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我们终于登上最高峰莲花峰那会儿,一下子明亮的阳光和凉爽的山风让人豁然开朗,驱散着三天来攀爬的辛苦;放眼望去,薄薄的雾气云海中,连绵的山峦仅露着尖尖角,黑山与白云的色彩对比,干净而大气。身边同行的一哥们儿,双手撑着安全栅栏,俯瞰四方,半响,憋了一句:“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此时,此地,此景,此境,恰如其分。而我,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终于,我们到了黄山。”
已经不记得咱2042的黄山之约是什么时候定下的,只知道在之后的无数次出游计划中,明明黄山是首选之地,却每次都去了保底方案。我们总是顾虑太多,考虑天气,思索课程,还有个人杂七杂八的事儿,于是一拖再拖。偏偏这次,果断得可以。
4月8日,周五。难得开始放晴的天气让我们蠢蠢欲动,我开玩笑地一句:“这周就走,敢不敢?”“敢!”“走就走,多大个事啊!”就这样定下了出行。当天下午,联系当地驴友,定住宿,买车票,准备食物,约人同行。一切妥当之后,我们几个愣愣地坐在床边,沉默之后冒了句:我们疯了吧?是啊,三年的约定,半天便将一切准备妥当。迅速地让人觉得不真实,也不踏实。没有考虑上课问题,没有考虑宿管问题,没有请假。为了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执意没有报团,第一次自助游,甚至今天不知道明天会住在哪儿,也不知道第二天的路线行程。
周六晚上十点多的火车,8点背着背包从宿舍翻墙出去,坐在浦集上,突然定下心来,想起了一个句子:“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身后的小晏妃激动地戳戳我:“靓仔,我们去黄山了!”听此言,感觉心里一下子明亮起来,欢喜之情涌上来,化作嘴边无法抑制的笑容。
火车,上铺。第一次睡在火车上,显得不那么安稳。听着车轮和铁轨突突地撞击声,长长地刹车声,就这么迷迷糊糊地似睡非睡。5点到达黄山站,天还没有亮。看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高山,没有十年前来到黄山时那种从平原初到山区的兴奋,在南京习惯了吧。早餐白粥鸡蛋,没有肯德基、快餐的便捷,倒也干净舒服。也是在早餐的餐桌上,我们才定下了当天的行程。
第一站,宏村。选择宏村,我的目的是两个:一、配合一下当天不算明媚的天气;二、看看油菜花(算是把婺源的遗憾给补了)。如果说西塘的雨巷充满着江南水乡的诗意,那么春日里的宏村,则更有水墨画的朦胧和大气。稍稍阴霾的天气,氤氲着一层淡淡的水汽,笼盖在这些古老的建筑周围。户户门前的流水,古老的宅子里昏暗的光线,不如西塘小镇的精致,到处乱游荡的家禽,却透露出乡村生活的随意。无数学生背着画板在油菜花田里写成,实景、画面、还有我们相机里的图片,那一张张山水倒映的对称画面,总让人有一种为其提上诗句的冲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讲的江南,且让我盗用一下吧~
从黟县回到汤口,事先联系的小吴已经在路边等我们了。安排妥当的住宿,还算干净舒服。年龄相仿的小吴,不觉让我也安心了一点,放好行李,她为我们安排了一辆小商务车,第二站,翡翠谷。
精小的峡谷,青翠的植被,阳光穿过树叶照过来,照在清泠的泉水上,潭中呈现出一片碧绿的色彩。这正是翡翠谷名字的由来。我们攀爬着被溪水打磨光滑的石头,肆意地用泉水嬉戏打闹,用镜头捕捉快乐的点滴。累了便坐在大石头上,聆听瀑布泉流的声响,感受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也是一份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游山玩水,比之山的沉稳,这灵动的泉水,更显得让人亲近,没有雄伟的折服,只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欢喜,自在,随意。之后的九龙瀑,倒也差不多,最后的400级阶梯着实让人费些力气。不过站在源头处,感受瀑布飞流之下扬起的风,躺在大石头上,毫无遮拦的蓝天白云就这样出现在眼前,豁然开朗。
4月11日,上午9点左右,熬过漫长的盘山公路折磨,我们终于站在了黄山脚下。抬头仰望,只看见长长的索道绳索一直蔓延上云端,高不见顶。为了避开旅游团的扎堆,我们选择了从后山上。按照原计划坐上了索道,每个人都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随着索道越走越高,恐高的某人拽着我袖口的手也是越来越紧。太过于晴朗的天气,让我们感受不到那种乘索道穿越云海的感觉,而明媚的阳光却给了我们极其广阔的视野。我们凭着自己的记忆,给眼前的闪现过的奇松怪石对着名字。
