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尔茨堡出发(纸媒版)
注:此篇为杂志约稿。
网络原版(27图):南德十城记(1):维尔茨堡(Würzburg)
图1 俯瞰全城,欧洲城市的典型景观跃入眼帘。从一片红顶里高耸出来的当然只有教堂
维尔茨堡(Würzburg)是德国经典游线“浪漫之路”北端的起点。它位于德国拜仁州(Bayern)西北部,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城市,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1945年的3月16日,盟军的轰炸毁灭了此城90%的建筑,今天我们所见的这座城市,就跟德国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是在废墟上重建的。
正因为它是一座旅游城市,周末天气好的时候,火车站的站台可能会像中国的一样,挤得水泄不通。游客们除了挎着照相机,还可能扛着自行车,因为火车上有专门留给自行车的车厢。但这里毕竟人口密度低,人一出站,就散得星星点点,像遁入了第四维。至少一部分躲进了有轨电车U-bahn,U-bahn里面黑乎乎的,看不清载了多少人。
图2 Stifthauger教堂有着饱满的造型,而且是很好的街道对景
走出车站首先吸引人们目光的是Stifthauger教堂。它为周围的街道增加了识别性,而且造型饱满,比此地最著名的圣基里安大教堂(Dom St. Kilian)好看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人们不常提起它。
Julius Echter von Mespelbrunn的雕像站在马路中央。可能知道此人的游客不多,但只看那架式,人们也能估摸出他是个重要人物,不然他不敢在这里挡道。资料显示他是维尔茨堡的一位Prince-Bishop,兼任主教的君主,出生于Mespelbrunn城堡,死于维尔茨堡。Julius Echter还是当地一种啤酒的名字,来历应该也与此人有关。15世纪维尔茨堡曾意图永远禁止酿酒,未遂。后来皇室决定让主教负责酿造啤酒,正好让Julius Echter赶上了。
美茵河畔(Main),河水虽不算清澈,却流动得很活泼。河边有跟水利、航运有关的遗迹,比如老吊车(Alte Kranen)、水位标尺等等。游人沿岸边一路走去,除了欣赏河水以外,还可以考察这些历史遗迹。
图3 维尔茨堡的标志性景观,主教雕塑+马林贝格要塞
老美茵大桥(Alte Mainbrücke)建于16世纪。在这样小的城市里,它该称得上是大桥了。维尔茨堡的标志性景观就在老美茵大桥上,以马林贝格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又称玛丽亚山碉堡)为背景拍摄指点江山的老头雕塑,构图很经典。在大桥上,就数这个主教的雕像最生动。
图4 街边并不是没有新建筑,只是它们比较谦逊
桥边的餐馆似乎生意一直很好。食物味道不知如何,但所处位置的确上佳。不仅可以看到河畔美景,还可以洋洋自得地与桥上饥肠辘辘的游人眉来眼去。
回头望去,远处新桥后面,一座庞大的热电厂,是城市里的异质景观。它的外观以平行竖线条为基本要素,跟背后山坡上成行的葡萄架相映成趣。这个热电厂由Brückner & Brückner事务所设计。
图5 要塞里的教堂,因为面积限制布置得很紧凑
接着就可以往山上走了,不久就来到要塞前。城堡里也有大草坡,只是坡度陡了点。要是知道滑草这个项目,堡主会在这里生活得更快乐。再经过两重院落才能来到要塞的核心。这里有个教堂,里面埋葬着历代大主教。在院子里似乎也干不了什么,只能摆好桌椅吃吃喝喝。
图6 美茵河畔的老吊车,杆件粗壮,线条简洁
走到城堡边,向南还可以眺望18世纪的朝圣教堂(Käppele)。它让人朦胧地觉得洋葱丰收了。那里的神仙大概是种洋葱起家的。
图7 山脚下,两个人,白头发,影子透露他们是牵着手的
