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燕知草》
谁都悄悄地等着那莫名其妙的袭来吧。——可怪的是,谁都这样兴高采烈地等它来呢。
今天巴着明天,明天巴着明天的明天;可是——到底有几个明天呢?谁知道!也许我倒霉,
只有十个了;您运气,还有二十个;他吃过半斤人参四两鹿茸的,有三十个;更有专念“阿
弥陀佛”的她,有如胡麻子俱胝个。谁真知道喽!谁能有“齐天大圣”般的本领,一路金箍
棒直打上森罗宝殿,拿起阎王爷的帐本儿来,蘸着一笔浓浓的乌烟墨一概勾之,喝声“了
帐!了帐”,也没有谁能比管辂先生算得出“南斗星君”“北斗星官”几时在著象棋,几时
想喝白干儿,几时要吃鹿肉。(平按,此下原注出处今删。)而且终久无益,小说书上顶爱
说延阳寿一纪,我替他想想无聊得很,一纪只有十二年,多活这十二个年头,再干点什吗?
多叉几百圈麻雀,多看几十回真光电影儿,多听几本“畹华”的《太真外传》之流——虽说
是东方独有的艺术——斩眉霎眼一晃,那白得来的一纪阳寿,好比一块小方的黄奶油,早被
咱们一啃二嚼,打扫干干净净,又得孤苦零丁,跟着大高个儿,带高帽子的黑白无常鬼,荡
悠悠而去。那时虽已没有耳朵了,却更分明地听得见第十八姨太太哭得真伤心,真可怜呢。
且不但此也,譬如另有一位老爷也曾梦入幽冥,照例添了阳寿一纪载回老家,立刻就叫:
“春兰,拿算盘来!”自己动手,的搭的搭,九归九除,横七竖八的算清楚了?抬头一看,
今天太晚了没法可想,狠狠的拨去一子,长叹道:“四千三百八十三!”明天孙子淘气,后
天陪姨太太出门,到第三天下午四点半钟朦胧醒来,掐指一算,阿呀!不好!只剩了四千三
百七十九天。愈算便愈少,愈少便愈要算,心中好比滚油煎,身上有蚂蚁在那边爬,其时果
真“梅郎”唱的是太真“内”传,也怕未必有这雅兴了罢。然则钻头觅缝去打听这不速之
客,到底是几时几刻光降小斋——万一是午时三刻呢又怎么办?——真真多此一举,反不如
你我这样庸人安然度日,活得好像大罗天仙一般,高寿活到九十九,还巴着百旬大庆;再活
一百零一岁,以人寿二百年之说论,依然如日中天呢。岂不很好?岂不很好!即使嘴里正念
着天花乱坠的喜歌,而他老人家就从此溘然,也毫不打紧,总不能说是被咒死的,难道活到
一百零一岁还不算够本吗?至少要比那位算学名家高明出不知几万万倍。
谁都应当兴高采烈地活着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一法了,然而何等的好笑,这总是莫名
其妙的事吧。陶诗“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世虽短而我不以为短,生固不久而我以为
久,且以为久得颇可乐,这寥寥十个字比古诗“生平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说得更好,真写
得出这兴高采烈的所以然来。只要自己以为有几百岁好活,这不结啦,又何必当真活个几百
岁去尝试一下。此达人之言也,惟区区之意总期期以为不可。
我的脾气大约不是不近于那位打算盘的老头儿的,所以觉得垂头丧气活着,会比兴高采
烈的神情看过去略为得体个一点——自然不是说舒服。死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可怜,可怜的
是这兴高采烈去死,这是大可不必的。譬如说要杀头了,杀头就杀头罢,也莫奈其何。还有
阶级,您道怪不怪;一言不发是好汉子,叫骂甚至于不免哀哭,也是人情;独有听了这消
息,忽欢欣鼓舞走上大堂,乱碰响头,“谢大人的恩典”,又恭恭敬敬请了一个安,然后抖
抖瑟瑟地被绑上法场,这总可以不必的吧?难道果真必要吗?因此我最讨厌这兴高采烈的神
气。明知一不是忠恕,二不算聪明,无非没理由的一种偏执而已,可是我没法改变它。自己
过着日子,垂头丧气的时候为多,看人家在那边兴高采烈,有点儿妒忌,有点儿鄙薄,觉得
满不是那么一回事。
试比方咱!不知来从何处去到哪里,也不知到底有多们长多们短,看起来倒似乎是一条
花团锦簇的路,路上有高矮参差俊丑不一各式各样的人,拥挤非常。小孩子想立刻变大人,
可以不读书了,可以自由地吃喝顽耍了,跳勒蹦勒的走过去了。青年们看见女人大垂涎,姑
娘们碰见汉子有点动火,千方百计,寻死觅活想去成眷属,生儿育女,白头到老,搂抱呀接
吻呀,走过去了。更有一班年轻力壮的人,念兹在兹地要升官发财,升了官还想升更大的
官,发了财还想窃更大的财,富贵没有巴够,已经在那边想益寿延年,寿考还不足意,更想
重新做起小孩子,吃奶妈的奶,白日飞升妙不过,再不然尸解也还对付,他们摇摇而摆摆,
跌跌之撞撞走过去了。(平按,原稿有这个之字。)他们这班妙人儿,瞪着大眼只管往前
看,看得神迷目眩,口水直流,以为不知道有多们好顽哩。即使挨肩擦背走着的人,猛然脚
底下一个躘撞就此爬不起,也毫不在乎,只悄悄冷笑,或假意做出长叹的样子,说一声“可
怜”,心里却不断地自慰道:“反正这回不是我,不要怕!”我不是照样高高兴兴地走去,
自然有好处在前面等着我哩!这条路何以这样的千妥万当,又何以长到如此这般,都出我
“意表之外”无从说起。《叹逝赋》上说:“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善注:“此
路即死路也。”人家笑他注得笨,我笑笑他笨的人比他更笨,笨到当头吃了一棒,动也不动
一动。
在路上的,不但对于前途希望甚多,而且对于眼下珍惜倍至,至少自己的身体总宝贝得
肉麻万分,咳嗽会变成肺病的,肚子疼许是盲肠炎,“勃瘰头当发背医”,真好比一朵鲜
花,大气儿都吹不得,别说磕碰了。别人呢,成千累万的化灰化烟,漠不关心,而惟一己之
是爱,不知道自己的皮囊难免腐臭,终久是蚂蚁口中的粮食,又看见谁人真骑鹤吹笙过来。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燕窝鱼翅白白的填下去不少,冤哉冤哉!不免又想起靖节翁的名句
来,“容养千金躯,临化销其宝。”曹操的儿子也说过什么“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对于一己如此,对于外缘亦然。一把裁纸的刀裁衣的剪,丢了必找,找不着要生气,甚而至
于疑心老妈子偷了去,要打发她走路。一支“三炮台”点着没有吸,失手“扑嗤”掉在痰盂
里,马上会跳脚拍手叫阿呀。小的尚且如此,大的更不用提。丢了情人的表记,谁能不发
急?小儿女生病,谁能不焦心?伤离念远谁能不淌眼抹泪,咳声叹气?失恋之后,谁能不翻
天覆地闹个无休歇?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是我的,要好好的收藏着,那又是我的,要好
好的保护着,我何所在,尚且一无所知,而贸贸然老着脸皮尽说“我的我的”,又岂不可怪
也哉!