白鹅岭、始信峰、清凉台、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狮子峰。一路走来,我们见峰就上。用赖赖同志的话,完全是走“榨干黄山”的路线。就这样,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穿越了整个北海。除了被暂时关闭的狮子峰,我们有峰必登顶。刚到腰高的护栏,旁边就是万丈深渊,慢慢探头看下去,纵使不恐高,也会有莫大的恐惧。现在看我们的相片,那些看似普通的构图,哪一张不是我们站在悬崖绝壁上成果?站在清凉台,整个北海景观尽现眼底,我们对着空旷的天地喊着心中的喜悦,竟会发现另一山头也会有人回应我们的呐喊。我们素未谋面,却通过他们的回应知道,在同样的地方,有同样一群人,为黄山的美景折服,为自己又登上了一个高峰而激动不已。当我们奔跑着扑向山顶的时候,一群从台湾来的爸爸级游客向我们呐喊:“姑娘小伙们,加油!”此时的力量,不仅仅是这些台湾旅客的加油,而是喜悦,黄山能有这样的魔力,让陌生人,可以没有距离。
中午到达我们晚上要住宿的地方。为了节省费用,也为了一次体验,我们定了4顶帐篷。我们到达时,帐篷已经支好了。好心的大叔为我们打来开水,放好被子垫子。放下行李,我们轻装上阵。前往西海大峡谷,这算是这次黄山之行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执意不跟团的原因(由于其险峻,旅游团一般不推荐此线路)。
你信不信,和美景也可以一见钟情。我们在排云亭,第一次瞥见西海大峡谷全貌,立刻都走不动了,不约而同地一声“哇~”。足以见得,午后阳光下的西海大峡谷,是以怎样绝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上午还抱怨过于晴朗的天气让黄山失去了一份朦胧美,而此刻,明亮的光线将峡谷的险峻葱翠刻画得清晰夺目,沿着从悬崖上凿出来的栈道,一步步下去,透过脚下并不严实的木板,甚至可以看见脚下不见底的悬崖。移步换景,让我们惊喜不断。身边的人捅捅我说:“我有一种想扑上去的冲动,这就像3D游戏画面中的蜀山,总让我感觉跳下去之后,会像游戏里一样飞起来~”这就是梦幻峡谷吧,美得让人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太阳西斜,阳光也跟着温柔起来,山体逐渐被镀上一层属于夕阳的金色光辉。依旧是深不见底,峡谷里色调明暗却发生了变化,亦暗亦明。使得整个山体,更显得空灵。而我们冲着谷底喊出了那一个个名字,被山体激荡着回音,回响了很久。苦了某个恐高的娃了,一个人在一环的亭子那儿等了我们一个小时,她却不以为然,坐着听一拨又一拨来歇脚的人们讲述着自己的旅行故事,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赶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返回,登丹霞峰,等待日落。苦苦跋涉30分钟,终于登顶,却发现为了保护植物通往山顶的路被一个铁门封了。此时,若是回头,登另一座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若是不回头,只能爬过一个铁丝圈成的洞,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沿着悬崖边的路翻过去。我们犹豫的时候,一位外国人走过来,我们向他介绍着目前路被堵的情况,他笑笑说在这里看日落是我一直的愿望,果断地放下包,爬过洞,沿着悬崖边翻过去,潇洒得一塌糊涂。没有时间了,既然来了,那就疯狂一次吧。踏脚的石头不小,但是倾斜的角度,枯草还有打滑的青苔,让我们不敢大意。美静打滑的一脚让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们小心翼翼地拉着手,面向石壁,不敢看背后的万丈深渊。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千万要把你们几个给平平安安带回去啊~
当我们终于平安顺利地登顶,广袤的苍穹,泛着橙色的落日,映红了半边天。没有想象中的辉煌,清冷之中的颜色变化却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夜幕降临的瞬间。此时此景,所有的辛苦一笔勾销,你知道,一切都值得。身边那几位站在悬崖边的摄影师们,互相切磋着艺术,不时地回过头来和我们聊上几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景色最为壮观;同行的朋友更是在山顶铺上了餐布,对着这样的美景,再简单的食物,也该是有滋有味吧!
