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
這次旅途的緣起是參加多媒體領域一個學術會議ICMR,因為走之前太過忙碌,出發前多少帶著疑惑,第一次出國,還是去一個大部份人不說英語的國度,出境入境,飛機,旅館,一件件事鋪陳下來已經讓我有種後怕了。沒來得及做功課,只在離開前一天搜索了梵蒂岡博物館的介紹,卻立馬對意大利之行充滿嚮往。
在南京市第五中學里學了六年,最喜歡的是高一高二的藝術課。李軍老師讓對藝術一竅不通的我,有機會坐下來,懵懂地欣賞油畫、壁畫、雕塑,乃至現代藝術。十餘年後,當看到梵蒂岡博物館的西斯廷小教堂的名字時,我還能想得起米開朗基羅的穹頂畫“創世紀”。而這次,真正有機會面對他們,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一個指天一個指地,是拉斐爾不怒不喜側臉瞅著觀眾,是住在木箱里的犬儒哲學創始人第歐根尼。相比著名的宗教繪畫,譬如“最後的審判”, “雅典學院”給我的震顫最大,但我想,多半不是因為藝術,而是因為尋到了年少時模糊的幻燈片中他們的影子。
在我的印象里,拉斐爾可以稱為御用畫師,他的父親就是御用畫師,而他三十七年的人生也幾乎沒有離開宮廷與教廷,他的作品中天然有種柔美和純淨,就像他自畫像里投出的眼波。相比之下,米開朗基羅在我眼裡,就是棵孤獨倔強的老樹了,四年時間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穹頂畫。他這樣描述這段時間的自己:“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底地位,臀部变成称星,压平我全身底重量。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Syrie的弓。”而就是這樣我們才擁有了一指間的生命“創造亞當”。
創造亞當:http://www.aboluowang.com/life/data/2006/0927/article_3966.html
羅馬的部份之後再補充,我先忍不住寫到翡冷翠了:)
羅馬是羅馬,翡冷翠則是翡冷翠。我一下火車,對面就是新聖母教堂,跨出門時剛好教堂鐘聲響起,外面的新聖母廣場上正在鴿子飛舞,歌聲輕揚,陽光灑落在背包客的笑臉和臭鞋上,連風都恰好剛到,心都軟了。沿路前行,不久就是翡冷翠的象徵之一花之聖母教堂,看過無數的教堂了,哥特式的,巴羅克的,但花之聖母只有一個,她本身就是一支百合,無限奢華卻無比素雅,吸引你走近,卻又保持著距離。我提著poster的筒子,背著筆記本,手裡還抓著紙袋,紙袋裡有昨天換下的臟衣服和幾塊剛買的牛奶手工皂,就屁顛屁顛地爬到了教堂旁的喬爾鐘樓上,四百多級的臺階呀!比中山陵還要高,還要累。但當你探出腦袋,迎面的風立馬抱緊你,一天的疲勞、厭倦、擔憂,隨風而逝了。我就站在鐘樓上,看陽光慢慢變淡,看整個城市掩在夕陽里。
第二天一早,出門去烏菲齊美術館,這裡是著名的排隊之王,我去的時候大約八點,還未開門。已經有長長的等候隊伍了,我在一個小時候后進入參觀,而這時候的電子屏顯示,平均等待時間將是三小時。進入美術館之前,必須要提到清晨的翡冷翠,沿著河邊一路前行,彼岸的青山晃在粼粼的波光中,和此岸的我被一座座石橋連接起來,再被流淌的翡翠拉遠。我就這樣走到了韋奇奧橋,這個但丁遇見終生愛戀的女子的地方,珠寶店和皮革店鱗次櫛比,而在但丁的時代,這裡一排一排的是臭氣燻天的肉店。左手,就是美術館了。
待續。
在南京市第五中學里學了六年,最喜歡的是高一高二的藝術課。李軍老師讓對藝術一竅不通的我,有機會坐下來,懵懂地欣賞油畫、壁畫、雕塑,乃至現代藝術。十餘年後,當看到梵蒂岡博物館的西斯廷小教堂的名字時,我還能想得起米開朗基羅的穹頂畫“創世紀”。而這次,真正有機會面對他們,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一個指天一個指地,是拉斐爾不怒不喜側臉瞅著觀眾,是住在木箱里的犬儒哲學創始人第歐根尼。相比著名的宗教繪畫,譬如“最後的審判”, “雅典學院”給我的震顫最大,但我想,多半不是因為藝術,而是因為尋到了年少時模糊的幻燈片中他們的影子。
在我的印象里,拉斐爾可以稱為御用畫師,他的父親就是御用畫師,而他三十七年的人生也幾乎沒有離開宮廷與教廷,他的作品中天然有種柔美和純淨,就像他自畫像里投出的眼波。相比之下,米開朗基羅在我眼裡,就是棵孤獨倔強的老樹了,四年時間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穹頂畫。他這樣描述這段時間的自己:“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底地位,臀部变成称星,压平我全身底重量。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Syrie的弓。”而就是這樣我們才擁有了一指間的生命“創造亞當”。
創造亞當:http://www.aboluowang.com/life/data/2006/0927/article_3966.html
羅馬的部份之後再補充,我先忍不住寫到翡冷翠了:)
羅馬是羅馬,翡冷翠則是翡冷翠。我一下火車,對面就是新聖母教堂,跨出門時剛好教堂鐘聲響起,外面的新聖母廣場上正在鴿子飛舞,歌聲輕揚,陽光灑落在背包客的笑臉和臭鞋上,連風都恰好剛到,心都軟了。沿路前行,不久就是翡冷翠的象徵之一花之聖母教堂,看過無數的教堂了,哥特式的,巴羅克的,但花之聖母只有一個,她本身就是一支百合,無限奢華卻無比素雅,吸引你走近,卻又保持著距離。我提著poster的筒子,背著筆記本,手裡還抓著紙袋,紙袋裡有昨天換下的臟衣服和幾塊剛買的牛奶手工皂,就屁顛屁顛地爬到了教堂旁的喬爾鐘樓上,四百多級的臺階呀!比中山陵還要高,還要累。但當你探出腦袋,迎面的風立馬抱緊你,一天的疲勞、厭倦、擔憂,隨風而逝了。我就站在鐘樓上,看陽光慢慢變淡,看整個城市掩在夕陽里。
第二天一早,出門去烏菲齊美術館,這裡是著名的排隊之王,我去的時候大約八點,還未開門。已經有長長的等候隊伍了,我在一個小時候后進入參觀,而這時候的電子屏顯示,平均等待時間將是三小時。進入美術館之前,必須要提到清晨的翡冷翠,沿著河邊一路前行,彼岸的青山晃在粼粼的波光中,和此岸的我被一座座石橋連接起來,再被流淌的翡翠拉遠。我就這樣走到了韋奇奧橋,這個但丁遇見終生愛戀的女子的地方,珠寶店和皮革店鱗次櫛比,而在但丁的時代,這裡一排一排的是臭氣燻天的肉店。左手,就是美術館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