对于生命本身和它所曾接触过一切的外缘,必然有相当的粘着性,尽管程度各别分量不
同,其为粘着则一也;所以竟可以说这是生命力表现的一面,和生命力的大小强弱为正比例
的。有时反而特别小,如出世的修持颓废的享乐,似乎不可解,其实非碰壁之余倾向于离
心,论其根底绝非例外。
讲到这儿,生命的本身快要挨骂了。生命压根儿就许不成东西。佛家所谓生老病死的
苦,都只是生的苦:没有生何有于病,何有于老,更怎样死法?(您能想得出没有生的死是
怎么一回事来吗?)把生命的痛苦一古脑儿归到咽气的这一刻去,很有点说不通。再说得p
aradoxical些,并无死的苦,只有生的苦。自来只见活人诉苦,有死人诉苦的
吗?没有。——黑驴告状是一例外,然而所告的状还是生前公案,并非和阎王爷打官司。若
嫌它欠精密,还可以这样说,生的苦是什么滋味,谁都尝过的,死的苦谁都没有尝过,即使
不便愣说它没有,也无从确凿地说它有。“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平常说死,只是说不
生。真的死无可说不必说,至少死了再说。
依名理立言,佛家可以有死苦,我们不可以有。佛家以生死对待流转无极,死只是生命
流转中的一境界;我们所谓死是生命的彼端,最后的一点,很像佛说的“涅~*”。他们千辛
万苦的修持,只抵得我们家常饭菜般的溘然长逝,真真占尽了便宜。所以若一面采佛家生为
苦之说,而一面用我们自己的死即灭之见,那么死非但不可悲可怕而实在可爱可钦。在事实
上咱们的立场却不会比他们强,或者远不如。所以不如者,他们有他们特别的修持方便,虽
然极笨极古怪,而我们没有,永远不会有,我们不能全盘承受这生苦论。
生固然很苦,但也并不全然苦,这是老实话,我不愿作矫情的戏论。如见春花秋月不能
说不美丽,逢俊侣良朋不能说不幸运,得赏心乐事不能说不痛快。硬把乐说成苦,真是何
苦!所谓苦乐也者皆不足以尽生的意境,于我只觉得一味的可哀而已。非苦则不“哀”,无
乐又何“可”哀之有?依苦乐的万般错综萦绕,人间悲凉的剧遂宛约地映现着。桓子野每闻
清歌辄唤奈何。这奈何两字神理绵绵,真是可哀的绝妙注脚。①
就生的过程言,解脱也是粘着;兼包止境言,粘着也是解脱。惟其滑不脱又粘不住,所
以没奈何。这不但对于最后的默想是如此,在一生中从小到老亦复如此。
我们的一生谁不是草草地断送的,又见谁真细磨细琢地咬嚼生的滋味过。所谓细细的过
①只是我俩的妄想,而云里雾里妈妈胡胡一辈子,这才是永久的真实。千奇百怪的人物风景
都像活动写真般眼面前飞走,从其间相互的关连里不免生出离合悲欢来,于是在心上刻划出
深深浅浅的痕迹;但这些痕迹和其他的外缘一般,也会跟着年月的奔流渐远渐淡,终于秋烟
似的全灭了,从这一点,即使说我们明明活着却好比不曾活着,也不算过于不通。
举一个极短的例子,譬如我到天津去顽三天。第一天高高兴兴的跑了去,一点不觉得;
第二天白天也还好,只有点儿迷胡;到晚上看华灯璀璨,人影参差,不由得一念兜的上心
来,惘然独语,“快换片了!”果然第三天早上,尖厉的一声叫子,火车轻轻地把我驮到黄
绿的大野中去,简直换了个世界。这三天的生涯,即在当时已如无物,何况回想!