回到帐篷,夜幕已经降临。谢谢大叔送来的开水,让我们在微冷的山顶,还可以吃到一顿热呼呼的晚饭。我们围坐在一起,身后的四顶帐篷,活哥和苒霸占着赖赖的ipad玩对决,游戏的音乐声,这对冤家的吵闹声,还有我们的谈笑声,过路人看到我们帐篷惊讶而羡慕的眼神,构成一个愉悦闲适的夜晚。仰望天空,明亮的星星组成的星座图案清晰可见,又是这样明澈的苍穹,和记忆中的某处惊人地相似。 沉醉在美景中,感觉很多东西,已经离开很远了。“年轻真好!”又一个过路者羡慕道,是啊,真好。
山里的后半夜很冷,和渊儿抱在一起,盖了两床被子和无数衣服,倒也不怎么觉得严寒。只是很早就醒了,躺在帐篷里,看着帐篷顶上若隐若现的月亮光影,身边是一群在一起待了三年的家伙,这种经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再来一次?听着各位熟悉的呼吸声,再次朦胧睡去。
再次醒来,已经4点,山上没有光,看日出的人们却开始逐渐活动起来。我们带着临时买的小手电,跟着另一对年轻夫妇,再登丹霞峰。漫天的黑暗向我们袭来,高而陡的阶梯,还有睡眠不足的乏力,仅靠着那对夫妇和我们手电的光源,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攀登着,还是义无反顾。
那个大铁门再次挡住了登顶的路,黑暗中,几个女生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走悬崖。那么我们只有一条路:翻越铁门。天色越来越亮,没有时间让我们犹豫,要么翻,要么放弃。翻,必然的。尽管铁门高高,甚至没有踏脚的地方,尽管锈迹斑斑,粗糙刺手,已经走到这一步,疯狂到底吧~我们当中有一个人翻过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一定可以做到。大概20分钟,天色渐亮。我们终于5人全部翻过去。迫不及待地跑到山顶,逐渐偏蓝的夜空,仅有东方有着一抹瑰丽的红霞,大叫出声,那种惊喜,难以名状。
5点44分,日出。我从没有见过日出,主断地认为日落更加辉煌。可是,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看见那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喜悦,看见整整半边的天空被红霞浸染的震撼,还有逐渐亮起来的天色下,远方薄雾云海中山顶微露的奇幻。它不像日落大气却越显清冷的辉煌,而像是一团火,只在一处燃烧,却红了整个天堂。当你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温暖的霞光,看见暗色的山体逐渐被阳光照亮,看见逐渐亮起来的四周山色,竟然是云雾缭绕。前一晚上睡觉前和朋友讨论日出和日落,他说,怕是日出的期待感更强一点吧。我这才明白,这里的期待感,不仅仅指的是等待日出,而是你不知道,太阳出来天亮之后,展现在面前的是怎样一个刚刚苏醒的世界。
返回帐篷,准备收拾行李再上征程,却发现我们的帐篷被一群妈妈级的云南阿姨们围住了。她们关切地问我们夜里睡觉冷不冷,有没有热水喝。一个阿姨告诉我们,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就听见外面有小姑娘在喊冻死了,就立刻想到我们了。“听你们喊冷,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感觉好心疼啊~”阿姨说得一脸真挚,而我们的心中也是暖暖的,何其有幸,在黄山,一路可以遇到这样热情善良的人们。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来还真是这样,看完日出,早上的行程刚刚开始,天空便飘起雨来。我们却欢喜之极,眼看着面前的山峦,若隐若现,如山水画一般缓缓展现在眼前。清淡风雅,大气朦胧。
看飞来石,上光明顶,翻鲫鱼背,走一线天,登莲花峰。寥寥20个字,我们走了整整6个小时,用翻山越岭来形容毫不为过。而雨中的山色,不同于前一日的险峻明亮,黑白的色彩,简单的勾勒,便是一番清淡的意境。流动的雾气,远处露出尖尖角的山体,就像是白色的大海中初现的小岛。正是那句话:“一品黄山,天高云淡。”那种感觉,像是泡在水中的野毛峰,优雅地舒展绿色的叶片,给茶水一点淡绿,给饮者一味清香。
