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bar's number
“顿巴数”是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顿巴(Robin Dunbar)在1992年的一项研究成果。按照顿巴数,一个社会群组合适的规模大致是148人,四舍五入之后就是150人。也就是说,有效地记忆、管理、组织的群体幅度应在这个数字左右。超过这个数字,一个群组就无法有效地沟通或者协作。
根据顿巴教授的研究,人类的社会结构表现为:5人左右的亲密接触圈;12-15人的同情圈,即,如果这一圈里有人去世,我们会很伤心;50人左右的群落,即经常一起生活、一起行动的人(已经有限定在这一人数内的社交网络工具出现);150人左右的氏族,即遵从共同仪式的人;500人左右的部落,即拥有同种语言的人(其实在现代社会,这里的语言有时只是指一些经常交流的人之间约定俗成的词语和概念,外人第一次听到不能理解);5000人左右的群落,即有共同文化的人。按照顿巴数的同心圆模型,当社会结构的人数超过150人时,相互间的互动和影响就会减少很多,只能靠共同的语言来维系,而当人数上升到5000人左右时,维系社会结构则只能依靠共同的文化。
根据顿巴教授的研究,人类的社会结构表现为:5人左右的亲密接触圈;12-15人的同情圈,即,如果这一圈里有人去世,我们会很伤心;50人左右的群落,即经常一起生活、一起行动的人(已经有限定在这一人数内的社交网络工具出现);150人左右的氏族,即遵从共同仪式的人;500人左右的部落,即拥有同种语言的人(其实在现代社会,这里的语言有时只是指一些经常交流的人之间约定俗成的词语和概念,外人第一次听到不能理解);5000人左右的群落,即有共同文化的人。按照顿巴数的同心圆模型,当社会结构的人数超过150人时,相互间的互动和影响就会减少很多,只能靠共同的语言来维系,而当人数上升到5000人左右时,维系社会结构则只能依靠共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