物质的都需要,有竞争才有对比,才有更出色的。
3、 任务明确而合理,既然是承办项目,必然有对应的目标,二级代理商需要有敢于挑战上面不合理的要求,以维护下面社团的利益,在给承办社团交代任务时候,一定是目标明确,是社团能力所及的,保证及时有效提供物资、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必要时候亲自出马,帮助协调解决疑难问题。
说到这里,大家都可以去看《水煮西游》中观世音的分管风范,他也是个二级代理商。
废话到此,既然要做二级代理商,就做最棒的。
蚂蚁-雨峰
2011-04-05
链接地址:http://www.mscyes.org/bbs/read.php?tid=4526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