怕给某恐高的孩子压力,当时我没有说,其实我是多么想大家一起爬山莲花峰。感谢某渊儿最后还是抵住恐惧,一起攀高;感谢一路上帮忙照顾咱的上海IT小团队。险峻的山峰,接近70°的阶梯,不及关闭的的天都,却也实在是一项挑战。最后手脚并用的窘态,终于助我们稳稳站在了黄山最高峰——莲花峰的峰顶。十年前的攀爬,太大的雾气让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而此时,我站在黄山之巅,渐渐出现的太阳,让我顿感“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却没有预想的太过于激动。看着这个地方,是不是还会似曾相识。海拔1864米,莲花峰,十年,好久不见。当我们六个站在纪念牌前留下相片的时候,我放下心来,我们此番黄山之行,算是圆满了吧~
从玉屏楼下山,三个小时,徒步。精疲力竭的我们,差点儿就要放神曲来提神,看见下山出口的那一刻,大家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再看看背后的这座高山,下次天都峰开放的时候,有缘咱们再见吧!
回去的路一切顺利。晚上7点多,我们登上回南京的火车,躺在卧铺车厢里,三天三夜的点滴在脑中浮现,纵使累极,却睡不着,起来发了一条微博:
“我在返程的火车上。我们2042终于完成了大家大一时的约定,来到黄山,一起登上了黄山的最高峰。逃课,逃学,连夜赶火车,一起看日出日落,游山玩水,爬悬崖,下峡谷,翻铁门,抄岩石小路,所有能干的或是不能干的都干了~谢谢渊儿,压抑着害怕,陪我们爬上了莲花峰;谢谢赖赖,一路相伴~谢谢我的2042~”
已经不记得咱2042的黄山之约是什么时候定下的,只知道在之后的无数次出游计划中,明明黄山是首选之地,却每次都去了保底方案。我们总是顾虑太多,考虑天气,思索课程,还有个人杂七杂八的事儿,于是一拖再拖。偏偏这次,果断得可以。
4月8日,周五。难得开始放晴的天气让我们蠢蠢欲动,我开玩笑地一句:“这周就走,敢不敢?”“敢!”“走就走,多大个事啊!”就这样定下了出行。当天下午,联系当地驴友,定住宿,买车票,准备食物,约人同行。一切妥当之后,我们几个愣愣地坐在床边,沉默之后冒了句:我们疯了吧?是啊,三年的约定,半天便将一切准备妥当。迅速地让人觉得不真实,也不踏实。没有考虑上课问题,没有考虑宿管问题,没有请假。为了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执意没有报团,第一次自助游,甚至今天不知道明天会住在哪儿,也不知道第二天的路线行程。
周六晚上十点多的火车,8点背着背包从宿舍翻墙出去,坐在浦集上,突然定下心来,想起了一个句子:“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身后的小晏妃激动地戳戳我:“靓仔,我们去黄山了!”听此言,感觉心里一下子明亮起来,欢喜之情涌上来,化作嘴边无法抑制的笑容。
火车,上铺。第一次睡在火车上,显得不那么安稳。听着车轮和铁轨突突地撞击声,长长地刹车声,就这么迷迷糊糊地似睡非睡。5点到达黄山站,天还没有亮。看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高山,没有十年前来到黄山时那种从平原初到山区的兴奋,在南京习惯了吧。早餐白粥鸡蛋,没有肯德基、快餐的便捷,倒也干净舒服。也是在早餐的餐桌上,我们才定下了当天的行程。
第一站,宏村。选择宏村,我的目的是两个:一、配合一下当天不算明媚的天气;二、看看油菜花(算是把婺源的遗憾给补了)。如果说西塘的雨巷充满着江南水乡的诗意,那么春日里的宏村,则更有水墨画的朦胧和大气。稍稍阴霾的天气,氤氲着一层淡淡的水汽,笼盖在这些古老的建筑周围。户户门前的流水,古老的宅子里昏暗的光线,不如西塘小镇的精致,到处乱游荡的家禽,却透露出乡村生活的随意。无数学生背着画板在油菜花田里写成,实景、画面、还有我们相机里的图片,那一张张山水倒映的对称画面,总让人有一种为其提上诗句的冲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讲的江南,且让我盗用一下吧~