以电影去比方人生,我觉得实在有点儿像。人的一生分为若干的段落,如几本几幕然,
论做法也有做得好的,也有歹的,论戏情也有怪肉麻的,也有恶狠狠的,论观众有尽点头
的,也有乱摇头的,有笑的也有哭的。可是某一幕映现的时间假定为A,则不管有多们好
看,无论谁,决不能比A更多看一秒钟;反之也不能少看一秒钟。比方总只是比方,在生的
剧场中不许闭眼睛,除非你退出。
这一幕映毕,那一幕接上来了。看得真乏味偏偏老不肯完,看得真得神倒又没有了。一
到快换片子的当儿,不论你对于前一幕爱看与否,看够了没有,总之要逼你勉强去看第二
幕,且你的喜怒哀乐一定要被当前的幻景所颠倒播弄,至于忆中的情景由它跳跃去,只黯然
待尽而已,岂有他道哉!就是这样子蝉联而下,直到灯明人散,“明日早些来罢!”而我们
的明日只是“来生”,我们的来呢不来只是“未卜”。然则贾波林的笑片可以重看,独我们
的不能,这是何等的“鹅绒”呢。
以年时言,有幼少壮老之别,以地方言,有东西南北之殊,这都是所谓段落。各段落间
荣悴悲欢尽管各别,但有一点绝对相同的便是不息的流动。再绕个弯儿说句斯文话:各段落
间荣悴悲欢之所以各异其趣者,乃此不息的流动实主之也。这有顿渐的两境。
何谓渐转?如说六点十分天亮了,意思决不是说在六点九分五十九秒上依然漆黑一团的
夜哩。大约四五点以后,必须经过乌青青鱼肚白等等暗昧朦胧非昼亦非夜的境界,然后转成
所谓六点十分的大天亮。另一面呢,顿变也是有的,积渐之极则顿生焉。“履霜坚冰至”。
晚秋的霜华与早秋的风信,早秋的风信与残夏的荷香,残夏的何香与盛夏的汗臭,不能算不
近;但坚冰和挥汗,您瞧差得多们远。履霜是渐而坚冰是顿,然非履霜则坚冰亦无由而至。
变化只有这么一回事,顿渐却是在此在彼两种看法的不同罢了。再以前例说罢,六点九分五
十九秒诚哉和六点十分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正午与子夜的区别却并不小;尽管没有明划的界
线,昼夜毕竟还是有的。以再前例言之,我到天津去,决非预备有去无来的,所以一脚踏到
天津的地面以后的每一刹那,都一点一滴向着归程,不必等到他们送我于“老车站”,方始
说我要回北京。
凡某变化就其邻近的各点谓之渐,就其两端谓之顿。两端并不孤零零地站着,必然依傍
它们的左邻右舍;故举渐可以包顿,举顿不足以明渐。渐是顶利害的,聪明人好像曾说过;
不过像我这样的傻瓜,怕只怕这一顿字,使咱们大惊小怪的,往往是这个顿。顿也不见得不
利害。我只十岁罢,看《小说新报》(?)第一期的插图,憨痴的小儿、腼腆的少女,憔悴
的中年妇人,还有一骷髅,倒说这就是一个人的影子。这种老套头现在看去已不算新鲜,但
这十岁左右的小孩从此他明柔净软的心镜上永远有这狰狞的面目,改变他一生的颜色。大约
刊画的人,不曾想到的罢。
真理未必就真得出奇,陈言也许是真理的一面吧,必千千万万人都想过说过方为陈言,
这岂不就是千千万万人所有过的感触,难道它竟会一点道理都没有?陈言务去戛戛其难,真
真又吃力又不讨好,做句翻案文章,陈言便是中庸之言——您嫌不时髦,其实,错了。孔二
先生现在很出风头,不过我不好拂您的意思;——那么民众的话总该懂得罢。(平按,心余
自己也有点缠夹二,民众运动在禁止中,民众的话与中庸之言身分悬殊,乃混为一谈,奇
哉!)既然知道“难”,便不该“去”,还说什么务去!您瞧古诗十九首那一首不是老腔
调,却不大听见有人骂它腐化,虽然现在也难说。(平按,此节比拟不伦,口气幼稚,牢骚
突发,无理取闹。)
“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种感慨老得可以罢。惟其搂着如花的美眷,所以回
首流光万分懊恼;亦正因为流年似水不曾等过谁来,所以把玉精神花模样的情人终于给辜负
了。白发和红颜对照,芳华与迟暮结缘,是人人都有的悲感,不必定要多愁多病的身,倾国
倾城的貌,方才配“心痛神驰眼中落泪。”①
转瞬之间,艳冶在风前零落,灵智也是一闪的电火罢。生命的颜色芳香,以体力的衰颓
日趋于黯淡憔悴而犹不自觉,直到蓦然回首,昔梦前尘恍如隔世,方才知道年光走得好远,
把我们早给拉下了。知道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回头怎么样?不回头又怎么样?人生一
个破瓦罐,不回头最为得体,虽然不免回头更是人情。
人生一世,做小孩子好像顶快活,却偏偏想它不起。最小的几年简直全不记得,六七岁
以后渺渺茫茫,自十岁以至三十岁,这一杯青春的醇醪回想起来馋涎欲滴,“好酒!好
酒!”可是当时呢,狂鲸吸水,到口干杯,又象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由你礼部堂官说
得舌敝唇焦,谁耐烦“一口一口的喝”呢。过了三十岁,即使你将来康强老寿花甲重逢,也
是下坡的车子了,去得何等的即溜呵!看人家刚断奶的已在学步,夹着书包的已懂得看女
人,结婚未久的已在做母亲,如我辈的中年人,不垂垂待老复何所待呢?
“酱汁中段”,幸登古稀之年也只有三十年的快活。这三十年中,困觉先去掉一半,还
有不少打岔的事儿,生病啊,拉屎啊,办公事啊,至少又打个七五扣,归齐只剩了十一年三
个月。(平按,这又在算帐,又在用陈言,心余的记性不错。)那促狭的短命,真会“细细
儿过”倒也罢了,正如兼好上人所说的:“倘若优游度日,则一岁的光阴也就很是长闲
了。”但这班傻大姐浑小子,由他那样的聪明,只怕未必听得懂。人到中年,方渐渐体会出
一点点儿生是怎么一回事情,只可怜残肴冷炙剩也无多,由你嚼碎骨头也将同白蜡,滋味毫
无。况且年纪再老下去,又要胡涂,不免重新发十七八个昏方肯咽气。这何苦来!人寿这样
短,什么事也来不及做,好像“大英国”的萧老爹曾经说过的。
名式各样的变花头,收梢结个大倭瓜,变花头不足奇,给倭瓜也是当然,可怪的是哪里
来的倭瓜子。我不怕自己与草木同腐,也不恨充当蚂蚁的一顿早餐,只诧异这条生命的何
来。有时午睡瞢腾,醒来心上一拎,仿佛直往下沉,仿佛四无抓挠,又仿佛大祸要临头;定
睛细看,一切都照常,很合式,不多也不少,多只多了一个我。假使一旦没有这个我,我想
一切还会照常,还会很合式的。
想去死吗!不,决不!只愿生命忽然遗失,或者著贼骨头偷了去,顶好困醒一觉,干干
脆脆地不见了我,那没“南无阿弥陀佛!”但偏偏不,一醒来跷起脚先看见我自己雪白的高
脚跟。“直头讨厌笃!”所以只得再去寻死觅活。刀乎?绳乎?河水乎?井水乎?抑海水
乎?安眠药水乎?——还是仙丹乎?何去何从?
