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而常照,照而常寂(Dance难词句解释)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宗白华《美学散步》
*寂而常照妙观存
——《定慧相资歌》 宋 释延寿
什麽是『照』?照是一切明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照。照是智慧,是般若智慧起作用,诸位要记住,不是意识。
『寂』是什麽?如如不动。什麽不动?第六意识不动、第七识不动、第八识不动。第六识不动,但是分别得清清楚楚,分别没有分别心,清清楚楚,这就叫「妙观察智」,这是照;第七识不起作用,不执着,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那是「平等性智」在照;第八识不起作用,就是不落印象,是「大圆镜智」在照。
什麽叫照、什麽叫寂,关键还是在「寂」字,你要不动才行,寂是不动,不动心。
心有八个,前五识与第八识可以不理会它,重要的是第六、第七。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着,我那个分别心不动、执着心不动,就是不用它,这就是寂,心寂了。
寂起作用就是照,所以寂而常照。
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无论是顺境、逆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佛知佛见,这就叫做寂而常照。
像《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能够这样照见一切法的真实相,你自然就不动心,你怎麽会有执着?怎麽会有分别?
不会有分别执着了,不会在一切境界上起心动念了,这个时候你这个心就入性定。
你的本性本来是定的,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六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这个清净就是定,清净就是寂。
——博客转帖
佛法其实不玄妙,大概都是人生最根本的哲理
想起大悲院墙上的一句话:
“休抛世谛求真谛,须知凡心即佛心”
嗯 像猪一样不动心
——宗白华《美学散步》
*寂而常照妙观存
——《定慧相资歌》 宋 释延寿
什麽是『照』?照是一切明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照。照是智慧,是般若智慧起作用,诸位要记住,不是意识。
『寂』是什麽?如如不动。什麽不动?第六意识不动、第七识不动、第八识不动。第六识不动,但是分别得清清楚楚,分别没有分别心,清清楚楚,这就叫「妙观察智」,这是照;第七识不起作用,不执着,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那是「平等性智」在照;第八识不起作用,就是不落印象,是「大圆镜智」在照。
什麽叫照、什麽叫寂,关键还是在「寂」字,你要不动才行,寂是不动,不动心。
心有八个,前五识与第八识可以不理会它,重要的是第六、第七。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着,我那个分别心不动、执着心不动,就是不用它,这就是寂,心寂了。
寂起作用就是照,所以寂而常照。
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无论是顺境、逆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佛知佛见,这就叫做寂而常照。
像《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能够这样照见一切法的真实相,你自然就不动心,你怎麽会有执着?怎麽会有分别?
不会有分别执着了,不会在一切境界上起心动念了,这个时候你这个心就入性定。
你的本性本来是定的,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六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这个清净就是定,清净就是寂。
——博客转帖
佛法其实不玄妙,大概都是人生最根本的哲理
想起大悲院墙上的一句话:
“休抛世谛求真谛,须知凡心即佛心”
嗯 像猪一样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