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1 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
离上番去湖边着了凉已大半月,再去的时候已然是一派初夏景致了。在遥远的南方,五月开始着单衫,十月再着秋装……然而在这里自然有不怕冷的穿上了清凉的夏装,多数人仍着袷衣……
春花已谢,繁丝摇落,初夏是一片片蓊蓊郁郁的绿色就着将落的余晖亮闪闪地落在湖中,揉碎成碧波粼粼。眯着眼睛,看金色的光亮把湖畔的情侣们映成镶着金边的影子,分外动人,便不觉微笑起来,觉得这番静好的时光便就此凝集。
在这园子里呆了近四年,看过一季又一季,历了一年又一年,随处散落的记忆,随处引发的怀想,又不觉让人怅然不已;就连梦里也呈现出凄厉的色彩了。
昨儿她说:“我喜欢以前的那个你。”
诚然,我已然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只是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那个我留下多少看似美丽的故事,又遗下多少成了沉重负荷的念想,不经意地可以随时在心底泛滥而就着脸上的波澜不惊,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随时尽力做最好的自己,或者保持自己所爱的某种状态,去憧憬生活,去历经那些boring但充实的细细碎碎的生活并试图继往圣伟故纸堆寻找新的理解。
好歹算是假日,尽管着实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室友、闺蜜都呼朋引伴度假去了,便自个儿留在这里琢磨论文、背单词云云。独处的时候多少有些不甘寂寞地想要悦己,开着音乐,编了个斜辫,串珠挂脖衫和宽松的长裙裤,波希米亚式精神涣散的布尔乔亚装扮,背背单词、写几段论文、出去溜个弯,一天也就过去了。
和大黄自诩为爱怎么胡闹就怎么胡闹的单身女青年,自在的心灵、自由的呼吸、了无牵挂、无所顾忌,想起来了和友伴们厮混一番,大多数心情则属于自己。于是,射手座的姑娘们尽管也会比谁都忠心耿耿地爱的死去活来,然而她们毕竟是热爱自由的生物。有些害怕,害怕就这样把自己惯坏了,惯成虚无主义的大龄女青年心态,而忘却了少女时代窥帘浅笑的羞涩情感;不过,其实我已然有些老了,不是吗?
看了婚礼的片段,王室的婚姻总是让人想起童话故事,从此以后prince和princess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然而我却容易想起三十年前那穿着带有过分冗长的裙摆华美甚于今日嫁衣的羞涩新娘来,金发下苍白的蓝血贵族的脸色始终绽放着娇羞的微笑。与之相比,今日的平民王妃却有着健康的略黑的肤色配着棕发,展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坦然大方的笑容。也许这就是时代的变迁,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我们都生活在我们的时代里,并与其相互型塑。Anyway,这是这个时代多少是浮躁且光怪陆离的,个体越是原子化且无力,越是抓着自己的特性不放手,于是也就更难与被宙斯切割并抛远的另一半相互融合,陷于形而上的孤独而无法自拔……重要的不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愿终成眷属者能够努力坚守爱情而白首不相离了。
西方的爱情故事的主角总是王子与公主,而中国式的爱情故事总是秀逸的士子与温婉美貌的女子……大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中国的王子们总是将自己的爱情分享给众多的女子,这样便缺失了了忠贞,或者说中国的皇室婚姻从来是不讲爱情的,若一个君王过分爱慕一个女子便是沉溺女色的昏君有致使亡国的危险要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而中国古代的公主们要么成为统治的手段,用以怀柔远邦,要么需嫁给一个平庸纨绔子弟以避免过分强大的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前些天断断续续看完了《孤城闭》。这些年新读的小说很少了,对网络小说也常常不屑,不过《孤城闭》的确是不错的一本。不仅仅是潸然泪下的爱情主线,还有故事背后北宋仁宗年间的宏大背景以及其所彰显的秀逸绝伦的北宋文人书画、婉约清绝的词曲、君臣共治的朝堂,还有那些被这样一个伟大开明时代所困住的个体们。许多细节的故事取材于宋史,可见作者的历史力度了;而雅致如宋词的笔触,也可见作者不俗的文字功底。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或者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历史的视野,不仅陈述那些伟大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也着墨于那些湮没于史的小人物们和他们身上以小见大的时代感。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去年此时邓小南奶奶在讲述宋代时脸上洋溢着的那种温雅且傲然的气度,属于那个时代的气度。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何尝不是困于其中,却又不自觉地歆享着其中的壮丽。