从黟县回到汤口,事先联系的小吴已经在路边等我们了。安排妥当的住宿,还算干净舒服。年龄相仿的小吴,不觉让我也安心了一点,放好行李,她为我们安排了一辆小商务车,第二站,翡翠谷。
精小的峡谷,青翠的植被,阳光穿过树叶照过来,照在清泠的泉水上,潭中呈现出一片碧绿的色彩。这正是翡翠谷名字的由来。我们攀爬着被溪水打磨光滑的石头,肆意地用泉水嬉戏打闹,用镜头捕捉快乐的点滴。累了便坐在大石头上,聆听瀑布泉流的声响,感受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也是一份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游山玩水,比之山的沉稳,这灵动的泉水,更显得让人亲近,没有雄伟的折服,只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欢喜,自在,随意。之后的九龙瀑,倒也差不多,最后的400级阶梯着实让人费些力气。不过站在源头处,感受瀑布飞流之下扬起的风,躺在大石头上,毫无遮拦的蓝天白云就这样出现在眼前,豁然开朗。
4月11日,上午9点左右,熬过漫长的盘山公路折磨,我们终于站在了黄山脚下。抬头仰望,只看见长长的索道绳索一直蔓延上云端,高不见顶。为了避开旅游团的扎堆,我们选择了从后山上。按照原计划坐上了索道,每个人都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随着索道越走越高,恐高的某人拽着我袖口的手也是越来越紧。太过于晴朗的天气,让我们感受不到那种乘索道穿越云海的感觉,而明媚的阳光却给了我们极其广阔的视野。我们凭着自己的记忆,给眼前的闪现过的奇松怪石对着名字。
白鹅岭、始信峰、清凉台、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狮子峰。一路走来,我们见峰就上。用赖赖同志的话,完全是走“榨干黄山”的路线。就这样,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穿越了整个北海。除了被暂时关闭的狮子峰,我们有峰必登顶。刚到腰高的护栏,旁边就是万丈深渊,慢慢探头看下去,纵使不恐高,也会有莫大的恐惧。现在看我们的相片,那些看似普通的构图,哪一张不是我们站在悬崖绝壁上成果?站在清凉台,整个北海景观尽现眼底,我们对着空旷的天地喊着心中的喜悦,竟会发现另一山头也会有人回应我们的呐喊。我们素未谋面,却通过他们的回应知道,在同样的地方,有同样一群人,为黄山的美景折服,为自己又登上了一个高峰而激动不已。当我们奔跑着扑向山顶的时候,一群从台湾来的爸爸级游客向我们呐喊:“姑娘小伙们,加油!”此时的力量,不仅仅是这些台湾旅客的加油,而是喜悦,黄山能有这样的魔力,让陌生人,可以没有距离。
中午到达我们晚上要住宿的地方。为了节省费用,也为了一次体验,我们定了4顶帐篷。我们到达时,帐篷已经支好了。好心的大叔为我们打来开水,放好被子垫子。放下行李,我们轻装上阵。前往西海大峡谷,这算是这次黄山之行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执意不跟团的原因(由于其险峻,旅游团一般不推荐此线路)。
你信不信,和美景也可以一见钟情。我们在排云亭,第一次瞥见西海大峡谷全貌,立刻都走不动了,不约而同地一声“哇~”。足以见得,午后阳光下的西海大峡谷,是以怎样绝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上午还抱怨过于晴朗的天气让黄山失去了一份朦胧美,而此刻,明亮的光线将峡谷的险峻葱翠刻画得清晰夺目,沿着从悬崖上凿出来的栈道,一步步下去,透过脚下并不严实的木板,甚至可以看见脚下不见底的悬崖。移步换景,让我们惊喜不断。身边的人捅捅我说:“我有一种想扑上去的冲动,这就像3D游戏画面中的蜀山,总让我感觉跳下去之后,会像游戏里一样飞起来~”这就是梦幻峡谷吧,美得让人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太阳西斜,阳光也跟着温柔起来,山体逐渐被镀上一层属于夕阳的金色光辉。