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说一个故事之十一:五个科学故事之:1,物理学故事:一万分之一秒的长度
美国某大学物理系教授Professor Luc,万万没有想到,因为一个咖啡时间的小把戏,帮助他最喜爱的中国学生黄,停止了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追问。Professor Luc喜欢好奇心,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奇心,在他看来,好奇心是一个物理学工作者最宝贵的天赋。然而在那数月中,黄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让这位教授感到头痛不已。那已经不是好奇心了,那是一种偏执,一种病态,一种对自身和对科学工作的巨大的伤害。多年之后,Professor Luc仍然不能忘记黄在那段时间的疯狂。这疯狂始于黄一次突然的告假回国。他向Professor Luc请假,需要回国几天,Professor Luc没有问原因便允许了,他愿意相信,黄,这位天分极高而勤奋的中国博士生,一定有着非常的原因。数天后,黄回到美国,形如槁木。他用呆滞的眼光看着Professor Luc,劈头盖脸地问道:
“先生,请您告诉我,一万分之一秒,是多长的时间?”
PL略感诧异,但这位严谨的物理学教授,仍然做出了他认为足够科学的答复。之后,黄失望地摇摇头,默默转身离开了。
从此后,黄就陷入了疯狂的追问,他向他认识的每一个人提出同样的问题,而没有人的回答能让他满意。他不再像往常那样频繁地出现在实验室,他不再工作,不再理发,甚至不再用心吃饭。他总是喃喃自语地在大学校园里做布朗运动,走向每一个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对他们说:请你告诉我,一万分之一秒,究竟是多长的时间?
PL试图与黄交流,但毫无收获。他由担忧而愠怒,由愠怒而失望,他开始相信,这位曾经出类拔萃的中国学生,将像很多人一样毁在博士生涯中。直到有一天,在咖啡时间,他出于无心,向学生和同事们展示的一个小把戏。
PL是那种典型的学院派教授,严谨而不乏幽默。在某个讨论会间歇的咖啡时间,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段橡皮筋,对众人说:你们谁可以用一支圆珠笔,在一段一厘米长的橡皮筋上,标示出一微米的长度,误差要尽可能的小。
在座的学生和同事认为这不可能做到,除非借助非常专业的工具,但即便那样,圆珠笔字迹本身的粗细,也会严重影响到精度。PL得意地向众人展示了他的思路。他拿起那段橡皮筋,轻轻地抻开:如果我们把这段橡皮筋抻长成原来长度的十倍,然后再上面标示出一毫米的长度——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松手……
PL没有说下去,他已经获得了在座众人愉快而赞许的笑声。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的黄忽然站了起来,眼中放出了久违的光芒,匆匆转身离去了。
从这一天起,黄停止了他无休止的追问,以及在PL看来自我放纵的生活。一周后,他向PL道歉,虽然他仍然拒绝谈论过去的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回到了实验室,像往常那样努力工作,虽然他总会在某些时刻,忽然停下手中的工作,陷入长久的沉默。
——————————老土的“很多很多年以后”————————————
黄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多年后,当他再次与PL相逢,他终于愿意谈及那段往事。黄在中国读大学期间,有一位很好的女性朋友。他对她心怀爱慕已久,也知道女孩对自己的情意,但两人对未来有着不同的选择:黄决定赴美,而女孩要留在中国。因此,黄一直到没有表露他的感情。
赴美之后,黄失去了与女孩儿的联系。许多心念的改变只在一瞬之间,这一个瞬间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在这个瞬间告诉自己,他无法再逃避他对女孩儿的情意,他必须让女孩儿知道自己的心意,无论将来如何,他必须从正确的开始做起。
一旦有了这个瞬间,黄就不愿意再等一刻。他立刻像PL告假回国。当他见到女孩儿的时候,却得知女孩儿刚刚结婚。当他和女孩儿告别的时候,女孩儿哽咽着说:你为什么现在才回来,你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回来!
茫然无措的黄,喃喃地问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早回来多久才算是“早”呢。
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希望得到女孩儿的回答,他只是想说出自己的悔恨。
而女孩儿在眼泪奔涌而出的刹那,恨恨地答道:哪怕早回来万分之一秒!