寿终正寝的,面孔已经有点讨厌相;何况悬梁的要伸舌头,投河的要鼓肚皮,服毒的要
变青黑脸,抹脖子的,阿一哇!头儿好像西瓜,丁零当郎滴溜扑落地直掉。临命以前曾写出
班香宋艳的奇文,曾留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倩影,都毫不相干,反正得出一次乖丢一回
丑,和带绿毛笔挺挺的僵尸在伯仲之间而后已。再说也不大好办。火葬,我总疑心会烧得滋
滋作响,臭气薰天;浸在水里烂胖起来更糟;给老鹰吃,怕它挑精挑肥,扔下一只眼睛半只
耳朵不吃;保存在玻璃棺材里,未必人人有这福气;给鬼子去试验有点不高兴;说来说去,
还是刨个深深的土坑往里一埋这个老法子顶妥当,明知也一样的要发霉变烂,只是眼不见为
净,孝子慈孙之心庶几慰矣夫!(以近日所闻“乾隆皇帝”的头发几丝肋骨几根也弄得零零
落落,则入土为安原未必尽然,甚矣死不如速朽之为愈也。)然又终于不免为蚂蚁们当早点
心,究竟也不很合算。话又说回来,贼骨头若老找不着,那么随便同仁堂达仁堂一个子儿一
包的“九还大丹”炒豆一般吃它个几千葫芦。然后“吾知免夫!小子!”
好好儿细细儿活着不成,算我不曾活也不成,一定要妈妈胡胡活着去等死,那方才算
“的确行”,这多们古怪!幸而我老是看人家去死,老实说自己还没有死过呢。“虽九死其
犹未悔”,这是落水鬼的疯话。我要死,至多也只死筝一回试试看,第二回“恕不”了。何
况口袋里还有一个子儿一包的九还大丹。
虽然如此,眼睁睁地看人家直僵僵一个,直僵僵一个,家里人围着他哀哀地哭,也活得
太不得劲儿。若死者我认识他,更难免多少的伤感。若不幸是我的故人,我的至亲,这一种
死生之戚,竟许弥漫于心识的表里,影响于我对一切的态度。所以以旁观的地位看生命的神
气,不见得就会比自己反省高明。
死者澌灭无余,往而不返之谓。有些人呢以为如此大佳,了者好也,人世纠缠得还不
够,死了再去纠缠着,未免不智且伤美。长往不返,以他们的眼光看未始不是好事,至少也
不是坏事。记得山叔老人未跌下火山以前,曾在不苦雨斋中大家谈过,若死了果真要到阴间
有许多麻烦。例如:见了无穷的老长辈老老长辈,一个个都要请安问好,他们还许带你去朝
皇见驾,大碰其头,偶然一不小心,对着大明的祖宗说什么“本朝深仁浓泽”,立刻要碰钉
子。六十岁的老头子赶着二三十岁的少年,规规矩矩叫“爸爸”;二十岁的小伙子不得不搂
着八十岁的老太太,亲亲热热叫“夫人吾爱”。大太太同时可以有三四位,一个不好,就打
翻醋瓶醋罐,大闹幽宴。小孩子老是吃着奶,老是不会大,殓时的朝衣朝帽,若子孙忘记了
焚化冥衣,就得老穿在身上,连上茅厕的时候都脱不下。更有阎王爷非刑拷问,牛头马面们
竹杠常敲……奇苦百端,形容不尽。
另有一班人真相信灵魂出窍,黄泉路的远近好比到一趟外国,去了自然就回来。所以供
桌上的酱肉骨头不妨咬嚼,绍兴老酒也喝个三钟,穷了有元宝锡箔可以救济,受罪有和尚道
士可以超度,想呼奴唤婢则有泥塑的金童玉女,想抽鸦片烟则有纸扎的全副烟盘,子孙生病
他先叹气,子孙富贵他也荣华。……总之他名说死了,却没有死干净,还剩个一点儿,严格
说来他是没有死哩。
哲人长闲,愚人忙瞎,我们不忙又不闲,尴尬。把死人当作活人看,死马当作活马医,
(平注,又在信口胡溜。)我虽办不到。但死得一干二净,据说非常合式,我也不大相信。
自己会死得如此的干干净净,即说明是美事,也有点害怕;若所亲昵的看他斩钉截铁地躺下
去,愈加使我不堪。平居形影相接,言笑可通的,一转眼不看见,永远不再相见了,这不但
不可忍耐不可解释,简直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如依感情,我不是不喜欢宗教的,即下等
的宗教也喜欢。我喜欢仙,我喜欢神,——只有菩萨端坐在莲台上,好像不大舒服——我喜
欢狐狸,我也喜欢鬼,即使它不肯变红衣女郎来魅我,甚至于碰见十七八代的老祖宗在黄泉
路上握手谈心,也不觉得很讨厌。老爹们不以为然吧?
然而我的叔叔姑母们,看这小孩子不敬祖先,不信鬼神,方以为是十足的新党,岂不冤
哉枉也!“车旁军”的意见,我怀抱中满坑满谷哩,不瞒诸位说。假如果真,上边三十三天
偏住神仙,下面十八层地狱满填怨鬼,一世界一如来,一洞府一妖精,岂不比我们的世界分
外有趣?只要一跷辫子,(平按,这是古语,一时想不出适当的译文,仍之。)马上可以看
见这些古怪的顽意儿,又有什么拚不得?亲戚朋友死了,也无非在这几个地方游来荡去,那
怕找他们不着,“您先走一步罢,我吃完这筒烟就来。”难道我独独不会这般坦然地说吗?