依旧是深不见底,峡谷里色调明暗却发生了变化,亦暗亦明。使得整个山体,更显得空灵。而我们冲着谷底喊出了那一个个名字,被山体激荡着回音,回响了很久。苦了某个恐高的娃了,一个人在一环的亭子那儿等了我们一个小时,她却不以为然,坐着听一拨又一拨来歇脚的人们讲述着自己的旅行故事,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赶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返回,登丹霞峰,等待日落。苦苦跋涉30分钟,终于登顶,却发现为了保护植物通往山顶的路被一个铁门封了。此时,若是回头,登另一座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若是不回头,只能爬过一个铁丝圈成的洞,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沿着悬崖边的路翻过去。我们犹豫的时候,一位外国人走过来,我们向他介绍着目前路被堵的情况,他笑笑说在这里看日落是我一直的愿望,果断地放下包,爬过洞,沿着悬崖边翻过去,潇洒得一塌糊涂。没有时间了,既然来了,那就疯狂一次吧。踏脚的石头不小,但是倾斜的角度,枯草还有打滑的青苔,让我们不敢大意。美静打滑的一脚让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们小心翼翼地拉着手,面向石壁,不敢看背后的万丈深渊。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千万要把你们几个给平平安安带回去啊~
当我们终于平安顺利地登顶,广袤的苍穹,泛着橙色的落日,映红了半边天。没有想象中的辉煌,清冷之中的颜色变化却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夜幕降临的瞬间。此时此景,所有的辛苦一笔勾销,你知道,一切都值得。身边那几位站在悬崖边的摄影师们,互相切磋着艺术,不时地回过头来和我们聊上几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景色最为壮观;同行的朋友更是在山顶铺上了餐布,对着这样的美景,再简单的食物,也该是有滋有味吧!
回到帐篷,夜幕已经降临。谢谢大叔送来的开水,让我们在微冷的山顶,还可以吃到一顿热呼呼的晚饭。我们围坐在一起,身后的四顶帐篷,活哥和苒霸占着赖赖的ipad玩对决,游戏的音乐声,这对冤家的吵闹声,还有我们的谈笑声,过路人看到我们帐篷惊讶而羡慕的眼神,构成一个愉悦闲适的夜晚。仰望天空,明亮的星星组成的星座图案清晰可见,又是这样明澈的苍穹,和记忆中的某处惊人地相似。 沉醉在美景中,感觉很多东西,已经离开很远了。“年轻真好!”又一个过路者羡慕道,是啊,真好。
山里的后半夜很冷,和渊儿抱在一起,盖了两床被子和无数衣服,倒也不怎么觉得严寒。只是很早就醒了,躺在帐篷里,看着帐篷顶上若隐若现的月亮光影,身边是一群在一起待了三年的家伙,这种经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再来一次?听着各位熟悉的呼吸声,再次朦胧睡去。
再次醒来,已经4点,山上没有光,看日出的人们却开始逐渐活动起来。我们带着临时买的小手电,跟着另一对年轻夫妇,再登丹霞峰。漫天的黑暗向我们袭来,高而陡的阶梯,还有睡眠不足的乏力,仅靠着那对夫妇和我们手电的光源,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攀登着,还是义无反顾。
那个大铁门再次挡住了登顶的路,黑暗中,几个女生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走悬崖。那么我们只有一条路:翻越铁门。天色越来越亮,没有时间让我们犹豫,要么翻,要么放弃。翻,必然的。尽管铁门高高,甚至没有踏脚的地方,尽管锈迹斑斑,粗糙刺手,已经走到这一步,疯狂到底吧~我们当中有一个人翻过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一定可以做到。大概20分钟,天色渐亮。我们终于5人全部翻过去。迫不及待地跑到山顶,逐渐偏蓝的夜空,仅有东方有着一抹瑰丽的红霞,大叫出声,那种惊喜,难以名状。