PL听到这里,非常严肃地点了点头。他略作沉吟,问道:那么,是什么让你走出了这段阴影,重新开始生活了呢?坦白地讲,我曾一度认为你会沉沦下去。
因为我找到了答案,黄说。
是你的橡皮筋的把戏让我找到了答案。那段时间我无可救药地陷入了对“万分之一秒”的追问中去。我知道那毫无意义,我知道即使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万分之一秒究竟是多长的时间,我仍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我们,我们这些被认为缺乏情感的科学工作者(说到这里,PL和黄同时笑出了声音)——我们总是要为那些没有答案的事物寻到一个答案。
在你表演了橡皮筋的把戏之后,我忽然想到:也许依靠我,作为一个人类的感官,无法感受到万分之一秒的长度,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一秒钟的长度。假设时间就是一段橡皮筋,我把这段橡皮筋拉长一万倍,那么我就能通过感受一秒钟的长度,来感受到万分之一秒的长度。
但是时间不像橡皮筋那样,可以随意拉长,PL说。
是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如果有一件事情,你花一秒钟来做,和花一万秒中来做,产生的效果、获得感受,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一万秒,是被拉长了一万倍的一秒?
PL微微思考了一下:从逻辑的角度,你可以这样讲,没有问题。但从实际的角度,我不认为存在这种事情——你所谓的,花一秒钟来做,和花一万秒来做,没有区别的事情。当然,我愿意相信,你找到了这件事情,否则你就不能从我这里拿到博士学位,而是会变成一个蓬头垢面的达摩流浪者。
黄笑了出来:是的,我找到了。
什么事情呢?
悔恨,对于无可挽回的事情的悔恨。你花一秒钟去悔恨,你花一万秒钟去悔恨,事情都不会改变,而你心中所有的,也只是悔恨,永远不会增、不会减的悔恨。
PL这次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他说:黄,你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虽然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仍然不能接受你对时间的这种解释——在我看来,时间毕竟是没有弹性的——但你用你的逻辑说服了我。好在你最终找到了答案:一万分之一秒的长度,是悔恨。多么有诗意的答案!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庆幸,当初你找到了这个答案,从而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黄不置可否地笑了笑。PL因为有事而先告辞了。
黄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静默。这静默如此熟悉,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指,就像那个已为人妇的女孩儿的年龄,她的笑容,她的发梢,她的霸道,和她脆弱而柔软的心。在过去的数年中,这静默总在不经意的时刻来临,在这静默中,一万分之秒等于一秒,一秒等于一万秒;在这静默中,时间的存在毫无意义;在这静默中,他能够把和女孩儿在一起的日子的每一个瞬间回味一遍,他看见时间向他走来,他看见时间离他而去。
他没有对Professor Luc的答案作出回应。他在心中苦笑:PL,你终是没有明白,如果答案是悔恨,人们该怎样生活下去啊。
在这个午后的咖啡馆,在阳光斑驳碎裂的沙发上,坐着一位已经走向中年、仍然独居的华裔物理学家。他坐得如此安静,如此肃穆,仿佛时间就凝固在他的身边。人们可以看到他嘴里喃喃自语,人们听不到,他说的是:
答案是思念啊。万分之一秒的长度,是思念啊。
杨大过,5月7日凌晨,3点多
“先生,请您告诉我,一万分之一秒,是多长的时间?”
PL略感诧异,但这位严谨的物理学教授,仍然做出了他认为足够科学的答复。之后,黄失望地摇摇头,默默转身离开了。
从此后,黄就陷入了疯狂的追问,他向他认识的每一个人提出同样的问题,而没有人的回答能让他满意。他不再像往常那样频繁地出现在实验室,他不再工作,不再理发,甚至不再用心吃饭。他总是喃喃自语地在大学校园里做布朗运动,走向每一个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对他们说:请你告诉我,一万分之一秒,究竟是多长的时间?
PL试图与黄交流,但毫无收获。他由担忧而愠怒,由愠怒而失望,他开始相信,这位曾经出类拔萃的中国学生,将像很多人一样毁在博士生涯中。直到有一天,在咖啡时间,他出于无心,向学生和同事们展示的一个小把戏。
PL是那种典型的学院派教授,严谨而不乏幽默。在某个讨论会间歇的咖啡时间,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段橡皮筋,对众人说:你们谁可以用一支圆珠笔,在一段一厘米长的橡皮筋上,标示出一微米的长度,误差要尽可能的小。
在座的学生和同事认为这不可能做到,除非借助非常专业的工具,但即便那样,圆珠笔字迹本身的粗细,也会严重影响到精度。PL得意地向众人展示了他的思路。他拿起那段橡皮筋,轻轻地抻开:如果我们把这段橡皮筋抻长成原来长度的十倍,然后再上面标示出一毫米的长度——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松手……
PL没有说下去,他已经获得了在座众人愉快而赞许的笑声。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的黄忽然站了起来,眼中放出了久违的光芒,匆匆转身离去了。
从这一天起,黄停止了他无休止的追问,以及在PL看来自我放纵的生活。一周后,他向PL道歉,虽然他仍然拒绝谈论过去的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回到了实验室,像往常那样努力工作,虽然他总会在某些时刻,忽然停下手中的工作,陷入长久的沉默。
——————————老土的“很多很多年以后”————————————
黄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多年后,当他再次与PL相逢,他终于愿意谈及那段往事。黄在中国读大学期间,有一位很好的女性朋友。他对她心怀爱慕已久,也知道女孩对自己的情意,但两人对未来有着不同的选择:黄决定赴美,而女孩要留在中国。因此,黄一直到没有表露他的感情。
赴美之后,黄失去了与女孩儿的联系。许多心念的改变只在一瞬之间,这一个瞬间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在这个瞬间告诉自己,他无法再逃避他对女孩儿的情意,他必须让女孩儿知道自己的心意,无论将来如何,他必须从正确的开始做起。
一旦有了这个瞬间,黄就不愿意再等一刻。他立刻像PL告假回国。当他见到女孩儿的时候,却得知女孩儿刚刚结婚。当他和女孩儿告别的时候,女孩儿哽咽着说:你为什么现在才回来,你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回来!
