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通货膨胀,我们只能随他去吧——《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第三章20110412
格雷厄姆在第二章节就提到了投资行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从美国的历史来看,通货膨胀几乎是伴随着纸币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必须发生的事情,而在高通货膨胀时期(美国认为3%就算是高通胀,而中国老百姓通常会在5%的通胀面前表示情绪稳定。),股票往往会被当做规避通胀风险的投资工具。
但在本章节中,格雷厄姆的第一个观点是:由于通胀和股票价格波动同为难以预测的东西,所以因为根据所谓的通货膨胀预期来进行投资活动的行为和想法都是不明智的。
格雷厄姆的第二个观点是:通货膨胀与公司的利润并没有显著的联系,因此所谓通胀受益股基本也不会存在(因为通胀一样是不可预测的)。
格雷厄姆在说完这两个观点之后,顺带手对购买黄金、艺术品投资、邮币卡、钻石甚至是房地产投资等行为的抗通胀能力也一一做了质疑,但同时也发现,当时的美国政府并不允许民众购买黄金以抵御通胀,而现在的中国却允许并鼓励这种行为的出现,我并不认为是黄金本身拥有的硬通货价值在起作用,而是中国的政府更加强势,反而把这种行为作为回流资金的手段,这跟政府的强弱有关。
但在本章节中,格雷厄姆的第一个观点是:由于通胀和股票价格波动同为难以预测的东西,所以因为根据所谓的通货膨胀预期来进行投资活动的行为和想法都是不明智的。
格雷厄姆的第二个观点是:通货膨胀与公司的利润并没有显著的联系,因此所谓通胀受益股基本也不会存在(因为通胀一样是不可预测的)。
格雷厄姆在说完这两个观点之后,顺带手对购买黄金、艺术品投资、邮币卡、钻石甚至是房地产投资等行为的抗通胀能力也一一做了质疑,但同时也发现,当时的美国政府并不允许民众购买黄金以抵御通胀,而现在的中国却允许并鼓励这种行为的出现,我并不认为是黄金本身拥有的硬通货价值在起作用,而是中国的政府更加强势,反而把这种行为作为回流资金的手段,这跟政府的强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