可是不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环境都来警戒我,这世界不是这样子的;肉体以外不见
有生命,生命以外不见有世界,一切在你面前变灭,你也变灭于一切里,既无法可想,也没
有例外。这严冷的事实世界,我惟有忍耐,我惟有默认。
还偷偷地告诉你们,有一回我正嘻嘻哈哈过着孩提般的好日子,何来突兀的事变,巨浪
般的打到心上,把蓬勃中的兴会和意气,卷得落花流水,无影无踪。自此以后,沉浸于悲哀
之渊里消受一味透骨的冷,连丝毫的想象力都不再有,更不必提憨笑的重温了。我痛感幻灭
的可伤。
今天巴着明天,明天巴着明天的明天;可是——到底有几个明天呢?谁知道!也许我倒霉,
只有十个了;您运气,还有二十个;他吃过半斤人参四两鹿茸的,有三十个;更有专念“阿
弥陀佛”的她,有如胡麻子俱胝个。谁真知道喽!谁能有“齐天大圣”般的本领,一路金箍
棒直打上森罗宝殿,拿起阎王爷的帐本儿来,蘸着一笔浓浓的乌烟墨一概勾之,喝声“了
帐!了帐”,也没有谁能比管辂先生算得出“南斗星君”“北斗星官”几时在著象棋,几时
想喝白干儿,几时要吃鹿肉。(平按,此下原注出处今删。)而且终久无益,小说书上顶爱
说延阳寿一纪,我替他想想无聊得很,一纪只有十二年,多活这十二个年头,再干点什吗?
多叉几百圈麻雀,多看几十回真光电影儿,多听几本“畹华”的《太真外传》之流——虽说
是东方独有的艺术——斩眉霎眼一晃,那白得来的一纪阳寿,好比一块小方的黄奶油,早被
咱们一啃二嚼,打扫干干净净,又得孤苦零丁,跟着大高个儿,带高帽子的黑白无常鬼,荡
悠悠而去。那时虽已没有耳朵了,却更分明地听得见第十八姨太太哭得真伤心,真可怜呢。
且不但此也,譬如另有一位老爷也曾梦入幽冥,照例添了阳寿一纪载回老家,立刻就叫:
“春兰,拿算盘来!”自己动手,的搭的搭,九归九除,横七竖八的算清楚了?抬头一看,
今天太晚了没法可想,狠狠的拨去一子,长叹道:“四千三百八十三!”明天孙子淘气,后
天陪姨太太出门,到第三天下午四点半钟朦胧醒来,掐指一算,阿呀!不好!只剩了四千三
百七十九天。愈算便愈少,愈少便愈要算,心中好比滚油煎,身上有蚂蚁在那边爬,其时果
真“梅郎”唱的是太真“内”传,也怕未必有这雅兴了罢。然则钻头觅缝去打听这不速之
客,到底是几时几刻光降小斋——万一是午时三刻呢又怎么办?——真真多此一举,反不如
你我这样庸人安然度日,活得好像大罗天仙一般,高寿活到九十九,还巴着百旬大庆;再活
一百零一岁,以人寿二百年之说论,依然如日中天呢。岂不很好?岂不很好!即使嘴里正念
着天花乱坠的喜歌,而他老人家就从此溘然,也毫不打紧,总不能说是被咒死的,难道活到
一百零一岁还不算够本吗?至少要比那位算学名家高明出不知几万万倍。
谁都应当兴高采烈地活着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一法了,然而何等的好笑,这总是莫名
其妙的事吧。陶诗“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世虽短而我不以为短,生固不久而我以为
久,且以为久得颇可乐,这寥寥十个字比古诗“生平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说得更好,真写
得出这兴高采烈的所以然来。只要自己以为有几百岁好活,这不结啦,又何必当真活个几百
岁去尝试一下。此达人之言也,惟区区之意总期期以为不可。
我的脾气大约不是不近于那位打算盘的老头儿的,所以觉得垂头丧气活着,会比兴高采
烈的神情看过去略为得体个一点——自然不是说舒服。死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可怜,可怜的
是这兴高采烈去死,这是大可不必的。譬如说要杀头了,杀头就杀头罢,也莫奈其何。还有
阶级,您道怪不怪;一言不发是好汉子,叫骂甚至于不免哀哭,也是人情;独有听了这消
息,忽欢欣鼓舞走上大堂,乱碰响头,“谢大人的恩典”,又恭恭敬敬请了一个安,然后抖
抖瑟瑟地被绑上法场,这总可以不必的吧?难道果真必要吗?因此我最讨厌这兴高采烈的神
气。明知一不是忠恕,二不算聪明,无非没理由的一种偏执而已,可是我没法改变它。自己
过着日子,垂头丧气的时候为多,看人家在那边兴高采烈,有点儿妒忌,有点儿鄙薄,觉得
满不是那么一回事。
试比方咱!不知来从何处去到哪里,也不知到底有多们长多们短,看起来倒似乎是一条
花团锦簇的路,路上有高矮参差俊丑不一各式各样的人,拥挤非常。小孩子想立刻变大人,
可以不读书了,可以自由地吃喝顽耍了,跳勒蹦勒的走过去了。青年们看见女人大垂涎,姑
娘们碰见汉子有点动火,千方百计,寻死觅活想去成眷属,生儿育女,白头到老,搂抱呀接
吻呀,走过去了。更有一班年轻力壮的人,念兹在兹地要升官发财,升了官还想升更大的
官,发了财还想窃更大的财,富贵没有巴够,已经在那边想益寿延年,寿考还不足意,更想
重新做起小孩子,吃奶妈的奶,白日飞升妙不过,再不然尸解也还对付,他们摇摇而摆摆,
跌跌之撞撞走过去了。(平按,原稿有这个之字。)他们这班妙人儿,瞪着大眼只管往前
看,看得神迷目眩,口水直流,以为不知道有多们好顽哩。即使挨肩擦背走着的人,猛然脚
底下一个躘撞就此爬不起,也毫不在乎,只悄悄冷笑,或假意做出长叹的样子,说一声“可
怜”,心里却不断地自慰道:“反正这回不是我,不要怕!”我不是照样高高兴兴地走去,
自然有好处在前面等着我哩!这条路何以这样的千妥万当,又何以长到如此这般,都出我
“意表之外”无从说起。《叹逝赋》上说:“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善注:“此
路即死路也。”人家笑他注得笨,我笑笑他笨的人比他更笨,笨到当头吃了一棒,动也不动
一动。
在路上的,不但对于前途希望甚多,而且对于眼下珍惜倍至,至少自己的身体总宝贝得
肉麻万分,咳嗽会变成肺病的,肚子疼许是盲肠炎,“勃瘰头当发背医”,真好比一朵鲜
花,大气儿都吹不得,别说磕碰了。别人呢,成千累万的化灰化烟,漠不关心,而惟一己之
是爱,不知道自己的皮囊难免腐臭,终久是蚂蚁口中的粮食,又看见谁人真骑鹤吹笙过来。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燕窝鱼翅白白的填下去不少,冤哉冤哉!不免又想起靖节翁的名句
来,“容养千金躯,临化销其宝。”曹操的儿子也说过什么“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对于一己如此,对于外缘亦然。一把裁纸的刀裁衣的剪,丢了必找,找不着要生气,甚而至
于疑心老妈子偷了去,要打发她走路。一支“三炮台”点着没有吸,失手“扑嗤”掉在痰盂
里,马上会跳脚拍手叫阿呀。小的尚且如此,大的更不用提。丢了情人的表记,谁能不发
急?小儿女生病,谁能不焦心?伤离念远谁能不淌眼抹泪,咳声叹气?失恋之后,谁能不翻
天覆地闹个无休歇?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是我的,要好好的收藏着,那又是我的,要好
好的保护着,我何所在,尚且一无所知,而贸贸然老着脸皮尽说“我的我的”,又岂不可怪
也哉!
