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陈清扬说,她醒时,听见我在耳边打机关枪……她就爬起来说,不行,这样两个人都要有病。快干那事。我不肯动,说道:忍忍吧。一会儿就出太阳。后来又说,你看我干得了吗?
陈清扬骑在我身上,一起一落,她背后的天上是白茫茫的雾气。这时好像不那么冷了。四下里传来牛铃声。
陈清扬说,在章风山她骑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虽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体里摩擦,她还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独。”
--------王小波《黄金时代》
看到此段,突然悲从中来。陈清扬那般绝望的情绪似乎经过渲染和蔓延,爬将到我身上来,我开始恐惧,开始战栗。
那是王二的黄金时代,也是陈清扬的黄金时代。他们的黄金时代,在云南插队中燃烧。王小波笔下他们生活的地方很梦幻,很唯美:郁郁葱葱的青山,依山而建而建的茅草房;穿着一袭白衣里边却一丝不挂的陈清扬,她赤着脚爬上山来,看到了坐在床边上的同样一丝不挂的王二,他的小和尚直挺挺的站立着,如同一具丑恶的刑具。那时树林里飞舞着金蝇,风从所有的方向吹来,吹过她的性敏感地带;炎热的阳光好像细碎的云母片,从天顶落下来——这样的场景返璞归真,美得一塌糊涂,人性的本源似乎如花朵一般,开得热烈。可正是在这样一个如画的云南,陈清扬被叫做“破鞋”,王二被叫做“流氓”。 对比之下,讽刺异常。
这样残酷的现实,需要一个强大的精神依托。王二用“伟大的友谊”说服了陈清扬,于是陈清扬绝望孤独的心里燃起了希望,她一丝不苟得践行着“伟大的友谊”,她与他做爱,却不爱,她不允许自己爱上任何人;而做爱,仅仅是在“敦伟大的友谊”。他们互相支撑,在不停的被批斗与写材料中远征。在旁人看来如此痛苦的经历,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于是陈清扬梳了方便被别人揪斗的发型,还在包里随身背了一双洗的干干净净的破鞋,等到被批斗时就拿出来挂在脖子上。可这到底是一种认命,还是一种对现实的蔑视或者无声的抗议?
王小波用轻松的手法记录了王二和陈清扬的黄金时代,黑色,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可笑过之后,是凄凉。那种看似轻松的态度下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他们对生活绝望,对未来绝望,所以即使是做爱,还是会感到透彻心骨的凉。在我看来,王二和陈清扬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个体,他们通过做爱来证明彼此的存在,又通过做爱来发泄对现实的愤懑(这大概是唯一的方式),还企图通过做爱来驱逐孤独。无可依托的年代,“伟大的友谊”就算是一个弥天大谎,一捅就破,可陈清扬还是选择了相信;它是毒药,诱惑着,又折磨着两个孤独绝望的魂灵。
二十年后,他们再遇,重温伟大的友谊。陈清扬说,我们有伟大的友谊,一起逃亡,一起出斗争差,过了二十年又见面,她当然要分开两腿让王二趴进来。王二端详着陈清扬的身体,她的乳房已经下垂,她会出血,她已经有了白发,她眼角下已经有了皱纹……然而他们谈起他们的黄金时代,还是记忆犹新。那一道伤,是刻进骨子里的伤,他们的“友谊”,是特殊时代下的印记,此生不可磨灭。
我从未痛恨过那个年代,一直觉得那是个热火朝天的红色年代。可这篇看似轻松诙谐的《黄金时代》,让我笑过之后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对那个年代重新认识,由此心里产生深深的恐惧。曾经听说过很多关于那个年代知青作风题材的故事,以前同样觉得无法理解,可现在终于有些释怀:一个时代造就一种生活;而那个时代,就是一场浩劫,人性在那种环境下不得释放,压抑之下如果不扭曲,则一定要找到方法排解。而“伟大的友谊”,则是一种时代产物吧。
试想,如果在旷野里做爱,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生存,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陈清扬骑在我身上,一起一落,她背后的天上是白茫茫的雾气。这时好像不那么冷了。四下里传来牛铃声。
陈清扬说,在章风山她骑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虽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体里摩擦,她还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独。”
--------王小波《黄金时代》
看到此段,突然悲从中来。陈清扬那般绝望的情绪似乎经过渲染和蔓延,爬将到我身上来,我开始恐惧,开始战栗。
那是王二的黄金时代,也是陈清扬的黄金时代。他们的黄金时代,在云南插队中燃烧。王小波笔下他们生活的地方很梦幻,很唯美:郁郁葱葱的青山,依山而建而建的茅草房;穿着一袭白衣里边却一丝不挂的陈清扬,她赤着脚爬上山来,看到了坐在床边上的同样一丝不挂的王二,他的小和尚直挺挺的站立着,如同一具丑恶的刑具。那时树林里飞舞着金蝇,风从所有的方向吹来,吹过她的性敏感地带;炎热的阳光好像细碎的云母片,从天顶落下来——这样的场景返璞归真,美得一塌糊涂,人性的本源似乎如花朵一般,开得热烈。可正是在这样一个如画的云南,陈清扬被叫做“破鞋”,王二被叫做“流氓”。 对比之下,讽刺异常。
这样残酷的现实,需要一个强大的精神依托。王二用“伟大的友谊”说服了陈清扬,于是陈清扬绝望孤独的心里燃起了希望,她一丝不苟得践行着“伟大的友谊”,她与他做爱,却不爱,她不允许自己爱上任何人;而做爱,仅仅是在“敦伟大的友谊”。他们互相支撑,在不停的被批斗与写材料中远征。在旁人看来如此痛苦的经历,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于是陈清扬梳了方便被别人揪斗的发型,还在包里随身背了一双洗的干干净净的破鞋,等到被批斗时就拿出来挂在脖子上。可这到底是一种认命,还是一种对现实的蔑视或者无声的抗议?
王小波用轻松的手法记录了王二和陈清扬的黄金时代,黑色,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可笑过之后,是凄凉。那种看似轻松的态度下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他们对生活绝望,对未来绝望,所以即使是做爱,还是会感到透彻心骨的凉。在我看来,王二和陈清扬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个体,他们通过做爱来证明彼此的存在,又通过做爱来发泄对现实的愤懑(这大概是唯一的方式),还企图通过做爱来驱逐孤独。无可依托的年代,“伟大的友谊”就算是一个弥天大谎,一捅就破,可陈清扬还是选择了相信;它是毒药,诱惑着,又折磨着两个孤独绝望的魂灵。
二十年后,他们再遇,重温伟大的友谊。陈清扬说,我们有伟大的友谊,一起逃亡,一起出斗争差,过了二十年又见面,她当然要分开两腿让王二趴进来。王二端详着陈清扬的身体,她的乳房已经下垂,她会出血,她已经有了白发,她眼角下已经有了皱纹……然而他们谈起他们的黄金时代,还是记忆犹新。那一道伤,是刻进骨子里的伤,他们的“友谊”,是特殊时代下的印记,此生不可磨灭。
我从未痛恨过那个年代,一直觉得那是个热火朝天的红色年代。可这篇看似轻松诙谐的《黄金时代》,让我笑过之后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对那个年代重新认识,由此心里产生深深的恐惧。曾经听说过很多关于那个年代知青作风题材的故事,以前同样觉得无法理解,可现在终于有些释怀:一个时代造就一种生活;而那个时代,就是一场浩劫,人性在那种环境下不得释放,压抑之下如果不扭曲,则一定要找到方法排解。而“伟大的友谊”,则是一种时代产物吧。
试想,如果在旷野里做爱,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生存,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绝望?!