要塞里自然不会缺少俯视全城的平台。看下去满城小房子显得很密,即所谓低层高密度。而往山脚看,满山尽是葡萄架。葡萄酒是德国南部常见的特产,而维尔茨堡更是弗兰肯葡萄酒中心(Zentrum des Frankenweins)。这里的葡萄酒以纯取胜,入口既不甜也不香,只是纯,甚至带点苦。它没有任何迎合人们口味的意思,但你会觉得那种味道透明无比,任何添加物都会变成阻碍流淌的砂砾。
图8 维尔茨堡的发电厂在建筑杂志上也可以看到
看完要塞后回到地面。老美茵大桥另一端指向圣基里安大教堂(Dom St. Kilian),它是本地最重要的教堂,据说还是德国第三大教堂,可惜简陋无趣,所以这里没留下照片。它暴露了当时“大就是好”的低级审美习惯,当然这事跟主教是有关系的。幸好热闹的街道上不止有教堂。世俗生活能让所有的墙壁都美妙。街道还可以借城堡来当对景,这里有山上看不到的景色。
图9 宫殿侧翼简单的门廊风格更多地偏向了古典,讲究的是几何比例
有些街道,人们只有在迷路时才会找到它们。蜂拥的游客,看似满街乱走,其实目标明确。18世纪的侯爵大主教宫(Fürstbischöfliche Residenz,又称维尔茨堡宫)吸引着他们,因为它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它是德国南部巴洛克建筑的代表。这样的宫殿前面通常都会有开敞的园林景观。只是比起凡尔赛宫,它的规模小了点。
图10 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侯爵大主教宫
维尔茨堡的旅游资源确实不少,足以开启一条浪漫之路。不过浪漫之余还得填饱肚子,啜着弗兰肯葡萄酒,吃着本地特色的鱼香肠,琢磨琢磨下一站去哪里吧。要么,就留下来?
网络原版(27图):南德十城记(1):维尔茨堡(Würzburg)
![]() |
图1 俯瞰全城,欧洲城市的典型景观跃入眼帘。从一片红顶里高耸出来的当然只有教堂
维尔茨堡(Würzburg)是德国经典游线“浪漫之路”北端的起点。它位于德国拜仁州(Bayern)西北部,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城市,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1945年的3月16日,盟军的轰炸毁灭了此城90%的建筑,今天我们所见的这座城市,就跟德国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是在废墟上重建的。
正因为它是一座旅游城市,周末天气好的时候,火车站的站台可能会像中国的一样,挤得水泄不通。游客们除了挎着照相机,还可能扛着自行车,因为火车上有专门留给自行车的车厢。但这里毕竟人口密度低,人一出站,就散得星星点点,像遁入了第四维。至少一部分躲进了有轨电车U-bahn,U-bahn里面黑乎乎的,看不清载了多少人。
![]() |
图2 Stifthauger教堂有着饱满的造型,而且是很好的街道对景
走出车站首先吸引人们目光的是Stifthauger教堂。它为周围的街道增加了识别性,而且造型饱满,比此地最著名的圣基里安大教堂(Dom St. Kilian)好看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人们不常提起它。
Julius Echter von Mespelbrunn的雕像站在马路中央。可能知道此人的游客不多,但只看那架式,人们也能估摸出他是个重要人物,不然他不敢在这里挡道。资料显示他是维尔茨堡的一位Prince-Bishop,兼任主教的君主,出生于Mespelbrunn城堡,死于维尔茨堡。Julius Echter还是当地一种啤酒的名字,来历应该也与此人有关。15世纪维尔茨堡曾意图永远禁止酿酒,未遂。后来皇室决定让主教负责酿造啤酒,正好让Julius Echter赶上了。
美茵河畔(Main),河水虽不算清澈,却流动得很活泼。河边有跟水利、航运有关的遗迹,比如老吊车(Alte Kranen)、水位标尺等等。游人沿岸边一路走去,除了欣赏河水以外,还可以考察这些历史遗迹。