对于生命本身和它所曾接触过一切的外缘,必然有相当的粘着性,尽管程度各别分量不
同,其为粘着则一也;所以竟可以说这是生命力表现的一面,和生命力的大小强弱为正比例
的。有时反而特别小,如出世的修持颓废的享乐,似乎不可解,其实非碰壁之余倾向于离
心,论其根底绝非例外。
讲到这儿,生命的本身快要挨骂了。生命压根儿就许不成东西。佛家所谓生老病死的
苦,都只是生的苦:没有生何有于病,何有于老,更怎样死法?(您能想得出没有生的死是
怎么一回事来吗?)把生命的痛苦一古脑儿归到咽气的这一刻去,很有点说不通。再说得p
aradoxical些,并无死的苦,只有生的苦。自来只见活人诉苦,有死人诉苦的
吗?没有。——黑驴告状是一例外,然而所告的状还是生前公案,并非和阎王爷打官司。若
嫌它欠精密,还可以这样说,生的苦是什么滋味,谁都尝过的,死的苦谁都没有尝过,即使
不便愣说它没有,也无从确凿地说它有。“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平常说死,只是说不
生。真的死无可说不必说,至少死了再说。
依名理立言,佛家可以有死苦,我们不可以有。佛家以生死对待流转无极,死只是生命
流转中的一境界;我们所谓死是生命的彼端,最后的一点,很像佛说的“涅~*”。他们千辛
万苦的修持,只抵得我们家常饭菜般的溘然长逝,真真占尽了便宜。所以若一面采佛家生为
苦之说,而一面用我们自己的死即灭之见,那么死非但不可悲可怕而实在可爱可钦。在事实
上咱们的立场却不会比他们强,或者远不如。所以不如者,他们有他们特别的修持方便,虽
然极笨极古怪,而我们没有,永远不会有,我们不能全盘承受这生苦论。
生固然很苦,但也并不全然苦,这是老实话,我不愿作矫情的戏论。如见春花秋月不能
说不美丽,逢俊侣良朋不能说不幸运,得赏心乐事不能说不痛快。硬把乐说成苦,真是何
苦!所谓苦乐也者皆不足以尽生的意境,于我只觉得一味的可哀而已。非苦则不“哀”,无
乐又何“可”哀之有?依苦乐的万般错综萦绕,人间悲凉的剧遂宛约地映现着。桓子野每闻
清歌辄唤奈何。这奈何两字神理绵绵,真是可哀的绝妙注脚。①
就生的过程言,解脱也是粘着;兼包止境言,粘着也是解脱。惟其滑不脱又粘不住,所
以没奈何。这不但对于最后的默想是如此,在一生中从小到老亦复如此。
我们的一生谁不是草草地断送的,又见谁真细磨细琢地咬嚼生的滋味过。所谓细细的过
①只是我俩的妄想,而云里雾里妈妈胡胡一辈子,这才是永久的真实。千奇百怪的人物风景
都像活动写真般眼面前飞走,从其间相互的关连里不免生出离合悲欢来,于是在心上刻划出
深深浅浅的痕迹;但这些痕迹和其他的外缘一般,也会跟着年月的奔流渐远渐淡,终于秋烟
似的全灭了,从这一点,即使说我们明明活着却好比不曾活着,也不算过于不通。
举一个极短的例子,譬如我到天津去顽三天。第一天高高兴兴的跑了去,一点不觉得;
第二天白天也还好,只有点儿迷胡;到晚上看华灯璀璨,人影参差,不由得一念兜的上心
来,惘然独语,“快换片了!”果然第三天早上,尖厉的一声叫子,火车轻轻地把我驮到黄
绿的大野中去,简直换了个世界。这三天的生涯,即在当时已如无物,何况回想!
