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乞儿》小感
最近电影的硬盘紧张,每天都是找最大内存、或者时间短的电影看,还及时清理内存,看完电影就删掉,每天都跟完成作业似地,都不是按心情来滴。
昨天晚上看了《苏乞儿》,有点小感慨,发一发。
看得出来是大片,场面很大,画面比较饱满,看得出来花了不少钱,哈哈
赵文卓啊赵文卓,20年前元奎找你就是想让你接李连杰的班,可惜啊,20年你打得越来越漂亮,但是演技始终还差那么一点点,总觉得不自然,在这里让周迅一衬就更显得有点拙了。
但是不可否认,真是打的漂亮,有真功夫,不给东北人丢份,嘿嘿,也许是还没真正遇到一个为你而生的角色吧,演别人总是不如展自己那么顺畅。
那个袁烈一出现,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那么阴险
感觉义和团的藏身之地,有点太虚幻了,好像是为了设场景而设场景,远没有电影开篇的画卷那么中国风,反倒像美国电影魔法师之类片子里的场景,不好不好。既然演的是历史上的人,就尽量写实呗,不然就像步惊云一样虚拟好了。写到这,我想起了华仔演的狄仁杰,个人认为本子不错、场景不错、故事也不错,不叫狄仁杰视乎更贴切,都幻成那样了,为何还要用历史真人尼。
那贝勒爷还敢说“本王,怎么怎么”,不怕株连九族啊
苏灿的爹爹死的有点太快了,一下还手都没有,可怜梁家仁啊,说了几句话就没了
在黄河边上打的很精彩,特别是让滚滚黄河衬滴,有点小壮烈
周迅拖着赵兄爬山那个场景,突然让我想起去年和友人爬华山的情景,陡峭的山峰,小小的我,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
紫琼姐姐已经老了啊。不再打了,改给人把脉看病了。加一句闲话,前阵子看《皇家师姐》,紫琼姐姐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美女哦,飒爽英姿滴,但是岁月催人老啊。。。。。。。
该说周董了,我觉得不好,他就不像武神,哪有一口港台腔的武神啊,不会说别的,就会哼来哼去滴,先是耍棍,让我想起来了无厘头的孙行者,又是用乾坤圈,让我想起来了哪吒。周大侠的演技属实不敢恭维,也让我想起了《十月围城》里,那么气势恢宏的场景里,那句“女儿,不孝”,没有锦上添花,反倒有点煞风景。
最可怜的当属刘家辉,白须翁除了喝酒、吊嗓子好像没什么别的了。我觉得这个好像是被拖出来撑场面,但是好像实质是充数滴。
在井里打斗的那里很好,要是多打一会儿就好了。
为什么苏灿能把墙打穿,就救不了在箱子里的老婆尼,编剧和武术设计好像没沟通好哦。
小英死了,画面突然一转,个人觉得有点突兀,一下子就是一个画面写着“醉拳宗师”,我觉得还不如直接是飘雪下父子俩落寞的身影,过渡没有那么硬
闫妮是片子里为数不多的亮色,穿的大红,很有喜感,老板娘专业户,总是“饿的神啊”很好玩。再加一句闲话,那年春晚上她演的飞行队大队长,我很喜欢。
郭晓冬演技也一般,感觉没什么真情哦。
最后的打斗,有两次都是特写苏灿打洋鬼子的太阳穴,将敌致死,个人感觉有点重复,而且显不出醉拳的厉害。动作的设计好像不是很完美。
嘿嘿,说了这么多,我没有什么恶意,老话讲“褒贬是买家”,我要是没仔细看、没用心看肯定挑不出这么多的刺,嘿嘿,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片子滴,但是电影是缺憾的艺术,就是这样,而且电影时间短、对演员要求高,把演员的演技都放大了暴露无遗,嘿嘿,就啰嗦这些吧。
昨天晚上看了《苏乞儿》,有点小感慨,发一发。
看得出来是大片,场面很大,画面比较饱满,看得出来花了不少钱,哈哈
赵文卓啊赵文卓,20年前元奎找你就是想让你接李连杰的班,可惜啊,20年你打得越来越漂亮,但是演技始终还差那么一点点,总觉得不自然,在这里让周迅一衬就更显得有点拙了。
但是不可否认,真是打的漂亮,有真功夫,不给东北人丢份,嘿嘿,也许是还没真正遇到一个为你而生的角色吧,演别人总是不如展自己那么顺畅。
那个袁烈一出现,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那么阴险
感觉义和团的藏身之地,有点太虚幻了,好像是为了设场景而设场景,远没有电影开篇的画卷那么中国风,反倒像美国电影魔法师之类片子里的场景,不好不好。既然演的是历史上的人,就尽量写实呗,不然就像步惊云一样虚拟好了。写到这,我想起了华仔演的狄仁杰,个人认为本子不错、场景不错、故事也不错,不叫狄仁杰视乎更贴切,都幻成那样了,为何还要用历史真人尼。
那贝勒爷还敢说“本王,怎么怎么”,不怕株连九族啊
苏灿的爹爹死的有点太快了,一下还手都没有,可怜梁家仁啊,说了几句话就没了
在黄河边上打的很精彩,特别是让滚滚黄河衬滴,有点小壮烈
周迅拖着赵兄爬山那个场景,突然让我想起去年和友人爬华山的情景,陡峭的山峰,小小的我,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
紫琼姐姐已经老了啊。不再打了,改给人把脉看病了。加一句闲话,前阵子看《皇家师姐》,紫琼姐姐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美女哦,飒爽英姿滴,但是岁月催人老啊。。。。。。。
该说周董了,我觉得不好,他就不像武神,哪有一口港台腔的武神啊,不会说别的,就会哼来哼去滴,先是耍棍,让我想起来了无厘头的孙行者,又是用乾坤圈,让我想起来了哪吒。周大侠的演技属实不敢恭维,也让我想起了《十月围城》里,那么气势恢宏的场景里,那句“女儿,不孝”,没有锦上添花,反倒有点煞风景。
最可怜的当属刘家辉,白须翁除了喝酒、吊嗓子好像没什么别的了。我觉得这个好像是被拖出来撑场面,但是好像实质是充数滴。
在井里打斗的那里很好,要是多打一会儿就好了。
为什么苏灿能把墙打穿,就救不了在箱子里的老婆尼,编剧和武术设计好像没沟通好哦。
小英死了,画面突然一转,个人觉得有点突兀,一下子就是一个画面写着“醉拳宗师”,我觉得还不如直接是飘雪下父子俩落寞的身影,过渡没有那么硬
闫妮是片子里为数不多的亮色,穿的大红,很有喜感,老板娘专业户,总是“饿的神啊”很好玩。再加一句闲话,那年春晚上她演的飞行队大队长,我很喜欢。
郭晓冬演技也一般,感觉没什么真情哦。
最后的打斗,有两次都是特写苏灿打洋鬼子的太阳穴,将敌致死,个人感觉有点重复,而且显不出醉拳的厉害。动作的设计好像不是很完美。
嘿嘿,说了这么多,我没有什么恶意,老话讲“褒贬是买家”,我要是没仔细看、没用心看肯定挑不出这么多的刺,嘿嘿,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片子滴,但是电影是缺憾的艺术,就是这样,而且电影时间短、对演员要求高,把演员的演技都放大了暴露无遗,嘿嘿,就啰嗦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