茫然无措的黄,喃喃地问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早回来多久才算是“早”呢。
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希望得到女孩儿的回答,他只是想说出自己的悔恨。
而女孩儿在眼泪奔涌而出的刹那,恨恨地答道:哪怕早回来万分之一秒!
PL听到这里,非常严肃地点了点头。他略作沉吟,问道:那么,是什么让你走出了这段阴影,重新开始生活了呢?坦白地讲,我曾一度认为你会沉沦下去。
因为我找到了答案,黄说。
是你的橡皮筋的把戏让我找到了答案。那段时间我无可救药地陷入了对“万分之一秒”的追问中去。我知道那毫无意义,我知道即使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万分之一秒究竟是多长的时间,我仍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我们,我们这些被认为缺乏情感的科学工作者(说到这里,PL和黄同时笑出了声音)——我们总是要为那些没有答案的事物寻到一个答案。
在你表演了橡皮筋的把戏之后,我忽然想到:也许依靠我,作为一个人类的感官,无法感受到万分之一秒的长度,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一秒钟的长度。假设时间就是一段橡皮筋,我把这段橡皮筋拉长一万倍,那么我就能通过感受一秒钟的长度,来感受到万分之一秒的长度。
但是时间不像橡皮筋那样,可以随意拉长,PL说。
是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如果有一件事情,你花一秒钟来做,和花一万秒中来做,产生的效果、获得感受,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一万秒,是被拉长了一万倍的一秒?
PL微微思考了一下:从逻辑的角度,你可以这样讲,没有问题。但从实际的角度,我不认为存在这种事情——你所谓的,花一秒钟来做,和花一万秒来做,没有区别的事情。当然,我愿意相信,你找到了这件事情,否则你就不能从我这里拿到博士学位,而是会变成一个蓬头垢面的达摩流浪者。
黄笑了出来:是的,我找到了。
什么事情呢?
悔恨,对于无可挽回的事情的悔恨。你花一秒钟去悔恨,你花一万秒钟去悔恨,事情都不会改变,而你心中所有的,也只是悔恨,永远不会增、不会减的悔恨。
PL这次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他说:黄,你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虽然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仍然不能接受你对时间的这种解释——在我看来,时间毕竟是没有弹性的——但你用你的逻辑说服了我。好在你最终找到了答案:一万分之一秒的长度,是悔恨。多么有诗意的答案!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庆幸,当初你找到了这个答案,从而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黄不置可否地笑了笑。PL因为有事而先告辞了。
黄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静默。这静默如此熟悉,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指,就像那个已为人妇的女孩儿的年龄,她的笑容,她的发梢,她的霸道,和她脆弱而柔软的心。在过去的数年中,这静默总在不经意的时刻来临,在这静默中,一万分之秒等于一秒,一秒等于一万秒;在这静默中,时间的存在毫无意义;在这静默中,他能够把和女孩儿在一起的日子的每一个瞬间回味一遍,他看见时间向他走来,他看见时间离他而去。
他没有对Professor Luc的答案作出回应。他在心中苦笑:PL,你终是没有明白,如果答案是悔恨,人们该怎样生活下去啊。
在这个午后的咖啡馆,在阳光斑驳碎裂的沙发上,坐着一位已经走向中年、仍然独居的华裔物理学家。他坐得如此安静,如此肃穆,仿佛时间就凝固在他的身边。人们可以看到他嘴里喃喃自语,人们听不到,他说的是:
答案是思念啊。万分之一秒的长度,是思念啊。
杨大过,5月7日凌晨,3点多
-
eyelas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1-20 04:55:03
-
Boom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09 09:59:04
-
April Mirag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09 08:22:17
-
Daph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07 08: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