以电影去比方人生,我觉得实在有点儿像。人的一生分为若干的段落,如几本几幕然,
论做法也有做得好的,也有歹的,论戏情也有怪肉麻的,也有恶狠狠的,论观众有尽点头
的,也有乱摇头的,有笑的也有哭的。可是某一幕映现的时间假定为A,则不管有多们好
看,无论谁,决不能比A更多看一秒钟;反之也不能少看一秒钟。比方总只是比方,在生的
剧场中不许闭眼睛,除非你退出。
这一幕映毕,那一幕接上来了。看得真乏味偏偏老不肯完,看得真得神倒又没有了。一
到快换片子的当儿,不论你对于前一幕爱看与否,看够了没有,总之要逼你勉强去看第二
幕,且你的喜怒哀乐一定要被当前的幻景所颠倒播弄,至于忆中的情景由它跳跃去,只黯然
待尽而已,岂有他道哉!就是这样子蝉联而下,直到灯明人散,“明日早些来罢!”而我们
的明日只是“来生”,我们的来呢不来只是“未卜”。然则贾波林的笑片可以重看,独我们
的不能,这是何等的“鹅绒”呢。
以年时言,有幼少壮老之别,以地方言,有东西南北之殊,这都是所谓段落。各段落间
荣悴悲欢尽管各别,但有一点绝对相同的便是不息的流动。再绕个弯儿说句斯文话:各段落
间荣悴悲欢之所以各异其趣者,乃此不息的流动实主之也。这有顿渐的两境。
何谓渐转?如说六点十分天亮了,意思决不是说在六点九分五十九秒上依然漆黑一团的
夜哩。大约四五点以后,必须经过乌青青鱼肚白等等暗昧朦胧非昼亦非夜的境界,然后转成
所谓六点十分的大天亮。另一面呢,顿变也是有的,积渐之极则顿生焉。“履霜坚冰至”。
晚秋的霜华与早秋的风信,早秋的风信与残夏的荷香,残夏的何香与盛夏的汗臭,不能算不
近;但坚冰和挥汗,您瞧差得多们远。履霜是渐而坚冰是顿,然非履霜则坚冰亦无由而至。
变化只有这么一回事,顿渐却是在此在彼两种看法的不同罢了。再以前例说罢,六点九分五
十九秒诚哉和六点十分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正午与子夜的区别却并不小;尽管没有明划的界
线,昼夜毕竟还是有的。以再前例言之,我到天津去,决非预备有去无来的,所以一脚踏到
天津的地面以后的每一刹那,都一点一滴向着归程,不必等到他们送我于“老车站”,方始
说我要回北京。
凡某变化就其邻近的各点谓之渐,就其两端谓之顿。两端并不孤零零地站着,必然依傍
它们的左邻右舍;故举渐可以包顿,举顿不足以明渐。渐是顶利害的,聪明人好像曾说过;
不过像我这样的傻瓜,怕只怕这一顿字,使咱们大惊小怪的,往往是这个顿。顿也不见得不
利害。我只十岁罢,看《小说新报》(?)第一期的插图,憨痴的小儿、腼腆的少女,憔悴
的中年妇人,还有一骷髅,倒说这就是一个人的影子。这种老套头现在看去已不算新鲜,但
这十岁左右的小孩从此他明柔净软的心镜上永远有这狰狞的面目,改变他一生的颜色。大约
刊画的人,不曾想到的罢。
真理未必就真得出奇,陈言也许是真理的一面吧,必千千万万人都想过说过方为陈言,
这岂不就是千千万万人所有过的感触,难道它竟会一点道理都没有?陈言务去戛戛其难,真
真又吃力又不讨好,做句翻案文章,陈言便是中庸之言——您嫌不时髦,其实,错了。孔二
先生现在很出风头,不过我不好拂您的意思;——那么民众的话总该懂得罢。(平按,心余
自己也有点缠夹二,民众运动在禁止中,民众的话与中庸之言身分悬殊,乃混为一谈,奇
哉!)既然知道“难”,便不该“去”,还说什么务去!您瞧古诗十九首那一首不是老腔
调,却不大听见有人骂它腐化,虽然现在也难说。(平按,此节比拟不伦,口气幼稚,牢骚
突发,无理取闹。)
“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种感慨老得可以罢。惟其搂着如花的美眷,所以回
首流光万分懊恼;亦正因为流年似水不曾等过谁来,所以把玉精神花模样的情人终于给辜负
了。白发和红颜对照,芳华与迟暮结缘,是人人都有的悲感,不必定要多愁多病的身,倾国
倾城的貌,方才配“心痛神驰眼中落泪。”①
转瞬之间,艳冶在风前零落,灵智也是一闪的电火罢。生命的颜色芳香,以体力的衰颓
日趋于黯淡憔悴而犹不自觉,直到蓦然回首,昔梦前尘恍如隔世,方才知道年光走得好远,
把我们早给拉下了。知道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回头怎么样?不回头又怎么样?人生一
个破瓦罐,不回头最为得体,虽然不免回头更是人情。
人生一世,做小孩子好像顶快活,却偏偏想它不起。最小的几年简直全不记得,六七岁
以后渺渺茫茫,自十岁以至三十岁,这一杯青春的醇醪回想起来馋涎欲滴,“好酒!好
酒!”可是当时呢,狂鲸吸水,到口干杯,又象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由你礼部堂官说
得舌敝唇焦,谁耐烦“一口一口的喝”呢。过了三十岁,即使你将来康强老寿花甲重逢,也
是下坡的车子了,去得何等的即溜呵!看人家刚断奶的已在学步,夹着书包的已懂得看女
人,结婚未久的已在做母亲,如我辈的中年人,不垂垂待老复何所待呢?
“酱汁中段”,幸登古稀之年也只有三十年的快活。这三十年中,困觉先去掉一半,还
有不少打岔的事儿,生病啊,拉屎啊,办公事啊,至少又打个七五扣,归齐只剩了十一年三
个月。(平按,这又在算帐,又在用陈言,心余的记性不错。)那促狭的短命,真会“细细
儿过”倒也罢了,正如兼好上人所说的:“倘若优游度日,则一岁的光阴也就很是长闲
了。”但这班傻大姐浑小子,由他那样的聪明,只怕未必听得懂。人到中年,方渐渐体会出
一点点儿生是怎么一回事情,只可怜残肴冷炙剩也无多,由你嚼碎骨头也将同白蜡,滋味毫
无。况且年纪再老下去,又要胡涂,不免重新发十七八个昏方肯咽气。这何苦来!人寿这样
短,什么事也来不及做,好像“大英国”的萧老爹曾经说过的。
名式各样的变花头,收梢结个大倭瓜,变花头不足奇,给倭瓜也是当然,可怪的是哪里
来的倭瓜子。我不怕自己与草木同腐,也不恨充当蚂蚁的一顿早餐,只诧异这条生命的何
来。有时午睡瞢腾,醒来心上一拎,仿佛直往下沉,仿佛四无抓挠,又仿佛大祸要临头;定
睛细看,一切都照常,很合式,不多也不少,多只多了一个我。假使一旦没有这个我,我想
一切还会照常,还会很合式的。
想去死吗!不,决不!只愿生命忽然遗失,或者著贼骨头偷了去,顶好困醒一觉,干干
脆脆地不见了我,那没“南无阿弥陀佛!”但偏偏不,一醒来跷起脚先看见我自己雪白的高
脚跟。“直头讨厌笃!”所以只得再去寻死觅活。刀乎?绳乎?河水乎?井水乎?抑海水
乎?安眠药水乎?——还是仙丹乎?何去何从?
