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昆明民间手工艺博览会--(2)建水紫陶篇
2008年昆明民间手工艺博览会--(2)建水紫陶篇
时间:2008年7月17日
地点:昆明国际贸易中心新馆
本次展览有不少展位、摊位都是建水紫陶,各家都自己的特色,看来竞争激烈啊,不过新闻报道去年云南建水最大的紫陶厂居然倒闭了,这些参展的商户以前多半都是建水紫陶厂的,现在都自立门户了,且生意不错,看来不是紫陶不好,而是原来的紫陶厂经营不善。
云南有不少的民族手工精品,但基本被来自省外的企业给“负责营销”了
在一个来自云南广南刺绣摊位
确实是不错的产品,但“摊主”居然为我们多拿了他们摊位2张名片而表示不满,一个小事件就能看出这些小作坊企业营销的意识远远不足!
云南建水紫陶驰名中外,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紫陶是用碗窑村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坯胎烧制而成。与其它陶器不同的是,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陶器烧成后用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使之质地细腻,光亮如镜,轻轻敲击有金属之声。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之说。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
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粘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是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
这便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我的芒果-来动手网站(www.mymango.cn )将带你一起来欣赏更多民族手工,休息,休息一会,不要着急,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正在整理中,请随时留意本站最新图片报道!
更多消息请及时关注本站最新图片新闻! www.mymango.cn
相关新闻请点击查看 www.mymango.cn
时间:2008年7月17日
地点:昆明国际贸易中心新馆
本次展览有不少展位、摊位都是建水紫陶,各家都自己的特色,看来竞争激烈啊,不过新闻报道去年云南建水最大的紫陶厂居然倒闭了,这些参展的商户以前多半都是建水紫陶厂的,现在都自立门户了,且生意不错,看来不是紫陶不好,而是原来的紫陶厂经营不善。
云南有不少的民族手工精品,但基本被来自省外的企业给“负责营销”了
在一个来自云南广南刺绣摊位
确实是不错的产品,但“摊主”居然为我们多拿了他们摊位2张名片而表示不满,一个小事件就能看出这些小作坊企业营销的意识远远不足!
云南建水紫陶驰名中外,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紫陶是用碗窑村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坯胎烧制而成。与其它陶器不同的是,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陶器烧成后用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使之质地细腻,光亮如镜,轻轻敲击有金属之声。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之说。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
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粘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是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
这便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我的芒果-来动手网站(www.mymango.cn )将带你一起来欣赏更多民族手工,休息,休息一会,不要着急,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正在整理中,请随时留意本站最新图片报道!
更多消息请及时关注本站最新图片新闻! www.mymango.cn
相关新闻请点击查看 www.mymang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