四月的天空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只是,是我自己不肯裂帛罢,我有我的沉湎,警惕着只愿呈现给有限的几个挚友而不愿示与不相干的无聊之人,这便是我固执的心性了。我有我的花朵,她静默地绽放于心中而永不凋落。
春花已谢,繁丝摇落,初夏是一片片蓊蓊郁郁的绿色就着将落的余晖亮闪闪地落在湖中,揉碎成碧波粼粼。眯着眼睛,看金色的光亮把湖畔的情侣们映成镶着金边的影子,分外动人,便不觉微笑起来,觉得这番静好的时光便就此凝集。
在这园子里呆了近四年,看过一季又一季,历了一年又一年,随处散落的记忆,随处引发的怀想,又不觉让人怅然不已;就连梦里也呈现出凄厉的色彩了。
昨儿她说:“我喜欢以前的那个你。”
诚然,我已然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只是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那个我留下多少看似美丽的故事,又遗下多少成了沉重负荷的念想,不经意地可以随时在心底泛滥而就着脸上的波澜不惊,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随时尽力做最好的自己,或者保持自己所爱的某种状态,去憧憬生活,去历经那些boring但充实的细细碎碎的生活并试图继往圣伟故纸堆寻找新的理解。
好歹算是假日,尽管着实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室友、闺蜜都呼朋引伴度假去了,便自个儿留在这里琢磨论文、背单词云云。独处的时候多少有些不甘寂寞地想要悦己,开着音乐,编了个斜辫,串珠挂脖衫和宽松的长裙裤,波希米亚式精神涣散的布尔乔亚装扮,背背单词、写几段论文、出去溜个弯,一天也就过去了。
和大黄自诩为爱怎么胡闹就怎么胡闹的单身女青年,自在的心灵、自由的呼吸、了无牵挂、无所顾忌,想起来了和友伴们厮混一番,大多数心情则属于自己。于是,射手座的姑娘们尽管也会比谁都忠心耿耿地爱的死去活来,然而她们毕竟是热爱自由的生物。有些害怕,害怕就这样把自己惯坏了,惯成虚无主义的大龄女青年心态,而忘却了少女时代窥帘浅笑的羞涩情感;不过,其实我已然有些老了,不是吗?
看了婚礼的片段,王室的婚姻总是让人想起童话故事,从此以后prince和princess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然而我却容易想起三十年前那穿着带有过分冗长的裙摆华美甚于今日嫁衣的羞涩新娘来,金发下苍白的蓝血贵族的脸色始终绽放着娇羞的微笑。与之相比,今日的平民王妃却有着健康的略黑的肤色配着棕发,展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坦然大方的笑容。也许这就是时代的变迁,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我们都生活在我们的时代里,并与其相互型塑。Anyway,这是这个时代多少是浮躁且光怪陆离的,个体越是原子化且无力,越是抓着自己的特性不放手,于是也就更难与被宙斯切割并抛远的另一半相互融合,陷于形而上的孤独而无法自拔……重要的不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愿终成眷属者能够努力坚守爱情而白首不相离了。
西方的爱情故事的主角总是王子与公主,而中国式的爱情故事总是秀逸的士子与温婉美貌的女子……大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中国的王子们总是将自己的爱情分享给众多的女子,这样便缺失了了忠贞,或者说中国的皇室婚姻从来是不讲爱情的,若一个君王过分爱慕一个女子便是沉溺女色的昏君有致使亡国的危险要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而中国古代的公主们要么成为统治的手段,用以怀柔远邦,要么需嫁给一个平庸纨绔子弟以避免过分强大的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前些天断断续续看完了《孤城闭》。这些年新读的小说很少了,对网络小说也常常不屑,不过《孤城闭》的确是不错的一本。不仅仅是潸然泪下的爱情主线,还有故事背后北宋仁宗年间的宏大背景以及其所彰显的秀逸绝伦的北宋文人书画、婉约清绝的词曲、君臣共治的朝堂,还有那些被这样一个伟大开明时代所困住的个体们。许多细节的故事取材于宋史,可见作者的历史力度了;而雅致如宋词的笔触,也可见作者不俗的文字功底。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或者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历史的视野,不仅陈述那些伟大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也着墨于那些湮没于史的小人物们和他们身上以小见大的时代感。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去年此时邓小南奶奶在讲述宋代时脸上洋溢着的那种温雅且傲然的气度,属于那个时代的气度。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何尝不是困于其中,却又不自觉地歆享着其中的壮丽。
四月的天空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只是,是我自己不肯裂帛罢,我有我的沉湎,警惕着只愿呈现给有限的几个挚友而不愿示与不相干的无聊之人,这便是我固执的心性了。我有我的花朵,她静默地绽放于心中而永不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