![]() |
图3 维尔茨堡的标志性景观,主教雕塑+马林贝格要塞
老美茵大桥(Alte Mainbrücke)建于16世纪。在这样小的城市里,它该称得上是大桥了。维尔茨堡的标志性景观就在老美茵大桥上,以马林贝格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又称玛丽亚山碉堡)为背景拍摄指点江山的老头雕塑,构图很经典。在大桥上,就数这个主教的雕像最生动。
![]() |
图4 街边并不是没有新建筑,只是它们比较谦逊
桥边的餐馆似乎生意一直很好。食物味道不知如何,但所处位置的确上佳。不仅可以看到河畔美景,还可以洋洋自得地与桥上饥肠辘辘的游人眉来眼去。
回头望去,远处新桥后面,一座庞大的热电厂,是城市里的异质景观。它的外观以平行竖线条为基本要素,跟背后山坡上成行的葡萄架相映成趣。这个热电厂由Brückner & Brückner事务所设计。
![]() |
图5 要塞里的教堂,因为面积限制布置得很紧凑
接着就可以往山上走了,不久就来到要塞前。城堡里也有大草坡,只是坡度陡了点。要是知道滑草这个项目,堡主会在这里生活得更快乐。再经过两重院落才能来到要塞的核心。这里有个教堂,里面埋葬着历代大主教。在院子里似乎也干不了什么,只能摆好桌椅吃吃喝喝。
![]() |
图6 美茵河畔的老吊车,杆件粗壮,线条简洁
走到城堡边,向南还可以眺望18世纪的朝圣教堂(Käppele)。它让人朦胧地觉得洋葱丰收了。那里的神仙大概是种洋葱起家的。
![]() |
图7 山脚下,两个人,白头发,影子透露他们是牵着手的
要塞里自然不会缺少俯视全城的平台。看下去满城小房子显得很密,即所谓低层高密度。而往山脚看,满山尽是葡萄架。葡萄酒是德国南部常见的特产,而维尔茨堡更是弗兰肯葡萄酒中心(Zentrum des Frankenweins)。这里的葡萄酒以纯取胜,入口既不甜也不香,只是纯,甚至带点苦。它没有任何迎合人们口味的意思,但你会觉得那种味道透明无比,任何添加物都会变成阻碍流淌的砂砾。
![]() |
图8 维尔茨堡的发电厂在建筑杂志上也可以看到
看完要塞后回到地面。老美茵大桥另一端指向圣基里安大教堂(Dom St. Kilian),它是本地最重要的教堂,据说还是德国第三大教堂,可惜简陋无趣,所以这里没留下照片。它暴露了当时“大就是好”的低级审美习惯,当然这事跟主教是有关系的。幸好热闹的街道上不止有教堂。世俗生活能让所有的墙壁都美妙。街道还可以借城堡来当对景,这里有山上看不到的景色。
![]() |
图9 宫殿侧翼简单的门廊风格更多地偏向了古典,讲究的是几何比例
有些街道,人们只有在迷路时才会找到它们。蜂拥的游客,看似满街乱走,其实目标明确。18世纪的侯爵大主教宫(Fürstbischöfliche Residenz,又称维尔茨堡宫)吸引着他们,因为它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它是德国南部巴洛克建筑的代表。这样的宫殿前面通常都会有开敞的园林景观。只是比起凡尔赛宫,它的规模小了点。
![]() |
图10 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侯爵大主教宫
维尔茨堡的旅游资源确实不少,足以开启一条浪漫之路。不过浪漫之余还得填饱肚子,啜着弗兰肯葡萄酒,吃着本地特色的鱼香肠,琢磨琢磨下一站去哪里吧。要么,就留下来?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只抓住6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米哈利斯·卡科伊亚尼斯(Μιχάλης Κακογιάννης)电影流水账
- 月圆夜,伯明翰人改变世界 (4人喜欢)
- 最绝望,最快乐。希腊人佐巴之舞 (1人喜欢)
- 《G》杂志与G小组 (5人喜欢)
- 游走在伦敦街头的曲风粉碎机Cam Cole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