寿终正寝的,面孔已经有点讨厌相;何况悬梁的要伸舌头,投河的要鼓肚皮,服毒的要
变青黑脸,抹脖子的,阿一哇!头儿好像西瓜,丁零当郎滴溜扑落地直掉。临命以前曾写出
班香宋艳的奇文,曾留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倩影,都毫不相干,反正得出一次乖丢一回
丑,和带绿毛笔挺挺的僵尸在伯仲之间而后已。再说也不大好办。火葬,我总疑心会烧得滋
滋作响,臭气薰天;浸在水里烂胖起来更糟;给老鹰吃,怕它挑精挑肥,扔下一只眼睛半只
耳朵不吃;保存在玻璃棺材里,未必人人有这福气;给鬼子去试验有点不高兴;说来说去,
还是刨个深深的土坑往里一埋这个老法子顶妥当,明知也一样的要发霉变烂,只是眼不见为
净,孝子慈孙之心庶几慰矣夫!(以近日所闻“乾隆皇帝”的头发几丝肋骨几根也弄得零零
落落,则入土为安原未必尽然,甚矣死不如速朽之为愈也。)然又终于不免为蚂蚁们当早点
心,究竟也不很合算。话又说回来,贼骨头若老找不着,那么随便同仁堂达仁堂一个子儿一
包的“九还大丹”炒豆一般吃它个几千葫芦。然后“吾知免夫!小子!”
好好儿细细儿活着不成,算我不曾活也不成,一定要妈妈胡胡活着去等死,那方才算
“的确行”,这多们古怪!幸而我老是看人家去死,老实说自己还没有死过呢。“虽九死其
犹未悔”,这是落水鬼的疯话。我要死,至多也只死筝一回试试看,第二回“恕不”了。何
况口袋里还有一个子儿一包的九还大丹。
虽然如此,眼睁睁地看人家直僵僵一个,直僵僵一个,家里人围着他哀哀地哭,也活得
太不得劲儿。若死者我认识他,更难免多少的伤感。若不幸是我的故人,我的至亲,这一种
死生之戚,竟许弥漫于心识的表里,影响于我对一切的态度。所以以旁观的地位看生命的神
气,不见得就会比自己反省高明。
死者澌灭无余,往而不返之谓。有些人呢以为如此大佳,了者好也,人世纠缠得还不
够,死了再去纠缠着,未免不智且伤美。长往不返,以他们的眼光看未始不是好事,至少也
不是坏事。记得山叔老人未跌下火山以前,曾在不苦雨斋中大家谈过,若死了果真要到阴间
有许多麻烦。例如:见了无穷的老长辈老老长辈,一个个都要请安问好,他们还许带你去朝
皇见驾,大碰其头,偶然一不小心,对着大明的祖宗说什么“本朝深仁浓泽”,立刻要碰钉
子。六十岁的老头子赶着二三十岁的少年,规规矩矩叫“爸爸”;二十岁的小伙子不得不搂
着八十岁的老太太,亲亲热热叫“夫人吾爱”。大太太同时可以有三四位,一个不好,就打
翻醋瓶醋罐,大闹幽宴。小孩子老是吃着奶,老是不会大,殓时的朝衣朝帽,若子孙忘记了
焚化冥衣,就得老穿在身上,连上茅厕的时候都脱不下。更有阎王爷非刑拷问,牛头马面们
竹杠常敲……奇苦百端,形容不尽。
另有一班人真相信灵魂出窍,黄泉路的远近好比到一趟外国,去了自然就回来。所以供
桌上的酱肉骨头不妨咬嚼,绍兴老酒也喝个三钟,穷了有元宝锡箔可以救济,受罪有和尚道
士可以超度,想呼奴唤婢则有泥塑的金童玉女,想抽鸦片烟则有纸扎的全副烟盘,子孙生病
他先叹气,子孙富贵他也荣华。……总之他名说死了,却没有死干净,还剩个一点儿,严格
说来他是没有死哩。
哲人长闲,愚人忙瞎,我们不忙又不闲,尴尬。把死人当作活人看,死马当作活马医,
(平注,又在信口胡溜。)我虽办不到。但死得一干二净,据说非常合式,我也不大相信。
自己会死得如此的干干净净,即说明是美事,也有点害怕;若所亲昵的看他斩钉截铁地躺下
去,愈加使我不堪。平居形影相接,言笑可通的,一转眼不看见,永远不再相见了,这不但
不可忍耐不可解释,简直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如依感情,我不是不喜欢宗教的,即下等
的宗教也喜欢。我喜欢仙,我喜欢神,——只有菩萨端坐在莲台上,好像不大舒服——我喜
欢狐狸,我也喜欢鬼,即使它不肯变红衣女郎来魅我,甚至于碰见十七八代的老祖宗在黄泉
路上握手谈心,也不觉得很讨厌。老爹们不以为然吧?
然而我的叔叔姑母们,看这小孩子不敬祖先,不信鬼神,方以为是十足的新党,岂不冤
哉枉也!“车旁军”的意见,我怀抱中满坑满谷哩,不瞒诸位说。假如果真,上边三十三天
偏住神仙,下面十八层地狱满填怨鬼,一世界一如来,一洞府一妖精,岂不比我们的世界分
外有趣?只要一跷辫子,(平按,这是古语,一时想不出适当的译文,仍之。)马上可以看
见这些古怪的顽意儿,又有什么拚不得?亲戚朋友死了,也无非在这几个地方游来荡去,那
怕找他们不着,“您先走一步罢,我吃完这筒烟就来。”难道我独独不会这般坦然地说吗?
可是不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环境都来警戒我,这世界不是这样子的;肉体以外不见
有生命,生命以外不见有世界,一切在你面前变灭,你也变灭于一切里,既无法可想,也没
有例外。这严冷的事实世界,我惟有忍耐,我惟有默认。
还偷偷地告诉你们,有一回我正嘻嘻哈哈过着孩提般的好日子,何来突兀的事变,巨浪
般的打到心上,把蓬勃中的兴会和意气,卷得落花流水,无影无踪。自此以后,沉浸于悲哀
之渊里消受一味透骨的冷,连丝毫的想象力都不再有,更不必提憨笑的重温了。我痛感幻灭
的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