5点44分,日出。我从没有见过日出,主断地认为日落更加辉煌。可是,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看见那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喜悦,看见整整半边的天空被红霞浸染的震撼,还有逐渐亮起来的天色下,远方薄雾云海中山顶微露的奇幻。它不像日落大气却越显清冷的辉煌,而像是一团火,只在一处燃烧,却红了整个天堂。当你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温暖的霞光,看见暗色的山体逐渐被阳光照亮,看见逐渐亮起来的四周山色,竟然是云雾缭绕。前一晚上睡觉前和朋友讨论日出和日落,他说,怕是日出的期待感更强一点吧。我这才明白,这里的期待感,不仅仅指的是等待日出,而是你不知道,太阳出来天亮之后,展现在面前的是怎样一个刚刚苏醒的世界。
返回帐篷,准备收拾行李再上征程,却发现我们的帐篷被一群妈妈级的云南阿姨们围住了。她们关切地问我们夜里睡觉冷不冷,有没有热水喝。一个阿姨告诉我们,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就听见外面有小姑娘在喊冻死了,就立刻想到我们了。“听你们喊冷,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感觉好心疼啊~”阿姨说得一脸真挚,而我们的心中也是暖暖的,何其有幸,在黄山,一路可以遇到这样热情善良的人们。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来还真是这样,看完日出,早上的行程刚刚开始,天空便飘起雨来。我们却欢喜之极,眼看着面前的山峦,若隐若现,如山水画一般缓缓展现在眼前。清淡风雅,大气朦胧。
看飞来石,上光明顶,翻鲫鱼背,走一线天,登莲花峰。寥寥20个字,我们走了整整6个小时,用翻山越岭来形容毫不为过。而雨中的山色,不同于前一日的险峻明亮,黑白的色彩,简单的勾勒,便是一番清淡的意境。流动的雾气,远处露出尖尖角的山体,就像是白色的大海中初现的小岛。正是那句话:“一品黄山,天高云淡。”那种感觉,像是泡在水中的野毛峰,优雅地舒展绿色的叶片,给茶水一点淡绿,给饮者一味清香。
怕给某恐高的孩子压力,当时我没有说,其实我是多么想大家一起爬山莲花峰。感谢某渊儿最后还是抵住恐惧,一起攀高;感谢一路上帮忙照顾咱的上海IT小团队。险峻的山峰,接近70°的阶梯,不及关闭的的天都,却也实在是一项挑战。最后手脚并用的窘态,终于助我们稳稳站在了黄山最高峰——莲花峰的峰顶。十年前的攀爬,太大的雾气让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而此时,我站在黄山之巅,渐渐出现的太阳,让我顿感“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却没有预想的太过于激动。看着这个地方,是不是还会似曾相识。海拔1864米,莲花峰,十年,好久不见。当我们六个站在纪念牌前留下相片的时候,我放下心来,我们此番黄山之行,算是圆满了吧~
从玉屏楼下山,三个小时,徒步。精疲力竭的我们,差点儿就要放神曲来提神,看见下山出口的那一刻,大家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再看看背后的这座高山,下次天都峰开放的时候,有缘咱们再见吧!
回去的路一切顺利。晚上7点多,我们登上回南京的火车,躺在卧铺车厢里,三天三夜的点滴在脑中浮现,纵使累极,却睡不着,起来发了一条微博:
“我在返程的火车上。我们2042终于完成了大家大一时的约定,来到黄山,一起登上了黄山的最高峰。逃课,逃学,连夜赶火车,一起看日出日落,游山玩水,爬悬崖,下峡谷,翻铁门,抄岩石小路,所有能干的或是不能干的都干了~谢谢渊儿,压抑着害怕,陪我们爬上了莲花峰;谢谢赖赖,一路相伴~谢谢我的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